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ment=20250]
古城仙源北门依山 ,三面环水。发源于北山的“羊角河”穿城而过,汇入富溪河。南门的水关就是入河口。羊角河是仙源唯一的一条城内河,从水关沿“羊角河”有一条石路顺流而上,就到西门街。
可能这不是主要街道。路面很久没有修,有些路段很窄,石头路有些损坏,感觉是土路、石路混杂。沿河民居很多,有的临河而建,有些与河相望。“桥”是“羊角河”沿岸居民出行通道,呈现的就是“小桥流水有人家”的画面。
“羊角河”给居民生活带来便利,岸边有石阶通到水面,搭建的石埠很像是一座桥,一高一低、一大一小的两座石桥配搭倒有另一番情趣。
[attachment=20252]
这座用并列六根麻石铺就的桥,桥面宽敞。桥下水深清澈,石埠告诉这里是居民洗衣涮洗的地方。
[attachment=20253]
对面有几户人家,老屋、菜地、小河,树荫......透射出原始风韵。
[attachment=20254]
三叉路口的桥很特别。是个浓缩的拱桥。正在我拍时,来了一个行人,他热情的给我说,前面还有一个古井。
[attachment=20255]
过桥右行,路面逐渐宽敞,民居也密集的多。前面一座桥那边就是我小学一个同学家,以前经常到他家去玩耍。
[attachment=20256]
这里距西门街近,居民多,桥也密集。石铺路面很是成型,河里有女人洗涮。
[attachment=20257]
洗涮的女人身后有座由7根麻石铺就的桥,石桥通往一四柱木亭,亭内有一口古井,估计就是路遇的男人告诉的古井了。井旁放置有塑料盆,表明如今这口井还是居民日常生活的用水地。
[attachment=20258]
古井三方用大石块围住,沿口低平,方便人们提水。猜想这就是建于清康熙十年(1745)的“偃井”,井虽不深,但水从石缝中溢出,长年不涸,历经380多年,仍是周围群众的饮水井。
[attachment=20259]
在河里刮洗生姜的老太热情的告诉我,这口井水好,街上的人都到这里用水。河边搭建有石凳,这里也是人们歇息聊天的地方。
[attachment=20260]
路面宽敞的多,这就是到西门街的路口。
[attachment=20261]
印象中老太平的西门街居民多,商业气息不浓,一直比较冷清。新铺的街面卵石铺就,有民居建在河面上,水从房中穿流,呈现水街风貌。
[attachment=20262]
巷里人家,石桥、石路、石门坊古朴、宁静。
[attachment=20263]
“羊角河”从这里穿街而过,拐了个90度。这里是横街与西门街的接壤处,而“羊角河”就是街界。看我东拍西拍,桥边小商店的人好奇的望着我。
街上遇到一个熟人,就住在右边原纺织厂。于是就没有沿河而上,到了横街。横街基本上还是保持原貌,石街还是记忆中的印象。
正在横街上走着,突然遇见了前提到的“羊角河”桥头的那位小学同学。他一直在仙源,还是住在老地方。了解到他也已经退休,说他身体不太好。
[attachment=20265]
左侧的巷弄是通往原城廂小学的,那里是我小学就读的学校。可是新仙源小学校址到了新街的原南关小学,这里已经被遗弃了。原来熟悉的校门也找不到了,看到荒废的校园,心底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attachment=20266]
当年,由于校舍不够,三年级时教室是在巷弄左边租用的老房,进去看,老屋已经没有了,成了一片菜园。
[attachment=20267]
五年级的教室是租用岭坡上的民房,记忆中就在这栋民居的右侧。现在,原址上是一幢新的楼房。
[attachment=20268]
这里的古民居保护的还好,院门虽然历尽沧桑,但具有浓郁的徽派建筑特色。
[attachment=20269]
五间二进组合的古民居,当年一定很是气派。
[attachment=20270]
尽管房屋是后来建的,但古道路完好无损,原汁原味,反映了当年太平盛世的情景。
[attachment=20271]
从古民居边石阶而下,对面就是“羊角河”的上游。
[attachment=20272]
对面河畔古民居成片,可是左侧的古屋不知道什么原因正在坼除。
[attachment=20273]
上游是一片田园风光,朝横街方向望去,60年代建设的纺织厂厂房历尽近半个世纪,显得那么沧桑。
[attachment=20274]
北门山是“羊角河”的源头,羊角河发源于这里,为什么叫“羊角河”?是形似?还是有故事?至今我也没有弄明白。“羊角河”到南门水关结束她的旅程,流域特短。就是这么个很不起眼的小河,却哺育了千年古镇,多少年来,多少代人在这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