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36阅读
  • 0回复

[宗亲提供]胡英初:精忠尽节 为党为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5-11
作者:胡兆保

    清华上街水口,旧时建有张巡庙,是明代曾任云南参政的清华人胡德为纪念唐代安史之乱中死守尽节睢阳城的张巡而建。庙有两进,庙中立张巡神像,左右分立二夫人像,两侧立4神将。胡德是清华常侍胡四房派后裔,他曾经担任张巡死守殉节的河南睢阳县令,当时有神灵托梦他建庙祭祀。胡德告老还乡后,修建了张巡庙,还亲书楹联:“忠著睢阳,想当年月回云深一旅赢兵独障全淮存社稷;灵昭获鹿,指此地沙明水净千秋血食常依旧县壮山河。”三步金阶处的楹联是:“主殉睢阳将殉睢阳计城陷三十六人临难曾谁存异志;生偕许远殁偕许远读史四十九岁齐名真个是同年。”许远是当时的睢阳太守,与张巡一起死守尽忠守节。
    张巡庙多少年来香火不断,张巡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以及胡德定下的“精忠守节”家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清华常侍胡后裔。
    转眼到了二十世纪初叶,清华上街有一个叫胡英初的青年走进了张巡庙。这位1902年3月21日在清华出生的热血青年,安徽屯溪师范毕业后,即将北上去天津国民生计学校任教。他记不清已经多少次来此祭拜张帝了。民间尊称张巡为张帝,更多是对他的仰慕。胡英初没想到祭拜张巡,会给他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转变。

    胡英初在天津国民生计学校任教一年,次年便应聘天津《救国日报》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救国日报》因宣传革命思想遭军阀政府封闭,胡英初亦为营救同志被捕,后经保释出狱,党组织介绍他到北京大学工作。
    1926年经李大钊介绍,胡英初到《西北日报》社任职。《西北日报》是西北军爱国将领冯玉祥旗下的报纸。当时冯玉祥访苏归国,在中共党员、旅莫支部成员刘伯坚、王一飞、史宗法等的帮助下,在五原县城举行响应北伐的“誓师授旗典礼大会”。冯玉祥任总司令,改西北军为国民军联军。聘请刘伯坚为政治部副部长,由刘伯坚主持在军队中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治工作制度,并在国民军联军中开办《西北日报》(后改称《中山日报》)。《西北日报》报社内建立中共党支部,胡英初为支部委员。
    在北伐战争时期,胡英初曾随北伐军转战宁、陕、豫等省。1927年6月,经中共河南省委介绍,胡英初到杨虎城部第十军第一师任政治部主任(十军驻安徽省太和县)。他多才干练,关心士兵,很快与士兵结下鱼水之情,成为魏野畴(十军政治部主任,共产党员,十军中共特委书记)在士兵中建立党组织的得力助手。至1928年初,十军内部已有党员280多人。1928年1月,蒋介石派人到杨虎城所部逼杨 “清党”,并要求杨虎城逮捕部队中任职的共产党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在部队中任职的共产党员撤出杨虎城的十军,转入当地农村开展地下活动。
    胡英初也离开部队深入农村开展地方工作。1928年2月9日,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在魏野畴组织下,成立中共皖北特委,魏野畴任特委书记,胡英初任宣传委员,决定组织领导皖北土地革命大暴动。皖北特委管辖豫皖边区10多个县的党组织。
    4月8日,皖北特委的武装暴动计划秘密进行的关键时刻,发现十军党内有人叛变,暴动计划和军内共产党员名单全部泄露。特委不得不提前起义,决定于4月9日凌晨以点火为号,配合赤卫队占领阜阳,建立豫皖平原根据地。
    暴动开始,起义部队在阜阳城内打死反动官兵30多人,后兵分两路,一路由魏野畴等率200多人向老集转移;另一路由杜聿德、胡英初等率300多人向行流集、王官集等外线农村转移。
    4月9日,起义部队在王官集与当地农民赤卫队汇合,召开了有两万多人参加的工农兵起义誓师大会,宣布成立皖北苏维埃政府,成立了皖北工农红军,广阔的淮北平原首次升起工农革命的红旗。
    不久,阜阳十九军留守司令率部对皖北革命政权进行“围剿”。红军战士和赤卫队员奋起反击,终因敌众我寡火力悬殊,且地处平原,掩护困难。胡英初随部队向外突围,途经太和县境时,遭太和县民团截击,胡英初等20人被俘。被捕后,胡英初等共产党员宁死不屈,在安徽太和县草寺集英勇就义。
    1967年5月,中共太和县委、县人民政府,在胡英初等革命烈士牺牲的草寺集建成陵园,如同古时清华人建庙祭祀张巡尽忠守节一样,太和人民耸立起纪念碑,永远缅怀胡英初等革命英烈的不朽业绩。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