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广西日报(2013年11月13日)
昭平县走马乡佛丁村的胡月英老人已经111岁了,还能与家人在自家的茶园采茶。
经常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是老人长寿的秘诀之一。
粗茶淡饭、五谷杂粮,是老人们经常食用的“长寿食品”。
11月9日,记者驱车来到坐落在思勤江边的昭平县走马乡佛丁村上佛丁组。 这里青山绿水,空气清新,门口一望无际的稻田里,阡陌纵横,鸡犬之声相闻。111岁的老寿星胡月英就生活在这里。 老人正在屋后茶园采摘秋茶。记者来到茶园,仔细打量眼前这位老人,头发微白,满脸灿烂的笑容。而老人清晰的思维、流畅的表达、洪亮的嗓音,更是让人惊异。 从茶园回来,刚进门,胡月英就招呼孙媳妇给我们都倒了一杯热茶。老人笑呵呵地说:“自家种的,我每天都喝,喝了不光解渴还精神。”说完,拿起杯子喝完一杯。稍事休息之后,她又拿起谷子喂鸡。 谈起老人的养生之道,她笑着说:“我这个人头脑简单,该做工的时候就去做工,困了就回来休息,吃好吃坏都无所谓,也从不去想什么不实际的东西,所以我对什么事情看得开,忘得快,所以心里就没什么想不开的事。” “奶奶一生热爱劳动,下地干活、操持家务,一辈子就没闲下来过。”胡月英的孙子告诉记者,111岁高龄能有这么好的身体,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老人年轻时艰苦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既锻炼身体又磨炼了意志。现在虽然过百岁,平时凡事还是亲力亲为闲不住。老人在村中年龄大、人缘好、威望也高,还是热心肠,平时哪家闹矛盾都是请她去说和。 不一会儿,老人孙媳妇端来刚出锅的红薯、芋头,胡月英老人热情地邀记者和放学的孩童一起品尝。“虽然现在生活过得好了,每天都有肉吃,五谷杂粮还是每天都吃。”老寿星一边吃一边说。 老人孙媳妇告诉记者,老人常常说,五谷杂粮是最好的养身补品。 我们离开寿星家的时候,老人仍然坐在门前喝茶,不时凝望门前的青山和蓝天白云,慈祥的面容透露出一股悠闲与自在。 脸颊红润、白发不多、思维清晰、说话清楚、嗓音洪亮、手脚有劲,是昭平县大多百岁老人的共同特点。走进昭平的乡村田野,仍然可以看到许多仍在从事劳动的“活神仙”。 昭平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山区生态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4.2%,居广西首位,是全国平均的3倍多,县境内年平均气温19.8℃,年均降雨量超2000毫米,温暖湿润,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被称为“天然氧吧”和“生态绿肺”。境内群山叠翠,河流纵横,全县无山不绿,有水皆清,森林茶园、峡谷云海、流泉飞瀑随处可见,孕育了神奇的仙境。境内盛产桂江鱼、香米、茶叶、豆豉、黄精、茯苓、香菇、蜂蜜、山楂、茶籽油、青梅等绿色天然保健食品,曾被誉为“昭平三宝”的黄精、黄皮糖和黄姚豆豉等长寿食品,远销粤、港、澳地区及东南亚各国,“绿色食品”饮食蔚然成风。绿色的生态环境为老百姓健康长寿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副会长赵宝华指出,优良的生态环境、知足常乐的心态和源远流长的孝道文化是昭平人长寿的三个最重要原因。 该县大部分百岁老人身体状况良好,生活还能自理,有的还能从事扫地除草、晒谷、洗菜,喂养家禽等家务活,有的百岁老人还能读书看报,穿针引线缝补衣服。目前,全县共有百岁以上老人69人,其中最长者111岁,每10万人口中百岁老人的比例为15.78人,80-99岁老人有8285人,占总人口的1.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