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作者:红马酷哥塑于重庆市大足县七宝山的胡子昭像
写这个东西,是因为自己手里的资料很多,不整理出来觉得可惜了。母亲一直在做胡子昭的宣传工作,也有了一些成绩。写出这些东西,如果今后能发表出来,也算是对母亲的一点支持。
胡子昭,重庆大足人,史料又称为四川荣县人,明初著名学者、诗人,官至兵部左侍郎。在明初著名的“靖难”之役(朱棣起兵篡位的战争)时,因反对朱棣,拒不向朱棣投降,被杀害于南京。由于胡子昭忠君不二,面对强权视死如归,事迹之惨烈,其精神被世人传颂,《明史》中有三处介绍胡子昭,胡子昭的诗词也广被收录。因此引发的胡子昭户籍之争,从明至清,官司一直打到当代。
胡子昭祖父胡通海为元末进士,因任昌州(辖大足、荣昌、永川等地)知州,最终定居于此。胡氏族谱记载其居住地为“棠山脚下”,即今大足县邮亭镇东胜村九龙滩。此地也一直是胡子昭后人世代居住之地。因此,大足县为胡子昭祖籍地应无争议。然而,《明史》中却记载胡子昭为荣县人,四川荣县也一直把胡子昭作为本地名人来祭拜,遗迹、诗词甚多。这是怎么回事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大足县著名国学大师杨明照在和家乡的领导宋朗秋先生交谈时谈到了大足县的古代名人,提醒说“胡子昭是大足县的名人,是大足县出的最大的官,不要被荣县争去了”。此时,大足县上下甚至胡子昭是何许人都不知道。宋朗秋先生一向十分关注家乡的历史文化,回县后翻阅古《大足县志》,终于找到了胡子昭是大足县邮亭人的珠丝马迹。他于是开始打听询问家乡在邮亭的胡姓人,问到了他以前的下级、邮亭人胡家碧(也就是我的母亲)。经这一询问,母亲也问忆起了自己的婆婆曾经聊天时提到其祖先是“胡忠臣”,于是回邮亭进一步打听,这一问,就问出了在邮亭的一座古墓,当地人称之为“搭搭坟”。
1996年,宋朗秋先生组织大足县的部分专家学者前往邮亭进行考察。在“搭搭坟”和附近胡氏子孙一起进行了文物的辨识和资料的收集,证明所谓的“搭搭坟”就是胡子昭的衣冠坟,因相传埋在此地的是胡子昭的头发,当地人把头发称为搭搭,所以俗称为“搭搭坟”。“搭搭坟”在解放初期都保存得较为完好,有条石砌的墓基,其上还雕有花纹。墓碑文字保存完好,为“大明名臣刑部尚书胡公子昭墓”,立碑者为“知县康圭”,时间为明万历二年。现存的墓条石已经完全被拆掉,被附近农民用作架桥和建房。搭搭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被盗,据说,被盗处仅发现了几个陶罐,并无他物。后来胡氏后人将墓复原,墓碑仍立在原地。
经近一步的考证,胡子昭的祖居地为大足县邮亭镇应该没有问题。但问题是胡子昭除此之外的一切都和荣县有关。胡子昭的父亲胡复初是个有学问的人,他迁居到四川荣县东川沟,建立了东川书院,在当时的四川一带很有名气。胡子昭就是从小随父亲在东川书院读书,其学问得到当时明朱元璋的十六子、蜀献王朱椿的赏识。经朱椿介绍,胡子昭游学到汉中,向史称“中国第一名士”的著名学者方孝孺学习。学成后,胡子昭被朱椿举荐到南京,开始了为宦的历程,由史官迁山东按察佥事,历刑部侍郎。他本人也在东川沟建起了自己的宅子,号称有四十八口天井的大庄院。所以,荣县把胡子昭看成是荣县人。
因拒不向朱棣低头,胡子昭于建文四年为朱棣所杀,其家族也受到株连。父复被充边军,其妻女俱没为奴。两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