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08阅读
  • 0回复

[宗亲提供]黄山尚书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8-15
    编者按:皖赣胡姓南迁一支源自隋末工部尚书胡裕,而地处黄山北麓的黄山区(原太平县)三口是胡裕的首迁地,因为是尚书,得地名“尚书里”。
黄山尚书里

    尚书里,有人顾名思义,说是姓尚名书里,是个上好的人名。没想到却是个地方的地名。要说清这个地名的由来,先要讲一个故事。
    原来隋朝末年的皇帝,听信了一位大臣的奏本,说是这地方出产名贵的白茶,人们喝了这种茶,不仅香甜一直沁到肺底,而且还可治愈百病。倘若能够天天喝,月月饮,年年吃上一百两,还可收到“返老还童,永生不死”的效果。皇帝一听,喜上眉梢。心想:我是皇帝,天下万物都归我所有,别说一百两,就是千两万两也不难。于是马上高呼“来人啦!”侍立一旁的太监听到呼唤,慌忙献上文房四宝,皇帝朱笔一挥,写好圣旨,派尚书胡裕前去,督制百担干茶前来进贡。
    尚书胡裕接到圣旨,立刻骑上快马,带领随行人员星夜启程。一路上遇山爬山,逢水过水,马不停蹄地走可半个多月,来到名茶产地,向茶农们听宣读了圣旨,勒令制茶献贡,违者必斩!
    茶农们听完圣旨后,个个傻了眼。火性的人心里想:我们村子小,劳力少,茶园也少,产量也有限,即使遇上好年景,好茶歹茶一把捞,也只产七八十担。现在进贡专要头等尖茶一百担,这不是逼人上吊吗?年老火性小的人则认为事情到了头上,总得想法子,慢慢说清楚嘛。
    胡尚书看到茶农面有难色,知道内中必有蹊跷,决定第二天请茶农们带他到茶山上去走走。
    说来也奇怪,这儿茶农种的山茶,茶树都长得粗壮,茶叶生得嫩娇娇碧绿绿的,不同的是每个枝顶上,都爆出二片雀舌的芽叶,白乎乎铺满树,盖满枝。看样子,摘完一棵这样的茶树,少说也要半天,而制出的上等尖茶却不过五钱。胡尚书不禁暗暗叫起苦来说:“皇上啊,皇上,这回可别怪我违抗圣旨了!”
    第三天早晨太阳出山了,随从们见尚书还没起床,以为他病了。但又听不到他呼噜声,心里有点犯疑。日上三竿,还不见动静,于是轻轻推开房门,只见床上空无人影,尚书帽、尚书袍、尚书靴,统统摆在桌上。随从们这才知道尚书于夜间出走了。大家着了慌,屋里屋外到外找,哪找得到尚书的影子。
    俗话说:“头子走了无主见。”因此,随从们围在一起商量商量。最后他们认为这儿山接山,河挨河,树连树,竹连竹,深山老林,加上人地生疏,所以无法寻找。回禀皇上吧,又怕问罪杀头!只好也学尚书的样,大家散伙各奔前程去了。
    再说尚书胡裕这天清早出走后,沿着山间小路,走走望望,爬爬停停,不知不觉穿过夫子山,绕过轩辕峰,又经过云谷寺、钓桥庵、九龙峰、松谷庵等处。一路上,遇庵歇庵逢洞宿洞。整个黄山大小七十二峰,都印上了他的足迹。不知不觉,一晃就是三年零六个月。他想:黄山风景优美固然好,但不如产茶区人情厚。因此,他顺着山路,仍然绕到这座茶山上来了。
    茶山上的茶农们,听说胡尚书又来了,大家都像迎接亲人似地跑来拜见他。有的端茶,有的捧水,花生芝麻糕点摆满一桌子。小孩围来问长问短;年轻的小伙子,快活地唱着说:“皇帝要我们敬献百担茶,胡尚书教我们不要去交茶;我们齐心来个一毛不拔,教训皇帝不要再喝白茶。”说得大伙哄堂大笑。接着,老爷爷们不住嘴地道谢说:“多亏尚书。要不然,至少万担茶款也要白丢啦!”提到这,全村的老幼感恩之情高涨起来,纷纷要求胡尚书留下来。胡尚书也不推辞,趁汤下面,在此隐居,直到古稀之年才去世。村人为了答谢胡尚书,选了一个地势较高,取名叫“尚书岭”;又因胡尚书在村里住过多年,胡取名叫“尚书里”。一直传到现在,人们还是这样习惯地喊着。
    若问“尚书里”在哪里?原来它就坐落在三口镇汪家桥村境内!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