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曾生平
胡曾生平:胡曾乃胡氏“安定堂”建堂太祖,乃湖湘文化第一人,乃中国咏史诗名集第一人,然而他的生平一直是个谜…… 来源:胡曾文化 作者:胡百年 胡曾(839年-885年)是湖湘文化第一人(请见什么是“湖湘文化”?按时间先后,谁是“湖湘文化第一人”?),是中国咏史诗名集第一人,是一位对胡氏家族和中华民族都有杰出贡献的人。[attachment=27343] 在家族方面,他撰写了《安定集》十卷,上呈唐僖宗,唐僖宗对安定胡氏三百年望族甚为赞许,欣然题词曰:“绵绵安定公族,世世长发其祥。”在担任延唐令(今湖南宁远)时,奏请朝廷建舜祠,《九嶷山志.古迹考》记载云:“僖宗朝,长沙胡曾权延唐令,请于朝,复立庙于玉琯岩下,有敕建舜庙碑。”由于对家族的卓越贡献,据《南雄始兴大庾联修联谱》载,胡曾也因此被胡氏尊为“安定堂”建堂太祖。 在民族方面,一牒平南诏,八国入唐朝,留下不朽传奇,有功于国家社稷,更留下了《答南诏牒》千古雄文,为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的经典名作。《咏史诗》启迪童蒙,春风化雨,风行八百载,影响数亿人,为维护中华道统、承继圣贤文化立下不朽功勋。 然而关于胡曾的生平,却一直是个谜。胡曾咏史诗虽然影响很大,但是由于横跨多个朝代,而且仅限于民间,所以《旧唐书》、《新唐书》都无传,后来的五代史、宋史、明史也不好写。 关于胡曾生平,最早见于1304年元代辛文房撰的《唐才子传》,其文曰: 曾,长沙人也。咸通中进士。初,再三下第,有诗云:“翰苑何时休嫁女,文昌早晚罢生儿。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曾,天分高爽,意度不凡,视人间富贵亦悠悠。遨历四方,马迹穷岁月,所在必公卿馆谷。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奇士也。尝为汉南节度从事。作《咏史诗》,皆题古君臣争战废兴尘迹。经览形胜,关山亭障,江海深阻,一一可赏。人事虽非,风景犹昨,每感辄赋,俱能使人奋飞。至今庸夫孺子,亦传诵。后有拟效者,不逮矣。至于近体律绝等,哀怨清楚,曲尽幽情,擢居中品,不过也。惜其才茂而身未颖脱,痛哉。今《咏史诗》一卷,有咸通中人陈盖注,及《安定集》十卷行世。 元代辛文房是西域人,距离胡曾生年已经有四百余年,他给包括胡曾在内的397人立传,应该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去考察和考证。其撰写的胡曾传,大抵依据胡曾流传的诗文和元代当时见闻而下笔,我们下面可以逐句分析。 “曾,长沙人也”则源自胡曾七律《寒食都门作》中的“谁念都门两行泪, 故园寥落在长沙”; “咸通中进士”则源自宋代《新雕注胡曾咏史诗》书名页中“前进士胡曾著述并序”; “初,再三下第”源自胡曾七绝《下第诗》; “曾,天分高爽,意度不凡,视人间富贵亦悠悠。所在必公卿馆谷。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奇士也”则源自胡曾《咏史诗 彭泽》“英杰那堪屈下僚,便栽门柳事萧条。凤凰不共鸡争食,莫怪先生懒折腰。”以及骈体文《谢赐钱启》中“又以山东藩镇,江表节廉,悉用竖儒,皆除迂吏。胸襟龌龊,情志荒唐,入则粉黛绕身,出则歌钟盈耳。但自诛求白璧,安能分减黄金”; “遨历四方” 则源自胡曾咏史诗以其游历的地名为标题,这些地名南至越南、广州,北至蒙古居延,东至山东蓬莱、浙江会稽,西至玉门关、流沙,所以称“遨历四方”。 “马迹穷岁月”则源自咏史诗中大量骑马游历的描写,如“北乘羸马到燕然”、“立马沙边看水流”、“山边立马看摩笄”、“驱羸独过马陵前”、“策马行行到豫州”。 “尝为汉南节度从事” 则源自胡曾骈体文《贺高相公除荆南启》中有“仰将军之大树,敢议营巢。窥丞相之巨川,唯希在藻”这样的句子。 “作《咏史诗》,皆题古君臣争战废兴尘迹。经览形胜,关山亭障,江海深阻,一一可赏。人事虽非,风景犹昨,每感辄赋,俱能使人奋飞。”则总结了《咏史诗》的题材和内容范围。 “至今庸夫孺子,亦传诵。”则反映了辛文房在元代看到的《新雕注胡曾咏史诗》的流行情况,可以说已在全中国流行。 “后有拟效者,不逮矣。”指唐宋平话和各种历史小说中,出现了很多假托胡曾之名的“咏史诗”,但是这些咏史诗质量不高,一看就是伪作。 “至于近体律绝等,哀怨清楚,曲尽幽情,擢居中品,不过也。”除咏史诗外,胡曾更有七律和七绝传世。辛文房认为其律绝可以位居中品(钟嵘在《诗品》中品评了两汉至梁代的诗人122人,其中上品11人,中品39人,下品72人)。唐末五代编的《才调集》要求很高,然而收录了胡曾律诗九首(大诗人杜甫一首都没有)。 “惜其才茂而身未颖脱,痛哉。”因胡曾有下第诗,以及年轻时在咏史诗中有很多怀才不遇的自我感叹,所以辛文房如此总结。 “今《咏史诗》一卷,有咸通中人陈盖注,及《安定集》十卷行世。”则反映了辛文房在元代所见到《新雕注胡曾咏史诗》,以及见到了胡曾诗文的传播情况。。 可见辛文房完全根据亲眼所见的胡曾流传诗文而作传,连《答南诏牒》都没写进去。辛文房之后,见到的胡曾生平,乃近代文献家王重民(1903年-1975年)做的《补唐书胡曾传》。全文如下: 胡曾,邵阳人。举进士不第。咸通十二年(872年),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辟曾掌书记,曾乃由秦入蜀。十四年十一月,牛丛除西川,曾留蜀与否不可考。乾符元年(874年)四月,丛去,僖宗以高骈知节度事,曾掌书记,盖如岩时。时南诏酋龙不逞,遗骈木夹,有“借锦江饮马”之语,骈命曾以檄破之,乾符五年(879年),骈徙荆南,时曾在长安,又赴荆南从之。未数月,骈再徙镇海,曾未从行,终老故土。曾所著有《安定集》十卷,《咏史诗》三卷,今惟《咏史诗》存。《咏史诗》在曾生时,盖已盛行,故内侍宋光溥为王衍咏之,衍为罢宴。明代载入《列国》、《三国志》等演义书,更家传户诵矣! 王重民是中国古文献学家,平生工作主要是在北海图书馆(今北京图书馆)整理古籍和主持编制大型书目、索引,他能为胡曾做传,也算是弥补历史对胡曾不公平之遗憾,可谓善举,可叹其《补唐书胡曾传》有两处太不严谨了! 第一,“举进士不第”不知出自哪里,北宋《新雕注胡曾咏史诗》书名页中明确记载“前进士胡曾著述并序”,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传》中明确记载“咸通中进士”,可能因为当时信息不发达,王先生只看到了胡曾的《下第诗》,因而做出“举进士不第”的结论,这个错误影响很大,导致现在百度、360上搜索胡曾,都采用了“举进士不第”的说法。 第二,“僖宗以高骈知节度事,曾掌书记,盖如岩时。时南诏酋龙不逞,遗骈木夹,有“借锦江饮马”之语,骈命曾以檄破之。”则完全不加思考地照搬五代何光远《鉴诫录》,何光远在“判木夹”一篇中云: 西山八国,古已来为中国西南之患也,自蜀武侯擒纵之后方通诚款。唐鲜于仲通将领博海等军六万众殁于鬼主之谋,遂至姚生心,数侵黎隽,量由非才也。近又李福尚书镇西川、牛丛为贰车日,南蛮直犯梓潼,役陶匠二十万烧砖,欲塞剑门。蜀有五丈天王者,宝历中所置也。是时见大僧形于锦成之隅,蛮人百万之众悉皆奔窜。后高相公统临益部,兼号征南,蛮陬闻名,预自屏迹矣。然时飞一木夹,其中惟夸兵革犀象,欲借绵锦之江饮马濯足而已。高相公于是经营版筑,置防城勇士八千,命胡记室以檄破之,仍判回木夹。故胡曾破之数联,天下称为奇绝。其辞云:“欲慕平交,妄希抗礼。何异持衡称地,举尺量天。”又答云:“越新州,故地。不在周封之内,非居禹迹之中。曩日边将邀勋,妄图吞并。得之如手加骈拇,失之若领去赘瘤。九牛之落一毛,六马之亡半毳。何足喻哉!”是以南蛮议曰:“成都近有良将,未可图焉。”于是烽燧无虞,诚款继至。高公稍恃功业,以致骄矜。凡创规模,有刘焉、李特之志。朝廷议奏,遂除江陵,复自江陵迁于淮海,首冠诸侯。有唐已来,可谓英雄者矣。判木夹云:“辞天出塞阵云空,雾卷霞开万里通。亲受虎符安宇宙,誓将龙剑定英雄。残霜敢冒高悬日,秋叶争禁大段风。为报南蛮须屏迹,不同蜀将武侯公。”破木夹云:(下面是《答南诏牒》全文,此处省略。) 其实从胡曾一牒三启的行文语气以及内在逻辑可以看出,何光远记载有误,连路岩镇蜀都没记载,胡曾实为路岩镇蜀时书记,高骈镇蜀时已经离开,“判木夹”发生在路岩镇蜀之时(现代学者文正义先生有详细论证)。 后来高骈担任荆南节度使时,胡曾应该是以御史身份、奉皇帝之命监军而已,而且相处时间不长,不久就任延唐令。何光远这篇文章误导千年,以至后来以讹传讹,明朝王志远在其《胡秋田公咏史诗序》亦引用此说,王重民也照搬不误。 这个记载错误对胡曾的影响是很大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高骈后来割据扬州,对唐王朝见死不救,被史书贬为叛臣,胡曾也因此跟叛臣有扯不清的关系。。 除了辛文房、王重民的传记外,上世纪末,一些学者对胡曾生平进行了考证和研究,文正义、赵烈安等先生的论文中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 本人参考这些论文,以及历代《胡氏族谱》、胡曾诗文、唐代编年史、方志、民间传说,反复斟酌,拟其生平如下: 胡曾(此处发音及古意同“增”,唐韵为“昨稜切”,即昨的声母与稜的韵母相拼,按照拼音即zēng,意思乃“下从曰,上从八,象气之分散也。”),邵阳胡氏二世祖也。查1943年邵阳胡氏九修族谱,胡曾乃公字辈,班名为胡公曾(七位兄长名公皙、公智、公普、公晋、公书、公昌、公会,从名看出,因此曾的发音不可能是虚词曾[céng]),字静轩,号胡秋田,亦有胡江东之称,为胡安命第八子,胡安命为邵阳一世祖,先世为甘肃镇原安定胡氏无疑,可能因安史之乱由洛阳入楚。 公元839年,胡曾出生于今湖南省邵阳县梽木山乡秋田村,因邵阳自秦以来多属长沙郡,因此胡曾在其诗中有“故园长沙”之句,当时云“长沙”好比今云“湖南”也。胡曾墓冢现在秋田小学内,为文革后重修。明朝王志远在《胡秋田公咏史诗序》中云:“秋田本末未能详考,然坟在里中,羊虎未尽崩褫(chǐ剥脱)。”王志远(?-1621年)乃福建人,当时任湖南参政,驻守邵阳,故有幸能看到胡曾墓,胡曾墓前有石羊石虎,无疑彰显了胡曾身份,按照唐制,三品以上官员准用石兽六只,五品以上官员准用石兽四只,因此胡曾生前或是五品以上朝官。 胡曾出身贫寒,在《剑门寄上路相公启》中自述“荜户庸人,荷衣贱子”,但年少时文名远扬,《宝庆府志》赞他“少负才誉,文藻煜然”。自古以来,“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胡曾走的也是科举之路。唐代科举只有“举人”、“进士”二级阶梯,只要在地方考中,便可到京城参加国家考试。胡曾在哪里考试?或在长沙,因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设湖南道,大历三年(768年)治所从衡阳迁到潭州(长沙城),湖南道统领衡、潭、邵、永、道、郴、连7州,因此胡曾或在长沙中举。 中举之后,约20岁左右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由他自己的《下第》诗和《寒食都门作》诗看出,应该是考了多次未中。按唐代科举惯例,举子考试之前,先得向达官贵人“投卷”(呈献诗文)以求荐举,否则没有及第的希望。后来清朝王士祯云:“唐人最重进士科,然主司、举子关节交通,不以为怪,乃至宗族子姓,亦不回避。”说的是当时考场黑暗,舞弊风行,常常还没开考,录取名单及名次已大体确定。曾经累试不第的才子高蟾曾有下第诗云“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高蟾自比秋天的芙蓉,只能羡慕春天的碧桃和红杏,怨不得东风!即自己没有后台,能怨谁呢?而对于寒门出身的胡曾,再三落第也就不奇怪了,胡曾也写下第诗云“翰苑何时休嫁女,文昌早晚罢生儿。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 目睹此黑暗考场,面对晚唐黑暗的政治,胡曾一方面屡败屡战,一方面撰写咏史诗以救世,亦作为“投卷”。为写好咏史诗,胡曾效法司马迁,遍游华夏,每到一历史景点,即题诗一首,汇成《咏史诗》集,因四处投递,因此在京城长安渐有文名,加上书法俊秀,草隶亦佳,于是得到了宰相路岩的赏识。 871年,宰相路岩因被驸马韦保衡排斥出京,任剑南西川节度使,邀请胡曾入幕担任掌书记,胡曾有久旱甘霖、绝处逢生之喜,在《剑门寄上路相公启》云:“方嗟碌碌之生,忽忝戋戋之幸。朽株委地,永甘夫子之捐。枯骨凝尘,岂料昭王之市。遍身德泽,满目恩辉。”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该信中开头有“感潘生之岁月,已叹二毛”之句,可知胡曾时年32岁,因晋潘岳《秋兴赋序》云:“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871年至872年,时值南诏入侵成都,路岩一方面在边关布防,一方面命胡曾以路岩口吻草拟檄文,胡曾即写下千古名篇《答南诏牒》,南诏随即退兵,并有西山八国臣服入朝。胡曾一举成名,同时以路岩口吻写下七律诗一首《草檄答南蛮有咏》献给皇帝。路岩因此功升官兼任中书令,被封为魏国公,同时大赏胡曾,胡曾上《谢赐钱启》。 873年,路岩遭韦保衡陷害贬官为荆南节度使,走到半路又被贬为新州刺史,到了江陵,又被免职,流放到儋州,874年路岩被赐死,胡曾失去靠山,在蜀地娶秦氏结婚,“婚姻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喜好游历的胡曾于是开启寻根之旅,走访舜帝故里、淮阳陈国、安定故郡,将胡氏源流、族中仕宦、家规家训汇总加工,著《安定集》十卷。[attachment=27342] 乾符四年即877年,胡曾参加科举考试,高中状元。按照唐朝“身言书判”的标准,可知胡曾长相俊朗,谈吐不凡,书法挺秀,研判有道。按照唐朝“史才、诗笔、议论”三者俱能的标准,胡曾无疑为上才。中状元后获唐僖宗召见,面呈《答南诏牒》、《咏史诗》、《安定集》,唐僖宗见其诗文,为其正气文采为动,心甚爱之,尤其看到《答南诏牒》中“我皇帝方崇诗书,任贤哲,卑宫室,恤黔黎,野无歌凤之人,朝有问牛之杰。天下有人英如汉祖,家有韩信,户生张良者乎?...我皇帝方澹泊声色,杜绝巡游。梦卜宰辅,倚注藩屏。思成垂拱,恶习干戈。皇天方赞,国人方欢。天下有人雄如唐祖,家有敬德,户生玄龄者乎?”更是龙颜大悦,当即授胡曾内翰都御史兼礼部侍读。同时对《安定集》中胡氏望族人才辈出甚为赞许,并题词曰:“绵绵安定公族,世世长发其祥。”据《南雄始兴大庾联修联谱》载,胡曾也因此被胡氏尊为“安定堂”建堂太祖。 对于胡曾中状元一事,《胡氏族谱》云胡曾“乾符间状元及第,上召面谕,献诗集,入内翰都御史兼礼部侍读”。而邵阳市资江河中曾有状元洲,传因胡曾中状元而得名,晚清邵阳人孙开旦曾有诗证实,诗云: “少年读书时,曾将旧录检,记得胡公名,唐廷膺首选。一举破天荒,邵阳文风坛,荣归渡资水,宫袍映冉冉,从此状元洲,芳名流播远,秋田胡氏谱,未能详数典,但以进士传,状元名竟掩,或因客高氏,行藏遂不显,科名犹可轻,气节岂容贬,终不学杨雄,误做权门犬,著述有遗篇,耿耿心如见,丹心昭日月,希望后儒辩,我读先生诗,愈称其实践,尚有千载前,表彰舒青眼,唤起含冤魂,南楚开生面,今日过芳洲,仰首犹辗转,憾不亲光风,资水空潋滟。”[attachment=27345] 因此胡曾中状元一事,应该不是杜撰,胡曾作为邵阳第一历史名人,在此之前,邵阳乃蛮荒之地,在此之后到清朝车氏家族中进士之前,也基本上是文才荒芜之地,如果不是胡曾中状元,如何无缘无故出现一个状元洲的地名呢?“荣归渡资水,宫袍映冉冉,从此状元洲,芳名流播远”,应该确有其事也。但因唐朝不象后来明清时期那样重视状元,加上此时黄巢起义,兵荒马乱,因此很多状元都没留下名字,故史书上也不见传,晚清邓显鹤修《宝庆府志》时,亦只称胡曾为进士,但清朝礼部定本的《历代科名录》则说胡曾是状元。[attachment=27344] 878年-879年黄巢起义爆发,879年唐僖宗觉得胡曾有平乱之文才,而高骈战功卓著,具平乱之武略,于是命胡曾入高骈幕府,胡曾写信给高骈《贺高相公除荆南启》,从此启的心情口气来看,已不复《剑门寄上路相公启》的自叹卑微与感恩际遇,而是不卑不亢,应受皇帝所委任。乾符五年(878年)正月,高骈从西川节度使任上调任荆南节度使兼盐铁转运使,但是同年六月即调镇海节度。乾符六年(879年)10月,黄巢攻克广州,因岭表气候湿热,军多患瘴疫死者,黄巢乃决意北还。是年即自桂州编木筏,沿湘江而上。因胡曾老家在邵阳,正好是黄巢北上必经之地,高骈欲围堵黄巢,于是向朝廷举荐胡曾,于是唐僖宗任命胡曾为延唐令,但由于黄巢军乃流动作战。胡曾到宁远上任时,黄巢军已如飓风一样连下永州、衡州、潭州,越湖南而至湖北。[attachment=27350] 880年-884年 胡曾在宁远练兵支持朝廷进剿,闲暇著《九疑图经》,并奏请朝廷建舜祠,据《九嶷山志.古迹考》记载:“僖宗朝,长沙胡曾权延唐令,请于朝,复立庙于玉琯岩下,有敕建舜庙碑。”胡曾做延唐令,勤政爱民,多有惠政。中和四年(公元884年),李克用、朱温大败黄巢,六月,黄巢死于泰山。[attachment=27349] 光启元年(885年)胡曾因病去世。《胡氏族谱》云“侨寓武昌府辞世”,而后世多云“终老故乡”或“不知所踪”,但邵阳民间、老家秋田有一种说法影响很大,即“胡曾为皇帝所杀,以金头赐葬”,该说法可能是这样的,885年三月,僖宗自成都重返长安,胡曾回京城任御史,皇帝问胡曾对黄巢的看法,胡曾认为黄巢之所以得势,原因在于朝廷腐败,不能做到“以民为本”,而刚从蜀地逃亡归来的皇帝本来希望得到几句奉承,没想遭到胡曾直谏,心中很不高兴,便问胡曾:“是君大还是民大?”胡曾答“民大!”,皇帝觉得皇威受到侵犯,一怒之下命人将胡曾砍头。885年十二月,唐僖宗再次逃亡到凤翔,沿途看到民众忠心耿耿,誓死护卫,衣食起居关怀备至,于是想起胡曾之言有道理,没有人民拥护,哪有君主的高高在上,因此到底还是“民大”,顿时悔悟,决定平反!但因头已不见,只能以金头代之,册封三恪,入乡贤祠,赐玉石泐碑为志。[attachment=27348] 如果上述生平比较准确的话,那么《补唐书胡曾传》应该是这样的:[attachment=27352] 曾,邵州人也,号秋田,少负才誉,文藻煜然,初,入长安科考再三下第,赋诗云“翰苑何时休嫁女,文昌早晚罢生儿。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后游历四方,做《咏史诗》投卷,得宰相路岩赏识。咸通十二年(872年),路岩为剑南西川节度使,辟曾为掌书记,时南诏欲犯成都,先遣木夹书云“借锦江饮马”,岩命曾答,曾慷慨以檄破之,南诏退兵,西山八国入唐,震动朝野,曾及其《答南诏牒》亦名满天下矣。[attachment=27351] 乾符四年,曾登状元第,入内翰都御史兼礼部侍读。乾符五年,高骈徙荆南节度使,曾受命从之,未数月,骈再徙镇海,曾补延唐令,多惠政,于玉琯岩复修舜祀。光启元年病卒于武昌。或为御史言民比君大,为帝所杀,后帝悔悟,以金头赐葬。曾著《安定集》十卷、《咏史诗》三卷、《九嶷图经》,《全唐文》收其“一牒三启”四篇,文情并茂,可为上品也。[attachment=27347] 《全唐诗》收其咏史诗及律绝一百六十二首,律诗清丽,可居中品。其《咏史诗》理足文淡,朗朗上口,足可正童蒙。在曾生时,盖已盛行,故内侍宋光溥为王衍咏之,衍为罢宴。明代载入《列国》、《三国志》等演义书,更家传户诵矣![attachment=27353]
一家之见,水平有限,抛砖引玉,欢迎大家留言、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