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完整版本: [-- 明经胡氏始祖胡昌翼 --]

中华胡氏网 -> 胡氏故事 -> 明经胡氏始祖胡昌翼 [打印本页] 登录 -> 注册 -> 回复主题 -> 发表主题

胡宁生 2016-08-26 09:58

明经胡氏始祖胡昌翼

[attachment=3424]
明经胡氏始祖胡昌翼
一、何皇后产皇子,昭宗泣血弃子

    公元904年(天佑元年)正月,朱温开始逼昭宗迁都洛阳。昭宗很清楚朱温的狼子野心,大唐的根基在长安,而并非在洛阳,他以何皇后临盆在即为由,暂缓迁都。
  三月,皇后何氏产下一小皇子。朱温多次派人前来欲加杀害,幸众宫女与内侍拼死相救,方保无恙。这时候,昭宗想起了李淳风对唐太宗说过的那句话,也知道朱温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皇室之人,忙命心腹内侍去荣华殿中取来锦盒。
  没多久,内侍取回来一个黄缎包袱,昭宗忙上前拿过包袱解开,见里面是一个一尺见方,颜色古朴,没有任何纹饰的盒子。
  那盒子拿在手里还挺重,好像里面放了不少东西。昭宗打开一看,见里面只有一封书信,这么重的一个盒子,里面居然就只有这一封信。
  信封用火漆封口,上面几个御笔朱批正楷:大唐皇室留宗。
  昭宗认出是太宗皇帝的御笔题字,忙拆了火漆,抽出了里面的一页宣纸。
  宣纸上面的字迹却不是太宗皇帝的:天佑天不佑,大唐子孙祸,除去木子姓,方保皇族留。就这么短短的二十个字,下面的署名是黄冠子。
  黄冠子是李淳风的道号,这封信是李淳风留下来的无疑了。信封上的太宗皇帝题字,可想而知当初太宗皇帝对这封信的看重程度。
  李淳风不亏是术数大师,把什么事都料到了。
  看着后面的那十个字,昭宗欲哭无泪,想不到大唐李姓子孙,居然沦落到要活命就必须改姓的地步。
    何皇后泪水涟涟跪着上前说:“皇上,朱温贼子篡唐之心路人皆知,如今大唐李氏遭血殇之难,紫金光禄大夫胡三公乃忠义之人,何不请他前来寻求避解之法?”
  紫金光禄大夫胡清,在家中排行第三,世称胡三公。其曾祖胡咏为文宗皇帝时的右散骑常侍,历三朝。胡清为人正义,当年宦官刘季述弄权,朝廷上下无不怨声载道,胡清曾在金殿之上大声痛骂刘季述,历数刘季述的恶迹,一时间震惊朝野,胡清的忠义之名天下皆知。
  刘季述本欲加害胡三公,不料宰相崔胤联合朱温,起兵杀了刘季述。在这场诛杀宦官势力的斗争中,左神策军将孙德昭立下大功,深得朱温的赏识。
  是夜,胡三公在内侍的带领下,避过朱温的耳目,来到皇帝的寝宫,见昭宗愁眉不展,旁边站着抱着太子的何皇后。
  昭宗皇帝心乱如麻,大唐的江山随时都会改姓,如今他们最担心的,就是襁褓中太子的安危,用什么办法才能保太子无恙呢?
    在夜幕的保护下,胡三公策马狂奔,终于摆脱了身后的追兵。他不敢走官道,只拣小路往东南方向走。天明时分,胯下那马发出一声悲鸣,口吐白沫扑倒在地。所幸胡三公有所防备,才没有被摔着。
二、胡三公遭劫难,喜得黄柏相助

    用不了多长时间,那些追兵就可能追上来,胡三公身着一身官服,一眼就被人认出来。他脱掉外面的官服,往前走了一段路,见路边有一家农户(后注是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忙上前敲开门,开门的是一个壮汉,手里拿着一把大刀,一副很警惕的样子。
  胡公公从身上拿出一些碎银子,对壮汉说道:“我乃福建客商,途中遭遇匪兵,除我与幼子外,全家皆被杀害,我这身衣服最能引人注意,可否卖一套衣服给我?”
  壮汉看了看他,也不说话,回头从屋内拿出几件衣服。胡公公换了衣服,将原来的衣服用布包了,塞到猪圈的猪粪里。
  这时,饿极了的太子哇哇大哭起来。事有凑巧,这家的农妇刚生过孩子,奶水很足,听到孩子的哭声后,从内屋走出来,叹了一口气说道:“可怜,可怜,小小年纪就遭此劫难!”
  农妇从胡公公手里接过太子,进屋奶太子去了。
    那壮汉说道:“你不是福建客商,你乃朝廷命官,你虽脱去了外面的官服,可你那官靴却出卖了你,说,你到底是什么人?”
  胡三公看了一眼穿在脚上的官靴,想不到这山野之中的人,竟然这么精明,当下惊慌不已,说道:“我乃朝廷左谏议大夫方玉谦,因……”
  这时候,后面响起急促的马蹄声,晨光中,一队官兵飞驰而来。
  那壮汉见胡三公脸色大变,说道:“想必是追你而来的,你且先到我屋后躲避,我来应付他们!”
  胡三公忐忑不安地躲到屋后去了。
  少顷,一队官兵来到屋前,领队的军官拦住正扛着农具出门的壮汉:“喂,你看到一个抱着不满周岁的孩子,六十岁左右的男人过去没有?”
  壮汉回答道:“我刚起来,没看见,不过天明时分,我好像听到有马蹄声经过,好像还不止一匹马!”
  一个军士对那军官说道:“胡清一定有人接应,否则他不可能走得那么快!”
  那军官挥手说道:“快追!”
  一行官兵急驰而去,很快消失在山道的尽头。
  那壮汉见官兵走远,转到屋后看着胡三公,说道:“你不是左谏议大夫方玉谦,你乃紫金光禄大夫胡清!”
  胡三公惊道:“你是何人,为何知道我的官讳?”
  一般山野农夫,没有人知道朝廷官员的官讳。
  那壮汉说道:“胡大夫莫惊,我叫黄柏,我父亲乃僖宗皇帝时的礼部侍郎黄浩,因谏僖宗皇帝恭迎佛骨而遭贬为平民,我乃当朝光化三年的武举人,因无钱贿赂官员,只落得有个武举人的空名,无法报效国家。如今自耕自种,倒也落得逍遥自在。我虽是一鲁莽之人,可胡公的忠义之名,天下皆知,刚才我就已经看出你是骗我,要真想加害于你的话,就不会用谎言将那队官兵骗走了!”
  听黄柏这么说,胡三公放下心来,但他仍不敢说真话:“实不相瞒,我正是紫金光禄大夫胡清,因不满朱温把持朝政,欲联络各李姓诸王重整朝纲,不料事败,方遭朱温派兵追杀!”
  “原来是这样!”黄柏说道:“如今四处都是朱温的人,你一个大男人,抱着这个孩子,就算能够躲得过他们的追杀,可这个孩子要是饿了怎么办?”
  这可是个大问题。现今兵荒马乱的,到处都是遭兵匪洗劫的村子,走上几十上百里地,都很难见到一个活人,大人倒可以忍饥挨饿,可一两个月大的孩子,是饿不得的。
  黄柏见胡三公面露难色,于是说:“胡大夫,你若信得过我的话,先把孩子放在我这里,贱内刚生育完孩子,奶水充足,哺养两个孩子不成问题。至于你,可去前面山脚下的岩洞中躲藏,我早晚送饭给你!他们正四处找你,都以为你往别处去了,现在你躲在这里,他们怎么都想不到。”
  胡三公想了一会儿,为今之计,也只有这样了。他双手抱拳对黄柏说道:“黄义士的救命之恩,胡某无以为报,怎么敢再烦劳?”
  黄柏说道:“说什么烦劳不烦劳的,比起胡公的忠义之名,我差远了。这里距离长安也就两三百里地,我可以托人打探那边的情况……”
  胡三公想不到这一夜的狂奔,也就跑出两三百里地,他疲惫地点了点头,按黄柏的指引来到位于山脚下的一个石洞中。
  石洞并不大,也不深,高约两三丈,深约五六丈,虽在山脚,但并不潮湿,最里面垫了一层厚厚的干草,还有石头砌成的锅台,想必经常有狩猎的猎人在这里过夜。
三、胡公家族遭难,始祖来到徽州

    胡三公在石洞内住了下来,他以为住上一两个月就行了,谁知道这一住就是一年多。几天后,黄柏来到山洞,带来了令胡三公痛不欲生的消息:金吾上将军孙德昭的首级悬在长安城南门外,尸体曝晒三天后扔入渭水,朱温得知胡三公出逃后,命人杀了他全家26口,连两岁的小孩都没有放过,除此之外,还杀了与此事有牵连的太傅胡勉和尚书令方诚等大小官员27人。
  胡三公闻讯大哭,跪在地上朝长安城磕头不已。当黄柏去扶他的时候,他的额头鲜血直流,整个人瘫软在地上,站不起来了。
  那种瞬间失去家中所有亲人的痛,是一般人无法体会得到的。
  过了好一阵子,黄柏才说:“胡公,贱内所奶的孩子,并非你的儿子,而是当今太子!”
  胡三公也知事再也瞒不过,微微点了点头,哑声说道:“如果你把我和太子献给朱温,高官厚禄任你选……”
  黄柏愠道:“胡公,你把我黄柏想成什么人了?朱温贼子祸害天下,人人得而诛之,我黄柏虽非圣贤之人,但也知晓礼义廉耻,绝非那种见利忘义的小人。胡公,你且安心在这里住下,待事情有所缓和之后,再做道理!”
  是年6月,朱温逼昭宗皇帝迁都洛阳,他还下令长安全体居民也要一起迁走。接着,他命人把所有长安的建筑物拆毁,木料都投入渭水,漂浮而下,进入黄河运往洛阳。那整齐的街道,繁华的市场,瞬间变成了残垣断垒和堆堆瓦砾,巍峨的长安城遭到了又一次的大浩劫。
  迁都的途中,朱温诛杀了大批李姓皇族和那些不听他话的官员,进一步巩固了他的权势。
  胡三公闻讯,跪在洞口望长安哭了三天三夜后,他咬破手指,将这些事写在了一张宣纸上,把这张记载有千古悬疑的纸,卷成筒塞入竹筒中,用蜡封口,最后将竹筒放进石洞中的一个岔洞中,用石头封住岔洞口,再用黄柏送来的糯米团熬成粥,和上黄土,把岔洞口的石头糊严实。这样一来,就没有人轻易拿走那个竹筒了。
    1000多年后(1944年12月),北大著名考古学教授苗君儒带着几个学生到蓝田县一山洞考古,为避雨来到这个石洞中,一个偶然的机会,打开了那个岔洞,发现石壁的胡清亲笔提字“天佑二年胡清”从而得知了传国玉玺具体失踪的原因,这是后话了。
  外面的时局仍然很乱,胡三公在山洞中度日如年,每天用石头在石壁上做记号计算着日子。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一年多。这时候的他,须发蓬乱衣衫褴褛,形同乞丐,纵是当年的熟人再遇到他,也认不出来了。
  太子在黄柏夫妇的哺育下,长得很健康,开始呀呀学语。
  胡三公知道在这里并非长久之计,见太子断了奶,便起了带太子回乡的念头。在一个雾气笼罩这苍茫大地的清晨,他带着太子,告别了恩人黄柏夫妇,踏上了千里回乡之途。
  一路上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回到徽州那处离开了二十多年,留下无数童年记忆的小村庄。可是呈现在他面前的,是无数残垣断壁,瑟瑟风中,那些随风飘零的落叶与杂草,似乎在向人述说着发生在这里不幸与苦难。
  向乡人打听之后,胡三公才知,早在一年前,就有一队朝廷的官兵来到这里,将全村男女老少杀得干干净净,村口那座大土堆里面埋的,就是全村大小208人的尸首。
  胡三公来到大土堆前,跪在地上流泪不已,若不是因为他,全族何至于遭此横祸?他愧对列祖列宗。
  自古以来忠孝不能两全,在大义面前,他相信土堆中208个冤魂能够理解他的苦衷。
  站在他身后的太子似乎明白了什么,缓缓跪了下去。
  胡三公见状,忙扶起太子。太子乃千金之躯,怎可向平民百姓行此大礼?
  两人相拥而立,胡三公极目四望,这万里河山之中,还有他们两人的立足之地吗?
四、考川隐居公逝,始祖终留祖训

    此地不宜久留,胡三公背着太子,沿山路继续往南走。翻过了几座大山之后,来到一处只有几户人家的小村庄。又累又饿的胡三公来到一家人的院门前,刚要敲门,突然头一晕,身体一歪,就再也不知道了。
  当他醒过来时,见躺在一张床上,床前站着太子和一个和蔼的老人。
  老人和颜说道:“你终于醒过来了!”
  胡三公虚弱地问:“请问老丈,这是什么地方?”
  老人说道:“此地叫考川,三天前客官带着这个孩子晕倒在我家门前!”(作者注:考川今叫考水,位于江西婺源境内,距县城约18公里)
  胡三公说道:“多谢老丈救命之恩,我胡三……”
  老人目光如炬,低声问道:“你是否遇上大悲之事?”
  胡三公问道:“老丈何以得知?”
  老人说道:“我替你把过脉,你脉象虚弱无力,乃劳累所致,可你的心脉杂乱,且目色赤红,此乃悲伤过度之相。”
  胡三公说道:“实不相瞒,我乃外地客商,为避兵祸携家南逃,可途中遭遇兵匪,全家被杀,只有我带幼子逃出!”
  老人点头道:“难怪如此!不知客官究竟要逃往何处?”
  胡三公说道:“只想寻求一个避世之处,将此子养大成人便可!”
  老人笑道:“考川地处崇山峻岭之中,历年兵祸都难波及至此,一年到头也难见到一个生人,客官难道还想逃到哪里去?”
  他手上出现一个包袱,接着说道:“这是客官的包袱,包袱虽不大但却较重,客官可查看一下,是否少了什么东西?”
  胡三公微微一惊,若老丈看过他的包袱,就知道他真实的身份了,当下接过包袱,也不打开,只放在枕边。
  老丈接着说:“你的身体还很虚弱,要精心调养一段时间才行!”
  胡三公见老丈慈眉善目,并非奸恶之人,遂问道:“敢问恩公尊姓?”
  老丈说道:“老汉我姓潘,今年六十有八,会点岐黄之术,当地人称潘神医!”
  不亏是神医,单从脉象上就猜到胡三公身上发生过什么事。
    潘神医膝下无子,只有一女,早已嫁到邻村。
  胡三公的身体恢复之后,见这里的村民忠厚淳朴,且正如潘神医所说的,这里地处偏僻,一年到头也难见到一个生人,于是带着太子安心住了下来。
  在考川村民的眼里,他们是一对逃难到这里的父子。为了维持生计,胡三公开了一家私塾,教授临近几个村子的小孩子读书。
  潘神医见胡三公一个大男人带着孩子,既当爹又当娘的,生活有诸多不便,便四处张罗着想要他续个弦。可他却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谢绝了潘神医的好意,一心一意抚养太子。
  胡三公遵照昭宗皇帝的圣意,将太子改姓胡,取名昌翼,字宏远,号眉轩,又号绎思。喻“大得覆翼”之义。
  胡昌翼自幼天资聪颖,过目不忘,熟读四书五经。时光如梭,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太子长大成人。
  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21岁的胡昌翼以明经科第二名进士及第,正当朝廷举贤受职之时,传来胡三公病重的消息。胡昌翼忙向后唐庄宗皇帝请假回家侍父,以表孝心。
  胡三公深知自己不久于人世,他不想让那个秘密随着他而埋入地下,在病榻前,他要胡昌翼挖开墙壁,从里面拿出那个藏了十几年的木盒子。
  打开木盒子,里面有昭宗皇帝的血书,李淳风留下的那封信。看过血书和信之后,胡昌翼什么都明白了,他泪流满面跪在病榻前,朝胡三公连磕9个响头。
  胡三公指着盒子里用黄缎包着的东西,要胡昌翼打开。胡昌翼解开黄缎,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一尺见方,高约六寸的玉印,玉印的玉色温润,在光线的照射下,周遭出现几道七彩光晕。玉印上伏一条仰首五爪虬龙,周边侧壁为阴刻祥云图案。他拿起玉印,翻过底边,见下面是八个篆体阴刻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印的下方一角用黄金镶裹,旁边隐约有裂痕,底边一线镶着黄金,也雕了一些云状纹饰。
  有关于传国玉玺的故事,胡昌翼是知道一些的,《史记》与《汉书》上也有相关的记载。他怔怔地看着手中的传国玉玺,说不出话来。血书与传国玉玺这两样物件,是证明他乃李唐皇室的最好凭证。
  胡三公的声音微弱:“你且收好,此物切不可旁示于人,历来兵乱,都与此物有关,玉玺虽是圣物,却也是人世间的不祥之物呀!”他接着说:“朱温贼子早已经死了,国仇家恨,一切都已烟消云散。我死后,你可恢复李姓,毕竟你是李氏皇子!”
  胡昌翼哭道:“父亲,大唐江山早已换姓,我虽李唐皇室,但深感父亲养育之恩,既然先皇遗书中已准我改姓,又何必改回去呢?自我之下所有子孙,世代姓胡,永不改姓!”  
    俗话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胡昌翼隐居于考川,后人称明经先生,其后裔也因此被称为“明经胡氏”。为避免兄妹之间的姻亲,铭记改姓源流,昌翼便从此立下胡李不婚的祖训。
    “胡李不婚”之说不仅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悲情的故事,还提出了一个与姓氏密切相关的话题—“改姓”。
    唐会昌癸亥三月五日生(843),后唐天成丙戍五月卒(926),享年八十四岁,葬婺源考水下市宅后巽山。胡三公死后,胡昌翼守孝三年,他自知乃帝室之胄,又何必屈尊于别人之下,令先人蒙羞呢?于是在考川村中修建了一所书院,专心教书讲经,结交乡野隐士,拒不出仕,世称“明经翁”。
五、创办明经书院,考川诗礼人家

    为了感谢胡三公的覆翼、养育之恩。胡昌翼避乱于考川之后,闭门少出,不愿招人耳目。几年之后,年少的胡昌翼就以天资聪慧闻名遐迩,引起乡人的注目和惊奇。弱冠后的胡昌翼登后唐庄宗同光三年(公元925年)明经科进士,所以后人尊称他为明经公。胡昌翼长大后胡三公将他的真实身世坦言相告,并且出示当初从宫中带出的御衣和宝玩。胡昌翼无意仕途,隐居于乡中,开设书院,传道授业解惑。不久他的身份逐渐被乡人所知,乡人不忌国法,纷纷尊称他为太子。
    胡昌翼在乡里好善乐施,曾经为了便于乡人出外,而伐木架桥于二十四都朱源溪上,乡人称呼此桥为“太子桥”。南宋时由14世孙胡安国重修,13世孙胡次焱定名为“明经桥”,到了元时,胡昌翼的15世孙胡明善将太子桥由木桥改建为石桥,并邀请当朝尚书汪泽民出席石桥的落成典礼,作《明经桥碑记》,立石于桥侧。
  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10月3日),胡昌翼无疾而终,享年九十有六。临终之时叮嘱儿孙,为报胡三公养育救命之恩,切不可改回李姓。他死后,其子按其吩咐,将其葬于考川村对面的黄杜坞,俗称明经湾。此处地形像一个八卦,而坟处于大山的腹地原点,墓地坐北朝南,群山围拱,云气凝集。在这儿让人可以实实在在感受到气吐万里,俯视天下的无形力量。
    墓地为凤字形,其墓为八卦状,墓呈半球形,面贴龙鳞青砖。墓葬顶为太极图,侧围为八卦符。墓前正对考川村背后的玛瑙峰,背靠连绵数十公里龙形山,左青龙右白虎,藏风聚气。
  在当时,没有几个人知道这座八卦坟的寓意。1000多年后,当北大著名考古学教授苗君儒站在这座八卦坟前,看出八卦坟的玄机之后,也不仅惊叹坟墓主人的精明与苦心。
  大宋皇帝的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昌翼奇材,君父王嗣,懿德惟乡,严光并志。大宋太平兴国二年正月下” 。
    清康熙五十三年考川(考水村旧名)胡氏合族将明经书院从原西山麓移建于凤山东麓。这是“明经胡氏”发源地,考川村自此一直重视教书育人,曾享有“十年三进士,四世五登科”之盛名。南宋朱熹曾拜题考水“明经学校,诗礼人家” 。
    光绪《婺源县志》载:到了公元1310年,考川村人胡淀为纪念始祖明经进士胡昌翼,同时也是纪念朱熹的题词,扩大修建了“明经书院”。知州黄惟中还呈请朝廷赐“明经”额匾。一时“四方学者云集”,“历数年,学者至盈千人”,成为中国四大书院的后起之秀。它曾有一个“进士走廊”的赫赫声名,是宋、元、明、清四朝代的“翰林院”,光从这儿走出去考中进士的就有八百余名,无怪乎当时的天下学子对这所“金字塔”趋之若鹜。
    元、明、清三朝,明经书院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文人圣地。三朝皇帝都赐匾明经书院,至今保留完整的清康熙亲笔御写金匾上书:儒理至宗,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足见当时明经书院是何等的辉煌,可惜的是,明经书院早已烟消云散,荡然无存了。
  受明经书院影响,考川在历史上还先后建有石丘书院、云峰书院、藏书楼、藏云楼和精舍、文昌阁,可惜都先后毁与兵火。洪武二十年的《明经胡氏宗谱序》中曰:“考川富贵繁丽,吾无所羡;惟比屋书声,他处所无,为可敬羡耳。”
   据后世考证,婺源周边一府六县(徽州府、歙县、黟县、绩溪、休宁、祁门、浮梁)的胡姓子孙,皆出自考川(后称考水),世称“明经胡”。后世胡氏子孙繁衍,做官为商者众多。最出名的莫过于清朝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和民国大学者胡适,胡适还公开承认自己是“李唐后裔”。
  “明经胡”的子孙们只知道自己是皇族后裔,并不知道他们的祖上还保留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六、明经胡氏始祖昌翼立祖训

    俗话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胡昌翼道:“……大唐江山早已换姓,我虽李唐皇室,但深感父亲养育之恩,既然先皇遗书中已准我改姓,又何必改回去呢?自我之下所有子孙,世代姓胡,永不改姓!”,李改胡姓要代代相传,不能复宗。
    为避免兄妹之间的姻亲,铭记改姓源流,胡昌翼便从此立下“胡李不婚”的祖训。
七、大唐遗风之地——婺源紫阳镇考水村

    考水村与婺源县城相距约18公里,考水村始建于唐末(公元904年)距今一千余年。考水村原属婺源县高砂乡下属行政村,不久前撤乡并镇划归紫阳镇管辖。虽距离繁华的县城不远,然而,进入考水村,就像进了世外桃源,一条小河清澈见底,考水村口一座廊桥拱立小溪南北,黑瓦白墙,“维新桥”三字了无尘泥俗垢。水草边的骑牛牧童,水埠头捶洗衣物的女子都成了青山绿水的景致。有三条街,分别为前街、中街、后街。三条街“风水”迥然不同,相传前街出富人,中街出高官,后街出布衣。正因如此,人们竞相选中中街和前街而居。据村史记载清乾隆年间中街的地基涨到每平方米一千块大洋。因此,后街逐渐凋零、败落,空留下一截截残垣断壁。前街有宗祠古院、琴房书院、舞榭歌台、粉墙、黛瓦、飞檐、翘脊、雕梁、画栋;楼、阁、亭、榭、走廊、影壁……都是原汁原味的明清风貌。中街有进士第、文昌阁、郡马楼、文笔台,全是清一色官邸人家。这里古风蕴藉,文物荟萃。一座旧庙,一口老井,一块残碑……都无不带着沉甸甸的历史感。
八、明经公胡氏后裔“三延(延进、延宾、延臻)并茂”

    《考川明经胡氏志清公支谱·道光壬午述言》云: 明经胡为徽州一大巨姓望族。胡昌翼“笃生三子。在考水村,胡昌翼娶詹氏为妻。妻子詹氏生有3个儿子,长房胡延政(延进)一支迁绩溪等地,因平蜀有功,被敕封中王,赐居安徽绩溪胡里,胡延政的次子胡嵩(百禄公),字廷坚,号禹焦,讳嵩。登开宝三年(公元970 年)进士第, 授迪功郎, 除湖州通判, 升潮州知府。迁歙(县)三十五都章奇;后辛酉(1021 年)迁绩溪十二都龙川;次子胡延宾一支迁歙县紫阳、汪岔等地;三子胡延臻世居考川,生文昊、文晟二子,有十孙,是以谱牒分为天干十派。其中有宋代文学家胡伸、胡次燚、元代文学家胡炳文等。现在的江西省婺源县紫阳镇考水村、安徽省休宁县和宿松县下仓镇长桥村的明经胡氏均系延臻公的后裔。    
    查阅歙县《胡氏家谱》,见有明经胡氏迁居龙川的记载: 绩溪县大坑村的《考川明经胡氏宗谱》(康熙己亥抄本)亦载有此说。早在北宋时就有明经胡氏迁入龙川,迁居者是胡嵩(百禄公)。根据上述考证,婺源《清华东园胡氏勋贤总谱》所言胡学(850—906)曾孙胡炎,(推之)于南唐间迁居绩溪,其可信程度相对来说要较高一些。因为,仅以胡炎在公元950年前后迁居绩溪龙川、传至今“锦”字辈已48代为例。宋天禧五年(1021 年), 又有婺源考水“明经胡”第三世胡嵩迁入,与建立龙川聚落的清华胡氏合居。故今绩溪龙川的胡氏,分别系迁自婺源二派胡姓的后裔无疑!
    绩溪明经胡氏后人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出自湖里村的胡雪岩(第41世孙),出自上庄村的胡天注和胡适。胡雪岩是清朝末年显赫一时的红顶商人。他凭借左宗棠的支持,亦商亦官,富可敌国,其首创的“胡庆馀堂国药号”,成为与北京“同仁堂”一样同享盛誉的药业巨子。 胡天注创制“胡开文”徽墨,几乎 垄断 了 徽墨制造业 ,“胡开文”的名号 也 遍及海内外,几乎成了徽墨的代名词。现代文豪胡适,其家族则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五口通商”之时,就“常居茶,迁贸各国”。他们一家,在上海拥有几 间 茶叶店。如果没有这种经商活动作为基础,胡适也就无缘长时间就读上海,更无缘接触新思想,新知识,而成为拥有三十六个博士头衔的世界级文化巨匠了。

胡宁生 2016-08-26 10:00
    当年胡昌翼从义父胡清那里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尽管发誓永不出仕,只安心在考水村开馆教书,可他毕竟是大唐皇室后裔,那颗时刻想复兴李唐江山的雄心,令他一生激愤不已。无奈时过境迁,大宋朝廷基业稳固,复兴李唐江山无疑痴心妄想。可他不甘心就这样默默无闻地死去,他没有完成的复国大业,也许他的子孙可以完成。
  晚年的时候,他不顾大儿子胡延政的劝阻,不远千里去了一趟河北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找到了大唐开国皇帝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的“建初陵”,还有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的“启运陵”。他跪在祖宗的坟前,望着那枯草中的残垣断壁,还有那一具具破残的陵墓石刻,他痛哭失声,久久不起。
  他心中那份悲哀与激愤,有谁能够理解?
  最终,他回到了现实之中,站里飒飒西风之中,眺望着陵墓后方那巍峨起伏的尧山,还有前面的那条河,依山面水,视野开阔,气势磅礴,不亏是大唐祖陵。
  在当地逗留的那段时间里,他听到当地小孩唱的一首童谣:尧山尧山,顺应大唐,两两相对,事不过三。
  这首童谣在当地传唱了几百年,大唐立国之前就有了。从唐高祖李渊到昭宣帝被朱温所杀为止,大唐江山共出了22个皇帝,正是两两之数,前后历290年,没有超过300年。冥冥之中天数已定,非人力所能为。
    回到考水后,胡昌翼一病不起,他深知自己来日无多。在河北隆庆的那段时间里,他想了很多,既然祖陵能够庇佑大唐22个皇帝,他为什么不能庇佑他的子孙,有朝一日恢复李唐江山呢?
  胡昌翼平素喜交县内文人隐士,尤其与住在江湾灵山(今婺源县江湾镇)的何令通交往深厚。何令通曾是南唐国师,因得罪南唐皇帝遭贬,于是来到婺源隐居。他精通周易八卦,毕生研究风水堪舆之术,所著之《铁弹子》、《灵城精义》等风水堪舆书,为后代风水师所推崇。
  两人平日见面,除饮茶喝酒外,大多谈论一些风水地理方面的话题。何令通对婺源地理山貌了如指掌,说婺源群山环绕,可成龙脉,只可惜山势太雄,地势太薄,只可成形而不可成气,若想成气,必定离宗。换句话说,依婺源本地的风水,难出大人物,但婺源有龙蛋之形,若要想出大人物,其子孙必须迁出,在外地生活繁衍。
  胡昌翼的大儿子胡延政在安徽那边做官,并在那里安家定居,正应了何令通说的离宗之意。他叫小儿子胡延臻请来了何令通,说有要事相告。在病榻前,他向何令通说出了自己的身世,并拿出了昭宗皇帝写的血诏书和传国玉玺。
  这一下,连何令通都惊呆了,他想不到交往多年的好友既然是李唐昭宗皇帝的皇子。在这种时候把他叫来,并告诉了他这么大的秘密,一定是有事要他帮忙。他看着摆在面前的血诏书和传国玉玺,说道:“胡公所托,弟安敢不尽力为之,天大之事,但说无妨!”
  听了这话,胡昌翼那失去血色的脸上出现了一抹潮红,他强撑着一口气说道:“……天数如此……昌翼枉为李姓皇子……痛惜无力复国……与公交往甚久……深知公乃奇士……昌翼不敢忘祖……然义父之养育之恩无以为报……后世子孙皆为胡姓……只……只……公所言龙脉……龙脉……可保昌翼子孙……否……”
  他脸上的红潮已渐渐退去,气若游丝,嘴巴微微张着,再也说不出一个字,但他的眼睛瞪得很大,满含着不屈与期望。
  何令通知道胡昌翼最后那些话中的意思,沉声道:“胡公之意弟已悉之,此村有一凤形之地,后靠龙形脉象之山,加之此村风水甚佳,又有文峰相应,后世当出文人。”他见胡昌翼的眼睛仍倔强地睁开着,便接着说道:“弟当以玄天八卦之术,护佑胡公阴灵以庇子孙,当如何?”
  不料胡昌翼的眼睛乃不闭上,何令通继续说道:“胡姓子孙李唐脉,胡公若想复国,弟定当尽力,但千年之内难有定数……”
  说到这里,胡昌翼的眼睛慢慢闭上了。
  办完胡昌翼的后事,何令通对胡延臻交代了一番:时下大宋皇帝对前朝皇室族人赶尽杀绝,无非是恐其东山再起,祸及大宋根基。胡公生前已经立下誓言,后世子孙永不改姓,这是件好事,可避过大宋朝廷之耳目,保族人安危,更可保住血诏书和传国玉玺。但胡公之意,要让后世子孙知道自己的祖宗渊源,这并不难,可在祖训中予以口代代相传,切不可写于族谱之上,以免遭来横祸。
  何令通临走的时候,留下了内藏玄机的十六个字:虎目流血、 尔玉龙生、田上草长、甲子出川。


查看完整版本: [-- 明经胡氏始祖胡昌翼 --] [-- top --]


Powered by phpwind v8.7.1 Code ©2003-2011 phpwind
Time 1.836972 second(s),query:5 Gzip enab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