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5654
-
- 注册时间2016-07-17
- 最后登录2020-06-30
- 在线时间2561小时
-
- 发帖3986
- 搜Ta的帖子
- 精华3
- 铜币4000
- 威望3035
- 贡献值0
- 银元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3986
- 铜币
- 4000
- 威望
- 3035
- 贡献值
- 0
- 银元
- 0
|
—
本帖被 胡宁生 从 宗亲文学 移动到本区(2018-08-16)
—
图文:黄山怪石 2011年3月11日上午在歙县行知中学参加市中职生机械加工技能赛结束,下午在东道主热情的安排下来到歙县昌溪。 在这之前,我还真不知道昌溪这个旅游景点,对它一无所知。在行知中学领导带领下,驱车向杭州方向,行驶到深渡左拐后基本上都是曲折盘旋的山路,豁然开阔处就是昌溪。 有人早已在村口等候,行知学校领导介绍说他是当地的领导,也是我们的导游。在他的带领下,我们开始今天的旅程。 昌溪是我国封建科举制度废弃之前的最后一个状元、著名经学家吴承仕的故里,被世人称为“古歙南乡第一村”。整个村落依发源于天目山脉西侧昌源河而建,位于歙县南部山区,四周群山环绕,山青水绣,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景色迷人,是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 景区在河的对岸。通往对岸有两条道路,一是近处的周邦头水坝,二是稍前的大桥。导游率我们从水坝这条路游览。旅游开发刚刚起步,景点不算热。景区大门不同于其它景区,眼前的菜地,中间的石板路,没有票房。细想一下,怪中不怪。木质徽式仿古门坊古朴古香,投射出原始信息,与古村落相得益彰,十分和谐。 建于元朝的周邦头水坝是周氏古村的“水口”,“水口”是徽州古村出入口的地方。平时老百姓外出或上山、下地都要从这里出入。符合流水物理造型锥形的石块成一线,整齐的安置在坝体之上,便于人行走。石缝中溢出的水倾泻而下,形成若干支瀑布群,同样整齐划一,颇为壮观。 水口观看上游,昌溪河源远流长,河水清澈,河面宽阔。昌溪古村吸吮母亲河的乳汁,或羞羞答答从藏身的树丛中伸出半边脸面,偷偷窥视;或驻足河畔,好奇的观察我们这些不速之客...... 群山环绕,水中倒影,一幅生态古村画卷不可思议的摄入眼帘。 对我们来说,过水口如同“走麦城”,是个很大的挑战。大家战战兢兢的鼓足勇气完成“跨越”壮举,有直行的,有横行的,还有干脆爬行的,姿态各异,各有各招。不管什么招数,过河就是目的——呵呵! 周邦头水坝是周氏祖先为解决加工粮食动力而兴建,是古代的一座水利工程。水坝的左岸保存有一座水车和水碓。这里叫六份古碓。修建于明代中叶弘治年间,距今已逾五百年。 以前村民加工粮食、磨面、脱粒利用水作为动力资源,廉价环保。而现在普遍采用电力方便快捷,这里废弃不用了,见证着历史翻过去的那一页。 自周邦头水坝口沿河石板道路前行,两旁树木众多。有的依山挺立,有的傍河舒展。草丛郁郁葱葱,各色野花点缀其间......生态环境绝佳。 石板古道建有门亭,典型的徽派建筑。尽管很是袖珍,但两边配置有一般权贵人家门口才有权放置身份的象征的青石石鼓,倒显得有些来头。 村里保留有不少古建筑,这个亭型的长廊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可能独一无二。 在沿河长廊,一处胜景。沿河一边置有仙人靠供人休闲小恬,仙人靠木质后背的设计的既是靠背也是扶栏。 村中建筑顺着地势建有院墙将路与村落区划,院墙见于石磅,与村口亭连接。顺墙头延伸树梢,如同一把伞,距房屋、路亭较近。独具匠心的设计。可以改良小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还可以挡风遮阳。 古村、古镇、古树、斑驳墙壁,追忆着那逝去的时光,娓娓叙述历史的光鲜。 行走在石板古道,穿行在亭间村傍,河畔。怀旧之心油然而生。 巷道青石铺就,纵横交错,内置长条石凳,很是别致。 巷道深深,逐级而上。 门头大理石浮雕精美,上面雕有福禄等吉祥图案。 院墙与房组合的胡同出口就是周氏宗祠。 始建于明孝宗弘治十年,主体建筑面积747.12平方米,自奠基至竣工,历时五载。宗祠建筑为明代徽派古建筑典型风范,简洁的布局,古朴庄重;精致的雕饰,细腻入微,极显徽派古建筑特色。 十根黑色“黟县青”方石柱环抱四周,呈现古朴庄重之感。脊顶以特制镂花雕砖压顶,上有十三对剔透麒麟相对而立,两边犄角上翘,直指苍穹,显富丽凝重;外墙皆用双层“三六九”型青砖砌就,坚固之极,四面墙裙嵌以青石座基,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正门之上高悬“周氏宗祠”、“钦点主政”、“恩赐进士”、“四世二品”等匾额。步入周氏宗祠首先映入眼睑的便是108.16平方米的天井,两边走廊宽敞明亮,十根黑色“黟县青”方石柱环抱四周,呈现古朴庄重之感,抬头仰望正厅可见“六顺堂”大匾额。 周氏族人崇尚耕读,从明永乐到清末四百多年间,共出了四名进士,十九名举人,二十三名贡元和七十四名秀才。正厅左右大梁之上悬挂的“进士”、“文魁”、“少廷尉”、“吏部尚书”等功名匾昭示着周氏的显赫功名。 整个祠堂布局分栅棚、丹墀、正厅、后进和寝陵五大部分,是“三进两明堂”的代表作。 栋梁立柱连接处精美木雕,浮雕与立体雕刻组合,高贵不俗,大家风范。 石板铺就的水池狭窄,高处是供奉祖宗牌位的地方。 从天井望去,传统的徽式建筑黛青色的马头墙高出屋背、层层跌落、错落有致。并随屋顶的斜坡而层层跌落,屋脊坡顶,半掩半映,檐角青瓦起垫飞翘。 周氏宗祠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宗祠的选址堪具匠心:座北朝南,背靠来龙山,青松翠柏,古木葱葱;门临昌源河,绿波荡漾,流水潺潺。 周氏宗祠祠前两个比较大的广场,可容千人,全以鹅卵石铺成。临河建有六角古亭,为宗祠愠色。 穿过徽派古建筑特色石牌坊的通街大道,上溯昌溪、石潭,下通深渡、徽城,人来人往,更添宗祠熙攘景象。 胡同里拱形门叠加,石条铺就路面平整。左侧墙面几何形状甚是精美,而右侧的墙体很是粗糙,左右及不对称。 继续前行,道路很平坦。 进村的石阶上方村门上书写有“上店楼”。 昌溪古村落沿昌溪河西岸呈南北方向条状分布,由三个自然村组成。过村落核心区的是昌溪乡政府所在地,这里有跨河大桥与外联系。过去就是吴氏家族聚居之地。 贞洁牌坊立在民居之中,依石柱建有厕所、猪圈。 弧形的墙角拐弯处方便人进出。 门头砖雕“年年有余”。 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组合门头砖雕,镶嵌在框间,特别华贵。 石质窗花装饰图案精美。 铁板包的门“茶”字显示这里是商号。 村口的洋坑古木桥。通往河对面山里的田地和茶园,是村民劳作必经之路。 圆形拱门把住户分成多个独立的空间。 “禁渔”碑文说明古时这里就有环保意识,注重生态平衡。 村头有两棵千年古樟树,称之为“龙凤樟”。它直径达3.3米、高38米,两株树冠足有上千平方米。倚树而坐,即可观小街集贸之热闹,又处在花木浓郁芳香中。 过“龙凤樟”顺弯道向村中前行。 回眸对面河畔树木成林,郁郁葱葱。 村中的忠烈庙。原名社稷坛龙关庙建于1341年前后。后在明、清时它都修缮过,并从那时起更名为“忠烈庙” 。 忠烈庙前的坦用彩色鹅卵石铺成各种传说中吉祥动物图案。 街道狭窄曲折迂回,有店面和卖蔬菜的摊位,是村里商业中心。 顺着石码成的石阶可以走进民居,石鼓、石板道路、呈现一派人居环境和谐的景象。 村内才数步,犹似跨千年。延伸的青石小巷,把古代文明系在现代,让人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这座古宅文革期间是“民兵之家”,墙上书写有“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毛泽东。” 据说砖砌牌坊国内绝一无二,太湖贞节坊上镶嵌皇帝御赐“圣旨”。 太湖祠始建于元末明初。吴氏祖先发源江浙地区太湖流域,因古时年年战乱,故迁来徽州之昌溪创业,为不忘祖先,故命为“太湖祠”。传元朝末年,朱元璋与元军作战,受挫退据徽州,路经昌溪在此屯兵达半年之久,临走之时留下亲笔手迹 “ 第一世家 ” 以示感谢。公元1368年朱元璋攻下南京城,建立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亲下 “ 圣旨 ” ,重新御赐昌溪吴氏为 “ 第一世家 ” 。现此牌匾仍高悬于太湖祠正门之上,是不是老朱当年赐的,那就不好说啦。 右侧看太湖祠屋顶的斜坡层层跌落,屋顶人字型斜下,两端跌落数阶,檐角青瓦起垫飞翘。 太湖祠前空旷坦上建立有大戏台。 太湖祠对面池边人家码放有一列鼓状立柱基石。 天井是徽派建筑中一种重要的建筑形式,徽州民居绝大多数都设有天井。天井因其能有效改善整个住宅的小气候而延用至今,房屋的进深过大时,利用天井既有适当的采光面,又能减少夏日的日照,通过天井能将建筑底部的风拔上来,有利于建筑内部空气流动。同时,天井下形成的蓄水池可在干燥的季节调节室内湿润度,并为突发的火灾提供水源。传统的坡屋顶高瓴垂脊。 从天井看去,八角翘起,屋脊上飞檐走兽气派非凡。 宗祠供放祖宗牌的高台前都有水池,这个水池比较大。 供放祖宗牌的高台列有两派立柱,外面的是方形石柱,里面的是圆形木柱。 两边还置放不知叫什么的怪兽雕塑。 昌溪最有名的全国唯一仅存的木牌坊,吴氏寿乐堂又名员公支祠。 木牌坊“上书员公支祠”,建筑木质全部选用优质杂木柏树,《中国建筑史说明》一书曾记载,据说像这样造型布局之合理、雕刻技艺之精湛,保护如此完好的木牌坊,全国独此一处。 木牌坊前的亭阁是古镇老人们休息娱乐的地方。 建于明代中晚期的茶肆酒楼,典型的仿宋建筑。该楼为二层木质结构,楼高20米。宽30米。茶楼一层外窗栏木质设计结构独特,堪称一绝。“福、禄、寿、喜、贵 ”五空心繁体字韵含其中。窗栏底部围墙皆由 “ 三六九 ”式青砖砌就。此楼历经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代500多年历史,至今仍保存完好,全国罕见。 被称为“古歙南乡第一村的昌溪古村落的景色可以用“古”、“大”、“全”、“奇”、“特”、“美”六个字概括。古村落的外形像一只巨大的蝴蝶静谧的停在奇异的山水之间,为此又称“蝶形村”。 依依不舍离开昌溪,经歙县回黄山区已经很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