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宁生 |
2017-03-16 20:57 |
“最美医生”胡方斌
[attachment=13151]
胡方斌,1966年出生于湖北汉川,198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同济医科大学,1991年再次以优异成绩考入同济医院心内科攻读研究生学位。2010年,胡方斌作为急需高端人才被引进到靖江市人民医院,成为靖江市心血管介入学的科带头人。他建立起“急性心肌梗塞绿色通道”,这使无数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治。在胡方斌的带领下,5年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完成各种介入手术3000余例,成功率达99%以上,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他随时随地处于待命状态,他的手机永不关机。到靖江五年了,胡方斌唯一一次回家过春节还是2011年去北京看望小女儿。“最美医生”胡方斌:重返岗位当好一个 “医者” 来源: 靖江日报(2016-07-12) [attachment=13152]
手术结束,胡方斌坐着休息 [attachment=13153] 胡方斌在手术室中准备手术 [attachment=13154] 胡方斌查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2015年7月,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正做手术的他突发重症,生死一线之际,强忍“撕心之痛”抢救病人。瞬间壮举,让他入选央视“最美医生”。“这是我的本职工作,每一个医生都会这样选择!”面对赞誉,他这样说。 距离那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已近一年,大病初愈,他已重返自己最热爱的岗位。记者再次来到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见到了“最美医生”胡方斌。 回归岗位的普通大夫 上午8点,胡方斌穿上厚重的铅衣,走进手术室。一个半小时后,患者阻塞血管成功被开通。10点左右,他走出手术室,放松了紧绷的神经,端着瓷杯,靠着墙根缓缓坐下,喝水稍作休息。片刻后,他换下手术服回到科室,查房、看病历、与病人交流……这是他工作的常态。 按照医嘱,重病治疗之后,胡方斌至少需休养六个月。但早在去年十月,休养还不到三个月时,他就迫不及待返回岗位。当时,医院收治了一位急性心梗塞的病人,但医院的主刀医生中只有胡方斌有资质从事心脏介入手术。未出休养期的胡方斌,心中有一点不确定:不知能否撑得住。但当他看到病人,出于本能的职业反应,他知道必须上手术台,不做手术,病人极有可能出危险。这台手术很顺利,病人转危为安,胡方斌自己的身体也没有任何不适。 如今的他,再走上岗位,完全忘了自己的“病人身份”,大部分时间还是给了医院和病人。目前,他正和同事研究心脏方面的两三个新课题。 医者“撕心”之抉择 去年7月4日的一场大手术,胡方斌被医生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而那一天,他同样从死亡线上拉回了一个严重心肌梗塞患者。 当时,正在做手术的胡方斌突然感到胸口有一阵剧痛。“我从来没这种感觉,持续的胸闷、胸痛,透不过气来,身体冒冷汗,头也有点晕。”身为心血管医生,他知道自己的心脏出了问题。但当时手术也正处于关键时刻,换医生风险极大。 那一刻,两个“惊心动魄”的状况碰到一起,胡方斌让护士给自己注射了一支吗啡止住剧痛,手术完成后,他瘫倒在椅子上。同事给他检查发现,他突发主动脉夹层撕裂,体内连接心脏的主动脉,有长一米左右的严重撕裂,正在大出血。胡方斌被紧急送往南京鼓楼医院,经过12小时抢救,经历3天昏迷之后,他终于醒了过来。 随后,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胡方斌的感人事迹,全国都认识了这位尽职尽责的好医生。胡方斌也入选央视2015年“最美医生”,成为江苏省唯一当选的医生。在颁奖典礼上,他的“生死之交”,即胡方斌舍命救回的患者周士灯为他颁奖。 “你是救人的胡医生吧!” 从医20多年、曾留学日本的胡方斌,2010年作为特殊人才从广州引进至靖江市人民医院,至今已成功完成了上万台手术。 “即使命悬一线,手中的刀也未停游刃。”社会各界对胡方斌的高超医术和高尚人格给予高度评价。那场手术之后,认识胡方斌的人多了。 有一次他在靖江坐出租车,他一上车,司机看到他后就问:“你就是那位救人的医生吧?”胡方斌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摇头说不是,但是二人后来聊着聊着,实在瞒不住了,胡方斌才讲了实话。“你当时一定吃了很多苦吧!”那位好心司机担心地说道,不住地称赞他是位负责的好医生,提醒胡方斌要注意休息,保重身体。 胡方斌回院工作后,很多心血管患者都是慕名而来,听说隔天胡医生会上门诊,患者一大早就会来医院等候。像这样的事,胡方斌遇到过多次,很多素不相识的人给予的关怀,让他身在异乡也是满心暖意。“谢谢大家的关心,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受之有愧啊。”胡方斌谦虚地笑说。 历经劫难,更体会生命的从容 内科大楼投用后,胡方斌目前是心内科(冠脉病区)主任,根据实际情况,一些简单的手术他交由年轻医生操作,自己在一旁指导。医院的领导和同事照顾他的身体,安排他多休息,但他总说只有在工作中他才能有充实感,才踏实,每天还是会依旧忙忙碌碌。 经历了一场生死劫难,胡方斌感悟颇多。现在的他,身心都处于一种更加平和稳定的状态,他也注意适当调节好自己的节奏,劳逸结合。他的身上,更有一种历经风浪之后的豁达与从容。 他说,在疾病和生命面前,他能真切地感受到病痛的折磨和生命的脆弱,感受到个人力量的微薄。将心比心,他能体会到病人的那种孤独、无助的心情,也更能理解家属的担忧。他非常感谢挽救他的医生,是医生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我希望,医生和患者之间能够互相理解,希望更多的人理解医学、理解医生,每一个医生都是奉献者,面对患者,我们都会尽全力抢救生命,请相信我们!”胡方斌说。 (作者:全媒体记者朱凌云 摄影盛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