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游记】章渡的震撼 赤滩的遗憾 --]

中华胡氏网 -> 游记 -> 【游记】章渡的震撼 赤滩的遗憾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胡宁生 2016-09-30 16:57

【游记】章渡的震撼 赤滩的遗憾

图文:黄山怪石

    2015年4月26日星期日,女儿带我驾车去泾县。
一、去泾县
[attachment=4701]

    新修建的322省道是环太平湖旅游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到泾县桃花潭风景区只有25公里。横跨400多米宽的太平湖水面的大桥是太平湖第三座大桥,桥头左侧有路通往龙门乡轮渡村。女儿的朋友在轮渡村平龙山经营“知还农庄”,多次邀请她去玩,顺道拐进。休息日前来休闲的人多,看车牌来自芜湖、宣城、池州和黄山附近的居多。
[attachment=4702]

    女老板忙于接待,招呼我们等她一下。我们就近走走看看。主楼的建筑说是宾馆,但农庄元素凸显。朝向太平湖畔建有亭阁式的观景楼台。立足台阁环顾四周,峰峦叠嶂,山花媲艳,茶园飘香。湖水碧翠涟漪,栈道上游人静心垂钓,水面游艇游弋;蓝天、白云、渔舟......构成一幅优美迷人的立体山水画,自然、朴素、幽静,令人心旷神怡。
[attachment=4703]

    本来就是顺道看看,看见老板太忙,打了声招呼就离开了。过大桥就是太平湖的洞天湾景区。这里地质结构区别于黄山的花岗岩构造,而由石灰岩组成,呈现出喀斯特地貌。尽管景区面积不大,但集山、水、洞为一体,很是独特。天然溶洞“芸潭洞”曾多次游览,征得在这里工作的学生同意,进入景区,在洞口留影表明“到此一游”后,便匆别前行。
[attachment=4704]

    洞天湾景区不远就是黄山区与泾县接壤的燕岭,过燕岭不远就是泾县桃花潭镇。过桃花潭我们继续前行。
[attachment=4705]

    泾县黄村镇沙元村有一片宽阔的水面,这是青弋江陈村水库下游的溪口枢纽工程。原来的X063公路绕湖蜿蜒,右边的桥通往泾县,桥这头的路通往茂林。
[attachment=4706]

    正面是溪口枢纽的拦河大坝,拦河坝将青弋江水位由原来的47-50米抬高到58米,长155.6米的溢流堰设有14扇(孔)弧形闸门。闸下与总干渠相连。青弋江灌区(原名陈村灌区)是安徽省长江以南唯一的大型灌区,利用陈村水库发电尾水和区间径流为水源,集灌溉、发电、城镇供水为一体,是综合性水利工程。青弋江灌区在皖南地区的泾县、宣州市、南陵县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attachment=4707]

    记忆中到章渡的公路是通过溪口拦河坝的,现在322省道新建有溪口公路大桥。
[attachment=4708]

    大桥位于桃花潭,茂林和章渡的三岔路口,长343米,宽8.5米。桥头景致不错,我们小息一会,过桥直奔章渡。

胡宁生 2016-09-30 16:58
二、章渡的震撼

    新建322省道路标清晰,顺标识牌的“吊栋阁”指引拐上村级公路到章渡。由于村中道路正在在铺设,行至村头就不得不停车。一位当地的居民问我们是不是去看“吊栋阁”?热情的为我们指路。
[attachment=4710]

    顺他指的方向,过粮站左拐上了沿河路。
[attachment=4711]

    古章渡江边有漆树万株,古称“漆林渡”。后章氏居民迁移聚集此地,改名“章家渡”延续至今。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章渡”的古街确实很古老,走在古朴的青石板和卵石铺的老街,触景生情,女儿说这里是拍电影的绝佳取景处。
    章渡镇历史悠久,唐朝的李白曾到“章渡”,为这里的繁华所染,即兴挥毫书写“西来第一镇”。古青弋江是皖南重要的黄金水道,而章渡村是这条交通要道上的中转站,当时客商云集,人丁兴旺,繁荣兴盛,是皖南地区重要的商埠。
[attachment=4712]

    章渡老街勾勒出古镇的历史,曾有一位南京的投资商看中了它的商机,与原章渡镇合作,出资对老街建筑进行维护,开展旅游开发。但经营状况不佳,运营一段时间便溜之大吉。使得现章渡老街没人管理,放任自灭。所见之处残壁瓦砾,破损不堪。
[attachment=4713]

    章渡曾经是新四军兵站所在地。1939年春,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代表党中央到皖南视察新四军工作。途径黄山区时被国民党发现,由于得到新明乡三门滩的大茶商刘敬之掩护,躲过了追捕。后刘敬之安排了一条运送茶叶的竹筏,将周恩来隐藏在竹制大茶篓中,顺青弋江安全的护送到这里。下岸后周恩来骑马到云岭新四军军部视察工作。河畔并不显眼的小码头上有立碑标明《周恩来上岸处》,当年的周恩来到皖南,就在这里上岸的。
[attachment=4714]

    章渡镇的老街上的古民居都是瓦房木板结构,前店后宅。并不宽敞的街道上木板店门面、作坊鳞次栉比,顺河沿而立,依水面而筑,曲折延伸,古色古香.街道居民“开门上街,推窗见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极具魅力。
[attachment=4715]

    看见临江街道有通往河里的码头,我们顺石阶而下。
[attachment=4716]

    回望,沿江而建的老旧木房接踵,房屋一面由竖立的木桩支撑,悬空支架在青弋江上,吊脚楼群绵延一、二华里。眼前的气势让我们父女特别震憾,女儿说:“今天就看这一处就值了!”
[attachment=4717]

    临江的房子的主粱用木柱支撑悬空,青瓦木屋沿河摊排列成一条龙。古镇像似千条腿支撑立在河中,被称为“江南千条腿”。晚间,街面灯光与水面倒映相互辉映,十分壮观。独看一家一户,又似一盏盏吊在灯杆上的灯笼,故有称“吊灯阁”;又因楼群形如吊在空中,也称“吊栋阁”。
[attachment=4718]

    沿江而建的“吊栋阁”据传是元末农民领袖陈友谅的军师张宗道设计,并称这此镇为“永不倒镇”。先期的旅游开发中绝大多数居民已迁出古街,老街上极少见到居民,所见之处破烂不堪。在即将倒坍的老屋留存有过去居民生活的痕迹,如此惨状,难怪被游客形容成“鬼街”。
[attachment=4719]

    古镇老街始建于明代,清咸丰11年间,清军与太平军曾在这里进行激战,使得原建筑破坏殆尽。现在的建筑大多数是民国初年重建的,是泾县现存最长的老街。
[attachment=4720]

    古街临河的街道门面房部分建在岸上,后半部分悬空在河面。下面全由竖立的木柱支撑。这种建筑在南方的少数民族中常见。那里闷热潮湿,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在基本上是徽式建筑的皖南地区竟有成规模的吊脚楼令人诧异。时过境迁,残破的老屋承担历史的沉淀,饱经沧桑。
[attachment=4721]

    街面的一栋废墟引起我的关注,这座房子在古街最为惹眼,一楼像是饭店厅堂,面积很大;而二楼挑出的空中楼阁凭栏可俯瞰街景,1939年2月,周恩来同志由叶挺军长陪同乘竹筏沿青弋江顺流而下来到章渡,在古镇“得月轩”茶楼会调停新四军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之间的矛盾,后不久即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由于没有向导,我猜:这是不是就是“得月轩”?
[attachment=4722]

    老街宽4米,青石铺面,中间条石为轴。设置条石是为当时运送大宗货物的独轮车行走专门铺设的。
[attachment=4723]

    整条街不常见皖南民居特色的马头墙,但都是白墙黛瓦。古色古香的木房子鳞次栉比。今昔日的繁华全无踪迹,宁静的老街似乎喃喃叙述千年的沧桑。
[attachment=4724]

    为方便人们用水和水运,古街上设有几处下河码头。造型不尽相同。眼前的最为简易。
[attachment=4725]

    这个码头的设计充分利用了空间,楼阁式建筑像是观景台,前观古街人群熙熙攘攘,后俯视江面行舟穿梭。
[attachment=4726]

    这码头看来维修时间不长,钢筋水泥是近代的建筑用材。
    古时的青弋江是皖南联系外面世界的重要水路,码头见证着章渡千年的历史,无声的叙述过去的鼎盛繁华。
[attachment=4727]

    章渡是一处独具特色的古民居建筑,瓦房木板结构,前店后宅。
[attachment=4728]

    “吊栋阁”临江排列,清澈的河水屋前潺潺流淌,野花野草如同绿色的地毯,这里没有一点现时代的污染,古朴、自然。
[attachment=4709]

    章渡的“吊脚楼”有300多年历史。也有说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富商拟在章渡街上建房,发现古镇建筑占满了地面,只剩下不宜建房的河滩。富商参照西南吊脚楼的样式,充分利用河滩空间,用木材立柱支撑,建造了一栋造型独特的吊脚楼。此后,建房的人纷纷效仿,形成了如今成规模的章渡吊脚楼群。
[attachment=4730]

    尽管章渡背负着沉重的历史,但新旧变更中被历史淘汰。如今再也不见李白赞誉的“西来一镇”踪影,沿河建筑摇摇欲坠,被“千条腿”勉强撑住,到处呈现的是败落凄惨的景象。
    “开门上街,推窗见河”的古镇即将湮灭,好在近期有关部门引起重视,当地居民介绍,国家决定投资2个亿。着手对吊栋阁老街保护、开发、利用。
[attachment=4731]

    回到古街,尽头有分叉路通往新街。
[attachment=4732]

    结束古街的旅行,顺着岔路走向新街。
[attachment=4729]

    章渡的酱菜闻名遐迩,既然来到这里买些酱菜带回去是必须的。顺超市老板指点,我们到酱坊。酱坊是中国传统的前门面、后匠坊的手工业商业模式。由于季节不同,这里的酱菜品种不多,只有糖醋生姜、腌大蒜、辣椒酱、酸角豆和香菜,每样都买了,而且数量不少,好回去与亲朋好友分享。老板尽职的用电动三轮车送到车上,原路离开章渡。

胡宁生 2016-09-30 17:10
三、赤滩的遗憾

    离开章渡已经过午时了,尽管饥肠辘辘。但还是坚持赶到泾县吃午饭。一次陪苏州的亲戚去泾县,表兄安排的霉豆渣特别鲜美。可我们找到青弋江桥头的那家饭店后,老板告诉说霉豆渣只有冬季才会有。没有吃到有些遗憾,但这家饭店很是实惠,份量很足,吃了还打包带了。午饭后直奔赤滩。
    到赤滩看看的念想一直缠绕心头,那里留有先人的足迹。母亲双亲早逝曾寄养在赤滩潭毛洞她三舅家,由于三舅卫梦楷抽鸦片烟,家境很差。后由当时任县党部书记的二舅卫梦燕带她们姐妹到泾县城里生活。大舅卫梦松在赤滩做竹木生意起家,后到当涂开木竹行,在当涂、上海生意很大。父亲曾在赤滩教过书,经常在姨娘吴罗团家蹭吃蹭喝。姨娘的公公、婆婆当时很吃得开,皖南事变期间,父亲要回溪头都家,由于交通封锁,还是姨娘的公公让当时国民党军长亲自写的名片得以一路顺行。
    开始公路指示牌很清楚,由于泾县至宣城的公路维修改造,走着走着就不知所措了。看见街左侧伫立的“赤滩古镇”的牌坊瞬间闪过,错过后想前面一定有路到赤滩?而车载导航也出了状况,提示音一直说后转。不能前行了,调头返回到牌坊,顺路直往赤滩。
[attachment=4734]

    路的尽头是景区,可能游人太少,景区不旺,票房的窗子是关上的。声音惊动了工作人员,急忙打开窗子。在票房我们购买门票,成人50元,60岁以上的六折30元,共花了80元我们进入景区。
[attachment=4735]

    入门就看见财神塑像伫立在财神广场,咋想还蛮贴。赤滩古镇在水路为主要交通时期,琴溪在这里注入青弋江,流经芜湖汇入长江。竹木、柴炭、茶叶、纸张、蚕丝、陶瓷等大宗产品,都在这里汇集,通过木船、竹筏,辗转运往全国各地。唐宋始这里就是繁华的水陆码头,是商家招财进宝的福地。
[attachment=4736]

    景区工作人员带领我们走向老街。
[attachment=4737]

    赤滩古镇老街并不太长,但保存完整。街面石头铺就,建筑基本上是明清时代的徽式房屋。
    取名“赤滩”有三种说法:
    一是据《宁国府志》记载,三国时期,泾县东北三十里地之侧有白龟城,名日“龟潭”。昔宣城未建,卜此基地,役者插石而破白龟之首,流血满溪,遂名为红子港。附近的滩便为赤滩。这个传说真实性不敢附和,但说明赤滩建置时间很早。
    二是百姓流传的说法是,清代中叶,太平军恶战清军,死伤无数,血流遍野,染及沙滩,数年不退而得此名。
    三是据《泾县志讯》载,“赤滩地面系冲击而成,相传沙为赤色,始得名赤滩。”这是科学解释,赤滩的滩沙为赤色,系地球地壳运动所致。
    由于商贸发展、商人聚居、店铺林立,赤滩明代前就是泾县十八市镇之一。
[attachment=4738]

    游人太少,老街的景点都是铁将军把门,工作人员拎着一串钥匙,逐个将门打开。首先领我们去的是孔庙,说是庙,只不过是间门面房,正厅置有孔子坐像,摆放有几张书桌。没有庙的感觉,倒像是私塾的学堂。
[attachment=4739]

    走出孔庙,回望,内建筑倒是蛮新的,外面用旧门窗包装。猜想为了旅游开发,老街上很多房子是翻新的水泥房,在外面加了木门板和镂空木窗户,保持老街的整体旧貌,
[attachment=4740]

    中国的古村落是一个家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它立足家族的繁衍生息,有独特地域文化个性。而古镇应商业的繁荣而兴旺,店铺是古街的标志性建筑,民居镶嵌其中。赤滩古街店铺林立,淳风古韵。
[attachment=4741]

    景区工作人员带我们去了“月老祠”。
[attachment=4742]

    左侧月老端坐,功德箱很是惹眼。而与月老面的右侧却置放有现代根雕作品。
[attachment=4743]

    里间展橱陈列有三双古代女人裹脚的绣花鞋。上面置放一个骑马扬鞭的铜塑像。月老——根雕——绣花鞋——塑像......我力图理清与月老联姻的关系,思索很久,不得其解。
[attachment=4744]

    一个院落的正中置放有大香炉,两侧竖立有石碑刻。这里供奉是“平安菩萨”,是祈求一生太平的佛地。但烟火不旺,很是冷清。
[attachment=4745]

    “平安菩萨”是2011年7月16日开光的,开光法会由“岩龙禅寺”住持胜德法师主法。殿内里面供奉着是来自湖北黄冈的慈济和尚。
[attachment=4746]
    赤滩古街上类似佛教的景点不少,“佛舍利艺术馆”与“平安菩萨”同时期,也是2011年7月开馆的,里面供奉着佛陀舍利和佛陀弟子的舍利。
[attachment=4747]

    大厅金碧辉煌,佛舍利晶莹、庄严至臻。
    我很诧异,这里怎么有这么多宗教景点?而且很杂,有佛教、有道教,有本土的宗教,也有外来的缅甸佛教,眼花缭乱倒让人不知所措。五台山供奉文殊菩萨、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峨眉山供奉普贤菩萨,九华山供奉的是地藏菩萨。这里是传统的宗教圣地吗?究竟哪位菩萨主宰这里?到这里来究竟主要能完成什么心愿?——百思不解。
[attachment=4748]

    老街保留有一些古商铺,眼前的药铺尽管只是摆设,但小工具、中草药的抽屉、清代大户人家备用的药品厨。打包用的纸和纸绳一应俱全。
[attachment=4749]

    走进下街头的古宅,房屋是传统的徽式建筑,屋内展出的家具有鲜明的明清特色,六仙桌、太师椅、条几是传统的徽式客厅布置,条几上置放的钟和瓶寓意终身平安。匾额“古稀同庆”下“寿”字两边的楹联是“秋水禅心静,寒梅佛骨香”。古人以“心似秋水,骨如寒梅”为入禅入佛的最高境界,力图延寿延年。
[attachment=4750]

    赤滩古街仅有1华里长,街上少见人影,恬静、古朴。
[attachment=4751]

    街尾有一座建于光绪末年的百年老澡堂,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叶挺被捕,路过此地,曾在这个澡堂搓了把澡,澡堂遗址保留至今。
[attachment=4752]

    从“百年老澡堂”拐弯就到了“民俗文化陈列馆”。
[attachment=4733]

    馆内陈列的“千功床”最为瞩目。床雕刻精美,油漆考究。花草、人物、凤凰、麒麟、小鹿、鸳鸯、武士、文武官人,很是齐全,是我所见到古床中做工最考究的。传说是清末有一县令,由于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大家集资按县令的八字,设计打制了这张“千功床”。盛情难却,县令欣然接受。不可思议的是,年迈的县令夫妇,竟然老来得子。
[attachment=4754]

    馆内展出有收集来的古代生产、生活和文化娱乐等各类物品。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民俗展区的两个花桥中的一个可躺坐的轿子还是第一次所见。
[attachment=4755]

    后面一个院子。陈列有许多过去的生产和生活的农具,脚踩水车、舂米兑子、煤油灯等用具我们那个时代的人还有印象,而对现代的年轻人来说,完全陌生。
    馆内展出再现了古代人民生产生活的实景,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attachment=4756]

    过“民俗文化陈列馆”,沿林间小路走向琴溪。
    路的尽头是琴溪河,岸边有两个摆渡的中年人,攀谈中得知赤滩之所以供奉诸神缘于僧人的投资,解开了谜团。
    琴溪河源于泾县东部山区,由源出宁国县西部梅岭的汀溪和源出泾县东南黄子山北麓的漕溪两支汇合而成,从这里注入青弋江。摆渡的中年人指着前方的堤坝,告诉说:“那就是青弋江。”
    父亲曾告诉说,赤滩的“琴鱼”很有名。“琴鱼”很小,一般只有5厘米,但形状奇特,如龙首蛇尾。尽管是鱼,却很少作为菜肴烹制,而是制作鱼干,作为杯中佳茗,招待上门客人。惊奇的是此鱼只产在赤滩,别处不见踪影,当地有“三月三,琴鱼出”说法。历代历朝,琴鱼都是“贡品”。
    关于“琴鱼”当地流传说是赵国隐士琴高,曾在这小溪河畔的狮子山修仙炼丹,常将丹渣倒于山下溪水中。丹渣吸了天地灵气,纳入日月精华,幻化成一条条小鱼。午夜子时,小鱼游动的溪流会发出悠扬悦耳的琴声,人们认为琴鱼在弹琴作乐。当琴高“修炼道成,控鲤上升”后,人们便将山下石台叫“琴高台”,水溪叫做“琴溪”,溪中小鱼则称为“琴鱼”了。
[attachment=4757]

    对岸地势开阔,由于是电视剧《税务局长》、《依然的心》的草原取景地,当地旅游开发中将景点就命名“江南大草原”。河滩平坦,沙地上芳草如茵,野花点点,有一些旅游设施。对岸有2个当地的儿童在玩耍,没见游客踪迹,看来经营清淡。
[attachment=4758]

    原打算沿河回到景区入口,看看前面没有旅游观光道路,决定原路返回。重回“明清一条街”。
[attachment=4759]

    行走在鹅卵石、青石板铺就的老街上,穿行在明清时代的店铺、古居民间,沉浸在往事烟云中,怀旧情绪油然而生。
[attachment=4760]

    这里的人还在生活,街上二位悠闲自得的居民专注下棋,全不为外面的世界所动,凸显宁静、和谐,本来的面貌。不甘心的继续前行一段路,不远处有一条新街,那里商业氛围浓郁。
[attachment=4761]

    回到入口,不知道出于哪个书法家之手的碑刻“赤滩古镇”四个绿色大字浑然有力。
[attachment=4762]

    碑刻不远处是“岩龙禅寺”,寺庙初建于宋代,当时香火旺盛,历经沧桑遭毁。现在看到的寺院是近期恢复重修的。有大雄宝殿、观音、药师、财神等配殿,殿中佛像金碧辉煌,庄严威仪。
[attachment=4753]

    财神文化广场四周廊坊围成,入门处有钟可以撞响,院内正中伫立有23米高的财神佛像,佛像基石下有门可入财神殿,供人求财求福。我们不是虔诚的信徒,知道就行,决定返程。
    结束赤滩的游程倒让我很失望,与想象中的距离太大。说有什么特色?古码头?古商埠?还是了解民俗,或是求佛的圣地?说不清,理还乱。是赤滩原本就是这样?还是旅游策划有瑕疵?一头雾水。说实话,尽管景点涵盖的内容较多,但都没有什么品位?女儿笑着与我说:“下次还来不来?”我不假思索的说:“不会来了。”对这次赤滩之旅,感觉特别遗憾!


胡宁生 2016-09-30 17:23
四、返程桃花潭
[attachment=4763]

    原路返回,途径桃花潭在陈村老桥头我们停车小息。
[attachment=4764]

    桃花潭我游过几次,不久前的15日还专程来过。而女儿没曾游览,桥头有路通往江边,这里景色很美,用彩墨山水形容眼前景致一点都不为过。
[attachment=4765]

    江边驻留许久,清澈的江水、泊岸的小船,浣洗村妇棒槌声与潺潺流水交织,动中有静,画音兼具,让人很是陶醉。沿江延伸的卵石路引向无限的遐想。
[attachment=4766]

    依依不舍离开桃花潭,驱车半个小时返回黄山区已经下午5时了。


查看完整版本: [-- 【游记】章渡的震撼 赤滩的遗憾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1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0.070042 second(s),query:5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