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211阅读
  • 0回复

不要浪费本土文化这片富矿——访纪录片人胡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5
来源:兰州日报(2018年11月1日) 作者:华静

胡源

采访临夏砖雕协会会长毛兴文

本届文博会上采访常沙娜

  1968年生于甘肃临夏,1991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曾先后在金昌电视台及甘肃广电总台历任电视新闻记者、摄像、编辑、电视文艺及专题栏目编导,甘肃卫视《中国西北角》专栏制片人、编导,甘肃省广电总台首席编导、甘肃文化影视频道外联部主任等工作岗位。2006年获评甘肃省555创新人才,2009年获评甘肃省领军人才。2017年6月调入兰州文理学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2000年以来制作过电视专题片《神奇的黄河三峡》、电视专题片《香巴拉并不遥远》、电视片《天下黄河第一弯》。《天下黄河第一弯》荣获甘肃广播电视新闻社教奖一等奖、甘肃省敦煌文艺奖二等奖、中国广播影视大奖广播电视节目奖优秀专题提名奖等奖项。纪录片《青砖上的乾坤》荣获中国纪录片十佳十优评选系列片好作品奖、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入围奖等奖项。
  记者在兰州文理学院见到了胡源老师,得知他曾经也从事新闻工作,倍感亲切。出生于甘肃临夏的胡源从小就在民族民俗文化氛围浓郁的环境下长大,特有的民族历史、独有的民风民俗和生活方式,创造了临夏的独特风情,这也为他日后的职业生涯铺垫了深厚的文化背景。“小时候我跟每个普通的孩子一样,对未来充满憧憬,记得那时我非常喜欢看乡间的山坡、草场、田间播放的露天电影,买一次票可以循环看好几遍,当时热映的《少林寺》我看了有20多遍,可以说是非常痴迷了。露天电影属于那个年代的特殊记忆,乡亲们聚在一起,周围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作为承托,别有一番情趣,现在想来,当时已经懵懂地在心中地埋下了电影梦的种子。”胡源回忆道。
  上世纪80年代末,胡源顺利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专业是广播电视工程,学习广播电视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相关基础理论等方面的知识。他调侃自己说:“其实我是工科毕业,是个‘理工男’,后来到金昌电视台之后,因为新闻部缺人,我就担任了采编工作,由‘理工男’转型成了‘文艺男’。”但是转了专业的胡源并没有不适应,反而很得心应手。“我工作的第二年就接触到了纪录片,当时我们策划了一期反映金昌市回收公司的故事,我想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让片子显得更加接地气,这部片子就是《破烂王的黄金梦》,这部片子后来在全省展播并获奖。这部片子的成功可以说这是我第一次触电纪录片,也是我从新闻转到纪录片的一个起点。”胡源说。
  1993年,胡源来到了甘肃有线电视台,新的环境让他干劲十足。他的《中国西北角》栏目是甘肃卫视2005年创办的品牌栏目,以“诠解西部文化、探索丝路历史、展示发展脉络、记录崛起轨迹”为宗旨,着力向外界展现一个“真实的”甘肃。栏目秉持“选题系列化、节目故事化、故事悬念化、悬念细节化”的创作手法完成了《成就甘肃》、《甘肃民间收藏》、《甘肃馆藏文物系列》、《考古甘肃》、《陇文化大系》等一批知名的电视系列片,获得了观众和专家的好评,也赢得了实实在在的收视率,2009年初被评为“甘肃十大电视栏目”第三名,成为甘肃向外界展示悠久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外宣窗口和品牌栏目。在电视台的这段时间,胡源还制作了大量对外宣传、行业、地方文化等片子,极大地提高了他的综合业务能力。“以前的网络不发达,我做每一期节目之前都要翻越大量的资料,只要看到和本土文化有关的资料我都会收集起来,为日后的拍摄工作做准备。”近些年来,胡源拍摄了很多反应本土文化的片子,如《神奇的黄河三峡》、《香巴拉并不遥远》、《天下黄河第一弯》以及最近的《青砖上的乾坤》都到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这与他平时的细心积累是分不开的。
  谈起《青砖上的乾坤》的创作历程,胡源说:“这部片子拍摄历时一年多时间,摄制组以临夏为中心,实地拍摄了甘肃、青海、宁夏、新疆、陕西、天津、北京、江苏、安徽、广西、广东等地砖雕文化的遗存和现状,在与京派、苏派、徽派、岭南及山陕砖雕不同风格的对比中,树立起临夏砖雕与众不同的个性元素,最终制作完成这部展现甘肃地方文化特色的纪录片。”胡源介绍,《青砖上的乾坤》取材于我省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临夏砖雕,全片砖雕手艺人沈占伟、砖雕发烧友毛兴文、砖雕生意人成小波的人生故事为载体,通过考古工作者李成瑞、古代建筑研究者马炳坚、文博专家任经文、作家马进祥等专家学者的精辟阐释,用时下流行的影视语言来表现砖雕这项古老手艺的技艺水准、历史渊源及传承发展,探究临夏砖雕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全国各砖雕流派中独树一帜的文化基因。在创作理念上,我们从一开始就设想摒弃传统非遗类纪录片对许多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及其作品进行详尽赏析、繁复叙述的做法,采取将工艺制作流程和其文化价值融到这项传统手艺传承发展的生产、消费、三个环节中去,相应地让手艺的发展传承有了缘起和动因,也让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有了活体的承载。其中的曲折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和当下流行的影视语态进行表达,就显得自然流畅,富有生活气息。

采访作家冯骥才

胡源在拍摄工作现场

  目前全国已完成的和正在摄制的高清电视纪录片已有上百部之多,这些重大电视文化项目多把镜头聚向西部,瞄准了西部的历史文化资源,把西部题材尤其是甘肃的历史人文作为重要的选题方向,那么,西部纪录片是否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呢?对于这一问题,胡源认为,回顾近三十年西部纪录片的发展历程,甘肃、青海、宁夏、四川、新疆、广西、云南等西部电视台相继出现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西部纪录片的魅力由此可见一斑,然而我们还不能太乐观,因为这些片子虽然获得了不少的荣誉,但其影响也仅仅局限在圈内传播,社会上并不知晓。换句话说,西部本土纪录片至今还没有出现一部像《故宫》、《敦煌》这样能让市场有广泛认可、能在广大观众中造成巨大影响的作品问世,许多所谓的“大作”仅仅在小范围内得到热捧,其社会影响微乎其微。可以说,西部纪录片进入了一个表象繁荣、实则艰难的发展瓶颈期。作为西部纪录片人,我们需要前进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2017年,带着对电影的梦想,胡源到兰州文理学院成了一名影视学的大学老师,给学生们教影视创作。“相对于技术而言,我更希望给学生们带来影视的创作和理念,从意识形态影响他们,让他们有责任意识,尤其是在拍摄和文化发掘保护方面的题材时,让他们具有使命感,要带着问题出发,突破表面化和平面化,将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除了教学活动外,胡源更加把精力放在优秀纪录片的创意和制作上。“目前我想做和正在做的有两件事,一是前不久我到天津大学作家冯骥才的工作室洽谈了关于他的著作《人类的敦煌》授权电视制作权事宜,冯先生对此非常支持,让我很感动,期望尽快把《人类的敦煌》投入制作。二是我想把跟敦煌有关的老师作一系列记录和专访,让他们的智慧能流传下去。目前已经采访了一部分敦煌学者,积累了一部分资料。可喜可贺的是,这个项目已经得到了国家图书馆的支持,他们愿意给我们提供相关涉及敦煌的资料,也会在国图的大讲堂上推广,这个项目就是《敦煌记忆》,我希望能在2020年完成全篇的拍摄和后期制作。”
  谈起自己对纪录片的期望,胡源说:“毋庸讳言,我们甘肃大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底蕴悠远的人文资源、充满诱惑的异质风情,无论是从自然的、历史的,都是成为优秀纪录片诞生的热土。纪录片创作者们应该深入挖掘本地文化,不要浪费这片文化富矿。”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