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5654
-
- 注册时间2016-07-17
- 最后登录2020-06-30
- 在线时间2561小时
-
- 发帖3986
- 搜Ta的帖子
- 精华3
- 铜币4000
- 威望3035
- 贡献值0
- 银元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3986
- 铜币
- 4000
- 威望
- 3035
- 贡献值
- 0
- 银元
- 0
|
来源:光明网(2018年9月11日)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北方秋意初发,辽宁省城沈阳迎来了一场热烈而温暖的文学盛会。8月30日,由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办的《胡世宗日记》(以下简称“日记”)研讨会在省作协三楼“文学现场”成功举办,与会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人士就此相聚一堂,围绕“日记”主题,共同沟通探讨有关历史与现实、个体与时代等文学话题。研讨会现场 胡世宗,原沈阳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身在军营,多年耕耘于文学沃土,在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影视剧本等多个文学门类和艺术领域均有很深的造诣,发表了数百万字的文学作品,获得多次文学大奖,是享誉全军和当代中国文坛的著名作家。此次,他推出了十七卷本、九百七十多万字、时间跨度达半个多世纪的“日记”,以个人亲历的生活,记录了时代之沧桑巨变,可以说是当代文学史、文化史的一个重要收获。这部长卷分别由袁鹰和何建明作序。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滕贞甫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辽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滕贞甫首先致辞,他认为此次会议是一个弘扬文学精神、回望历史、打捞记忆、重温友情的研讨会,“日记”是胡世宗笔下一个人的文学史,对中国当代文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日记”的出版创造了历史的价值,十七卷本身就创造了历史,为当代作家研究提供了宝贵素材。再者,这是一部折射伟大时代的作家日记,伟大的时代给了他创作灵感,日记的内容更反映了伟大时代的精神。最后,这是一部弘扬新时代辽宁精神的范本,作者以文学的高度传承辽宁精神、传递文学情怀,交上了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就“日记”的多方面价值进行了热烈的富有建设性的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日记”不但是胡世宗个人的心灵史,更是众人的备忘录,它以小见大,以微观注视宏观,是大范围历史的缩影,“日记”也融会了对个体的心灵成长史与时代风云变化的大历史的两方面反映;“日记”以个人独特的视角,全方位、多角度地辐射到大的时代变迁、历史变革,其贯穿的精神底色则是作为军人、作为作家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昂扬向上、奋斗不息的正向生命能量,其所承载的人生意义、文学意义、文化意义都是前所未有的;“日记”准确把握历史脉动、时代脉络,深入到历史进程当中进行记述,并且具有理性的力量,对历史变迁、历史事件有自己独到深刻的看法和态度,为构建心灵史提供了前提;同时“日记”更有文学性、观赏性,紧跟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脚步,呈现出绚丽多姿的文学人物、文学风景,提供了鲜活的文学现场感;“日记”作为历史的多样态存在,勾连起生活与历史的链条,多向度回溯于读者的期待视野,达成了书写与阅读的积极互动关系。与会专家还就“日记”出版再版、馆藏收藏等方面的专业性问题提出了中肯可行的建议,整个研讨始终在真诚而热烈的氛围中进行。胡世宗畅谈创作体会 最后,胡世宗老师以“让日记与人生如影随形”为主题致答谢辞。他总结了自己半个多世纪以来写日记的体会,并将其总结为生命体验与文学体验的紧密融合,用日记形式刻上生存记号。他说,一个文学工作者,应该像好的运动员一样,每天都在参赛的准备之中,从早到晚都在训练馆和运动场上,一旦有赛事,立即能拿好成绩。我们每天用日记练笔,练就对生活的观察与体验,一旦进入创作过程,手就不会生。他说:“我的日记坚持写到哪一天,我的创作生命就会自然地延伸到哪一天。”与会者合影留念 本次出席研讨会的领导、专家、学者及媒体人士还有金方、沙宪增、金河、王秀杰、李松涛、初国卿、单瑛琪、吴玉杰、胡玉伟、刘恩波、张立群、王宁、周荣、张立军、许维萍、佳宁、张耿城、袁德华、李爽、盖云飞、张宁等,会议由韩春燕主持。(王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