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游记】黄山猴谷、九龙瀑 --]

中华胡氏网 -> 游记 -> 【游记】黄山猴谷、九龙瀑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胡宁生 2016-10-26 01:20

【游记】黄山猴谷、九龙瀑

图文:黄山怪石

    2015年10月25日星期日,女儿和她的闺蜜们相约到周边走走,散散心。沾了她们儿女们没有兴趣,才有空位的光,顺便捎带上我——谁叫我是“听用”呢?——呵呵!今天去的是黄山野生猴谷和九龙瀑。
1、黄山猴谷
[attachment=6458]

    经G3高速汤口出口,过寨西,村西北约3公里处就是猴谷。这里我曾来过,但这次有了不同的感觉。较之上次,这里新建有停车场。先期到的旅游大巴上的游客在导游的带领下,有序进入景区。
[attachment=6465]

    景区大门不是传统的门楼,而是门楼与廊阁的组合,“L”形的廊阁很长,不对称的造型很有新意。
[attachment=6466]

    山野生猴谷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由中、日合作组成的野生动物联合考察组在经过6年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引诱、守护、驯养等手段,建立的探索研究野生猴的基地。“黄山野生猴谷”标志一直未变,那块如同猴子的奇石还是端坐在巨石上,惟妙惟肖。
[attachment=6467]

    景标左侧溪流顺山崖而流,依溪的山崖下伫立一块界碑。碑文:“此处界线接汤口沿七里岗山脊下至寨西水库一根松沿河上到中河”,距离太远,立于何年那月就看不清了?从建筑风格看来,年代久远。
[attachment=6468]

    “黄山浮溪野生猴谷”地处黄山浮丘峰和云门峰之间的峡谷,浮溪水自上而泻,山水兼秀、是黄山猴的绝佳息居处。据了解,被迁到这里安家落户黄山短尾猴共有12群,每群多到40-70只。景区观光道路柏油铺设,人来人往,是黄山地区旅游热点之一。
[attachment=6469]

    山高林密、溪流潺潺,河床上的较大的卵石搭建的便道通往彼岸,立身岩壁上的栈道俯瞰彩池定会是另一般景致。
[attachment=6470]

    上次游览时我是过索桥去看的短尾猴,对那只毫不客气的猴王记忆犹新。我好心的为它拍照,它竟不领会我的好意,既然对我发动攻击,为此我还耿耿有怀,在网上发了一篇《猴谷惊魂》,将它劣迹昭告于世。猜想现在它也不会在位发威了,因为猴王的王位不是终身,在猴子的王国里经常发生王位争夺战,异常激烈,经过厮杀,胜者为王,败下阵的,无论昔日它如何威风八面,不可一世,还是成了新猴王的阶下囚。幸灾乐祸的我,倒很希望易主的结果。
[attachment=6471]

    “云源亭”伫立路旁,看来疏于维护,破损严重,游人无法在此停歇了。我琢磨“云源”,猜想当云漫峡谷,激流飞溅,这里一定妙不可言。
[attachment=6472]

    根据路牌指引,继续前行。上次去的地方可能出于原生态环境保护,而封闭了。行径间,一位背篓村妇问我要不要购买山货,我告诉她我是当地人,她就再没有兜售商品了。话题一转,热情的攀谈起来。她说上面的村子是最里的一个村落,由于位置偏僻,农家收入较之汤口的少的多。偶尔出山,将家里的山货拿出去卖,挣点钱补贴家用。前面有一处正在施工的工地,她指向“猴山由此前进”的标识牌,告诉猴谷就从这里进去,还邀请我是不是先到她家里去坐坐?宛然谢绝,就此分手,继续了我们的游程。
[attachment=6473]

    岔路边有几块巨石,一块篆刻有大大的“爱”字。
[attachment=6474]

    另一块篆刻“山涧好风送,层峦列画屏。白云来复去,幽谷荡溪声。”这是现代军旅诗人李中华对黄山野生短尾猴所处的绝佳生态环境即兴所作。
[attachment=6475]

    我们沿着右侧前行,一只短尾猴好像知道有贵客来临,早就在石阶上等候我们,毫不忌讳和我们合影。
[attachment=6476]

    登山道路陡峭,石阶步步抬升,右顾,对面山上水流如抽丝,一波三折。
[attachment=6477]

    大自然是个顶尖的雕刻家,石雕作品千姿万态,水石交融,活力四射。
[attachment=6478]

    首次见面的那只短尾猴很是尽职,一直跟随我们后面,我们走走停停,它也依照我们的速度,行行歇歇。当我们直视它时,还不好意思扭头避开我们的目光。巡视的管理人员告诉,不给它吃的就安全,若给了就难脱身了。
[attachment=6460]

  高处的木质小楼就是“观猴亭”,一堵石壁挡住了去处,是道路的尽头。这里山高林密、杂木丛生,僻静清幽。
[attachment=6461]

    整个建筑建在山边,凉亭由木柱支撑悬空向山涧延伸,是个标准的吊脚楼,不时有猴爷上蹿下跳。
    黄山短尾猴是中国独有的一种猴类。四肢粗壮,体态高大,肌肉丰满,两眼炯炯有神。它们蓄着山羊胡,长眉短尾,面大腮圆,身披深褐色长毛,色彩纯正,有的好似金丝,所以也称黄山金丝猴。因其尾短不过6厘米,好像被人用刀砍断了似的,也有称“断尾猴”。
    跃上吊脚楼的这只猴哥可怜巴巴的望着我们,想必是想乞求我们的施舍。
[attachment=6462]

  站立凉亭俯瞰山谷,群猴一览无余。注意到一只猴子很是特别,它独自盘坐崖石,两眼炯炯有神环顾四周,似乎有些王者风范,猜想是不是猴王在独尊?
[attachment=6463]

    群居的猴群中,猴王在短尾猴王国里地位至高无上,担负的责任也最大。当危险来临它会发出信号,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奋不顾身的保护着“臣民”。但它的地位也最不稳定,如果下野,不仅失去爱妃,连“孩子”也难逃厄运。自然界的优胜劣汰的法则冷酷无情。
[attachment=6459]

    黄山短尾猴喜好在常绿阔叶和常绿与落叶混交这两个林带栖息。选择有山溪水源和悬崖陡壁的地方,以方便饮水和夜间睡眠。这里的植被主要是山毛榉科植物,果实和叶是短尾猴的主要食物。
    黄山短尾猴喜多岩石的疏林山坡。坐立在山岩上的短尾猴是只成年猴,它体形浑圆憨实,颜面宽阔,身体及四肢粗壮。而树下的是只幼猴,活泼好动。
[attachment=6480]

    黄山短尾猴除采食或嬉戏追逐时上树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地面活动。白天大多在地面或矮树上活动。常在小河沟中翻石扒捞落在溪沟中的枯枝烂叶以寻找昆虫、草叶等食物。
[attachment=6481]

    黄山短尾猴一般隐身于黄山密林,常成群活动在峰林峡谷之间,来时浩浩荡荡,漫山遍野,去时无影无踪。这些黄山的精灵们,适应了它们的生存环境,对花岗岩地质构造险峰陡壁,如履平地。黄山是它们的乐园,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平时很难寻它们的踪迹。出于野生动物的保护,这里常投放食,生存无忧,所以这支猴群把猴谷作为领地,使游人一睹真容。
[attachment=6482]

    短尾猴素食动物,黄山的冈栎、小叶青冈、柃木、石斑木、连蕊茶、甜槠、马银花、青栲、龙须草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源。鲜枝嫩叶、树皮、树芽、花芽、花蕾、果实都是它们的食物,还有竹笋、竹叶。觅食占据了全天的活动的绝大部分时间。
[attachment=6483]

    有些在岸边崖石缝隙中觅食,有些专注水中觅食。“民以食为天”,何况是猴呢?弄饱肚子就是生存的保障。水中觅食的猴子萌萌的,特别可爱。
[attachment=6484]

    这只猴爷懒懒的蹲坐在独木桥上,对觅食毫不感兴趣,似乎对食物的获取一点都不担忧。
[attachment=6485]

    驯养员端来盛有玉米粒的脸盆,站在溪边的空地上,“哦哦嗬嗬”地吆喝了几声,群猴立即从山林、石壁、溪水中奋聚而至。原来那只蹲坐在独木桥上的猴爷能“坐怀不乱”?原来它早知每隔3小时就会投食,不劳而获多省事,何必那么辛苦呢?
[attachment=6486]

    大部分玉米粒撒在河谷空阔处,猛然间聚集了有二三十只猴子。母猴对仔猴百般关怀爱护,充满母爱,黄山短尾猴的寿命一般在20—30年之间,一胎一仔,孕期6个月,尽管胸中倒挂有幼猴,但它却敏捷的淌过溪流前来觅食。
[attachment=6487]

    母猴专注觅食,担当抚育重职的它急需补充营养,而幼猴全然不顾了,趁机逃离母体,一溜烟的过独木桥窜到对岸。
[attachment=6488]

    驯养员不仅在溪边的空地上撒有玉米粒,也将部分撒向山涧。整个猴谷沸腾了,都是争食的猴子,有的在石壁上细心的将玉米粒拾起直接放到口中,有的翻动石块寻觅食物,还有的俯身从水中捞起玉米粒......众生相,极具观赏性。
[attachment=6479]

    猴谷待了许久,离开时,注意到头顶还有猴子端坐樑脊,似乎静候与我们合影。感谢这些多情的小精灵,依次留下人猴合影后依依不舍离开猴谷,返程途中,众美女们摆酷造型。
[attachment=6489]

    山下,工地的民工在吃午饭,菜肴丰盛,还有酒独斟,蛮惬意的。聊聊,方知他就是当地的山民,他很乐意让我为他拍照,留下了劳动着、享受着并快乐着的印象。
[attachment=6490]

    观光道路破山而筑,留下石门美景。
[attachment=6491]

    临溪的巨石突兀,像是黄山短尾猴的守卫者。
[attachment=6492]

    溪流中的乱石似乎是刻意的码放,有型,其实是大自然中的流水才是始作俑者。

胡宁生 2016-10-26 01:27
[attachment=6493]

    同行张的表弟是厨师,工作在汤口,她早早电话联系,离开猴谷直奔汤口。
[attachment=6494]

    G3高速汤口收费站不远处就是就餐的“汉庭怡莱酒店”,院内停车时还有“热情”的导游询问是不是要去哪里?尽管我们表明是本地人,但他死缠烂打、不依不饶,很是“尽职”。
[attachment=6495]

    中餐是地道的黄山土菜,不仅味道正宗而且份量很足,而且还不用埋单。我对久违红烧肉特别钟爱,有滋有味吃了好多块。玩的有趣,吃的快活,大家感叹说,要是天天过这样的日子多好?!——呵呵!
[attachment=6496]

    中餐后赶往九龙瀑,途径“民航培训中心”女儿提出要到这里留个影。她工作的第二站就是这里,当时担任还不错的营销工作,但工作不久就辞职离开,第二次去北京当北漂一族,因成家才返回黄山。如今当年红火的“华东民航培训中心”已经楼去人空,在经济大潮中被抛弃了。

胡宁生 2016-10-26 01:29
[attachment=6498]

    “黄山九龙瀑”景区就在“民航培训中心”附近,这里属于黄山东大门。在景区大门停车,电话联系到方的朋友,安排进了景区。
[attachment=6499]

    “黄山九龙瀑”属中国七大名瀑之一,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大门内是一庭院,水池中红鲤鱼游弋。
[attachment=6500]

    古时这里是上黄山的东路,可以直达云谷寺。瀑布源于黄山的天都、玉屏、炼丹诸峰,汇聚后叫“云谷溪”。景区坐落在香炉峰和罗汉峰两峰之间大峡谷中。进大门,过仿古石桥,顺观光道路我们开始登山。
[attachment=6501]

    “廻龙亭”是四柱飞檐典型的徽式建筑。龙是中华符号,华夏儿女都把自己视作龙的传人,中国历史的炎黄时代前三千年前的中国先民已经建构“龙”并崇拜“龙”了。人们把龙作为精神寄托,赋予龙具有无所不能的神通。
[attachment=6502]

    “九龙瀑”得名于传说中的“龙生九子”,将自然中的九段飞瀑的神奇景观与龙联想到一起。九个瀑布及龙潭形各异,理解为各自不同习性龙的九个儿子的盘踞栖身之处。寄予了人们无限遐想的空间。
    我们来到“龙女潭”,见有不少游人驻留拍照。传说“龙女潭”直通东海,一次东海龙王与王后云游黄山,飞越香炉峰时,王后产下一枚龙蛋。龙蛋被当地一对老夫妻拾获,待孵化后方知是东海龙王的公主,于是细心照料,关怀备至。当龙女长大成人,老夫妻禀告了实情,指引通往东海的密道,督促她返家。回到东海龙宫的龙女念念不忘老夫妻养育之恩,返回到黄山,伺候老夫妻直至临终。龙女来去就在此谭,所以得名“龙女潭”。据说还可能看到这位艳美无比,有情有义的龙女,献珠呈瑞,自潭中涌出呢?
[attachment=6503]

    潭水色如同翡翠,晶莹,彩波闪烁,让人久驻不舍,潭旁还有一大冰臼,形似古镜,名“宝鉴”。
[attachment=6504]

    里壁瀑布垂悬,高15米,若巨剑插入潭中。潭前还有观景亭,里壁上的“龙女潭”摩崖石刻,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女书法家袁晓园于她九十华诞时所书。  
[attachment=6505]

    “轩辕宫”传说是轩辕黄帝栖真、炼丹成仙之地。“宫”是道家指神仙居处。它既是景区内历史传承文化的新景点,又是儒学、道学和佛学研究的载体和学术交流的基地。将三家学说的精华汇集在一起互通互融,合而为一。
    大门楹联:“卷波澜于黄老之域会三圣人理性蕴奥之妙要;撤藩篱于大方之家通儒释道实空太极之旨宗。”含义是黄山轩辕宫将老子、孔子、释迦牟尼三位圣人的学说理论汇集在一起,撤除三教之间的隔阂,将儒家的实事求是、修身治国、佛家的行善积德与道家的太极八卦互融互解。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
[attachment=6506]

    现在的“龙禅院”是在遗留“龙禅院”的前殿复建的。“龙禅院”相传是黄帝派云阳先生在此养龙时所筑的石屋,乾隆皇帝微服游山后在此坐禅祭天,后人为了纪念之而建的集儒、佛、道为一体的寺院。寺院门口香烛高擎,香雾缭绕,两旁的树枝上挂满红布条。
    “龙”是中华民族的标志,也是道教的图腾。禅自然是佛家,而院则是儒家书院,表示:历史上儒道佛三家本就是互通互融、并存共荣的。
    这里还有清代父子丞相曹振镛、曹文植在此苦读而建的梅林书屋,传说中他们父子都曾在以土围墙,树皮为顶,构建的简陋的书屋中苦读,终于事业大成。但现在所见的只是遗址了。
[attachment=6507]

    新建的仿古石桥“烟波桥”横跨“云谷溪”,黟青石的桥栏板雕刻精致,桥上挂有很多红绸布条,显现佛教氛围。
[attachment=6508]

    过桥就是一片开阔处,正面照壁上雕刻有九条龙,形态各异,颜色也不相同,楹联“游九龙瀑,乘龙飞天”看起来很俗,但点明了景区旅游的主题。
    照壁的左侧就是“归藏寺”和“连山观”,联系我们进景区就是这里的管理者,看到我们一行很是热情,要我们进去看看,我们感觉还是回程看比较好,爬山累了,回来可以在这里歇歇脚。
[attachment=6509]

    这里建筑比较集中,“天人书院”的大门楹联:“朱夫子承前启后兴理学;孔圣人周游列国著春秋。”表明儒家宗旨是追求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大殿正中间设立的神像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至圣先师孔子。两壁的四位神像为:孟子、荀子、曾子、朱子。但现成了景区旅游项目的演艺区。
    与“天人书院”相邻的是“梅林书院”,是在原“梅林书屋”遗址上建起来的专家楼,此地很有灵气,小小的“梅林书屋”历史上曾经培育出三位丞相:宋朝程元凤、清朝乾隆、嘉庆年间的曹文植、曹振镛父子丞相,所以又名为“丞相源”。今天的“梅林书院”已成为儒、道、释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相关文化的研究交流基地。
[attachment=6510]

    路旁标识牌书写“赑屃待负”,见溪中一块奇石像似乌龟。“赑屃”是传说中龙生九子中的老六,也叫“霸下”。形似龟,喜好负重。国内的好多寺院、祠堂、陵园等地方见到它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的形象,在齐云山、曲阜孔庙、十三陵我都曾见过。这只大力士“赑屃”还没有出山,正等待驮载重物呢?
[attachment=6497]

    仰视,黄山诸峰雄拔俊俏。
[attachment=6511]

    十月,峡谷中秋色显现,植被多样,色泽斑斓。溪畔的这珠灌木枝叶呈水平伸展,好似黄山松,引起我的关注。
[attachment=6514]

    走到“廊桥”不知为什么就联想到了“廊桥遗梦”?大家开心的说干脆在这里睡上一觉,带个美梦回家。
[attachment=6515]

    溪中奇石像鳌鱼,似嘴的石缝中长一棵小树,秋叶棕红,如同花束,像似给游人献花,此景是“鳌鱼献花”。
[attachment=6516]

    怪石是黄山的四绝之一,自然的力量让花岗岩地质构造的黄山千姿万态。“九龙瀑”也一样,这里奇石众多,有名字的就有“龙舟石”、“慈母岩”、“黄龙过江”、“白龙戏珠”、“金龟献瑞”、“丞相帽”等,不知名的数不胜数,说什么像什么。眼前的这块是“石枕”?是古靴?还是棺材?......
[attachment=6517]

    狭长的溪流中一块巨石上篆刻的“青龙涧”三个醒目的黄色大字,传说中这里是“应龙”的居处,“应龙”是黄帝的一条神龙,这里也叫“应龙涧”。
[attachment=6518]

    山涧狭长深遂,河床是一条百米长的全青色石铺底,溪水流过其上,犹如“青龙戏水”,将“应龙涧”改为“青龙涧”可能缘由形似。
[attachment=6519]

    “青龙涧”像只青龙卧戏涧中,脊背光滑,我们依次跨骑龙脊留影,像是在乘龙腾云驾雾。崖壁上镌有张脉贤写的“卧龙”草书,长5米,形如游龙,又像是远古图腾。
[attachment=6520]

   “九龙瀑”是U形山谷,瀑边潭中有众多大小不一的冰臼,组成冰臼群奇观。黄山地质结构奇特,冰川遗迹尤为神秘。无愧是珍奇秀丽和独特的地质景观为主,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世界地质公园。
    过“青龙涧”继续上行,到“九曲峡”后大家竟不想继续向前了。不远处就是第九潭,九龙瀑的九龙我们还没有见到一条呢?大家太累了。不过倒没有什么遗憾,大家以前都曾到过,这次不过是故地重游。就此止步,原路返回。
[attachment=6521]

    返程中注意到一些竹干上刻有诸如“我爱你小芳” 、“到此一游”等,与美景很不和谐。
[attachment=6522]

    回到“归藏寺”时联系人热情的邀请我们去他管理的“归藏寺”和“连山观”去看看。
    “归藏寺”取之黄帝所作的《归藏易》。大门楹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人即是佛,佛即是人”诠释了佛学经典的核心:“色”指物质,“空”指精神,人是要有精神,精神能转化成物质。“佛”就指是觉者。寓意人通过修炼觉悟了,就叫佛。
    寺内立有西方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文殊菩萨(代表大智)、普贤菩萨(代表大行)、观音菩萨(代表大慈)、地藏菩萨(代表大愿)“横三圣佛像”。
[attachment=6523]

    “归藏寺”后一进是 “连山观”,大门楹联“启鸿蒙开天辟地伏羲始祖;和世界化乾育坤炎黄子孙。”意表当今世界原就是一个混浊的大气团,祖先挥动大斧开天辟地,一分为二,清轻者上浮为天,为阳,为刚,为乾;重浊者下沉为地,为阴,为柔,为坤。
    大殿中间设立的五尊神像为华夏民族始祖伏羲;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神农氏炎帝、轩辕氏黄帝。道家学说宗祖老子;中国文学艺术之宗主庄子。两边靠墙的神像为福、禄、寿、喜、财星、观音大士。道家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崇尚自然,提倡不争,贵柔守静;遵循规律,主张和谐,习气养生。
    我很诧异道教、佛教怎么放到一块,联系人说道教、佛教是一家。
[attachment=6512]

    在“九龙壁”前大家合影,留存到此一游的印迹,结束今天游程。尽管没有游览全程,但大家没有遗憾,以后机会多多,今天只是散散心,放松一下,够满足的了。


查看完整版本: [-- 【游记】黄山猴谷、九龙瀑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1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0.048964 second(s),query:5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