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494阅读
  • 0回复

[网络转载]岁月的脸——念胡家塘的建筑艺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7-11
— 本帖被 胡宁生 从 宗亲文学 移动到本区(2017-07-11) —
作者:胡大苏(达舒)
    作者介绍:胡大苏,浙江杭州人,画家、散文作家。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美术系。春晖中学老校长、历史学家胡玉堂先生之女,笔名达舒(5月2日曾以此名在本号发表她的一文)。现为深圳市《焦点》杂志社总编、深圳市十里红妆民俗博物馆馆长。2007年开始陆续在《读者》、《家庭》、《焦点》、《深圳特区报》等著名期报刊发表散文百余篇。散文《胡氏语丝》获首届“孙犁文学奖”散文奖一等奖;散文《灵魂的求乞》获中国散文学会主办2012年全国散文征文大赛一等奖。达舒女士学美术出身,又能画又能写,她那极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油画和极具时间穿透力的文字,立体地写真了自己的生命历程。其率性、灵动的文风,独具个性,蕴含色彩的节奏感和语言的音韵美,不同凡响,犹如这一面千古的白马湖,旷达而恬淡,秀美而自然。

岁月的脸——念胡家塘的建筑艺术
湖南省吉首乾州古城内的胡家塘
    忍不住,又思念起胡家塘的美……

    闭眼细思,如此难以忘怀的美,它灵魂的支点在那里?是那些建筑吗?
    那次是在湖南吉大参加中国人类生态研究会的成立,下午会议结束,民族大学的滕教授招呼一起去吉首的乾州古城看看。
    一迈下小车,哇,眼前恢弘雄壮的古城门,让人震喜不已!大家欢呼着快步进入,城内的建筑更是古色古香,仿若迈入一个世外桃源!尽管此时暮色毫不客气徐徐而降,我们全然不理,快乐地踩着古巷的青石板,在参差角檐的斑驳光影下,踏着流溢在曲径上的月光,兴奋而行……
    豁然,眼前的胡家塘,震住了我们!
    太美了,它竟让大家无法移步。你读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吗?你赏过莫奈莲的画面吗?胡家塘更美!月光下,映入眼帘的那一池绿荷上,弓月般的小桥,映衬着岸边一栋栋飞檐翘脊的民居,真是个“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这环塘而筑的几十座各具风采的民族建筑,风格迥异,似田野上千姿百态的绽放花朵;那白墙灰瓦的,素雅得让人心生敬意;那雕梁画栋的,古朴得唤醒你骨子里的亲情……它们似神笔,挥就了这片荷塘的如诗岁月。
    冥冥中,老祖宗又为我翻开了一本人类原生态的建筑族谱。
    “坐坐”“咱们坐坐吧”大家不约而同地开口,欣喜地相视而笑,捡一临湖茶馆围席而坐。这次开会的教授们少数民族居多,望着自己祖先留下的瑰宝,都激动不已……
    窗外,湖面倒影中,摇曳在水纹的层层飞檐微微翘首,也似见到故人般,上下摇晃打着招呼;身旁学术渊博一贯持重的縢教授也忍不住,看着眼前的建筑,欢欣地分析起来——哦,这里围聚着至少不下于五个民族及年代的建筑风格,但整体望去,却相映成辉,呈展着一幅和谐图景!
    朦胧夜色中,眼前一栋栋美丽的建筑,似一份份生命的感悟,融化为一段段凝聚的历史,静静地接踵拥来……它以独特的艺术视角,讲述着一个个让人流连忘返、感人肺腑的家长里短。
    可能是我近期对人类学学科的热衷,可能是《焦点》从07年便开始关注民族建筑,陆续刊登了一百多篇华夏五十六个民族的原生态建筑,在游读了大地这么多艺术魅宝时,我的魂儿,硬生生地跌落其间。
    田野艺术!几个字无原由地敲入我的键盘,脑海里浮现着一片片耸立着艺术魂灵的旷美田野,那一座座建筑,我们行走过、拍摄过、触摸过;它们似电影特技镜头旋转着,立体地、全方位地在眼前熠熠如生,挥之不去。说它们是田野上我们的民族精魂?嗨,这仿佛又在呼口号,是个笼统而抽象的教条?但“田野艺术”一词,近百年来,已是被世人关注的学科,它涉及的艺术人类学内涵极深。
    “艺术创造了人类。”英国《艺术创世纪》的论述认为,人类因具有对艺术渴求的素质,才区别于动物,才有人类世界发展的今天。建筑,是人类在享受实现艺术梦想过程中的印迹,是人们用生命构建的心灵家园;反之,人类又以建筑的艺术,回馈大自然,赋于田野生命,书写田野的累累史册。
    什么是文脉建筑?华夏五千年文明就是我们大民族的文脉。著名建筑师马丁罗宾:“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建筑的文脉总是先于建筑而存在。任何成功的建筑不能脱离背景(历史)而单独存在。”
    今天的城市有最难以复合的伤口,那些不堪入目、丑陋、没有品味的建筑,让你躲不开它,它无时不在你的视野里提醒着你,影响着你的审美神经和生活情趣。
    建筑,如果没有文脉的传承,没有艺术的骨血,便是垃圾。甚至比纯物质垃圾更恐惧;它将是留给后人耻辱的烙痕。华夏原生态建筑,是地球村里铺展的那幅中国水墨人文画的精魂,是你在田野上踩着野花,哼唱着的那首动情的民诗小调……“梨花村里叩重门,握手相看泪雨痕。”的动人景象又会在眼前出现。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留住田野上那些人类简朴的栖息之居吧,就像胡家塘,尽管它们不起眼,尽管留下的不多,是有些晚了,但它们能铺就华夏大地上的我们文脉传承的座标。
    建筑,是岁月的脸。
    但愿有一天,这些民族艺术的精魂,能收伏都市水泥高楼的喧嚣,消融那些丑陋的烙痕……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