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5654
-
- 注册时间2016-07-17
- 最后登录2020-06-30
- 在线时间2561小时
-
- 发帖3986
- 搜Ta的帖子
- 精华3
- 铜币4000
- 威望3035
- 贡献值0
- 银元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3986
- 铜币
- 4000
- 威望
- 3035
- 贡献值
- 0
- 银元
- 0
|
来源:时尚祁门 文:王齐鹤 姓氏对每个人来说很重要,它是每个宗族血缘关系的表征,是中国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祁门县目前有多少姓氏很难说清。但是有一条可以肯定,那就是有一些村庄基本上是以一姓为主的。如:六都、环砂村的程氏,箬坑、新安高塘的王氏,闪里桃源的陈氏,渚口、伊坑、滩下(鲁溪)的倪氏,祁红汊口、塘坑头、凫峰赤桥的方氏,桃峰、老榨里的胡氏等等。这些村自古姓氏开基祖定居后,世代繁衍,形成宗族,人口发展到一定程度又进行分迁到他地形成新的分支。祁门很多村名自古以来就是以姓氏来命名的。如:祁门县祁山镇的胡家村、何家坞、陈家坞、饶家坞、李家村、林家坦、黄坑、徐家、曹村口、薛家坞、等等。全县这一类的村名可能不下百个。近几年来祁门有些宗族承袭老祖宗的做法,进行续修宗谱、家谱,成立宗亲联谊会,开展寻亲问祖、追本溯源活动。这一现象说明了人民生活安定,生活水平提高了,有时间和精力对“我是谁,从哪里来?”等问题进行探究,以便明明白白地告诉子孙,让他们世世代代记住自己的祖先,永远不会数典忘祖。这是一种很好的爱国爱家乡的优良传统教育。通过宗族凝聚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文物的保护和维修,促进一些地方利用姓氏宗族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对增加居民收入,开辟了一条新的致富途径。 笔者近段时间在写作查阅资料时,查阅到祁门名人胡樵碧先生1942年主纂的《祁门县志氏族考》,从本书介绍中看,他在编纂本书前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到实地查阅研考姓氏宗谱、家谱,对祁门各大姓氏村落祠堂成套宗谱一一寻访考证、摘记,采访氏族长老,以丰富详实的第一手资料为依据进行编纂,内容可信。《祁门县志氏族考》收录了当时祁门县主要姓氏45个。当我读完这本书后,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发现书中所收录的姓氏中不少姓氏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同一迁出地,它就是被誉为“程朱阙里”、徽州宗族圣地的古篁墩村(亦称黄墩,原属歙县、今属屯溪区屯光镇管辖)。历史上从篁墩迁入祁门的姓氏有:方、朱、汪、李、周、胡、邱、洪、倪、江、张、章、盛、许、康、曹、黄、程、戴、金、査等21个,占入志总姓氏数的47﹪.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观。 怎么来看这种现象呢?我查阅了有关历史资料后提出以下看法。 首先,从历史上看。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氏族南迁高潮:即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形成第一次氏族南迁高潮,唐末“黄巢起义”形成第二次氏族南迁高潮,两宋间“靖康之乱”形成第三次氏族南迁高潮。这三次氏族南迁高潮中,每次都有大量北方氏族迁入古徽州,其中迁入篁墩的有几十个姓氏,乱平后,一般都居住下来,繁衍生息。避乱是氏族南迁的最主要原因。其他还有为官分迁、从军分迁、守墓分迁,经商分迁、入赘分迁、游学分迁等等,情况十分复杂。 其次,从篁墩迁入祁门的21个姓氏的时间上看,主要集中在唐末,如李、周、胡、邱、方、倪、章、盛、康、程等。宋、元、明、清也有少数姓氏从篁墩迁入。 第三,从迁入的形式看,大多数姓氏是直接从篁墩迁入祁门,成为该姓氏在祁门的一世祖,繁衍后分迁到各地。如程氏、倪氏、胡氏等等。也有少数姓氏是间接从篁墩迁来祁门,其先祖在篁墩,通过分迁地再迁祁门。如祁门的朱氏,唐景福三年(892)朱革之子朱青从篁墩迁浮梁七溪,成为七溪之祖,其后裔再分迁到朱溪、朱家坞。还有周氏、方氏、江氏、洪氏也是这种请况。 第四,祁门之所以成为篁墩一些氏族分迁的选择地,可能与祁门当时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环境有关。祁门是个多山的深山区,当时交通极不便利,进出祁门只有一条旱路,即县城经大坦大洪岭到雷湖的通道,另外就靠阊江河水路运输。由于交通闭塞,所以相对安全,战乱很难涉及;祁门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越,是人类最佳的居住地;祁门山区物产丰富,特别是木材、毛竹、茶叶和土特产,又缺少日常生活用品,给经商者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山区人民善良、淳朴、宽容的性格,外地人在祁门容易被接纳。所以篁墩一些氏族选择祁门定居是合乎情理的也是比较理想的。 祁门的21个姓氏从一地迁来的现象是徽州历史上特有的,是历史的选择。现在居住在祁门土地上的人们是否想过自己是从哪里来的问题呢?不妨可以追本溯源,找找答案却也是一件乐事。也许你在大街上碰到的一些人的老祖宗和你的老祖宗在一千多年前或几百年前就居住在同一宗族圣地——篁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