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118阅读
  • 1回复

[本网原创]胡安国故乡印象:武夷山(古崇安)“遇仙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9-07
摄影:黄山怪石(2018年7月29日摄于福建武夷山)
景点说明牌
鹅子峰
    白水遇仙桥位于茶景村鹅子峰山脚,距茶景村村部约1.5公里。
    相传建于宋朝时期,重建于己未年(1979年)冬月,由木匠师傅王魁林所建。
    “遇仙桥”是一座廊桥,在古代都建在村里的水口,用于拦风水,桥长50米,宽45米。“遇仙桥”是一座拱桥,四周环境清幽,绿竹荡漾,河水叮咚。
    桥上主要供奉观音娘娘,还有祖师爷爷、奶娘。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是遇山桥的庙会,人们相聚在遇仙桥给观音娘娘一香。
    白水一带,靠近遇仙桥的路边村、茶里村、码头村,这三个村庄轮流做会首,在“遇仙桥”上摆几桌酒席供奉神明,每年的这一天,前来许愿和还愿的人也是最多。
    当地人至今还保留着“偷碗”的习俗,来许愿的人在回家的时候要从庙会上偷块碗回家,并且将它收藏好,不能让别人知道,只有这样才会灵验。如果愿望实现了,第二年你需要准备至少十块碗、十双筷子、十支调羹,去还愿。
    将这个福泽一个个传递下去。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9-07
【相关阅读】“遇仙桥”与白水
白水“遇仙桥”

    白水不仅仅是武夷山市东部的一处自然村,而且是中华文化史上的一个地理座标。在中华文化黄金时代的宋朝,这里走出了“唯楚有材”的湖湘理学创始人胡安国(号武夷先生)等“胡氏五贤”、走出了“奉旨填词”的宋词大家婉约词宗慢词开创者枊永(字耆卿)等“柳氏三杰”,走出了“忠烈刚勇”的战功赫赫抗金名将吴玠等“吴氏兄弟”;走出了“淡泊功名”的却成就了“南方孔子(朱熹)”的刘勉之(号白水先生)等刘氏大儒……他们至今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天空熠熠闪耀。但有关“白水”地名的民间传说却鲜为人知。
    白水村座落于以前称“内五夫”(今属上梅乡)的白鹏峰(也称鹅子峰)东麓。它四周山高岭峻,溪流湍激,道路艰难,但在古代却是建阳、五夫等北上出省的交通孔道。相传很久以前,有位村民看到这里商旅络绎不绝,于是开了一眼小店,为过往行人提供歇息餐饮之所。一次他从遥远山下扛着一大包糯米回来,当准备涉过横在村口的溪流时,只见一位瘸拐的老翁正趟行在急流中,颤颤巍巍,似即将倒下。村民不由分说,将米包抛置溪边后冲向急流,把老人扶稳后再背到对岸。但待他回头扛米时,发现米袋被不慎摔破,糯米大量漏出并被溪流冲走一大半。他提着剩下的小半袋糯米继续搀扶着老人前行。来到小店,他让老翁坐下歇息,自己到井里吊水淘米,生火蒸饭。蒸饭期间,村民告诉老翁,他蒸的糯米饭用来酿酒,酒水卖给过往旅客品饮解乏;酒糟用来养猪,猪肉是客人下酒的好菜。如果能够赚到足够的钱,他要在村口的溪流上修座桥,让过往行人不再受趟河的艰险。
    糯米饭蒸熟了,小店氤氲着诱人的香气。老翁颤动着鼻子说:“我太饿了,能让我吃些?”村民便装了一大碗给他。不想,老翁饭量出奇,三口两口就扒下肚,吃完了连续地还要添加。直到蒸桶里仅剩约半碗,村民瞠目结舌:“今天的酒是酿不成了。”老翁打了个饱嗝,并无愧意,说:“我该走了,既然你酒做不成了,剩下的这点糯米饭就捏成个饭团让我带着路上吃可以么?”村民想,好人做到底,便依了他。老翁拄着拐杖往外走,当来到门口的井边时停了下来,说:“我吃太饱了,这团饭还是留给你吧!”说着将那团糯米饭随手抛入井中。就在村民目瞪口呆时,老翁瞬间消失,只见一只白鹅腾空而起,在屋顶盘旋一圈后,向西边的鹅子峰飞去。这时空中似隐隐飘下一个声音:米酒会有的,桥不能没有。

白水鹅子峰

    村民吓昏了。第二天醒来,感觉自己做了一场怪梦。他将信将疑地来到井边,一股佳酿的醇香扑鼻而来;用吊桶打上来一尝,居然是上好的米酒。不久,他赚足了银两并依诺在村口溪流上修建了一座廊桥,取名“遇仙桥”。所遇的是那路神仙,他也说不楚,乡民们众说纷纭,有说是八仙中的铁拐李,有说就是白鹏峰的白鹅仙。从此,他名声大噪,身份也从一个小店主,摇身一变成了酒庄老板。除了每天亲自从上了锁的井里打酒外,一切都雇长工、短工打理。
    一天,已脑满肠肥的他,一个人逍遥地躺在廊桥上乘凉。一阵清风吹来,一位拄着拐杖的老翁现身他眼前。他定睛一看,就是那位白鹅仙翁,连忙起身致谢。仙翁向他问长问短,最后问他:“我那团米饭酿的酒好不好?”他答:“好是好,就是没有酒糟养猪。”仙翁笑了笑说:“酒糟会有的,凡事有定数!”又瞬间化着一只白鹅飞走了。
    酒庄老板若有所思地回到酒店。这时店里正围坐一群歇息旅客,正等着他打酒喝。旅客询问他这叫什么地方?他没有心思答理,匆匆来到井前,摇起了井里的吊桶。他往桶里看去,一团酒糟正在桶面上晃荡。他开心地笑了,捞出酒糟后,像往常一样将提上来的水灌入酒壶,吆喝着:“酒来啰!”。客人端碗一喝,对他质问:“白水?”他感觉不妙,接过一尝,猛地大喝一声:“白水!”随即昏了过去……
    传说没有告诉我们关于他的后来情况如何,但“白水”成为这里的地名随同他的遇仙桥,以及从遇仙桥走出了一批接一批、一代接一代的俊杰英才,都被切切实实地传了下来。(朱燕涛  文/图)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