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885阅读
  • 0回复

[网络转载]【胡仙】崂山胡三太爷与狐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9
【胡仙】崂山胡三太爷与狐仙
胡峄阳——胡仙——狐仙

    青岛的崂山一带的老百姓笃信胡三太爷,至今在崂山地区有其多处的民间祭祀之处,最有名的除有东西南北京四大京府外,当属华严寺的寂光洞,另外还有即墨鹤山、双星度假村胡三太爷塔等处,都供奉着胡三太爷的神位。
    有人说拜胡三太爷、狐仙、胡峄阳,实际上拜的都是一回事儿,那就是拜狐狸。但是胡三太爷、狐仙、胡峄阳有什么关系,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一、胡三太爷家谱

    胡家原本是涂山胡氏后裔,胡仙祖太爷,其实就是胡大、二、三太爷的父亲,是个一修道上万年的老仙家,大禹的妻子就是老黑胡仙的女儿。
    因在奉天帝的旨意,老黑胡仙叫他的女儿去助大禹治水,力经千难万险,最后是功德圆满,没有孤负众生之望。到此由于九尾胡仙助大禹治水的功德,上方的玉帝封了九尾灵胡为九尾娘娘名列仙班,而他的父亲老黑胡仙由于教女有方也位列仙班,掌管天录(天录:既玉帝的文件)。
    胡仙祖太爷,其他的子女到各处九州深山修行,之后老黑胡仙跟随身穿黄袍的天使(宣读玉旨的)上天任职。这时涂山就留给了大儿子和九尾娘娘,并叫胡仙大太爷接承宗业,其余的子孙派往个深山、海岛修行,老黑胡仙受封上天副职。
    不说别的仙家,胡仙的三太爷、三太奶也就是九尾娘娘的三哥,带着自己的家口来到东北渤海湾,见有孤岛坐北面南,有一天然的山洞,洞口不大,但洞里却是十分的宽敞,有个大厅,而且洞中有洞,洞连洞,甚至还有天然的石桌,石凳等等,虽然不太整齐,但也是十分的相像,三太爷一家也就在此安了家。不久三太奶就便身怀六甲,到了分娩时赶上了难产,此时三太爷也是焦急万分,没办法只好趁夜在附近的村子里找了一个接生婆,经过接生婆的努力终于三太奶安全的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叫胡秀英,后来人送绰号排风女。为了答谢接生婆的帮忙,三太爷送给了接生婆一个红包,告诉她回到家在看,可是接生婆在半路竟把红包裁开了,发现里边包的是半斤豆芽菜,不觉的好恼怒,认为太爷一家太过于小气,说着把豆芽菜扔掉,但却看这快包皮到还不错,于是揣到了怀里,这时到家后已经天亮,接生婆把怀里的包布掏出一看,却是一块树叶子,在树叶上还挂着一个小豆芽叶,说也奇怪那豆芽叶竟变成了一个金叶,这时的接生婆甚是后悔,原来扔的不是豆芽菜,乃是金子啊。接生婆不尽怒怨自己的命薄,第二天接生婆的女儿家上梁,她便拿着这紧有的金豆芽叶来给女儿家上梁买上一丈红布,未成想这金叶只够买八尺的大红布,没办法她只好买下八尺.,不尽自言自语说到:“命中八尺,难求一丈啊”。胡秀英到了熊岳城的馒头山上去修道,从此胡家三太爷、三太奶及他们的十个大儿子,还有女儿胡秀英在此方大现神通,现法身救众生。
二、胡三太爷的传说

    上古时期,混沌初开,不少的有灵性的动物集天地精气,聚日月精华,修炼成精,有的利用民众,有的则祸患民众,时民不聊生,尤其是长白山地区,玉皇大帝怒命五雷神君带领天兵天将到长白山,把众精灵全部歼灭,当五雷神君到长白山之后刚要发雷,来个汉子说自己是长白山的狐仙,来此为众精灵求情,念上天有好生之德,祈求神君饶了众生灵。五雷神君言,吾乃奉玉帝谕旨,这狐仙说,我愿意将这些精灵古怪度化正道,以免让杀生过多,有违天意。五雷神君闻言,觉得有道理,收兵上天回旨,玉帝一听觉得这狐仙说的有道理,便准奏,又封这狐仙为长白山之首,统领众仙,还立下了规矩,以便约束这些精灵。据说,这位狐仙就是后来的胡三太爷。
    清朝的康熙年间,康熙皇帝来东北龙兴之地巡查,忽然得了灾病,太医束手无策,有一天晚上,康熙皇帝梦见有个道士,长得仙风道骨,器宇轩昂,说可以治好他的病,当康熙问你是谁的时候,道士回答:我是长白山的胡三太爷,说完就走了。康熙皇帝一觉醒来浑身舒坦,竟然不药而愈。康熙回京后,感念胡仙救驾有功,下圣旨封了胡三太爷,还敕了黄马褂,建庙塑像供养。
三、崂山的胡三太爷

    青岛崂山、即墨、城阳一带的老百姓笃信胡三太爷。至今在崂山地区有其多处的民间祭祀之处,最成系列的是今青岛地区的四大京府,即所谓东西南北京仙府。 除了四大京府,还有很多祭拜之处,如著名的寂光洞,位于“华严禅院”后侧的山腰间,洞大如屋,每年正月初八为吉日,这些可能是四大京府外的别院吧。另外即墨鹤山、马山、双星度假村胡三太爷塔等处,都供奉着胡三太爷的神位。普通游人入内参观,往往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据说,胡三太爷为狐仙时在东北修行了几千年。后来到山东即墨的流亭(今隶属于青岛市城阳区)时已转化为人身,其后又入了道家,最终,肉身修炼成仙,是山东地区狐仙的祖师爷。
    崂山当地人赋予胡三太爷的职能是“岛城第一灵尊”,有求必应。更多的当地人则把它当作财神来祭拜。 而今,每年的正月初七下午、初八全天,“寂光洞”附近都会鞭炮齐鸣,山下的庙会聚集了各种小吃,一些市区难以见到,几近失传的玩具、手艺。都会在此觅得影踪。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也迎合了市民的心理需求。初八崂山南线、东线及华严寺景区全天免费开放,并在森林消防、安全等方面投入大量的警力、物力。保障庙会的顺利进行。

    1.神秘的大船,狐仙看望胡三太爷
    传说有一年的一个正月初一傍晚,突然有一个村民看见海边岬角处一艘巨大的轮船靠岸了。他从来没有看见这么大的船,在这么浅的海边靠岸。接着,一个个模糊的身影开始从船上下来,一个个地排成了一条长长的队伍,每个影子的后边都有一盏灯笼样的东西,发出幽幽的光芒。同时看见这一奇观的村民越来越多,并且不止是一个村子的人们。因为这条人影长龙从海边一直向前延续到狐仙洞。有几个胆大的年轻人想靠近看个究竟,可是,离的越近看的越模糊,最后,竟然什么也看不到了!海上的那艘船也一样,—但到了跟前,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从此,每当到了傍晚,人们就会好奇地向这个方向观望,可是依然什么也看不到,初五晚上,人们惊奇地再次发现了这条长龙,方向与上一次相反。胆大的年轻人试着走进了它,突然又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最后,那些模糊的人影和灯笼,都上到了船上,船开走了。
    于是,人们纷纷议论,说是成群的狐仙来看望胡三太爷的。 此后,狐仙洞的香火就越来越旺了。
    2.香火
    村民有了病痛,经常来到狐仙洞祈求圣药。办法很简单:带点纸钱香火贡品,但是盛满清水的瓦罐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祷告完毕,狐仙的药就放在了你的瓦罐里了。回家喝了,病就好了。据说很灵验的。
    传说,有一对夫妇来到了狐仙洞。因为他男人的腰最近疼得厉害,甚至不能下地劳作。来到洞前祈求完毕,那个女人发现旁边的软枣树上结满了果子,并且经过霜打以后,非常可口。
    那个男的就爬上了树,开始是一个一个摘,后来干脆就开始折树枝。可是等他折断第二根树枝的时候,女人一声惊叫晕了过去。男人低头一看,一条水桶粗的巨蛇正在看着自己。男人一下子从树上跌落下来。
    两口子在胡三太爷的灵位前好一顿认错,说不应该折树枝,请求原谅。结果,那个男人回家后,腰就不疼了。
    类似这样过来求医问药的人络绎不绝。当然也有前来许愿还愿的。
    3.修路
    村民们曾经发现,有一位男士多次来到这里祭拜,并雇人建造了通往狐仙洞的大理石台阶路!费用高达几十万元。据说这位先生曾经落魄过,可是经过别人点化,来到了这里许下一个愿望,结果实现了。现在有了自己的事业,非常成功。他做这件事情,不图回报,只是为了还原。村民们除了他的姓,别的都一无所知了。
    4.香火钱
    当地有这么一家人。父亲和两个儿子出海捕鱼。婆婆和两个媳妇没有什么事情做,就承担起狐仙洞的卫生清扫管理工作,正月初八一般每人收两元钱。香客们也基本默许。可是,她们从来舍不得花一分钱买供品和香火送给胡三太爷。
    这天晚上,大儿媳妇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大乌鸦飞向东,一去无影踪。小乌鸦飞南北,半月以后才回来。”后来,父亲和两个儿子出海很久没有回来。过了半个月,两个儿子的尸体在海边被发现了,但早已面目全非。可怜的父亲连尸体都没有找到。
    从此以后,再也没有看见婆婆和媳妇们来这里收钱了。
    5.烧钱
    还有一次,一个人在祭拜的同时,掏出了上万元的钞票放在了供品摆放的位置,周围有些人眼红了,纷纷争抢,可是,那个人一把夺了过来,说:“这钱是给胡三太爷的,不是给你们的。”说着,把钱扔进焚烧的纸堆里,上万元的钞票就这么化作灰烬!村民纷纷称奇。
    6.求子
    有一对夫妇,婚后无子。于是,来此祈求祷告一番。一年后,竟然真就生了一个儿子!于是,他们带着刚刚会走路的孩子来还愿。供品摆上,香火点燃。可是,仪式结束以后,转身竟然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两口子找遍了周围所有的地方,也没有发现。难道孩子自己回家了?他可是刚刚会走路啊。他们急忙回到家里,家里人也着急了,说也没有见到。当天,几乎村子里所有的人都出来了,山上、海边到处寻找。
    天黑了,人们纷纷回来,但始终没有孩子的消息。婆婆和媳妇一路哭着来到狐仙洞,请求胡三太爷能把孩子送回来。等她们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他们惊奇的发现孩子就站在家门口!孩子告诉大人:正在大人烧香磕头的时候,他在旁边玩耍,这时候一个白胡子老爷爷过来逗他玩。他跟着老爷爷绕到了一个山洞,走了进去。老爷爷就不见了。自己顺着山洞,就慢慢地走回家了。大人问:你从那里出来的?孩子带大人来到屋后的土坡上,这里真就有一个山洞。
    第二天,几个年轻人走了进去,洞里边很宽敞,也很干净。地面是很细的沙子。偶尔发现一堆堆的鸡骨头和鸡毛,可是,周围渔民都是捕鱼为生,从来就没有养殖鸡鸭的啊!大约走了两三里路,他们从另一个出口出来了,竟然离狐仙洞不过百步。
    7. 小狐狸
    村姑某上山砍柴拣回一只受伤的小狐狸。引来村民前来观看。
    令人奇怪的是,平时村里口碑好的人来,小狐狸就走过来任凭你给它吃的东西,甚至友好地舔你的手。
    可是,不孝顺或者口碑差的,不分老幼,它都把脑袋绻起来,连看一眼都不。也包括这个妇女的婆婆。第二年,她的婆婆就去世了。
四、历史上的胡峄阳

    说起胡三太爷,不得不提起历史上的胡峄阳,这个传奇人物胡峄阳,民间人称胡三太爷,也称狐三太爷,与崂山狐仙有很神秘的关系。
    其实历史上的胡峄阳为易经高人,善阴阳,八卦,卜易。胡峄阳《青岛市志》的《崂山志》人物部分,做了如下介绍:
    胡峄阳,民间讹传为立阳、玉阳、维阳,名良桐,更名翔瀛,字峄阳,号云屿处士,清即墨城阳人。约生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少年时就读于洼里、慧炬院,清顺治十年(1635年)16岁应童子试时,守门人强令其解衣搜身,他怒不受辱,拂袖而去,法是终生不应试,以后设馆授徒为生。
    胡峄阳生有异禀,精研《周易》,于濂洛之学别有微契。家贫甚,一介不苟取,蓬室瓦牖,悠然自得。虽雅工制艺,但视进取之途泊如也,唯与老山百福庵蒋青山道长相交甚密。著有《易象授蒙》、《易经征实》、《解指蒙图说》、《柳溪碎语》、《寒夜集》等。现仅有《易象授蒙》和《柳溪碎语》,《柳溪碎语》手抄本为70页,共1万6千字。喜爱山水,常游崂山,多住狐仙山洞,亦儒亦仙,是为易学大家。胡峄阳卒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死后,胡氏族人尊为十世祖,并在流亭村建胡峄阳祠堂,堂内挂对联一付,上联为:“儒也为儒,仙也为仙,精神与墨水同长”;下联为:“歉而不歉,乱而不乱,唯居之崂山最稳”。
    胡峄阳一生喜爱崂山,经常到深山、庙宇、村庄去游览、访道和找山民了解民情。晚上就住山洞。像张家河后山的石洞、黄山顶的石洞、华严寺的寂光洞等等,胡峄阳来都曾经住过,并且一住就是多日。胡峄阳的易经预测术被传得神乎其神,许多人遇到困难就找他推算和指点迷津,往往一算就准,一说就灵。因此胡峄阳的事迹越传越远,成为家喻户晓、能知过去未来、可测吉凶祸福的神仙。双星度假村的胡三太爷塔中墙壁上就绘有多幅胡峄阳帮助别人、释惑解厄的壁画故事。
    崂山人民怀念胡峄阳,就在胡峄阳生前曾经住过的山洞设祠供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以讹传讹,原先供奉胡峄阳的山洞就误认为供奉狐仙的山洞,而真正胡峄阳的事迹越来越被人们淡忘,以至于以讹传讹。传说胡峄阳常住的寂光洞旁,在胡先生逝后,有了一个狐狸的坟墓。但凡每年的正月初八,说是狐仙生日,山民多拜之,以求祥瑞。
五、狐仙

    我国民间,尤其是农村,历来对狐狸、黄鼠狼等都存有敬畏感。狐仙,又名狐妖、狐精,大约宋元以后俗称为狐狸精。我国神话中传说的精怪。相传狐狸能修炼成精,化为人形,有许多“神通”,如加触犯,必受其害。民间尊之为“大仙”,供奉已久。据记载:“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祈恩,食饮于人同之”。
    传说大禹三十岁那年,在涂山遇到涂山氏之女,两厢情悦,结为夫妻。涂山氏首领皋陶,是大禹治水的有力支持者。上古神话传说中,夏族的始祖神为涂山氏,涂山氏的崇拜图腾是九尾狐,传说大禹之妻是九尾白狐化身,生下了启,启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
    《山海经》:“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德至乃来。”
    《周易·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诗经》中的《有狐》:“有狐绥绥,在彼淇梁。”
    《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尹文子》记载狐假虎威的故事,狐言惑虎,小菜一碟。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吴广学狐鸣的故事,足见秦朝时民间狐神崇拜的情况。
    《说文解字》:“狐,祅兽也,鬼所乘之,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后丘首。”

    关于狐的形象,至少在西汉以前,在民间已有相当的传说和记载。传说中的图腾狐神,现实生活中的狐狸,幻变人形的狐精,狐的世界开始丰富起来。
    至魏晋六朝,狐的形象开始转变。干宝《搜神记》中,多言老狐、老狸化为人形作怪的故事,狐为狐,狸为狸,未见狐狸一词。现在看来狐是犬科,狸是猫科,根本就是两种不同的动物,两者相似处是都捉老鼠,古代有城狐社鼠之说,狸是山猫、野猫,和鼠的关系自不必多言。陶渊明《搜神后记》中,只有几则狐精故事,而没有狸精了。连郭璞也认为狐妖实有,可见当时文人大多喜谈狐狸。
    唐朝张鹫《朝野佥载》:“唐初以来,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食饮与人同之,事者非一主。当时有谚曰:‘无狐魅,不成村。’”
    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是一部上承六朝,下启宋、明、清初志怪小说的重要著作,全书20卷,续集10卷,所记分类编录,一部分内容属志怪传奇类,另一部分记录各地与异域的珍奇异物。有一篇讲到狐媚:“骆宾王为徐敬业作檄,极数则天过恶,则天览及‘峨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微笑而已,至‘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不悦曰,‘宰相何得失如此人。’”女人狐媚,微笑而已。
    宋朝《太平广记》引郭璞《玄中记》:“狐五十岁,能变代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或为丈夫与女人交接。能知千里外事,善蛊惑,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则与天通,为天狐。”《太平广记》是一部大书,12位作者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全书500卷,狐精的故事有9卷,以志怪小说为多,可说是宋朝以前的小说总选集。洪迈的《容斋随笔》,也言及狐精故事。
    明、清初志怪小说,狐精、狐仙故事蔚为壮观,《三遂平妖传》、《封神演义》多言狐事,至清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包罗万象,缠绵悱恻,狐仙故事达到巅峰。狐神浇漓,穿越丛林,念书修道,化为人形,亦正亦邪,来到人间矣。《聊斋志异》之后,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记有狐故事200余则,鲁迅先生评说:“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
    古时候也有狐狸拜月之说,《酉阳杂俎》写:“旧说:野狐名阿紫,夜击尾火出;将为怪,必戴髑髅拜北斗,髑髅不坠,则化为人。”冯梦龙借鉴狐变人的说法,在《平妖传》第三回中增设了“拜月”仪式,特别点明狐拜月是在九月初八。
    《聊斋志异》记载:“有狐在月下,昂首望天际,气一呼,有丸自口中出,直上入月中,一吸,辄复落,以口承之,则又呼之,如是不已。”似在拜月,似在修炼,小说气息浓郁。
    钱钟书《管锥编》写:“唐时有一俗说,后世无传,余读唐诗得之。(引诗略)然则狐仙拜月,多不在中秋矣。”
    民间多迷信狐狸,认为它们年深日久就会成仙得道。有“千年黑,万年白”之说。民间流传着许多成仙的狐狸给人降福消灾、救人解难、惩治坏人的故事。如有得罪,也会给人带来灾难。出于敬畏心理,称作“狐仙”、“胡三太爷”。逢年过节和逢会日,人们敲鼓打锣、带上祭品到狐仙洞祭祀、捐款。有些人遇有难事,如家中丢失财物或有人生病,就到狐仙洞进香许愿,供奉糕点、烟酒。还愿时,放鞭炮、送小衣服、小鞋或红布帐幔。
    据说在山东,也有为狐狸盖庙,或前往其经常出没的坟地,祭拜的习俗。(据说,狐狸不会掏洞,通常它都会和善于掏洞的獾住在一起。或者住在空洞的墓穴里。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印象中,狐狸总是出没于坟地的原因。)不过,祭拜的缘由,是某人被其顶着了(传说人会被狐狸、黄鼠狼等附体。一旦附体,人就会胡言乱语,言行好似精神失常。)
    听崂山山民说,崂山中有的狐狸确实能迷惑人,它们口有狐香,单人活动时闻之则迷,宛若梦游一般,待所迷之人昏睡时,狐狸会以嘴舌添人面颊,吸吮被迷人的唾液。被迷途中,要是有个沟崖深谷的一跌,那就惨了。当然这样的狐狸未幻人形,只以气味相诱,多人在白天结伴行走,还是安全的。
    日本有一种用糯米做成的糕点,据说是狐仙最爱吃的美味。它的名字就叫“稻荷”。“稻荷神社”在日本家喻户晓。神社中供奉的就是我国传说中的“狐仙”。日本的普通家庭中,也有供奉狐仙的风俗。通常是用上好的梧桐木,做成一间像玩具一样大的小屋。每日向其供养清茶、糕点等。可见狐仙在日本的影响力。据说,供奉狐仙的家庭,有时还可以从木屋中清理出狐狸毛之类的东西。令人叹为观止。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