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5654
-
- 注册时间2016-07-17
- 最后登录2020-06-30
- 在线时间2561小时
-
- 发帖3986
- 搜Ta的帖子
- 精华3
- 铜币4000
- 威望3035
- 贡献值0
- 银元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3986
- 铜币
- 4000
- 威望
- 3035
- 贡献值
- 0
- 银元
- 0
|
—
本帖被 胡宁生 从 宗亲文学 移动到本区(2018-08-16)
—
一、“感慨”的连锁反应 儿时就知道我有个叫胡耐安的伯伯在澳门大学任国语教授。尽管他和父亲是堂兄弟,但和爷爷胡养初是挚交。不时有来自澳门寄给爷爷的信件,但要不是大队给扣下,就是爷爷不敢接,久之就中断了联系,成天各一方的陌生人了。 2011年元月退休后继续工作了二年,至2013年始开始了真正的退休生活。从紧张的工作状态一下子成了无所事事的“社会闲散人员”倒真的不适应。调整心态,自己安排自己,让生活充实。于是将原来的资料整理写写,不时出去走走,拍拍摄摄,不管值不值得写,都写,算是消磨时光。人老了不知觉中就有寻根情结,2013年、2014年清明前后去了老家泾县溪头村二次,分别写了《泾县溪头:老家的眷念》和《“溪头都”老家的感慨》。发到网上后,2013年的“眷念”倒没有太大反响,而2014年的“感慨”竟产生到意想不到的效应。引起激烈振荡。 “安徽省泾县宫庭竹木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国华女士从网上看到后发到了微信朋友圈中,被“皖南美术馆”馆长陈建平先生看到又经微信朋友圈传播到胡传胜先生,后吴国华又通过网络与我取得联系,并与2014年5月2日相聚泾县,大家都表达了要振兴溪头都“龙坦文化”的意愿。 当日下午,大家相邀去溪头,在溪头村部与党总支书记孙四清沟通,形成保护溪头都“龙坦文化”的共识,一拍即合,孙书记当即表示亟待要做好现存文物保护工作,只要发现,要与公安配合做好劝阻工作。在村委会门前,(左起)吴国华、胡平葆、孙四清、胡传胜、胡传农、我、我女儿胡睿、陈建平合影。随后大家商量,达成成立“龙坦文化研究会”的意愿。走进古村落,我们为文物遭到如此严重的破坏而痛心疾首。为此,发表了关于溪头都的第三篇文章《溪头都:故土的牵挂》。 此后,大家通过QQ群、微信群沟通交流。2015年8月29日,胡传胜、胡传农和父亲发小胡元根的长女胡晓明专程来到黄山区,看望年逾94岁的老父亲。书法造诣颇深的胡传胜先生特地为父亲题匾“仁者寿”。别看父亲年事已高,但他的记忆力特好,不仅事件描述清晰,而且时间、地点、人名和人物关系都不差分毫,我是自叹不如。我经常与别人说:“我的记忆是粗线条的,而父亲的记忆是细线条。”见到久违的亲人,父亲特别高兴。以赠匾为背景(左起)我、胡晓明、父亲胡古稀、胡传农、胡传胜留下珍贵的合影。 多年前父亲去宣城胡元根家拜访时就知道胡传农一直默默的重新整理增补“胡氏家谱”,这次他来带来了书稿,父亲在家仔细阅读。 儿媳将午餐安排在在国家级太平湖湿地的黄山区乌石乡。午饭后到坐落在太平湖上游的杨家寨景区,大家边考察,边商议发扬光大溪头都“龙坦文化”的事宜。要有龙头带领大家。要有老牛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干事。 尽管景区有诸多的游艺项目,但都无心观赏。大家是奔着乡情、亲情而聚,沟通的是“龙坦文化”的延续和光大,交流的是如何勾勒溪头都的明天的憧憬。 杨家寨景区是农民企业家从开发佘溪河漂流项目开始,用滚雪球的方式,边开发,边扩展,逐步形成集峡谷漂流、沙滩赛车、森林野战、沙滩骏马、农家大锅饭、野外露营、户外拓展训练、夏令营、徒步、露天影院、篝火烧烤、垂钓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是黄山市环境最优美、功能最齐全的景区之一。 在景区(左起)胡传胜、我、胡晓明、胡传农合影留念后,他们踏上返程。二、我们同是胡国柱的后人 与此同时,台湾学者胡耐安的五子胡毋争也在网上看到“感慨”这篇文章,推荐给堂兄胡骏。胡骏一看就知道是我写的,由此和伯父胡耐安的后人取得了联系。 印象中在澳门的胡耐安伯伯,实情是在两岸不通邮时期,信件都是由耐安伯伯在澳门的学生转发的,其实他一直在台湾“政治大学”任教。 在吴国华女士的力促下,2014年11月27日胡毋争专程从无锡赶到泾县,堂兄毋争和我实现了第一次见面,同时和耐安的四女胡毋夃取得电话、微信联系。 我们是同一脉络的至亲,脉络关系如上。算起来我们是“龙坦胡氏”“胡国柱公支脉”的第四代亲人了。 共同的先人胡国柱一直经商,太平天国时期由于他在外,躲过了“长毛”的烧杀掠夺,使族人免遭灾难,家族得到延续发展。国柱公的三子胡纯兰、胡泽馈、胡瑞璋毫不逊色,齐驾并进。 旧时一般的大户人家分家时家财三个弟兄要平分四份,多出的一份财产为公用资金,这一份由三兄弟轮流经管使用。曾祖父胡泽馈经营公田时风调雨顺,加上经营有方,好运气带来丰厚收入。在溪头都不仅开有“庆康”和“复生”两家店,还置良田600亩,成为一乡富豪。耐安伯伯自述中描述“我祖(胡)瑞璋公、我父(胡)明甫公俱能震扬家声”。可惜胡纯兰无后(注:过去有儿子才算有后,上图脉络关系列出的都是男丁),详情不得而知。 伯父胡耐安生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1921年22岁时身在湖南的他却在安徽省争取到赴日本留学的名额,就读于东京帝国大学。由于关东大地震,民国12年(1923年)秋,回国探亲,休学一年。由湘入粤,任湘军总司令部秘书。一年后仍赴日本续学。民国15年(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奉召回国服务。两年后复赴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完成学业。回国后任国民党中央青年部秘书,后任中央宣传部计划委员、中国农民银行顾问、安徽省政府顾问。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政府内政部首席参事、湖南省党务改组委员会委员兼宣传部长。后退出政界,先后在国立暨南、中山、边疆大学及省立安徽大学任教,育材甚众。 1951年在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任边政学系(现已改称社会系)系主任15年。並任蒙藏委员会的委员。1973年退休,仍兼教授。 他精通英、日文,中文造诣尤深。一生著作甚丰。在大陆任教期间,历川、湘、黔、桂、粤、闽、浙诸省考察,亦曾北临戈壁,南履黎岭,均有记述。其间著作有《中国民族志》、《中华民族》、《边政通论》、《边疆民族志》,征引翔实,文笔犀利,分析得失,士林推崇。此外尚有《先秦诸子学》、《儒道墨三家评介》、《中国文字学检讨》、《民族学发凡》、《说傜》、《粤北排山住民》、《边疆宗教》、《贤不肖列传》、《新湘军志》、《香港三笔》,《六十年来人物识小录》等十数种,约100万字。 国内武汉大学《名人名师演讲录》也将他列入名人篇,并全文刊登他于1927年5月23日在武昌各校学生代表大会上的演讲《准备做新时代的建设人才》。 1977年9月因脑血管疾病逝世,终年79岁。作为学者,胡耐安学术造诣很深,在台湾影响很大,从逝世后他的墓冢左右分别由行政院院长蒋经国和时任总统的严家淦提颁挽额就知他在台湾的影响有多大。一个学者有此殊荣,猜想屈指可数吧?! 蒋经国题字为《悼念耆贤》,严家淦总统题字为《志业长昭》,前者表达惋惜之情,后者彰显贡献业绩。 胡耐安只有十女胡毋意跟父定居台湾,而绝大多数子女都留在内地。自1987年11月始台湾当局开放部分人士赴大陆探亲,结束了近40年两岸同胞不相往来的局面。之后,海峡两岸关系实现正常化,大陆的家人常去台湾祭奠胡耐安先生。 2012年5月,胡耐安的十个儿女及家人,从世界各地聚集一起,寻根来到故土泾县溪头都,在祖屋前留下迟到半个世纪之久的全家福。三、浓浓的胡氏乡情 “一个忘记历史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感谢致力重振“龙坦文化”的有志之士建立了“溪头都老乡”微信群,网络的力量把本是同根、同宗的“陌生人”重新聚集在一起。通过沟通,加强了联系。2015年9月14日,胡耐安的五子胡毋争从无锡赶到杭州,与四女胡毋夃(四徕)聚集后和胡毋夃及长女洪薇于15日从杭州启程来到泾县。在泾县,他们受到“溪头都老乡”群群主吴国华女士的热情接待。 乡情的纽带把原本未谋面的人重新连接在一起,在“安徽省泾县宫庭竹木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国华女士和闻讯赶来的乡亲们与四姐胡毋夃、五哥胡毋争及侄女洪薇一见如故,畅吐思亲之音。 熟悉的家乡的风味,引发起往事的回忆,忆往事,谈今天,其乐融融。“龙坦胡氏远客到,山亦欢来水也笑,共叙溪头芙蓉锦,更赞(吴)国华好周到。” 胡新乐的即兴所作的七律表达喜悦心情。 一发不可收拾。胡升的“青山常在水常清,溪头新土迎故人。魂牵梦绕归根叶,众志成城地生金。”胡春葆的“胡氏先辈多鸿儒,威震中华展宏图。而今后人再相逢,只缘重振龙坦胡。”纷纷表达出浓浓的乡情和对振兴“龙坦文化”的期盼。 老乡相见分外亲,席间大家纷纷举起相机合影留念,这是陈建平拍的照片(左起)前排:胡宝生、洪薇、胡毋夃、吴国华、胡毋争、胡传胜、胡健;后排:徐国栋、吴国平、陈菊香、谈学俊。 胡传胜是安徽省书法协会会员,北京东方中国诗书画院特聘书画师,中国书画报特聘书画家,宣城市政协特聘书画师。他自幼爱好书法,始学唐楷,继学魏碑,后又专攻隶书。先后临习《礼器》、《张迁》、《石门颂》、《褒斜道刻石》等汉碑。并对汉简、帛书及清代隶书大家的墨迹进行了深入的研习。行书以“二王”为宗。篆书以《散氏盘》为范本进行了临习。其书法有张迁的古拙、礼器的精瘦、石门的遒劲、邓石如的厚重、简帛的率意等特点。结体多变,用墨有层次感。得到胡耐安后人回乡的消息,欣然挥毫,专程从合肥赶来,将墨宝赠予胡毋夃、胡毋争姐弟。 胡传胜的书法作品参赛中多次获奖,近期在第二届华夏之星书法国画赛事中,他参赛的作品三投三中,获一金,一铜,一入选的好成绩,刊登在《中国书画报》。不少作品曾在中国税务报、安徽日报等报刊登,还有作品在央视书画频道中播出。他为胡毋夃的长女洪薇特地作了书法作品一幅。铁画银钩、笔走龙蛇、苍劲雄浑、古朴卓雅,卓显功底深厚。 饭后,余兴未艾的大家合影,留驻浓浓的同根、同宗的乡情。参加晚宴的胡宝生感慨“真正了解了溪头,才会真正爱溪头,关注溪头”。四、亲情的延续 16日清晨,儿子胡宣驾车和我赶到泾县,在淸弋江桥头皖南电机厂门前,与早已约好的在这里工作的老乡吴善平见面。吴善平是有心人,他将婶婶因将老家溪头都兰馥堂的老屋卖出而遗留的祖父的遗物精心保管,无偿的还给了我。 按约定时间8:20分准时赶到泾川宾馆,车刚停稳,就见到五哥胡毋争。接到从未谋面的四姐胡毋夃和她的长女洪薇。立即驱车回往黄山区。 尽管手机、微信曾有交流,但面对面还是首次,堂兄、姐的亲情使我们一见如故,车上我们交流融洽。胡毋夃回忆1944年在溪头都居住时期祖父胡养初经常和胡耐安相谈甚欢的场景;胡毋争则谈起儿时我母亲吴明志非常喜欢他,送他竹蜻蜓的往事......而同行的外甥女洪薇还没有理清我们的关系,她妈告诉她:“昨天在泾县是乡情,今天去太平(黄山区)是亲情。” 从泾县出发,经云岭、章渡、桃花潭、龙门,到达太平(黄山区)。父亲与四姐胡毋夃、五哥胡毋争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曾在溪头都“兰馥堂”住在一个庄园里,然而再次相聚竟是七十年后了。 父亲常提起大伯胡耐安。胡耐安虽然和父亲同辈,而和祖父胡养初却是挚友。从爷爷的记者证得知,算起来他是1891年生人,叔侄年龄相差有8岁,但他们的关系如同兄弟。抗战时期的1944年,伯父胡耐安在湖南任职期间长沙沦陷,为躲避战乱,举家逃离长沙,经南昌、景德镇、屯溪、旌德辗转回到未波及战乱的老家泾县溪头都,祖父安顿他一大家子在“兰馥堂”学堂居住。 “兰馥堂”是胡国柱三个儿子分家时,胡耐安的祖父胡瑞璋一家留驻在老屋,而将胡瑞璋兄弟胡纯兰、胡泽馈二人分出而单独新建造的庄园。父亲说以前胡耐安一直在外工作,就是这次才在老家待了几年。 咋一看胡耐安的遗照,父亲说不像了,一看这张他说就是了——他的记忆中还是年轻潇洒时的伯父。 父亲对嫂子杨光明印象很深,一直描叙她是“个子高高的,很漂亮”。四姐胡毋夃带来的老照片,使我们一睹伯母的容貌。杨光明是湖南长沙的大家闺秀,与伯父胡耐安在湖南工作期间相识、相爱。伯父、伯母与长女的合影留驻逝去的幸福时光。 父亲生于1922年,堂兄胡耐安年长他23岁。第一次兄弟相见时,胡耐安已经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留学归来,参加北伐战争结束,在湖南任职的抗日战争期间了,胡耐安只有这段时期为避战乱而回乡居住。同为躲避战乱而返乡的胡惠生(文汇报创始人)和胡耐安出于文化救国,共同着力发展家乡的教育。 民国31年(1942年),胡惠生自上海先期回到溪头都,由大宗祠选派,在三甲祠内的“溪上书屋”创办了“泾县私立龙坦中学”。随后的民国33年(1944年),胡耐安回乡,将“龙坦中学”改办为“安徽省泾县私立龙坦职业中学”,教学内容除文化课程外,还开设有纺纱织布专业。学生来源有本村的、外地的、还有回乡的以及来此地避难的青年。 父亲回忆中说那时胡惠生任“溪头小学”校长,而伯父胡耐安任“龙坦职业中学”校长。 出生于1893的胡惠生小祖父胡养初2岁,但他们同在“兰馥堂”学堂私塾读书,是发小,关系一直密切。父回忆,胡惠生小时家境不好,祖父还不时接济他,曾安排他到“兰馥堂”的学堂小住。这是保存至今的学堂。 根据祖父胡养初记者证记载,1948年的他,已经57岁了。 这段时期由于抗战芜湖等地沦陷,经济冲击很大、加之祖父不善理财,家境愈下。父亲胡古稀在收费很高的教会学校泾县茂村广益中学只读到高中一年级,因为家中羞涩不得不中断学业而辍学了。既然他堂兄胡耐安任“龙坦初级职业学校”校长,为了培养当地教师,“近水楼台先得月”就与祖父商量安排父亲到免费的“绩溪孔灵农业职业学校”就读。胡耐安亲笔修书给该校校长何庆云,直接插班到高二,直至1944年毕业,完成了高中阶段的学业。 旧社会农村医疗条件很差,胡耐安夫人杨光明在溪头都生第十个孩子时不幸撒手尘寰。据四徕姐回忆,当时由于胡耐安在外地,家中乱作一团,而溪头的邮政代办点不能发电报,还是爷爷安排叔叔胡凤逸到十多里外的榔桥发电报,使得胡耐安及时赶回处理后事。如果不是战争,仍然在长沙,就不一定会有这种结果。胡耐安与杨光明遗像的合影,表达了他痛失爱妻的深情。 杨光明走后遗留的孩子均未成人,为抚养孩子胡耐安不得不出去挣钱养育。而将孩子留在老家,托付给由一墙之隔的大爷爷家堂兄胡骏的母亲照顾了一段时间。这张摄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的全家福,女主人却是遗像,四徕姐说看到就想哭。大伯胡耐安怀抱的孩子就是杨光明的十子,战乱时期,疏于照顾,来到人世不久,就不幸夭折。 一看到四徕姐递过来的老照片,父亲脱口而出:“平奶奶”。平奶奶是胡耐安的母亲,由于丈夫胡明甫未满40岁就去世,独自抚养胡耐安、胡慎安兄弟和女儿三人,而女儿23岁时不幸早逝,辛苦一辈子。杨光明共生十个子女,老二很小就夭折了,最后一个女孩老十是也没活太久,杨光明去世后,大陆上的八个子女的抚养重担就落在她的肩上。胡耐安将子女和母亲先后安排到无锡、上海。为了抚养子女,胡耐安工作挣钱,平奶奶照顾孙辈们的生活,日子过得虽艰难倒也平静。这是小脚女人平奶奶与二子胡慎安与孙辈们的合影。(左起:老六胡毋荒,老五胡毋争,老三胡毋放,胡慎安,老四胡毋夃,老七胡毋先,老八胡毋我,老九胡荣。) 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安排胡耐安只身经四川飞往台湾,自此天各一方,生活断了资金链,留在大陆的胡毋华(杨进)、胡毋放、胡毋夃、胡毋争、胡毋荒、胡毋先、胡毋我、胡荣这一大家人艰辛可想而知。大的就自找出路,有的参加抗美援朝、有的早早工作。还有的托付到孤儿院。少年的五子胡毋争,十五岁就进了上海电缆厂,挣钱养活其弟妹。这是在两岸关系正常化后台湾的十妹胡毋意回大陆探亲时(左起)胡毋我、胡毋意、胡毋争、胡毋夃、胡毋荒、胡荣兄弟姐妹的合影。 由于父亲的关系,他们人生坎坷,尽管经受年少、青年、中年的岁月磨砺,但都受到党和国家的培养,个个卓然自立,各有成就,如今他们享受着夕阳的欢悦。他们及子女分散居住在上海、新疆石河子、杭州、郑州、长春、台北、澳大利亚墨尔本、加拿大多伦多、美国西雅图等地球南北东西,但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带时常将他们聚集在一起。四徕姐带来的老照片,让我们分享了亲情。 儿子胡宣说龙门太平湖有家水上餐厅的鱼烧的特好,午餐就安排到这家吃。餐厅网箱现养着鱼,看中那条就现捞现烧。儿子选中了一条大鱼,趁烧鱼间隙,我们走进青山绿水。一鱼多吃,餐桌上的鱼宴确实可口,大家吃的津津有味。结束中餐,回到湖畔,在凉亭小息时,留下这张合影。(左起)胡宣、朱晓红(媳妇)、洪薇、胡毋夃、胡毋争和我。 在环湖公路桥上大家纷纷留影,合影后返回黄山区。安排到市中心黄山饭店入住休息。 晚餐安排到耿城镇辅村。由于地处黄山脚下,得益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的农家乐很有名气。而最为特色的庄堡、毛嫂、云霞的三家饭店均是我的学生开的。中午尝了湖鲜、晚餐就安排山珍。毛嫂饭店的“野猪肉锅”我一直认为是最好吃的。于是电话预定,驱车赶往。 选择到这里还有一个原因,这里位于黄山北大门,黄山近在咫尺。仰首就见黄山北麓诸峰,光明顶山巅的气象站、701电视台发射塔,黄山太平索道的5号塔这三大人工建筑尽收眼帘,怪石“观音飘海”清晰可见。 胡毋争谈起胡耐安曾有的遗憾,尽管生在黄山,而从未到过黄山。趁晚餐准备的间隙,我们驱车去北大门入口。不远处二龙桥伫立的黄山北大门门楼与南大门风格雷同。黄山旅游游客集中在周末和长假,一般从周一到周五游人不多,何况是傍晚?胡毋争,胡毋夃母女在门内留影算是后人代替完成了胡耐安的遗憾。 我们堂兄姐是胡国柱的第四代后人,留存了70年后的相聚。 第五代后人洪薇、胡宣的相聚,是亲情的延续。 过大门就是盘山弯道,车行至芙蓉岭北大门停车场。停车场票务服务中心右侧是芙蓉洞,以前徒步登黄山必须穿洞上山。洞口伫立有刻有“黄山”的石碑,门匾刻有“请观”红色大字,洞内保存有古石雕古碑文。铁栅栏封住了出口。通过栅栏南眺,群峰耸立,景色怡人。 黄山芙蓉岭立体停车场是2010年5月1日启用的一座大型化、现代化、智能化的立体停车场,具有高科技智能管理系统(停车位自动引导系统、车牌识别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背景音乐系统)和自动喷淋报警消防系统。停车场四层,拥有848个车位,与之配套建有观光休闲、餐饮购物、票务服务等设施,是黄山北大门的地标性建筑。停车场距离上山的黄山太平索道站不远,可以步行,也可以乘车到达。尽管没有时间登山,却进入了黄山地界,“有图有真相”的证明来过黄山。 来前,他们只知道太平,还不知道原来的太平县就是如今的黄山区。历史上的太平县就是由泾县划出14个乡而成建的,地理位置同属黄山北麓。洪薇是由新疆选派到美国的学者,现定居在美国西雅图,下山途中停车留影,一览众山小,放眼看世界。 学生黄名山安排的菜肴很丰盛,当然少不了我必点的野猪肉锅。来黄山的朋友和客人众口一致都说黄山菜特别好吃,我总结:主要原因是就地取材,货真价实。这里的茶味特别纯正,其原因除黄山原本就是名茶产地外,更重要的因素是水好。 饭后,回到城区,结束太平行程。合肥出差的女儿胡睿刚赶回黄山区,立即到黄山饭店与亲人们见面。 第二天清晨,儿子将他们一行送到黄山区(太平)至杭州的大巴上,胡毋夃、洪薇母女直接回到杭州家中。安排胡毋争由休宁转乘到苏州的大巴,回到无锡家中。五、亲情在无锡的延续 2016年5月21日,在誉为“溪头四胡”之一的胡耐安四女胡毋夃、五子胡毋争的精心安排下,泾县“龙坦胡氏”胡国柱支脉的后人在无锡聚集一堂。 无锡是胡耐安八女胡毋我夫妇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身为纺织专家和机械专家的她们夫妇,改革开放后,作为人才引进到无锡,曾由于出色的表现,胡毋我被推举为江苏省人大代表。退休后随二女定居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为这次团聚,提前赶到无锡。 胡耐安十女胡毋意生在台湾,长在台北,作为台湾大爱电视节目部资深制作人的她,工作繁忙,她挤出时间,20日晚飞到国内,23日就匆匆赶回台北,只为了这次团聚。 胡耐安六子胡毋荒夫妇专程从长春,胡耐安九女胡荣夫妇携子从上海赶往无锡。 尽管胡耐安长女、三子已离开人世,但长女胡毋华(杨进)儿子朱亮、三子胡毋放的长女胡迟雁夫妇携2女及公公、公婆从上海也赶来团聚。 而作为聚会的组织人胡耐安四女胡毋夃从杭州赶往无锡,与定居在无锡的胡耐安五子胡毋争夫妇忙前忙后,精心安排,实现了这次聚集。 同为胡国柱第四代后人的胡骏从上海,我们父子也赶往无锡。来自天南地北的胡国柱第四、五、六3代后人在无锡的首次相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断了70年的亲情在这里重新链接,延续族人的亲情。六、迟到70年亲情的凝聚 由于历史缘故,使得本是同根的亲人被时空阻隔了70年。尽管在漫长的岁月,大家有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人生轨迹,但根的情缘,亲情的纠结,理不清、道不明的将大家聚集在一起。我们是书香门第家族,胡耐安是族内最杰出的族人。1923年他就跟随孙中山,参加北伐战争为推翻清王朝浴血奋战;民国时期在青年、金融及政府等部门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抗日战争期间由于他曾有日本留学的经历,日本特务曾以同学、友人身份拜访,企图引诱拉拢。遭他断然拒绝。内战期间,他退出政界,而专心从教,并为后人留下诸多宝贵书作。理应他一生坦荡荡,可由于他一直在台湾,国内人很少熟知。 迟到的相聚虽然很短暂,但彼此认识并建立了联系,定会是下一个新的开始,这是历史轮盘运转的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