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姓、名与字析意 --]

中华胡氏网 -> 族谱知识 -> 姓、名与字析意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胡一宾 2015-01-06 02:39

姓、名与字析意

    姓名是中华名文化的脉承之一,它是人们以血脉传承为根基的社会人文标识。姓名是人们在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符号与标识,它是人在社会人文交流必须的信息表达、交流、传播的一种工具;它还是人们在描叙自己的能量与另一个能量之间的延续气场的一种载体。姓名就是名主的长辈为名主传承的思想,也是别人对自己的逻辑思想的记忆。
    名字这个词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不过在我国古代,“名”和“字”不是一回事,名是名,字是字,但这二者之间又有着很多有趣的联系。
    古人的名字一般由姓、氏、名、字、号五个部分组成,“名”和“字”就像“姓”和“氏”一样,二者是完全分开使用的。
    同样,正如《辞海》里关于名字一词的解释:“名字本为名和字的合称。《礼记·檀弓》:“幼名,冠字*。古代人始生而有名,至二十成人,行冠礼加字,故合称名字。后来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在古代,“名”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上所用的符号,带有鲜明的个人烙印;“字”大多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字”与“名”互为表里,故又称“表字”。
    《颜氏家训》:“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古人有名有字,名主要用来自称,此外也供同辈或长辈称呼用。字有尊重的意味,专供他人称呼自己时用。
    名与字不同,因而什么时候称名,什么场合称字,古人很有讲究。尊者长者对卑者幼者称名不为失礼,卑者幼者自称名表谦虚,对平辈长辈称字表示尊重。
        一、“姓”的含义
    姓的由来与祖先的图腾崇拜有关系。在原始蒙眛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麦穗、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
    许慎《说文解字》卷二四“女部”:“姓,人所生也,从女、生,生亦声。”班固《白虎通德论》卷九曰:“姓者,生也,人禀天气所以生者也。” 《左传·隐公八年》“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这都说出了“姓”的本义是“生”。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姓”最初是代表有共同血缘、血统、血族关系的种族称号,简称族号。作为族号,它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庭的,而是整个氏族部落的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派生、发展出来的不同支系的称号,也称“家族号”。据文献记载,我们的祖先最初使用姓的目的是为了“别婚姻”,“明世系”、“别种族”;“氏”则是为了“别血统”、“别贵贱”的,古代贵族男子有姓有氏,贵族女子有姓无氏,黎民百姓有名无氏……秦汉以后,姓氏合一,逐渐成为一个词。它产生的时间大约在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时期。
    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相传人类始祖黄帝轩辕有25个儿子,其中14人功德卓著,黄帝给了他们12个姓,以后世代沿袭,使用至今。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今河北涿鹿有妫水)、姒、子、姬、(周王族姓)、风、嬴(秦姓)、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楚姓)、隗(原北方少数民族姓)、漆(瞒)、允等22个姓。这些姓中近半数带女字旁。
    二、“名”的符号
    “名”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是古人个体意识觉醒以及相互交往增多的必然结果。关于“名”的起源,《说文解字》在对“名”字“从口、从夕”的解释中已说得相当明确,在上古时期,人们白天交往可以相互看见,因此能通过形体、面貌来相互识别。可是到了晚上,相互之间看不清楚,就只能通过自我报名来相互知晓。
  如果说“姓”,是表明家族的字,那么“名”,则是某个人的符号。
  这个人与那个人不同,除了相貌、年龄、性别不同之外,姓氏和名字也会将两个人加以区别。
  三国的张飞和南宋的岳飞,同名而不同姓,自然是不同时代、不同家族的两个人。
  唐代的杨国忠和隋朝的杨坚,同姓而不同名,也是不同时代的两个人。
  名,也叫名字,有乳名、本名、学名、曾用名、笔名、艺名之分。
  乳名,也叫小名,奶名,是一个人在孩童时期的名字。常见的小名有:小三、小兰、小玉、柱子……一般从排行或本名的最后一个字而来。长大以后,便往往弃之不用丁,偶然呼之,也属长辈或少年时的伙伴。
  本名,为一个人正式起的名字。有别于小名、字、号、曾用名、笔名、艺名。
  学名,指入学时正式起的名字,一般学名与本名等同。
  曾用名,系某个人曾经用过的名字。因为曾经用过,所以在某个人以曾用名为名时,当时熟识他的人知道他以此为名,而不知他后来改的名字。
    名字是一个人的符号,但它还经常用来表示其他的东西,如排行、辈份等等。
  古人常有在名、姓之前加伯(孟)、仲、叔、季的。因为“伯”在弟兄排行的次序里代表老大(“孟”与“伯”同),仲代表第二,叔代表第三,季代表第四或最小;所以这些字出现在名、姓之前,就表明了这个人在家中弟兄中的排行次序。如伯夷、叔齐,一个老大、一个行三。孔丘,字仲尼,也有人管他叫“孔老二”。再如季札,又称公子札,季并非其姓。季札为春秋时吴王诸樊的弟弟,大概是四弟,或者最小的弟弟。而孟姜女,则是姜姓人家的长女。
  古人还认为以小动物起名,有避邪的作用。因而用小动物起小名在古代很常见,如司马相如小名“犬子”,陶渊明小名“溪狗”。现代社会中,尤其在农村中,用动物起小名仍屡见不鲜,也不失为一种趣味无穷的现象。
  也有的家族在同辈人中用同样的字取名,以示同辈关系。如:唐代有颜真卿,其同辈堂兄弟有颜杲卿、颜曜卿、颜春卿。其间同样的字为“卿”。此俗流传至今,且为许多家族延用。
  还有的家族在同辈人中用同样偏旁的字取名,以示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
  三、“字”的意义
  字,又称表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名字之外,为自己取的与本名意义相关的别名。现在一般已经很少有人使用了。
  根据记载,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女子许嫁时取字。如孔丘字仲尼,以曲阜之东有尼山取义
  根据《礼记·檀弓》上的说法,在人成年后,需要受到社会的尊重,同辈人只呼其名显得不恭,于是需要为自己取一个字,用来在社会上与别人交往时使用,以示相互尊重。因此,古人在成年以后,名字只供长辈和自己称呼,自称其名表示谦逊,而字才是用来供社会上的人来称呼的。
  古人取“名”和“字”,有多种类型。北齐的颜之推认为,人名是区别彼此,字则是体现一个人的德行的。大部分人的名与字在意义上都是有关联的。
    下面分别作介绍:
  并列式
  1.意义相同的:即表字和名意义相同,相通,是并列关系,所以又叫“并列式”。如:
  屈平,字原。广平曰原,意思相同。
  颜回,字子渊。渊,回水也,意思相同。
  宰予,字子我。予,我也,意思相同。
  樊须,字子迟。须、迟都是“待”义。
  张衡,字平子。衡、平义同。
  陆游,字务观。游、观义同。
  曾巩,字子固。巩、固义同。
  班固,字孟坚。坚、固义同。
  孟轲,字子舆。轲、舆都是车。

  辅助式
  2.意义相近的:即表字和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可以互为辅助,称做“辅助式”。如:
  梁鸿,字伯鸾。鸾和写都是飞禽,但不是一种,鸿雁和鸾凤可以互为辅助。
  陆机,字士衡。机、衡都是北斗中的星名,互为辅助。
  郑樵,宇渔仲。樵是打柴的,渔是钓鱼的,常为侣伴,互相辅助。
  李渔,字笠翁。渔翁常戴蓑笠。
  陈琳,字孔璋。琳、璋都是玉石制品,互为辅助。

  矛盾式
  3.意义相反的:即表字和名意思正相反,这种情况可称为“矛盾式”,如:
  曾点,字皙。点为黑污,皙为白色。
  朱熹,宇元晦。熹是天亮,晦是黑夜。
  刘过,字改之。改了就不为过错。
  王绩,字无功。成绩和无功正好相反。

  扩充式
  4.意义相顺的:即表字与名往往出自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为名的意思作补充解释或修饰,这种情况,可称做“扩充式”。如:
  徐干,字伟长。《孔丛子》曰:“非不伟其体干也。”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且字对名作了补充解释。
  曹操,字孟德。《荀子·劝学》篇说:“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字和名在一句话里,合成德操,即道德操守,字对名作了修饰性解释和补充。
  赵云,字子龙。《周易》说:“云从龙,风从虎。”名和字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
  陆羽,字鸿渐。《周易》日:“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字对名作了解释。
  高明,字则诚。《礼记》日:“诚则明矣。”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诚是明的前提条件,明是诚的后果。
  于谦,字廷益。《尚书》说:“谦受益。”名和字在一句话中,谦是前提条件,益是谦的后果。

  延伸式
  5.意义相延的:即表率意为名字意思的延伸。这种情况可称之为“延伸式”。如:
  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这是对太意的延伸。
  杜牧,字牧之。牧之即放牧,延伸解释了牧的含义。
  杨达,字士达。士达,即士进的意思,进一步延伸了达的含义。
  丘锡,字永锡。永锡是“永锡难老” 的省约,出自《诗经·鲁颂》,延伸了锡的含义。
  雷简夫,字太简。也是延伸强调了简义。



资料来源:百度搜索综合整理





胡昌武 2015-01-06 11:03

胡阳红 2015-01-06 16:25
在族谱上一般宋朝以前的名和字就是按照这个规则在书写,宋朝以后,各姓氏都出现的现在所称班辈,很多谱上的名和字实际上很多记载的是谱名,是谱上的专有用名,后面所记的字成了现实生活中使用的名或字,也可说成就是本名


查看完整版本: [-- 姓、名与字析意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1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0.124547 second(s),query:5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