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110阅读
  • 0回复

南社百位辛亥人物——胡寄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4-13
— 本帖被 胡宁生 从 近代名人 移动到本区(2018-12-04) —
来源:苏州南社书画院(2018年4月12日)

胡寄尘

    胡寄尘(1886-1938),安徽泾县人,原名有怀,字季仁,后改名怀琛,字寄尘,别署秋山,书斋百瓶花斋、波罗奢馆、螺屋。1911年9月17日,他参加南社第五次雅集,次年1月9日,由柳亚子和朱少屏介绍正式加盟南社,填写入社书,入社号105。
    胡怀琛以文字鼓吹革命,积极编报办报,主编或参与编辑的报刊主要有《小说月报》《太平洋报》《中华民报》《民国日报》及其《觉悟》副刊等。先后参加5次南社雅集,负责编辑第八集《南社丛刻》。他与柳亚子友善,亚子请他编订《春航集》,他一边编辑出书,一边颇不以为然,作《亚子以讽高氏诗见示,并系以书云:此诗如不即日刊出,便是胡寄尘先生想吃两庑特豚也云云。腐儒所谓名教,余素不解为何物,是丹非素,哓哓不休,更为多事,赋此以答亚子,不畏获罪于吹万、钝剑也》:“枯骨千年等跖尧,欺人名教最无聊。可怜一片残猪肉,惹得旁人把舌哓。
  万重束缚能超脱,慧眼灵心今所无,独有情禅参不破,先生毕竟欠工夫。”(《太平洋报》1912年10月10日)以诙谐笔调嘲笑柳亚子捧冯春航。不过,1917年,南社内部因诗歌宗唐学宋而发因内讧,蔡守等人企图扳倒柳亚子,争夺南社领导权时,胡怀琛认为宋诗艰涩,学之有害,坚持支持柳亚子。

    胡怀琛出生于安徽泾县一个名叫溪头都的小山村,上有两个姐姐和两个兄长。4岁以前,母亲口授唐诗,他就能琅琅上口,6岁开始跟从长兄攻读四书五经,也许是与诗歌有缘,怀琛特别钟情诗歌。1896年,10岁的怀琛参加乡里童子试,面对试卷,他对考题全然不加理会,提笔赋诗一首:“如此论才亦可怜,高头讲章写连篇。才如李白也遭谪,拂袖归来抱膝眠”,写罢交卷而出。
    20岁那年,胡怀琛来到上海,进新式学校育才中学读书。资产阶级的教育模式,使得自小不甘心受封建礼教和经典羁绊的他如鱼得水,如饥似渴地阅读徐光启、利玛窦等人译撰的书籍,思想新潮,眼界开阔。在时代思潮的影响下,胸怀攘夷革命之志。辛亥革命前夕,他作了一首赠友人蒋万里的诗,“丈夫有怀抱,志在斩可汗;不然仗神剑,慷慨诛阿瞒。安得守故乡,蹉跎凋朱颜?”抒发了誓除奸佞的远大抱负。1910年,他又作一诗赠予柳亚子,诗中预见到中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变:“海上相逢已隔年,每谈往事一凄然。风流销歇何消说,地复天翻在眼前。”不久,武昌起义爆发,柳亚子编撰《警报》,铺张军事,导扬民气;胡怀琛跻身同列,鼓吹革命,两人“一狂一狷”,共同活跃在旧民主义革命的舞台上。

    1912年秋,柳亚子因修改南社条例事宜不妥而宣告退社,时任会计员的胡怀琛设法说服众人,提出重新修改条例议案,尽快使柳亚子回归南社。1914年3月29日,南社第十次雅集时议决,请他代行编辑《南社丛刻》第八集。当时一没人手,二缺资金,他独自承担了汇总、编辑、校对之责,还把自己的家作为一个办公地点,发动妻儿一齐上阵,第八集《南社丛刻》运到之后,与妻儿一起动员左邻右舍搬运、打包,逐一邮寄。年底,他又为宣传南社撰写了《南社始末》一稿,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1915年,胡寄尘一度出任京奉铁路科员,1916年,他辞职南归上海,奔波于沪上各大学各书局之间,先后任文明书局编辑、商务印书馆编辑、上海通志馆编纂及沪江大学、中国公学、国民大学、持志大学、正风学院等校教职。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社会上刮起了一股复古思潮。凭着他多年来的学术研究功底,触类旁通的思考再加旁征博引的论证,撰写了《墨子学辩》一文,从哲学、科学、文学、文字学、宗教学、风俗志、器物考等方面,论证中国墨家创始人墨翟是印度学者。一时,引来了铺天盖地的嘲讽,面对众多的批驳文章,他拂髯挥毫如故,他写道:“吾稿写既成,以为此问题终有可研究之价值也,故公布之,以与读者相商榷。盖退十步说,余说完全不能成立,然经过一番研究,而后知其为中国人,比盲从旧说,谓其为鲁人、为宋人者,已较胜矣。”沉着自守,不为喧嚣所左右。
    胡怀琛是一位有志有为的学者,他早年写下了这么一个条幅:“奋斗、奋斗,为了人类,不是为了自己。”他的诗大多明白如话,经常与胡适唱和,积极宣传新文化,推广白话文。1930年代的中国,是个黑暗的时代,有良知的读书人无不感到压抑苦闷。他将自家的书斋取名为“波罗奢馆”,沉浸于大乘佛教,希望从中寻找心灵的归宿。七七事变后,上海通志馆解散,目睹烽烟四起,生灵涂炭的现实,他忧心如焚。上海沦陷,昔日南社社友中出现了认敌作父的民族败类,他愤慨忧伤之极。这位希望在大乘佛教中“禅定”的著名学者、南社诗人,还是无法忘情世事,由于愤慨而旧疾复发,卧床不起,1938年1月18日去世。
    寄尘患有胃疾,常年素食,一饿就以面包充饥,面容清瘦,身体单薄,不过他辛勤笔耕,出版了170多种著述,不下500多万字。
    他与柳亚子非常相得,于是义结金兰,寄尘入南社,入社书上填写为21岁,当年柳亚子24岁,年长3龄,称怀琛为盟弟。1935年,胡怀琛供职于上海市通志馆,同事为他庆50大寿。柳亚子非常诧异说:“寄尘是我盟弟,我尚未及大衍,他何以先我而寿?”这时怀琛才吐露实情,原来他在家乡应童子试,少报了年龄,后来到上海进学校,加入南社都将错就错,没有更正。柳亚子恍然大悟,于是不再称怀琛盟弟。他居住上海26年,这26年中,始终居无定所,每年至少迁居一次。最多的一年竟然连迁了三次。那一年他一家居于西门大吉路的大吉里,没多久迁大吉路的东安里,再后来迁大吉里永兴里。当时徐傅霖赠他一个上联:“数月三迁,依然大吉。”要他自撰下联,而此时他在永兴里已经两度迁居,先居永兴里42号,嫌邻居太过喧嚣,又搬47号,于是他脱口而出:“一椽重借,还是永兴。”他的一些著述往往留有迁居印记,比如《江村集》,那是因为他赁居江湾,周边瓜畦豆棚,颇有农村风味,令他有回乡的感觉,他非常喜欢,所咏所作也多,于是汇集所作成《江村集》,再如《福履理路诗钞》《萨坡赛路杂记》等,不消说是居住在福履理路和萨坡赛路所作。
    他的书斋除“波罗奢馆”外,还有“百瓶花斋”,面积都不大,不过布置考究而得体,瓶花盎茗,几榻纹帘,满溢着浓郁的书香韵味。他的服饰比较随便,从不以纨罗炫人,朴素自然,只要不显寒酸就行。对此他说过:“衣服不必讲究,讲究了仅仅给人看,居室不能太随便,这是自己的享受,非常实惠的”。
    寄尘一生著述宏富,主要有《中国文学通评》《中国诗学通评》《修辞学要略》《中国文学史概要》《胡怀琛诗歌全稿》《中国寓言研究》《中国小说研究》《弱女飘零记》等。
    主要参考资料:
    科学文献出版社《南社人物传》
    上海人民出版郑逸梅《南社丛谈》
    信息来源:胡麦琍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