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137阅读
  • 0回复

[原创]辨析名人谱序内容的真伪亟待引起重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一宾
 

发帖
1117
铜币
1182
威望
984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5-25
作者:江  

          201954日晚,在晋江“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胡氏文化发展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前的“团结与发展”座谈会上,受强烈的“高举一面团结的大旗,共同修好一本《通谱》 ”的呼声感染,面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胡氏宗亲代表,江苏省胡氏宗亲联谊会常务副会长,苏、浙、闽胡瑗后裔代表胡建龙,和江苏沭(阳)涟(水)、东(海)胡氏宗亲会总会长胡士礼代表苏、皖、闽、浙、湘胡安国后裔,分别对华林胡氏大宗祠内的展示牌匾,错将胡瑗、胡安国列为华林城公后裔,提出修改、更正的建议。
      
1:华林大宗祠内的名人介绍牌匾

    这一提议,获得了包括部分华林胡氏代表们的支持,期望得到牌匾制作者的重视。“天下胡氏,望出安定。”无论胡瑗支系、胡安国支系,还是华林支系、绩溪龙川支系,都是安定胡氏的重要分支,都是一家人,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全国各地胡氏族谱基本都标有“安定堂”字样。只不过,改革开放后,华林胡氏族谱的封面,不知何因,有的不再醒目地印上“安定堂”。而厘清安定胡氏的主干与分支的世系,是修好“一本《通谱》”的前提。然而,一个老朋友,却以《温馨感言》的形式,引述几位历史名家的所谓《谱序》 ,否定胡瑗、胡安国支系宗亲们的正当、合理诉求,斩钉截铁地强调“任何人……都不能否定……自古即有的认知和共识。”全文如下:
      

                                  
           朱熹(1130——1200年)是胡安国的弟子,他为胡铨从孙宏父编纂的欧苏式《胡氏族谱》所作之序,言及到胡瑗、胡安国皆出华林,虽未详述世系,但“本源历历,支派详明,子孙蕃盛,……,自霸公为始,斯即谱其所可知者”,也足够说明问题。

   说明:上述两人的世系有不同版本,重建于奉新九皋山的华林胡氏宗祠展示的世次为:城公为1世,胡瑗(993——1059年)为5世,胡宿(996——1067年)为5;胡安国(1074——1146年)为8世,胡直孺(1073——1149年)为8世。
           胡安国之子胡寅所撰《华林尚书记》开篇直言“始祖胡有万自华林山立基其地”。
           明代刘敬所撰《胡氏宗谱源序》有述“瑜之裔孙安国,宋高宗聘为端明学士,进讲春秋作胡传,其子寅、宏,侄宪、霖,俱明经大儒。寅字致堂……”。
           明杨士奇所撰《胡氏宗谱序》说“瑜之华林他徙陈留,又自陈留徙崇安。其后为宋宝文阁学士文定公安国是也”。
            以上这些记述,对当代任何考究胡氏相关世系的人来说,都是无法从相关谱上抹去的。
            因此,我想任何人的相关考究,只能作为一人之说、一支之说,或一派之说,都不能作为定论,只能作为参考或备忘录存于谱,不能也不可能否定不同谱述和自古即有的认知和共识。

  
     殊不知,这些所谓的“不同谱述”,仔细分析之后,你会发现,竟然都是伪造的!

     一、所谓的朱熹“为胡铨从孙编纂的《胡氏族谱》作序”,疑点重重
       《温馨感言》引用的所谓“朱熹……为胡铨从孙宏父编纂的欧苏式 《胡氏族谱》所作之《序》 ”,纯系伪托。理由如下:
    第一、胡瑗,是“安定先生”,不是“华林先生”

    胡瑗(9931059),北宋教育家,其教育理念、方法,一直被后世推广,影响深远。正因其“世居安定”及其所办学校以“安定书院”命名,才被当时的学者、世人称为“安定先生”。而此《序》,却说“胡瑗、胡安国皆出华林”,显然是只知胡瑗的名气、影响,而不了解其家族历史、名号的背景,说明作伪者系宋、元之后人,学识有限。如果是华林后裔,胡瑗应该自称“世居华林”,当时的学者们也应尊称其为“华林先生”。事实却是,胡瑗的“安定先生”之称,一直相沿至今。
    第二、作者不知胡瑗、胡安国乃同一大支系

    宋代,谥号“文昭”的胡瑗,因其创立的以“明体达用”为核心内容的“苏湖教法”,被宋仁宗钦召“管勾太学”,而名闻遐迩;谥号“文定”的胡安国,也以其《春秋传》被明初就钦定为科举取士的教科书,一直沿用五百余年,而人尽皆知。《族谱》中有此二人,阖族当然会门庭增光,令人景仰。
    朱熹,是胡安国从子胡宪的学生,对胡宪曾经为《崇安胡氏族谱》作序及其世系,不会全然不知。
然而,粗通文墨者,却不知胡瑗与胡安国,同出安定胡韫之后。
    目前,全国谱牒研究者公认、最早为胡氏之《族谱》作《序》的,是唐初的魏徵,一直传承、保存在江苏泰州的《如皋谱》中。南宋文天祥再《序》的《如皋谱》,也明确记述胡瑗及以上的世系是“胡韫(889949)—胡修己(923998)—胡讷(9571027)—胡瑗(9931027)”,胡安国的入闽始祖胡谔及以上世系是“胡韫(889949)—胡修己(923998)、胡谔(959——1023)。胡讷与胡谔,同一个祖父,乃叔伯兄弟。北宋初,胡恭己辞世,身为“永嘉主簿”的胡谔,还千里迢迢,将其护送回安定祖居地,葬在今甘肃平凉市“崆峒山祖茔”内。如果胡瑗、胡安国“皆出华林”,他们的“祖茔”之地,为什么不是江西的华林山?
“祖茔”所在地,乃祖居之地。作伪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何况,据《华林胡氏族谱》,华林的“一世祖”胡城,生于公元905年。华林胡氏大宗祠内的牌匾,说胡瑗是“琼公后裔”,比胡城晚五代,胡韫变成了胡城的直系“孙子”。但是,实际上,胡韫却生于889年(卒于949年),比胡城大16岁!
试问,人世间,有孙子,比祖父大16岁的吗?
    即使按照另外的《华林胡氏族谱》中,胡城的出生年有875年、887年之说,十二岁、二十四岁,也不能生孙子!
    第三.此《序》落款中朱熹的职衔,纯属子虚乌有

    该文的落款,是“宋绍熙庚戌年,龙图阁待制,新安朱熹叙”(见附图2)。
              

    图2:《世界胡氏通谱·总谱首卷》(2010年版第131页)
        又是受学识所限,作伪者只知宋代大学问家,有的是“龙图阁待制”,却不知道,朱熹一生,从来都没有这个头衔!
实际上,朱熹1190年之前,只有“宝文阁直学士”、“崇政殿说书”等职衔;1194年为“焕章阁待制兼侍讲”。逝世之后谥号“文”,所以被称“朱文公”;再后被追赠太师。
    此《序》,号称“为胡铨从孙编纂的《胡氏族谱》作序”,时间是“宋绍熙庚戌年”,即公元1190年。而 胡铨,生于1102年,卒于1180年。 朱熹,生于1130年,比胡铨小28岁;卒于1200年,比胡铨晚20年。
        1190年前后,朱熹到底有哪些头衔?
     据《宋史·道学传·朱熹》载,淳熙十四年(孝宗年号,1187年)“除熹提点江西刑狱公事……十五年(1188年)……除直宝文阁主管西京嵩山崇福宫”,淳熙十六年(1189)“除主管太一宫兼崇政殿说书。熹力辞,除秘阁修撰,奉外祠。光宗即位(笔者注:1189年二月),再辞”。五月,诏下,仍直宝文阁。闰五月,转朝散郎,赐绯鱼;八月,除江东转运副使,以疾辞。十一月,改知漳州,再辞,不允。绍熙元年(光宗年号,1190年)四月赴漳州。在漳州,改革“经界”,“而土居豪右浸渔贫弱者,以为不便,沮之……明年(笔者注:1191年正月),以子丧,请祠”,无奈还乡,回到建阳。九月,除荆州湖南路转运副使
    朱熹,胡安国的再传弟子,是宋代的理学泰斗,名震朝野。能有朱熹为家《谱》作《序》,既能为该族增光,又能为该《谱》添加可信度。
    然而,名家作《序》,对当时自己的身份,向来不会、也不敢作假。1190年,即使朱熹真能在朝野阻力重重、压力山大、心力交瘁的情况下,作这篇所谓的《序》,其落款,也只能是“宝文阁直学士,知漳州,晦庵朱熹”,绝不会冒杀头的危险,凭空给自己安个“龙图阁待制”的假头衔。
    落款的头衔纯系假冒,文中所述,岂有“真实性”可言?
    古人编修本族的《族谱》 ,把别的支系的声名显赫者,拉进自己的世系中,以彰显家族的声望,并编造、假借名人的《序》予以“证实”,其心可悯。但是,难免捉襟见肘、破绽百出,终究无法自圆其说。作为今人,对所谓的“古谱序”,运用现代科技、史料,予以重新审视、梳理、考证,去伪存真,才能上不负祖宗,下不误子孙。
    第四、朱熹为胡氏族谱作序,唯一的一篇是《胡氏族谱叙》

     湖南的胡志盛宗亲,曾花费大量心血,从《朱子文集》、《全宋文》中,查找、整理朱熹与胡氏作的有关文章、信札、序跋。结果,有关为胡氏族谱作的序,只在《古今图书集成》里,发现了唯一的一篇,名曰《胡氏族谱叙》。其高度的概括性、文字的精炼性,令人叹服。现转录如下,以飨读者,便于与所谓的“为胡铨从孙作的《序》”对比分析。
                        胡氏族谱叙
                           朱熹
    自宗法废,而族无统。唐人重世族,故谱牒家有之。唐以后,苟非世之富贵、多文儒族氏,派系往往湮沦而莫考矣。
    胡氏之先,自周武王封舜后胡公满于陈,子孙以谥为姓,历汉文恭广公,以迄晋关内侯质公,为立《谱》之鼻祖,相传二十五世。中间序昭穆、别亲疏,因流溯源,由本达枝,作《谱》以传,庶几不忘本也。胡氏子孙继此能自振于时,则斯《谱》之传,愈久愈光,由一世以及千万世,莫可量也。

     二、所谓的“胡寅所撰《华林尚书记》 ”,假得出奇
        胡寅(1100——1158),文定公胡安国长子,字明仲,号致堂。宋徽宗宣和三年登进士第,曾任集贤殿修撰、礼部侍郎兼侍读。著有《斐然集》等。谥号“文忠”。
    这里的所谓“胡寅”,既然明确为“胡安国之子”,就不是重名者。而此《华林尚书记》,不仅文辞粗劣、语句不通、逻辑混乱,且扯出“帝命书此为铭”的旗号,哪有一点“铭”的样式、韵味?
    其开篇,首句即言“始祖胡有万自华林山立基其地”。谁的始祖?胡寅嫉恶如仇,从不奴颜婢膝,宁愿被贬永州,也不接受宰相秦桧的拉拢,怎么会把一个毫不相干的人认为“始祖”?其入闽始迁祖胡谔以上多代先祖,都葬在古安定郡境内——今甘肃平凉市崆峒山,与华林山,毫不相关。无论游酢为安国公之父作的《宣义胡公墓志铭》,还是胡寅自己写的《先公行状》,胡安国的先世出处,都一清二楚。作假者竟敢为胡寅凭空安上一个“始祖”,此一奇也。

                    
                             3:《华林尚书记》
    紧接着,该《记》描摹华林山为“风水宝地”。胡寅从没到过华林山,哪里知道何处何形、何山富何地贵?一贯鄙夷佛道之说的胡寅,笔下能有白日升仙之神话,此二奇也。
    胡寅文章,用字准确,遣词严谨,汪洋恣肆,挥洒自如。此文,却磕磕巴巴,愈看愈假。而终于暴露出造假真面目的,竟然又是落款!“宋淳祐十一年辛酉冬至日”,不可思议!
     “淳祐”,是南宋理宗赵昀的年号。淳祐十一年,即公元1251年,但干支不是“辛酉”,而是“辛亥”。“辛酉”,是理宗“景定二年”,公元1261年。
    既然是“淳祐十一年”,就应该是“辛亥”,即公元1251年。而此时,胡寅已经离世九十多年,怎能复活,为华林系的一个《族谱》,写下如此浑浑噩噩的《记》?此奇之又奇也。
    即使胡寅没死,作为一名进士,熟知《周易》,对当时中国社会通用的传统干支纪年法,岂能混乱得如此荒谬,年号与干支相差十年?
    细节,暴露了真相。
    原来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乡村修谱,多为粗通文墨者。而伪造此《记》的作者,其学识水平,实在令人唏嘘。
    三、“客序”所述的世系,无非重复修谱者的话
    “客序”,就是修谱者请托别姓氏的官员、名家,为本姓氏族谱作的《序》。其获得的途径,是由修谱者,将所修之《谱》的文稿,呈送他姓官员、名人展阅,然后由名人结合《谱》中内容,予以概述或升华。至于其中的“世系”,一般只是人云亦云,鲜有考校其真伪、对错,以及叙述是否严谨者。
    《温馨感言》所列的“明代刘敬所撰《胡氏宗谱源序》” 、“明杨士奇所撰《胡氏宗谱序》 ,皆属此类,无需置评。
     有鉴于此,这些伪托名人的《序》、《记》,不仅不能为该《族谱》增光,反而令《谱》中之同族宗亲,蒙受莫大耻辱!
     至此,胡瑗、胡安国“皆出华林”的依据,已经不复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拉硬拽、一厢情愿,破绽百出的《序》、《记》,真相揭穿之后,怎不令人汗颜!
     《温馨感言》所谓“ 以上这些记述,对当代任何考究胡氏相关世系的人来说,都是无法从相关谱上抹去的”之说,明显针对《胡安国并非“华林系”——<华林山的胡氏渊源>析疑》,却无力反驳。因为,《华林山的胡氏渊源》,是根据某一华林胡氏族谱写的,其中说胡瑜之子令仪、令濬,同父同母的同胞兄弟,都“生”胡安国上下多代人,岂非无稽之谈?造假者的手段,不是太离奇了吗?
     所谓“不能也不可能否定不同谱述和自古即有的认知和共识”之说,原来是受蒙蔽、欺骗所致,羞哉,痛也!
     历来主持修《谱》的,虽然只是极少数人,但其假托名人的所谓“谱序”、“谱述”,形成的所谓“自古即有的认知和共识”,却令“自古”就受骗的宗亲,代代相传,以致“谎话说千遍,便成真理”,令一些人头脑膨胀,以为“天下胡氏,尽出华林”,竟然在20194月奉新城公墓重建落成剪彩大会上,声称“1800多万华林胡氏” !这位可爱的宗亲,难道对全国胡氏仅有1700多万,都不知道?中华胡氏的历史,已经3000多年;华林胡氏始迁祖藩公,距今只有1500多年;与藩公同时代的宗亲后裔,同样人丁兴旺。东晋末、南朝宋初年,全国胡氏人口,不论数十万还是数百万,胡藩毕竟只是其中一员。子孙繁衍的速度,与其他胡氏宗亲相比,差别不会太大。
     纵观今之天下胡氏,宁夏、甘肃、陕西、山西、河北、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河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湖南、云南、贵州、四川之大部,无论婚丧嫁娶的《礼簿》,还是所修之《族谱》,哪里不是显著地标明“安定堂”?
     同时,不少建于几百年前的胡氏老祠堂,大门两旁的对联,至今仍然是“淮海家声远,苏湖世泽长”。其中“淮海家声”,是指父亲因官从“安定”到寿春,生长、发迹于寿春的、关内侯、阳陵亭侯胡质,与平春侯、历官三刺史、卒于“安定郡”之任、“清廉”名震朝野的胡威父子,奠定胡氏“安定”郡望基础的历史。“苏湖”,是指“安定先生”胡瑗(9931059)在苏州、湖州一带任教,创立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不仅对中华民族教育体制的形成影响巨大,而且对胡氏“耕读传家”影响深远。从“淮海”到“苏湖”,传承的是“安定”胡氏脉络。而华林开基祖胡藩((371433)),早在“苏湖”之前几百年,就已分支去了“华林”。
    我们无意于责备封建时代的《谱序》造假者,也许他们的初衷,并不坏。但是,所造成的混乱,不仅太大,而且流毒太深。
其实,无论给别人乱安祖宗,还是给自己嫁接祖宗,都是既亵渎先祖、欺骗同宗,又紊乱昭穆、贻误后人的。
         四、       真正的名人《序》,也有被携私篡改的,如唐魏徵《胡氏世谱序》
    

4:被篡改后的魏徵《胡氏世谱序》
    胡藩(371433),在2010年版《世界胡氏通谱·总谱首卷》中,虽然寿命都是“六十二”,也都是“仕南朝刘宋”、“华林开基祖”、“谥壮侯”,但有的说是“怀宁之曾孙、隋公之孙、仲任之子”,有的说是“德基之孙,怀宁之子”,有的说是“国珍曾孙,麟祥之孙,履素之子”(见图5——图8.

    同一个人,同是华林胡氏开基祖,不同的华林《族谱》中 ,胡藩的父、祖却不一,世系多样,值得深思。

52010年版《世界胡氏通谱·总谱首卷》第102页,《华林胡氏之一》;“仲任之子藩”

62010年版《世界胡氏通谱·总谱首卷》第108页《胡氏历代世系表》“履素公之子藩”

72010年版《世界胡氏通谱·总谱首卷》第115页《满公至城公世系表》“怀宁子藩”
82010年版《世界胡氏通谱·总谱首卷》第121页《自满公至华林城公世系新考一览表(参照表)》“履素公之子藩”

     实际上,不少华林胡氏《族谱》中,胡藩是胡国珍曾孙之说,比较普遍。
     胡国珍,北魏时人,生于438年,殁于518年。而胡藩生于371年,卒于433年。也即是说,胡藩去世五年之后,胡国珍才出生。
很显然,胡藩与胡国珍的关系,被搞错了。
    但是,有人为了给“胡藩就是胡国珍曾孙”制造证据,竟然对唐代初年魏徵的《胡氏世谱序》,动起手脚,在胡灵太后之父、安定郡公胡国珍的曾孙里,加进了“履素子藩,迁豫章”!
    胡国珍比胡藩晚出生67年,怎么可能是胡藩的曾祖?
    为此,上海的胡在篪宗亲,专程到上海图书馆,查阅明代以前的《如皋谱》。可惜,目前最早的只有清康熙年间的版本,而且是已经被篡改过的。
    显然,篡改魏徵之《序》者,绝非一直传承魏徵《胡氏世谱序》、“安定先生”胡瑗所在的《如皋谱》内的宗亲。
    目前,胡氏的《族谱》,安定主干世系、胡瑗支系、胡安国支系、绩溪龙川支系、明经支系等,从得姓始祖胡公满算起,一般都在百代上下。与最负盛名、世系传承脉络清晰的孔、孟、颜氏等相比,繁衍进程,基本相当。孔子(前551—前479)比胡公满(前1075—前875)晚出生524年,传至现在,不过八十代上下,比我们胡氏少二十代左右。而我们胡氏的个别《家谱》,从胡公满至今,世系竟然排到一百三四十代!
    为什么?原因在于,拉进一个名人,这位名人的上下数代人,也必须同时拉进,否则不能自圆其说。胡国珍、胡瑗、胡安国,仅此三位历史名人被拉进之后,其世系就多出十几代人。天南地北,同是中华胡氏,若按古代礼制,相互遇见,长幼尊卑,到底怎么称呼,岂不尴尬?
    难怪,201951819日,在湖北孝感举行的、全国24个省(市)宗亲会长、代表参加的“中华胡氏宗亲联谊会‘团结奋进’研讨会”上,几位华林胡氏代表,对目前不同的华林世系,竟然悬殊二十多代的问题,提出质疑,呼吁尽快研究解决,否则修谱活动无法继续。
    借用樊明芳先生在《华林山的胡氏渊源》文末的话,献给华林胡氏宗亲们:“鉴于华林胡氏源流及其祖居情况在学术上有些不同的说法,笔者不想下什么结论,说什么是非,还是让华林胡氏1800万贤后裔自己去选择和甄别吧!”
    可以说,在全国胡氏宗亲即将齐心协力、共修一本中华《胡氏通谱》之际,不仅各大支系之间要厘清关系,即使同一支系,也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敢于直面历史错误、缺憾,严谨地考证、甄别不同的《谱序》、世系,去伪存真,已经迫在眉睫。
    而无论华林支系,还是龙川支系、胡瑗支系、胡安国支系,我们都是胡公满后裔,都是安定胡氏,都是宗亲,都是一家人。在通讯发达、史料广博、交流便捷、信息通畅的今天,修《谱》受古代造假蒙骗的现象,必将一去不复返。揭露古代《谱序》、“谱述”造假的现象,无意冒犯任何人,相信能得到包括华林支系在内的广大宗亲们的充分理解和支持。
    同时,我与《温馨感言》的作者,是老朋友,一直相互理解、支持。世系研讨,属于历史、学术问题,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互敬互信。毕业于中文系的,中国古代历史、古代汉语、古典文学、文字学、训诂学、逻辑学等等,都是必修课。如今,愿与新老朋友们一起,直面历史,正视现实,笑对未来,携手同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用毕生所学,去搜集、挖掘、考证、辨析、整理胡氏历史资料,为中华胡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为增强民族自信、振奋拼搏精神,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在此,我愿重复几年前在《胡安国并非华林系——<华林山的胡氏渊源>析疑》结尾的话,与宗亲们共勉:修谱续谱,在于通过真实的本源、宗支、世系,重现清晰的血源传承脉络,达到尊祖敬宗、敦亲睦族、继承传统、更创辉煌的目的。古旧族谱,形成于地方割据、交通闭塞的封建社会,错误链接,在所难免。不加辨析、考证,就原文引用,难免不对列祖列宗,造成亵渎!作为今人,在通讯发达、资料共享的信息化时代,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对老旧族谱,予以仔细梳理、多方辨析、认真考证、去伪存真,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虽然很难,却不能偷懒。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胡建龙、胡士礼、胡在篪、胡国民、胡良忠、胡升云、胡志盛等宗亲的多方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2019520日)

欢迎关注:胡氏资讯(zhhusw)微信公众平台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