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152阅读
  • 0回复

[网络转载]客家人入迁鹤山的经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来源:鹤山文史  作者:徐晓星
2011年1月15日 广东省鹤山市鹤城镇古龙村胡氏大祖祠落成庆典

    客家人入迁鹤山始于清康熙朝中期,是从当时粤东的惠州府和潮州府属下各县先后迁入来的。鹤山建县之前和建县初期,出现过两次移民高潮:
    一、从康熙三十五年起,由于“复界”的关系,首批粤东客家人入迁鹤山,开辟了坪山等村。
    此事须从“迁界”、“复界”说起。
    清人入主中原之初,有以郑成功为首武装势力据守台湾、金门以及东南沿海的岛屿,进行激烈的抗清斗争。为了切断其供应的来源,清政府于顺治十三年(1656年)颁布了“禁海令”:严禁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山东,天津的商民船只出海贸易,禁止外国商船来华贸易,不许片帆入海。但是,郑成功仍然派遣商人潜入内地进行秘密贸易,而且还大举北伐。为了消灭这支队伍,顺治十八年清廷发布“迁界令”:命令由山东至广东的沿海居民,从海岸线内迁50里,制造无人区。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勒令广东沿海西起钦州东至饶平等二十四州县的居民,于三天内内迁50里。滨海地方不准人民居住,房屋全部拆毁,田地不准耕种、不准出海捕鱼,凡抗拒迁界者立斩,私自越界者判处徒刑。清政府在沿线划边界、筑墩台,树桩栅,派重兵防守。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又下令再内迁30里。被迫迁的人民仓皇逃离家园,野栖露宿,流离失所,生计无着,少壮逃亡,老弱病死饿死。一些不愿迁走的人更遭到残酷的屠杀。清政府这野蛮残酷的迁界政策,激起了广东沿海人民的强烈反抗,爆发了多次农民的抗迁起义。由于人民的反抗和赋税的大量减少,广东巡抚王来任曾上疏指出迁界失策、请求复界,但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583年)清政府平定台湾之后才宣布废止“迁界令”。康熙二十三年,广东大吏正式布告通知,被迁人民全部迁复原籍,并允许渔民出海捕鱼。历时23年的迁海暴政造成广东人民的一场灾难,至此才告结束。
    但“复界”措施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实行数年之后,迁回原籍的人口不过原来的十分之一二。清政府为了安定社会和增加税收,只好再放宽移民的身份限制和准入的范围,即允许一些原来并非内迁的农民迁移到界内的其他地区进行开垦,令移民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这就给粤东的客家人向粤中迁移的一个极好机会,引发了客家人向粤中迁移的第一个高潮。其中,有部分人迁到归善县龙岗(今属深圳市龙岗区龙岗镇,是个客家镇)等沿海地区,但是因为客家人富有耕山的经验而没有耕海的经验,所以他们并非全部迁往沿海,而是大批迁入内陆的粤中和粤西地区。据《赤溪县志·开县纪事》记载:
    边界虽复,而各县被迁内徙之民能回乡居者已十不得一二。沿海地多宽旷,粤吏遂奏请移民垦辟以实之。于是惠、潮、嘉及闽、赣人民挈家赴垦于广州府属之新宁、肇庆府属之鹤山、高明、开平、恩平、阳春、阳江等州县,多与土著杂居。以其来自异乡,声音一致,俱与土音不同,故概以客民视之,遂谓为客家云。
    这里说的土著,是指当地原住居民,他们的大部分是南宋以后从南雄珠玑巷南迁的操广府话的人,因为先于客家人四五百年来到粤中地区,所以被看作“土著”,而客家人则称他们为“本地”。
    乾隆版《鹤山县志》载有罗绍伦著《十七村记略》一文,综述了首批迁入鹤山的移民的情况:
    鹤城未建之先,空山蒙翳,界新、开两邑之间,为瑶蛮土寇藏集之所。盖自前明成化以来二百余年,民人未有托居者。康熙十八年始设大官田营汛,驻官防守,民初集耕凿。康熙三十五年,有新会营随征千总赖易胜,潮州大埔县人,见此处人民寥落,田地荒芜,招得惠、潮人民黄、罗、邱、蔡等姓,挈眷前来,始建坪山村,垦荒耕种。虽有粒食,而逼处寇盗,迄无宁日。后赖、谢、钟等姓于三十七年开五凸型村,罗、韩、刘等姓于三十九年开龙眠村,丘、马、蔡、赖等姓于四十年开横坑村,廖、萧、黄、罗等姓于于四十二年开南洞村,陈、刘、郑等姓于四十三年开龙团村,又龚、钟、黎等姓于四十五年开小官田村,胡、邹、李等姓于四十六年开北芬村,应、邹等姓于四十七年开殷洞等村:此十七村之由来,均在县未析建之先也。……
    这篇文章写在乾隆十九年,是应知县刘继编撰县志的要求而提供的,是鹤山籍客家人自己撰写的关于客人入迁经过的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书面资料,可信度高。它说明了从康熙三十五年到四十七年,即公元1696年至1708年的十二年间,出现客家人入迁的第一个高潮。文章题名《十七村记略》,但只开列了九个今属于鹤城的村庄(坪山、五凸型、龙眠、横坑、南洞、龙团、小官田、北芬、殷洞),当是行文从简的缘故。今查部分族谱,发现在鹤山建县前迁入的还有如下村姓: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兴宁、五华罗姓、苏姓迁来合成罗洞开村。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惠阳周姓迁到云乡田心开村。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余、刘、吕、马、曾诸姓自粤东迁到营信垦荒开村。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梅县、惠州、潮州之谢、黄、胡三姓迁到高咀开村。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大埔余、谢、张等姓迁到竹叶水开村。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博罗钟姓迁到合成川塘开村。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大埔谢、黄、张、余、马、缪等姓迁到鸡子地开村。
    康熙四十年(1701年),惠州陈、蔡两姓迁到黄帝石种茶,渐成村落。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张姓从紫金、五华迁到大芙蓉开村。
    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惠阳袁、萧、刘、龚等姓迁到南洞围开村。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雷、曾、赖、黎、胡等姓自惠州、潮州属下各县迁来坑尾垦荒开村。
    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朱姓从福建长汀迁到灯心坑垦荒开村。
    康熙四十六年(1708年),张、阮两姓从惠州迁来龙子潭开村。
    康熙四十六年(1708年),邹、温两姓自粤东迁来黎村,沿用黎村旧名。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何姓从紫金迁至合成旱冲种茶,渐成村落。
    康熙年间,范、陈两姓从潮州迁到均田定居,原称陂头背。
    康熙年间,雷、余、黄三姓从潮州迁到四堡粗石坑开村。
    以上所列二十余村,已超过十七村的数目,但还不是完全的统计。这批移民,大部分落脚于附城都境内,即大官田及附近地方;少数迁往双桥都境内,即今双合、合成地方。所谓某姓迁来某处,其实只是该姓的一户或几户人,所以每个新村人口不会很多,各村加起来大约一千几百人。这些人是鹤山客家人的种子。
    二、雍正十年,鹤山建县前后,政府招募外地农民前来开垦,引发粤东客家人入迁鹤山的第二次高潮,俗称“五子下鹤山”。
    早在雍正朝之初,广东大吏已出台了鼓励移民垦荒的若干政策。雍正十年(1732年),清政府为了加强地方管理和开发,“兴地利而遏盗源”,从新会、开平两县各划出部分地方,以大官田为中心,设置新县鹤山。当时全县人口只有8800多人。为了充实人口,加速开发,负责筹划建县的广东驿粮道陶正中、首任知县黄大鹏奉省宪指示,出告示招募外地农民前来垦荒,并给新移民各种优惠政策。这事在两广总督鄂弥达给皇帝的奏疏《开垦荒地疏》中有集中的报告:
    肇庆府大官田地方,新设鹤山一县及附近恩平、开平等县,现有荒地数万亩,以之开垦荒地、安插贫民最为相宜。上年会委驿粮道陶正中查勘荒地,即据丈出荒地三万三千余亩。查业户每耕地百亩,须佃五人,此可安插佃民一千六百余户。恩平、开平荒地甚多,不止一二万亩;现今丈出五千余亩,尚未及四分之一。因该处地广人稀,虽有藩库垦荒银两,莫肯赴领承垦。臣等令谕有力商民招集惠、潮等处贫民,给予庐舍、口粮、工本,每安插五家,编甲入籍,即给百亩。每念每佃远来托居,虽有可耕之业,仍恐日后予夺凭由业户,不能相安。应为从长计议,凡业户百亩之外,并令各佃俱带领地五亩,一律纳粮,永为该佃世业,田主不得过问,庶佃户稍有余资,无偏枯之叹。今潮、惠二府贫民就居鹤山耕种入籍者,已有三百余户,现在陆续依栖,日益增聚。兼闻先到之人安顿得所,无不踊跃趋赴;其各属未到贫民亦必陆续报出。
    于是粤东的客家人纷纷应募前来。黄大鹏在文章中记载:“惠潮来民,襁至如市(抱儿背女而来好像赶集一样),荷锄立庭际(扛着锄头站在县衙门前),求耕荒地”,“荷锄求地者日以百计”,一下子来了300多户,出现了客家人入迁鹤山的第二个高潮。
    对于这批从粤东来的客家人,旧县志统称为“惠潮来民”或“惠潮贫民”。惠指惠州府,潮指潮州府。清初这两个府的辖区都比较大,包括了现在整个粤东地方,其中惠州的主要居民是客家人,潮州的主要居民是福佬人,也有部分客家人。鹤山建县次年,即雍正十一年,才从潮州府划出程乡(今梅县)、平远、镇平(今蕉岭),从惠州府划出长乐(今五华)、兴宁,共五县,设立嘉应州(即后来的梅州),州属五县全是客家人。所以,“惠潮贫民”就是粤东客家人。(乾隆版和道光版《鹤山县志》都没有使用“客家人”的称谓,值得深思)
    这次移民高潮,在民间传说中称为“五子下鹤山”,因为移民中有吕子良、谢子耕、黄子成、陈子亨、杨子汉、宋子良、胡子宁、黄子汉等七八个人名字中都带一个“子”字,所以口头相传的“五子”就有几种版本,莫衷一是。各种说法中都包括吕子良、谢子耕、黄子成三人,而其他两人是谁则众说纷纭。云乡坳下村的《陈子亨族谱》则确认“五子”为以下五人:
    一、陈子亨到云乡柱斗凹下居住;
    二、杨子汉到长潭面坑尾居住;
    三、吕子良到小官田方塘居住;
    四、黄子成到禾南黄村居住;
    五、谢子耕到三堡月山下居住。
    该族谱编于乾隆朝,书中记载的五子应该是比较早期的说法。因为杨子汉没有在长潭面住得很久,就二次迁徙到双合的牛蹄村去了。当然,“五子”也只是这批移民的代表,实际到来的人更多。有资料表明,到嘉庆年间,鹤山客家人已有60余姓了。
    现将查阅部分族谱及调查所得情况简列于下:
    云乡
    上湾    雍正九年(1731年),陈姓从紫金迁此开村。
    山下    雍正九年,郭姓从惠阳油迳村迁此开村。
    岗咀头  雍正九年,彭姓从东莞迁此开村。
    木坑    雍正九年,惠州温姓、紫金陈姓迁此垦荒承耕。
    坳下    雍正十二年(1734年),连平陈姓迁此开村
    址山
    白米田  雍正九年,五华周姓、紫金陈姓、新丰林姓分别迁此开村。
    下黄    雍正七年(1729年),龙川黄姓迁此开村。
    鹤城
    月山下  雍正六年,谢姓从清远清平乡泮涌迁此开村。
    紫莲坪  雍正九年,邹、谢、范、钟、石等姓从惠州矮陂岭迁此开村。
    江夏坪  雍正十年,惠州山田窝黄姓迁此开村。
    旗尾    雍正十年,东莞白石坑黄姓迁此开村。
    五爪营  雍正十年,惠州钟、赖、杨、胡诸姓迁此开村。
    水心洞  雍正十年,惠州钟姓应募来此垦荒承耕,渐成村落。
    谷围    雍正十年,新丰钟、李、刘、谢、温、黄、卢、曾、邹、古诸姓迁此开村。
    樟坑尾  雍正十二年,紫金阮姓迁此开村。
    大东坑  雍正乾隆年间,英德李、邱两姓迁此开村。
    东坑口  乾隆五年(1740年),平远长田乡邱、余两姓迁此开村。
    黄草型  乾隆五年,梅县黄、杨、刘、何等姓迁此垦荒承耕。
    万古    乾隆十九年(1754年),陆丰仑岭村范、郑、黄、叶等姓迁此开村。
    田心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新丰钟姓到此开村。
    古龙    乾隆五十七年(1793年),紫金胡、李两姓迁此开村。
    宅梧
    竹坑  雍正年间,潮州潘、罗、蔡等姓迁此开村。
    梧村  雍正年间,紫金钟姓迁本邑合成双石再迁此开村。
    双合   洋坑  雍正九年,紫金陈姓迁此开村。
    牛蹄  雍正十年,杨姓自惠州府归善县下冲约迁此开村。
    龙口
    四堡  雍正年间,惠州潮州刘、余、缪等姓迁此垦荒,渐成村落,含岗背等14个居民点。
    共和
    会龙  雍正九年,紫金陈姓迁此开村。
    泮坑口  鹤山建县初年,粤东徐、凌、谭等姓迁此开村。
    第二次移民高潮大约在乾隆十年前后结束。
    当年粤东客家人迁来鹤山,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举家搬迁是相当艰难的。除了少数路段可能有水运以外,大部分路程须要步行。但是高山大河也难不倒性格坚毅的客家人,他们挈妇将雏,跋涉千里;凭着双肩两足,硬是把笨重的家什行李搬到目的地。丰塘吕姓保留着一个古老的石碓臼,相传是吕子良当年迁家的时候,他的妻子舍不得离开永安老家,连用了多年的石碓臼也舍不得丢掉。她的儿子们和外孙们(迁入樟坑尾的阮姓兄弟)就合力把笨重的碓臼也抬到鹤山丰塘来。这是吕家的珍贵文物,也是当年客家人艰苦不辞、坚忍不拔性格的见证。
    许多客家人在准备迁入鹤山之前,都会派遣家族中的青壮年先到目的地进行考察,认定环境合适、条件许可之后才举家迁入的。以月山下的谢子耕为例,他于雍正二年先到五凸型(今称五爪营)暂住,雍正六年才找到月山下这块他认为最适合安居立业的地方,到雍正十年,适逢鹤山建县,招募外地农民前来开垦,他便回到清远,带同他父亲谢国宝、哥哥谢子勤、谢子力一起到月山下开居。传几代之后,谢姓在村中建造祠堂,取名为“国宝谢公祠”。有些人迁入鹤山站稳脚跟之后,就会考虑到先父母、先祖父母的坟墓在老家无人照管,远道祭扫不便,又重回老家把先人的骨殖运来鹤山,择地安葬。如原籍五华的赖汝熹,于乾隆元年迁来五凸型之后,便到处寻找吉地,先后在白水带的麻竹坑、下窑子找到风水宝地,将他的祖父母、父母的骸骨从五华迁来安葬。类此的事例很多,它体现了客家人敬祖亲宗的传统。
    一般地说,从康熙中期到乾隆初期应募前来垦荒的客家人都得到较为满意的安排,他们在较为平旷的地方开村,先是佃耕地主土地,稍后有了积累就自行购置土地,建造房屋,以种植水稻、花生为主要生活来源。乾隆十年以后迁入的,由于已无地可耕,很多人不得不上山谋生,到了万古、黄茅壁这样的大山区,以种茶种竹、伐薪烧炭来维持生计,生活更艰苦些。上一页123下一页
    三、经过一百多年的繁衍,到咸丰年间,鹤山客家人发展到极盛,分布在四十堡一大片地方。
    乾隆中、后期以至嘉庆、道光两朝,还有小批的粤东客家人迁入,但是鹤山客家地区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已经不再是依靠外来人口的补充,而是主要靠自身的繁衍了。在农耕社会,劳动力的强弱是决定一家乃至一个社区兴旺发达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贫瘠山区的开发方面更需要数量尽可能多的强壮劳力。客家人多子多福的观念和早婚的习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在鹤山客家地区,男子十八岁,女子十五六岁就成婚,一对夫妇生四五个儿子,再加几个女儿的现象非常普遍。例如,云乡的宋子良,夫妻两人从惠阳迁来,生了3个儿子,3个儿子一共生了15个男孙,加上他们的配偶,全家共有近40个劳动力,所以宋氏繁衍迅速。由此可知,鹤山客家人的繁衍速度是较快的。
    自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到咸丰十一年(1861年),历史车轮走过了一个半世纪,客家人在鹤山的生息繁衍也延续了一个半世纪。到咸丰朝,鹤山客家人发展到极盛。虽然史籍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统计数字,但从他们居住地的扩展可以证实。此时,鹤山客家人的居住地被统称为四十堡。又可惜,县志也没有列出四十堡的全部名称。有些堡名一直使用到当代,一些堡名成了历史地名,而另一些堡后来改用新名而旧名已从人们记忆中消失了。本书编者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到的四十堡的名称如下:
鹤山客家四十堡
    三堡:坪山堡、五联堡、万古堡的合称
    四堡:德安堡、德良堡、迳心堡、狗头堡的合称
    六堡:其地今属双合镇,有川塘堡、双石堡、茶冈堡、二合堡、丰乐堡等
    七堡:禾谷坪堡、北芬堡、龙团堡、江夏堡、云靖堡、新田堡、桂坑堡
    东坑堡
    横水堡
    小官田堡
    岚洞堡(南洞堡)
    和安堡(今茅坪)
    龙眠堡
    云乡堡
    白米田堡
    高咀堡
    黄村堡
    殷洞堡
    横坑堡
    圆眼洞堡(龙眼洞)
    柑村堡
    蒲鱼山堡
    南兴堡
    松塘堡(今共和镇新民管区)
    白水带堡
    黄茅壁堡
    (以上共得39堡,双桥都客家人居住的堡名未能收集齐全)
    堡,是明清时期一个较大的自然村或几个相邻的自然村联合而成的、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的村落群体。由于它的村口往往建有防护性的碉堡或更楼而得名为“堡”。在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一个堡所辖的范围就相对小些;在人口较为稀疏的地方,一个堡所辖的范围就相对大些,相当于后来的一个乡。如禾谷地方就有七个堡,白水带地方只有一个堡,而本地人聚居的昆东则有十七个堡。堡是村民自发的地缘性松散组织,而不是行政管理上的划分。清朝的地方户籍与行政编制,在县以下分都,都以下分图,图以下分甲;都有不同的名称,而图甲则使用数字编号。如黄子汉从东莞迁入鹤山县附城都北芬堡旗尾村,该村在行政编制上则为附城都西一图五甲。一个堡的头头是该堡的绅士或诸姓父老而不是官员。他们组织本堡群众进行公共活动,如修渠筑路、组织醒狮团兼习武等,还常常调解内部纠纷。最重大的事情就是每十年举办一次大型的酬神活动——打醮。各堡打醮分别举行,而且错开时间,如某一堡在丙年,另一堡在丁年,另一堡在庚年。
    从十七村扩展为四十堡,是鹤山客家人自然繁衍的结果。原来开辟的小村庄已容纳不下新增人口,于是他们中又有人进行二次迁徙或三次迁徙,开发新的居住地。例如,道光十年(1830年),原居本县宅梧、合成的陈、凌、刘、钟、胡诸姓各若干户迁到鹤城开辟水浪村;道光十二年(1832年),原居鹤城洞尾的赖、吕两姓几户分支到桔园开垦;乾隆十三年(1748年),坪山罗姓迁大霖坪开村。这个不断分支的过程,也就是一片片新的田地陆续被开垦出来,一个个新的居民点陆续出现的过程。
    现在已有部分堡名从人们记忆中消失,跟后来的“土客械斗”有密切关系。目前,宅梧镇属除了白水带以外,双合镇属除了六堡以外,已无客家人的居民点。但是,从相关资料中查出,咸丰年间双桥都境内的客家村庄不下30个,计有:牛蹄、上下庄坪、布塘、凤冈岭(又名黄草岗,即今榴花坪)、长冈头、小水环、罗湾、山背、茶田、卜村、梧村、迳马、霖水、洗马潭、华村、塘勾、春山、冈凹、白块、平冈、鸭仔石、益隆、水背、尖岗、北坑、云河根、曾边、叶洞、楼村、布象、大坪等。堂马村北部的榜塘,有赖罗垌、赖罗村、赖罗桥(今堂马大桥的地址)等地名,据《赖氏族谱》记载,都曾是客家人居住过的地方。现在,这些村庄已无客家人的踪影,住的是本地人;有些村庄已改名多时,旧名已从人们记忆中消失。但我们不要忽略,双桥都曾是客家人的主要聚居点之一。
    此外,与云乡镇比邻的开平县水井,与共和镇仅一山之隔的新会县大泽镇七堡,至今还是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其中一部分人是先后从鹤山迁过去的。两地居民一直互通婚姻,互走亲戚,关系密切。
    综上所述,可知在咸丰年间,鹤山客家人已扩展到以鹤城为中心的一大片地方,史籍称他们为“四十堡客家”,其发展势头很盛,甚至被本地人称为“客家占地主”。这时期的客家人有多少?史无明文。但有两个数字可供参考:①咸丰四年,双桥司巡检罗瀛就曾组织“客家练勇近万人”收复一度被洪兵占据的鹤山县城。练勇的成员应该都是青壮年,他们家里必定还有父母妻小。照此推算,四十堡客家人的总数当在五六万人以上。②土客械斗延续到同治二年时,双桥都客属村庄全被土人攻破,田产被占,客绅廪生陈畴带领被难客民“五万人”四处奔逃,最后投奔高明属五坑的客民营地以求保护。这是当年两广总督瑞麟、广东巡抚郭嵩焘联名上奏朝廷的奏折中报告的数字。
    不幸,咸丰四年爆发的、延续了14年之久的肇庆府六县的“土客械斗”却使这个进程遭到严重挫折,在鹤山客家史上演出了最为悲壮的一幕。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