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13阅读
  • 1回复

[网络转载]南京胡家花园:胡氏家族现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4
— 本帖被 胡宁生 从 胡氏故事 移动到本区(2017-03-20) —
我的曾祖父

    胡恩燮子胡光国,字碧澄,号愚园灌叟。曾任泰州泰坝监,任满调泰州盐运分司,驻东台。胡恩燮胡光国父子二人,同属晚清洋务派官僚,中法战争后一度接办徐州利国矿务。辛亥革命后,胡光国居上海,写下了《愚园诗话》四卷。
    1915年,经胡光国重整扩建,愚园达到了辉煌的顶峰——“白下愚园前后七十景”,然而,这也是胡家人对它的最后一次整修。1929年,胡光国去世,愚园渐渐衰败,而胡家后人,也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风云激荡中,逐渐散落到了各方。
    胡恩燮和他的兄弟子侄,胡恩燮的父亲,叫万成公。万成不知是名,还是字。胡万成自安徽歙县龙潭里迁到南京,道光年间居住金陵王府巷老宅,经营皇宫织锦贡品生意。万成公五个儿子里,胡恩锡(字竹书)、胡恩燮(字煦斋)、胡恩植,都曾跟随父辈经营织锦生意,并继承父辈生意。胡恩培曾为台湾巡抚刘铭传延入幕府,洊保(即被保举)知县。
    胡恩燮,即为胡家花园的创始者。清军包围天京时,钦差大臣向荣驻军天京东门外孝陵卫。家人被太平军所杀的胡恩燮,出城给向荣献策,并招募党羽为向荣侦探太平天国情报,又与天京城内张炳垣等谋内应。在《清史稿》的忠义列传中,胡恩燮被大加褒奖,称其“出入贼中者三十六次,……后以功叙知府。”1874年(同治十三年),卸知府任后的胡恩燮购得吴氏废园,1876年(光绪二年)开始建造,1878年(光绪四年)建成愚园(胡家花园),号称“南京狮子林”,胡恩燮几房兄弟,遂一并搬入。
我的父亲

    胡大农原名王耀久,因(胡光煜 字焕文,胡恩植子,胡光国堂兄弟因无生育,便把亲表姐的儿子王耀久过继来,王耀久由此改名胡大农)1904年12月26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秦淮区白下路状元境15号,四兄妹二男二女,排行老二。
  1925年毕业于上海医大,1945年四川云阳任国民党陆军后方医院院长。49年解放,成立了专区医院,父亲任小儿科主治医生,1950年国务院颁发医师证书,1951年宜昌市人民政府选聘为请为市第三届人民代表,52年调到永发电厂当医生,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颂发医师证书行政十级划为高级知识份子。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74年10月11日宜昌电力公司办理退休,1976年平反招雪,1996年11月24日去逝于安微省马鞍山终年93岁。父母亲合葬于南京隐龙山公墓,墓位在平字3区9排7号。
  1925年胡家花园已经衰败,不得不“放血”出卖祖产,以致“几担米一间老宅”的地步。据一位老南京住户说,当时不用钱,以物换房,他祖辈祖就用9石5斗米(1140斤)从胡家后人手上买来七十平方米老宅。
  祖父胡焕文目光敏锐,见势局在变,告诫胡大农:“不能靠吃祖产,家有良田万亩,不如一技在手。”胡大农遂离家出走,考入上海医科大学,四年学成后方返乡出任公职。1937年芦沟桥事件后,十九路军保卫上海,浴血抗日最后失守,南京接着发生三十万屠杀惨案。
    上海十九路军的抗日精神激励着父亲,满怀一腔怒,抱着抗日救国的心情,考入国民党陆军医院。随着战争形式恶化,父亲当时已有子女二男三女,只得抛下18岁大儿子胡肇煌,16岁的胡幼农,13岁的胡育英留在南京,随军离开南京到重庆后来派往到四川云阳县后方医院任院长。当时日本的飞机经常炸四川各大城市,汉奸将镜子利用太阳光的返射,给日本人提供炸目标。云阳防空洞洞口炸塌,造成千人惨案,残酷的抗日战争大量的抗日受伤士兵转到后方医院,有的要锯腿,有的要动手术,有的要缝针,有的要打石膏。当时缺乏医疗设备又缺药,为了保存士兵的生命,在无麻醉药条件下,父亲只得用木工锯来锯腿,用烧红的木炭,烙在伤口上消毒止血。父亲高操医术,不知挽回多少生命。1945年抗日胜利,父亲挂念在南京的三个孩子,回乡心切带着一家老小,乘小木船顺江而下擅自离职从重庆返回故土南京。国民党下达通辑令,父亲拒不理采。
    深夜风浪四起,如叶小船随着浪尖时起时伏,旅客惊惶失措,小船荡得更利害,随时都会翻船。有位军人拔出手枪说:“谁动就打死谁”。小船驱于平稳些,总算到了宜昌,在南正街出生了胡宜生取名以之记念奔波岁月取。家庭生活也更加拮据,父亲有位友人魏子程,在宜昌通汇路(解放路)开设西药房,再三劝父亲暂留宜昌,于是在他开设的复兴西药房内开诊所。宜昌当时是中转码头,来往人多,生病人多,如果一天能打上二针派里西淋(青梅素),一天家里基本生活才有保障。哥哥经常跑到诊所去数柜台上的空药瓶,回来给母亲报信,遇到空瓶多,每天为柴米发愁的母亲才有点笑容。
    为了安居乐业,省吃俭用,用一两黄金在康壮路燕子窝5号买了一位泥瓦匠住过的旧房,房子全是半头砖砌成,墙上部灰条钉上后用纸浆灰泥成,危恐墙高倒塌。十年的奔波,总算有个安身的家。
    父亲满怀对新中国的热爱,救死扶伤,献身于医疗事业,不管是天晴下雨,还是夜半三更,只要病人一叫就出诊,病人家总喜欢打两个活宝蛋给父亲吃,以表谢意。半夜出诊母亲叫我做伴。
    有次深夜雷电风雨交加,寒气逼人,父亲打着雨伞,挂着药箱,紧紧搂着我,父亲把大衣脱下来给我披着。我对父亲说:“等我长大了也学医,去给病人家看病,父亲你就可以不出门了”。
我的母亲

    母亲原名胡秀华,(因与丈夫同姓改名为翁吟芝)1911年9月26日生于上海,其父绸缎生意,从小受到良好的培养教育名门闰秀。上海幼师毕业,从事幼师教育,同时热恋上在上海读书的胡大农。
    母亲家中四姊妹排列老三,一姐两弟,大姐出嫁于个富贵人家,虽说是穿金戴银,婚姻并不美满。大弟胡志恒,指腹为婚,妻子天生缺陷,左眼长着大脓疱,因对婚姻不满,吃鸦片漂赌,染上梅毒,死在街头。小弟胡志衍,上海中学毕业勤奋好学,英语出色,派入驻印度大使工作人员。因开架车不慎死亡。母亲收到印度大使馆送来弟的遗物,一件西服风衣,一对象牙雕刻的象,一串精致项链和几颗钻石,(文革中抄家中拿走)母亲得知弟死亡消息悲痛欲绝,托朋友买掉项链在上海买块地将弟安葬,母亲患上间歇性神精性分裂症。
    毌亲翁吟芝, 喜欢看書读报唱歌.. 唱京戏, 记忆力极強, 做得一本好账,打得一手算盘,大跃进年代吃公共食堂,母亲是主管会计,熟知中國历史, 常以历史人物.教育子女,要光明磊落,一生正气.
    母亲一身勤俭持家,慈善为怀,胆小怕事,情绪急躁,自尊心强,不愿求人。勤劳刻苦, 节约持家. 靠父親一人工资维持全家生活, 还要供儿女上学, 尤其在抗战八年既要维持在四川的一家生活, 又要寄銭去南京上海供养其他两亇女儿, 因国民党区与日伪统治区不能直接汇銭, 只能靠地下银行及黑市, 当时是二比一汇兑即寄二元收款人只能得一元, 因此生活负担很重只能节衣缩食, 但她总是无怨无悔.
    跟随父亲后,学会一些医药知识,能按处方拿药。58年我上中山路小学二年级,宜昌建筑医院魏医生因腿动手术不能上班,请母亲替代处方抓药。于是母亲叫我每天中午放学到医院食堂吃饭,食堂吃饭多新鲜的事,菜的品种多,味道美。可是好景不长,又回到家中吃粗茶淡饭。
  担负着四个孩子(二姐到长阳中学教书去了)的穿衣吃饭,每天的用水都是靠哥姐放学后到长江去挑水,或到梅安里几十米深井里打水,井壁的青石被棕绳长年磨擦,留下一道道象内园齿轮槽痕。
    母亲为节约用水,每天提着一大蓝子衣裳和菜,走二里外铁路坝的东湖去洗。寒冷的天,湖面结着薄薄的冰块,母亲用洗衣棒槌拨开冰块,冻裂的双手,洗着牛皮似的粗凡布学生服,回家的路上,从篮子滴出来的水,打湿了右边的脚裤,再打湿左边的脚裤。1993年9月28日去逝于安微省马鞍山,终年84岁。
    在“母亲颂”诗中这样评价母亲“我并不感觉母亲的伟大,而认为母亲很平凡,平凡的与许多母亲一样,一生为生活操劳奔波。母亲只是一颗微小的细胞,正是细胞的分裂,创造了美好的世界”。

    胡肇煌:出生在胡家花园,现年89岁,台湾籍。小时最得意的事就是每天早晨与胡君平三姐妹给祖父拜寿,他是两块铜板,三姐妹一人一块铜板,男孩子独有特权。
    家中老大,中学毕业后经姓杨朋友介绍到南京邮电局从事无线电收发报,经刻苦学习,考入国民党二处情报局,担任收发报,被同单位的丁兰英看上。1948年肇煌随国民党军撒退台湾,仓促之下,胡肇煌从上海赶到南通接拿结婚证的未婚妻丁兰英去台湾,因丁父母反对,胡肇煌孤身去台湾挥泪与妻告别。
    1960年三年自然灾害时,大哥胡肇煌,从日本曾寄来一封家信,是从老家南京转到宜昌,信内付有照片。戴着右派份帽子的父亲如同晴天霹雳,心有余地悸,将信交给了宜昌电力公司组织上。组织上说:“你可以回封信吗”?不知此话是真是假,刚被大鸣大放上当受骗的父亲,烧了信,烧了照片。烧不去对大儿子五十年的思念,父亲将老大的日本通信地址,偷俭写在一本厚厚的英文医药大词典里。当时懂英语的人少,不容易被人发现,可谓用心良苦。
    1972年美国总理尼克松访华,打破中美关系的坚冰,侨眷侨属摘掉了里通外国叛国投敌的帽子。我出差北京,国务院接待处,挤满了寻海外亲人登记的人群。在我的劝说之下,父亲写下第一封寻大儿的信,寄往日本横滨。二个多月,父亲话少了,心事重重等待着。总算等到一封从日本退回来的原信,在失望信上,发现希望。邮戳盖上了”他往”两字,父愁绪的脸上有了笑容。说:他往,说明人还活着,到别处去了,不是他亡,是他住……”一连说了几个“他往”,象孔已已多乎岂不多也味道。这一切被胡虎看到眼里,深深记在脑海里。
    事隔半年,嫂子冯秀兰从当阳县赶到家中拿出一张照片神秘给父看并问:“爸,认识这人吗”?父惊呀地问::“这不是老大胡肇煌吗?怎么像片到你手上呢?”    二嫂冯秀兰讲叙了胡肇煌像片的来历,“因胡虎多次向我提起爸寻子心事,于是我给香港,美国的姐写信请帮助寻找,姐夫在香港大公报连登半月的寻人启事。
    有一天,有人拿着报纸到美国银行住香港办事处找姐夫说“我是胡肇煌的朋友,胡肇煌随船出海,到非洲毛里求丝运糖去了。”并拿出了胡肇煌的像片。姐夫把像片带回美国就寄给了我,父亲掺抖的双手举起照片激动得热泪盈眶。
    半月后,骑着摸托车的公安人员到了我家,问在木盆洗衣服母亲:“请问是胡大农的家吗?”
    “是的”!母亲一看是公安局的,不是好事,一句多话不说。
    问:“他在家吗?”
    “不在!”
    “到那儿去了?”
    “供电局!”
    有点象电影上国民党进村问话的味道。看来问老太婆没多大作用。只得到在供电局去找。在大门口正好遇到我父亲。
    “请问你认识电力局胡大农吗?” 公安人员问。
    “我就是。” 父答
    “我们能找个安静的地方说件事行吗?”于是在食堂桌子坐了下来。
    公安人员说:“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的大儿子胡肇煌找到了,是非洲的毛里求丝大使馆来公函,函是由南京公安局转来的,这是他通信地址。”
    书信来往得知。胡肇煌到台湾后因南京跑到了巴拿马轮船公司神户国际远洋轮上,从事无线电发报工作,往返于日本到非洲的航线。有次到非洲的毛里求丝去运糖,船停港时同事邀胡肇煌到中国大使馆昊大使那里去玩,与吴大使谈起家常,希望帮忙能在国内找到父亲。吴大使说这好办,于是发了一封公函给南京公安局。
    胡肇煌已有两个女儿在美国,台湾有房一栋,与画家张大千为临居。书信联系密切,大哥寄钱来要父母到日本见面。我说:“来去四万多元,不如请大哥回来,兄妹们还可以团聚,我还没见过大哥呢”。父母认为建议很好。
    1978年大哥从国外回宜,我到船码头接.我想:“父亲见面时,会象电影上一样很激动吗?”事先准备了像机,拍下那感人的一刻。
    事情并非如此,父亲见到大儿子,表情很平淡,请他坐泡上荼,俩人谈起抗战时期分别的事。父亲说:“60年你来的信不是时候,没回信”。大哥说:“我在报纸上得知,国内生活很困难,我想给家里改善困难”。父子久别重逢,满足了父亲一生的心愿。
    胡幼农:又名胡开慧,女,排行第二,1924年出生在胡家花园,2007年在长沙去逝,享年83岁。抗日战争爆发,家境每况日下,13岁的她只好缀学,她亲眼目睹了日寇在南京的残暴罪行。家里人为了她的安全,只好也送她去了上海外婆家。时局暂时稳定后,她又囬到南京。20岁左右经二孃帮助介绍,在南京某小学教書。抗日胜利后到了宜昌,经父親胡大农朋友介绍曾在宜昌税务局工作。宜昌一觧放,她就考入宜昌行政干部学校。是第一期学员,毕业后分配在宜昌教育局工作。结婚后隨丈夫郑维君去了郑卅、海南、株洲。1957年因三个孩子拖累只好辞聀在家,照看孩子做家务。
    胡育英女排行第三。1934年出生在南京胡家花园。七七泸沟桥亊変后,父親因工作调动,三岁就寄养在上海外婆家。十一岁时外袓父毌相继去逝,只好囬南京跟隨二孃生活,后毕业于南京夫子庙小学,又考入南京市立第一女中。抗日胜利后,父亲托人带她囬了宜昌。1952年毕业于宜昌高中,原夲可顺利考大学,因中央决定抽调部分应届髙中毕业生中的优秀党团员去中学加強政治思想工作,,她被抽调之一。先去湖北人民革命大学学习半年政治,又参加了中学教师的思想改造,任輔导员,后分配在湖北长陽县中学仼政治教员并做共青团及少先队工作。
    1956年国家堤出向科学技术进軍,组织上动员召号有条件的在聀干部报考大学,她又考取了北京师範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分配在大同国营山西柴油机厂教肓科,为了支援三线建设又调入云南高峰机械厂。粉碎四人帮后,因专业对口的需要,被调入云南教育学院教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不久被评为心理学副教授, 一直仼教育管理系正系主仼(正处级)。1989年退休。仍一直在校内外高校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旅游心理、司法犯罪心理学等。1996年大女儿三女儿先后技术移民新西兰,1997与爰人杨傳舫同去新西兰探亲,前后共去了五次,历吋六年多,沿途旅游了十多个国家。在新西兰学了一年半英语,结识了一些洋朋友,现在她正安度幸福的晚年。
    胡敬良排行第四1935年出生南京胡家花园。抗战时期,随父毌西迁四川云阳。1945年抗战胜利返回南京途中在湖北宜昌转换下水轮船,途中生下胡宜生,被迫改变回南京的,安排宜昌一中就读。1956年考入西安冶金学院,采暖通风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安徽马鞍山钢铁设计院,被评为高级工程师。1997年随大儿子王晓东移民新西兰。
    胡虎:排行第五,1930年出生在南京胡家花园。抗战时期,随父毌西迁四川,1945抗战胜利返回南京途中在湖北宜昌转换下水轮船,途中生下胡宜生,被迫改变回南京的安排。
    宜昌一中毕业,大办钢铁年代,因从小爱好音乐,被调到市文工团。湖北省音乐家协会成员,琴台音乐会多次有他创作的音乐作品。1982年随女儿冯欣前往加拿大定居。
    胡云生:排行第六,1941年出生在四川云阳,不忘奔波迁途取名云生。1945年抗战胜利返回南京途中在湖北宜昌转换下水轮船,途中生下胡宜生,被迫改变回南京的安排。
    从小就爱好美术,语言不多性格内向,喜欢读书也会读书。1957年宜昌四中毕业独身一人前往杭州报考鲁迅美院,考题是画一张“为人民服务”。立即构思出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江面上惊涛黑浪,一条小木船与风浪博斗,木船上放着柴油发电机和电影机,船头上插着“毛泽东思想电影队”红旗。用淡水墨画表达当时的意景。评审老师为这位只有十六岁的孩子有这样丰富的想象力与绘画技窍柔为一体感到惊叹,二次录取榜上头板头条都是胡云生名字。好消息转给父母亲高兴得几晚上没合眼,可以在最终政审录取取时,已没有胡云生的名字,因为1957年父亲刚被打成右派。
    晴天霹雳的打击是无法接受而要接受的现实。胡云生在胡家喜欢读书最会读书的人,从此再没有进过正规学校的大门。后在湖北省宜昌毛巾厂美工设计,湖北省美协画家,设计美术作品在轻工部多次获奖。
    2001年底胡云生倒在病床上对我说:“宜生这次建设部监理证要考到手呀”。
    我含泪与他告别,踏上异乡监理之路,2002年在考场上得到到云生去逝的消息。终年六十一岁。
    胡宜生排第七,1947年出生湖北宜昌,毕业于湖北省城乡建设学院,工民建专业。湖北省宜昌供电局机关,专职工程师,退休后作为人才被引进广州电力局,担任监理工作。从小不喜欢读书只爱玩,经常为不学习被开家庭开会批判,更为可笑是,说全家返回不了南京是我造成的,当时有计划生育政策就没我了,看你们找谁。
    因工作需要,供电局领导培养,不爱读书成了家中读书最多的人。从小受到两哥的文艺熏陶,琴棋书画无一不会。2012年春节广州广府达人秀比赛上万人比赛淘汰,终于进入决赛,进入了24强参加广府庙会演出,广府庙会相当是广州春晚。2月13日广州日报凳了我演出的剧照,获得广州宣传部颁发证书及奖金。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强云

发帖
832
铜币
848
威望
73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11-24
南京胡家花园:胡氏家族现况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