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749阅读
  • 0回复

宣纸制造工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5-12
查从俭

  宣纸制造工艺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宣纸研究的著述甚丰,泾县宣纸集团也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本人才疏识浅,不敢谈研究,只是偶尔看书时,见到一些平日不多见的文史资料,林林总总收集一些,为作共享,现稍加整理,献一孔之见,以博大方一笑。
  1、宣纸产生的年代
  现已发现的研究宣纸的专著最早是邑人胡朴安的《宣纸说》,据其考证有文献记载的是胡侍《珍珠船》云:“永徽中,宣州僧欲写《华严经》,先以沉香种楮树,取以造纸,当是制造宣纸之始。”《旧唐书》记载:“宣城郡船,即空青石、纸笔、黄连。”欧阳修等编撰《新唐书》第四十一卷记载:“银、铜器、绮、白紵、丝头红毯、兔褐、、簟、纸、笔、署预、黄连、碌青。”这些文字资料表明当时宣城府作为土贡的纸达到了很高的质量,纸的制造技艺水平领先于全国。

  但有些专家认为这是以楮树皮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皮纸、谷纸,并不能称之为宣纸。民国年间铅印、安徽通志馆编纂的《安徽通志稿?十九》谷皮纸一栏记载:“《泾县方言考》曰:谓宣纸为谷皮纸。按说文本部谷,楮也,古禄切。陆玑疏云,江南以其擣皮为纸,谓之谷皮纸,洁白光辉。”泾县虽贵为宣纸的产地,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是从其原料来源习惯地称其为谷皮纸,就像泾县人互相打招呼也是习惯于呼小名一样。从现在的角度看,我们的祖先缺少命名意识,这也可能是不能更早在文字中找到宣纸一词的缘由吧。
  邑人、著名学者包世臣在其《安吴四种》中亦云:“谷,古名谷桑,又名楮、名构,俗又呼为檀皮,宜涧谷间良地。”在泾县老百姓的认知里,楮与檀皮就是一种树,这也是一些文人在写造作纸的原料里皆写为楮的原因。以上文史资料早已回答清了楮与檀、谷纸与宣纸的关系。当然,唐朝的宣纸与现代的宣纸可能还是有所差别,甚至在质量上还存有某些缺陷,以至于“好事者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摩写”,但毫无疑问,这就是宣纸了,这就如同才发明出来的飞机与当代高科技武装起来的飞机,尽管性能、质量相差万里,但皆名飞机一个道理。
  2、宣纸制造中水的作用
  宣纸的制作工艺,清康熙年间宁国知府佟赋伟在其《二楼志》有记载:“泾地工作纸,楮树丛生。割皮取膚,杵捣成汁,审水火之剂,均其捞摝,熨诸埏植,既干而落之,最明洁,厚重者似玉板。”
  要制作出优良之宣纸,首先在于选料。胡朴安在其《宣纸说》中强调“纸之制造,首在用料,料用楮皮或檀皮,必生于山石崎岖倾仄之间者,方为佳料。”而清乾隆年代汪六吉所制作的最好的纸,也由于其“择材必精,考工必良,苦身齐作,不惜劳费”,所产纸方能“内坚而外柔,文理细腻,颜色洁白”。同样产地的檀皮,不同的季节所剥的皮,其产生的质量也很大,所以砍檀树多在冬腊之间为上。

  宣纸的制作除原料、工艺外,水质的好坏也决定了宣纸的质量。邑人、著名学者赵绍祖的《泾川竹枝词》云:“大南坑口水泉清,古北冲边纸碓声。玉版新传汪六吉,三千里外尽驰名。”道出了汪六吉纸之所以名扬千里,得益于大南坑清澈的泉水。郑相如在其纂修的《泾县志》里也强调了水对制作宣纸的重要性,“按置槽处取得水色。水色佳,漂皮洁白,纸燄发最有光,厚者似玉版,譬锦江之水以濯锦得名矣!”如此比喻水在制作宣纸中的重要性,可谓一语中的。
  3、宣纸的种类及用途
  古人讲究诚信,注重质量,不像现在过于讲究品牌效应,但宣纸毕竟在泾有千年传承,还是有众多的品牌传世。胡朴安在《宣纸说》中这样分述的:“据县志记载,有金榜、潞王、白鹿、画心、罗纹、卷帘、公单、学书、伞纸、千张、火纸、下包、高帘衣诸名。千张、火纸以竹为之,下包、高帘以草为之,皆非上品不足论也。伞纸非文人之用。卷帘、连四、公单、学书不入书画之选。纸之佳者,厥为金榜、潞王、白鹿、画心、罗纹,近不常制。今纸统名画心,画心本澄心堂遗法,宜书宜画,为艺苑之珍宝。其长短有丈二尺、八尺、六尺、四尺之别。其厚薄有单层、双层、三层之异。其用料也,有全皮、半皮、七皮、三草之不同。”
  胡氏分类,故清晰明了,但还有不够详细之处,而乾隆郑志交代的更为清楚,其云:“食货之属,泾纸供上用者曰金榜,高四尺,阔四尺五寸。槽户岁制,差官领解。明时由巡按,国朝由布政司。每岁户部发价银三万两,额解至京。康熙戊戌后,内差裁买。”“余最大曰潞王(高一丈六尺,明潞藩制式);次曰白鹿(高一丈二尺);曰画心(一曰澄心堂);曰罗纹(赵氏新仿古式);曰卷帘(闱墨所用);曰连四、曰公单(悉常用)。”此段资料明确了各种纸的大小、出处、功用,只有金榜才是贡纸,并不是潞王、画心等皆为土贡。

  说到潞王宣纸,我们应该很敬佩该藩王,他不仅对用纸很讲究,有专门的制式,其在古琴上也造诣很深,留下了许多名琴传世。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泾县乾隆年间可能还仿造过晋代名纸侧理。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现还藏有清代乾隆廿三年的侧理纸,其外观呈圆筒状,中无接缝,浅米黄色,原料为韧皮纤维,纸较厚,有磨齿状纹理,纸料中没有水苔、梅苔之类,外观也不呈青绿色。而这种仿纸正是江南进献的,当时最高造纸技艺的就是泾县,很可能就是泾县仿制的。乾隆得此纸后,高兴万分,还特写了《咏侧理纸诗》,其中写道:“海苔为纸传《拾遗》,徒闻厥名未见之。……囫囵无缝若天衣,纵横细理织网丝。”乾隆年间的邑人翟赐履的《泾川竹枝词》“纸是仙人妙手裁,不须仿古用莓苔。官家催取黄金榜,纵有田荒且抚灰”也可看出一些端倪。
  4、宣纸制作地及其家族
  说起宣纸的生产,世人皆知的是小岭曹氏。据清乾隆年间重修《小岭曹氏族谱》序言云:“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起,避乱忙忙。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从十三宅,此系山陬,田地稀少,无法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维生计”。曹大三及其后裔前赴后继,经过多代人的努力,不断实践、创新,终于造出了洁白纯净的好纸。“山头白草望中明,小岭斜连大岭横。一片舂声出山谷,人家都靠纸为生”,正是整个家族世代以其为业的写照。一九一一年,泾县小岭曹义发“鸿记”宣纸在南洋国际功业会上获“超等文凭奖”,一九一五年,泾县小岭“桃记”宣纸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

  宣纸的另一世家是古北冲汪氏,据其《西园家谱》记载:汪氏第七十三世汪衍庆“时元末避乱迁宣阳都中郎坑(即今泾县古坝境内榔村),率子孙山之北,中郎之坑,本深枝茂,荣泾耀宣”。其杰出的代表人物是汪六吉,“风炉水碓是生涯,古北冲中纸可夸。一种宣州新色样,拣将上品进官家。”其创制的汪六吉纸,在乾隆年间领一时风骚,成为官家贡纸,据赵良澍为其撰写的墓志铭可看到其业务直至京城,可谓辉煌。特别要引起关注的是汪氏造纸技艺从何而来,著名的宣纸学者曹天生教授认为是曹氏迁徙到泾县东乡,从而将造宣纸术也传到该地。但赵良澍为汪六吉撰写的墓志铭中称其祖汪衍庆从歙州迁来,歙州南唐时是澄心堂纸的原产地,宋时是仿澄心堂纸的产地,具有成熟高超的宣纸制作技艺,而汪又为歙州望族,掌握宣纸制作技艺完全有可能,从时间来看也可传承,本人的观点是该族迁徙到泾,可看作是因战乱的一次产业转移。
  乾隆《泾县志》记载宣纸“俱出湖北慈坑、宋村、小岭诸处”,据查慈坑位于漕溪,乃泾县赵氏造纸处。赵氏是泾县的望族,明末的赵崇礼是著名的书画家,其书得二王之神,画兰尤为擅长;赵青藜也是大书画家,包世臣的书论将其列为上品,赵昌、赵士登、赵良澍皆是名臣,赵绍祖是饱学的大儒,赵氏家族出于书画的追求曾新仿出罗纹纸。清康熙进士储在文宦游泾县,看到“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造纸盛况,遂情不自禁地作《罗纹纸赋》以讴歌:“山棱棱而秀簇,水泊泊而清驶。弥天谷树,阴连铜室之云。匣地杵声,响入宣曹之里。精选则层岩似瀑,汇徵则孤村如市。……越枫坑而西去,咸夺小岭之轻明。渡马渎以东来,并说曹溪之工致。志存自为,欣分瑜次之珍;雅好居奇,争拔波斯之帜。……”
  实际上泾县还有很多的造纸处,茂林吴氏在其乡西沈家坑制作纸,尚书吴芳培有《沈家坑造纸歌》,诗云:“造纸之法传自昔,前有蔡侯后左伯。雁头凤尾各擅奇,光润平滑如砥石。吾乡西南沈家坑,遵古遗制无变更。斩伐溪藤慎选择,香皮浸入寒潭清。雨淋日灸灰汁渍,剥落粗粝存其精。譬如修士勤砥砺,陶镕渣滓归晶莹。活水喧舂千杵鸣,朝冥互答万松声。撶槽举帘焙以火,雪肤玉貌何轻盈。……”震山查氏也有在李白曾栖居过的碧山团溪造纸的遗迹,《泾川查氏宗谱》记载“珍源公卒葬团溪纸槽坑”,即现在的纸页坑。
  泾县云岭镇北贡村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地方,《泾县地名志》记载:“北贡,清末时原名‘胡家村’。有李鸿章题书的‘胡氏宗祠’匾额。相传清末胡世昌奉旨催粮返京路过家乡,为纪念皇差事,便改名为‘北贡里’。”该地名志的“北贡”条显然是根据口碑相传而得来,没有文字依据;“里”也作“这里”解释,实际上宋以前的许多地名才叫“××里”,它是古代最基层的单位机构;泾县胡氏迁徙还是比较清楚的,该地的胡氏当在宋后。因此这里原本就叫“北贡里”,“胡家村”才是以后所改的。北贡这里除了盛产檀皮树,似乎没有其它什么特产,那么北贡“贡”什么呢?北贡村附近的地方如血岭、回军山,县志记载在唐末倒是打过几次恶战,新、旧《唐书》也有黄巢军两次攻陷宣州的记载,这里很可能就是唐朝生产贡纸的地方。战争使得造纸业断代,但天生的檀皮仍能依旧顽强地传下来。以上推测需要艰苦的、严谨的、长期的考察研究。

  最后说一说翟氏,胡朴安的《宣纸说》里记载他所见的造纸工人主要是曹、翟二姓,翟姓掌握制作宣纸技艺毫无疑问,而这时的翟姓工人造纸似乎是在泾县枫坑一带从事该业。据说《泾县翟氏宗谱》里也有与造纸有关的地名记载,说明桃花潭一带也曾经制作过纸。翟姓分老翟家、新翟家,新翟家是陈友谅大将张定玑后裔所冒,要特别重视的是老翟家的老祖宗翟酺,泾县文献资料称为翟酭(可能是笔误,也可能是迁泾县后所改之名)。他是东汉人,曾任尚书,正是蔡伦的上司。他应该对当时最具轰动影响的造纸术非常熟悉,落难流落到泾县后为生计所迫,操起熟悉而又无竞争的造纸术为生也是完全可能的。有关文史还记载蔡伦义子到了扬州,这可能是东汉后扬州、宣州造纸业迅速崛起并成为我国古代造纸中心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泾县造纸历史悠久,各地相互促进,不断创新,推进了宣纸在泾县的发展。
  (作者系泾县文旅委副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