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227阅读
  • 1回复

[网络转载]胡问遂临《石门铭》,浑然厚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2-11
来源:中国书画网(2016年11月18日)

    胡问遂(1918-1999),浙江绍兴人。沈尹默入室弟子。当代中国书法大家。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兄姐均酷爱书法,伯父胡之光为浙东书法名家。抗日战争初期,投笔从戎,立志报国。抗战胜利后寓贵阳,全国解放后携家定居上海。

胡问遂

    胡问遂(1918-1999),浙江绍兴人。沈尹默入室弟子。当代中国书法大家。
    出身书香门第,祖父、兄姐均酷爱书法,伯父胡之光为浙东书法名家。抗日战争初期,投笔从戎,立志报国。抗战胜利后寓贵阳,全国解放后携家定居上海。
    胡师早年习柳公权,继颜鲁公,得厚重丰润之精髓。转习褚遂良,得缜密灵动之韵致。后溯“二王”行草,兼及智永、李北海、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融会贯通,数十年而不懈。
    其书法之气韵尤得力于北碑,浑然厚重,自成一家。或以擘窠行书为最著名。其名作曹操《观沧海》中堂,字大经尺,雄强峻利,气势磅礴。其书法浑厚凝重,洒脱灵动,气韵高雅,意态从容,是海派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
    历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教员、上海出版学校和上海市青年宫任书法教师,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上海文史馆馆员。书学论文曾入选全国第一、二届书学讨论会。为《辞海》、《美术辞典》书法词条撰稿人之一。师从沈尹默,为其入室弟子。现为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上海文史馆馆员。

胡问遂临《石门铭》

胡问遂临《石门铭》

胡问遂临《石门铭》

胡问遂临《石门铭》

    胡师早年习柳公权,继颜鲁公,得厚重丰润之精髓。转习褚遂良,得缜密灵动之韵致。后溯“二王”行草,兼及智永、李北海、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融会贯通,数十年而不懈。

胡问遂临《石门铭》

胡问遂临《石门铭》

    其书法之气韵尤得力于北碑,浑然厚重,自成一家。或以擘窠行书为最著名。其名作曹操《观沧海》中堂,字大经尺,雄强峻利,气势磅礴。其书法浑厚凝重,洒脱灵动,气韵高雅,意态从容,是海派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

胡问遂临《石门铭》

    历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教员、上海出版学校和上海市青年宫任书法教师,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上海文史馆馆员。书学论文曾入选全国第一、二届书学讨论会。为《辞海》、《美术辞典》书法词条撰稿人之一。师从沈尹默,为其入室弟子。现为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上海文史馆馆员。
    1951年 师从沈尹默先生学习书法。1960年 调入上海中国画院,参与筹建“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1961年 “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成立,任主要干部。1962年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海出版学校书法教师。《大楷习字帖》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1971年为韶山毛主席纪念馆书毛主席《七律·到韶山》大型诗碑。1972年 在《文汇报》发表行草书鲁迅《七律·自嘲》。1978年参加编写《常用字字帖》行书部分,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79年 被选为上海市书法家首次访日代表团成员,访问日本。1980年任第一届全国书法展览会评委会委员。1981年参加在绍兴举办的全国首届中国书学研究交流会,发表论文《论入帖和出帖》。为小学生书《小学生字帖》(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1985年为小学生书《欧体大楷》字帖,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1986年 荣获市文联颁发的首届上海文学艺术奖。1989年应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之邀赴香港举办个人书法展览。在港出版《胡问遂书法选集》。1991年 应邀赴绍兴举办个人书法展览。1993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胡问遂从艺六十年书法回顾展》。出版大型作品集《胡问遂书法集》。1994年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第四次个人书法展览。1995年 荣获第三届上海市文学艺术奖。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2-11
纪念胡问遂诞辰百年 “正大气象”书法大展展出
来源:澎湃新闻(2017年11月5日)

    为纪念当代中国书法大家和书法教育家胡问遂先生诞辰100周年,弘扬中国书法艺术,11月5日,“正大气象——纪念胡问遂100周年系列活动”在中华艺术宫举行。
    此次系列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正大气象——纪念书法名家胡问遂先生诞辰100周年胡问遂师生书法精品展”,“正大气象——纪念书法名家胡问遂先生诞辰100周年国际优秀书法大展”和“正大气象——纪念书法名家胡问遂先生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记者了解到,此次纪念活动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一个内容,同时也是艺术节中惟一的书法展览,这在以往艺术节活动中几乎是没有的,突出了海派书法、海派书法大家的影响。

胡问遂

    胡问遂先生(1918-1999),浙江绍兴人,是当代中国书法家和书学教育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中国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上海市第七届政协委员,1986年获“上海市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1995年荣获“上海文学艺术奖”。胡问遂先生是沈尹默先生的入室弟子,是沈尹默先生1961年创办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的得力助手及传承人,是海派书法艺术的典型代表人物,也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上海解放后近五十年唯一进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的海派书法大家。胡问遂先生擅长正、行、草书,作品浑厚凝重,雄强峻快,尤其是楷书,一派“正大气象”,先生的人品和书品誉满书界,其学生遍及国内及欧、美、亚三大洲八个国家和地区的书坛并取得杰出成果。
    此次展览由“胡问遂书法作品展” “胡问遂学生书法作品展”和“国际书法展”三部分组成。同时,展厅内还有部分特邀作品,其中就包括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同志题写的“正大气象——纪念书法名家胡问遂诞辰一百周年”。

“正大气象”吴邦国

“德艺誉书坛 桃李满天下”龚学平

    第一部分“胡问遂书法作品展”展出胡老历年来的书法作品70件,是胡老一生书法艺术的结晶,尤显珍贵。
    胡问遂早年从柳公权着手,然后转入颜真卿书,取颜书《东方朔画赞》《麻姑仙坛记》,刻意精心,心摹手追。从学颜中得以其用笔圆润、体态敦实的长处。后来又感到颜出于褚,继学褚河南《伊阙佛龛碑》,得其端庄缜密的体态。自临学褚字之后,深感褚字秀逸之气韵出自晋人,遂学“二王”格调。他先学右军七世孙智永的《千字文》墨迹,然后遍临古人学王高手的墨迹,诸如李北海、杨凝式及宋四家等,从中汲取精华,渐成“正大气象”,他决定走敦厚质实、宽博雄健之路。他进而涉趣北碑,《张猛龙》《高贞碑》《崔敬邕》《崇高灵庙碑》,尤其是《郑文公》《始平公》《魏灵藏》,古人的浩然之气荡涤胸怀,笔力沉雄、气势开张、逸宕劲利、磊落震撼之态遂得生之于笔下。

胡问遂临石鼓文

胡问遂临《石门颂》

胡问遂临米芾《向太后挽词》

    胡问遂对上海城市精神的养育和书法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61年,在沈尹默先生倡导下,胡问遂受书刻会委派主持筹备在青年宫举办书法学习班,盛况空前,在上海掀起了学习书法的热潮。胡问遂出版过一系列重要字帖,这些字帖牵动了千万只习字之手,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他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著述,他的书法理论引导着书坛的美学品格、审美情趣、人文情怀和书学之法。他是海派书法艺术的典型代表人物,是上世纪90年代上海解放后近50年唯一进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的海派书法大家。他被选为上海市书法家首次访日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国书法家第一次代表大会,担任全国书法比赛评委,拍摄《中国书法》教学影片和《书坛老宿》电影片,担任《中国历代书法墨迹大观》编委,参与编撰《中国美术词典》,为书法碑帖分科主要撰稿人……所以,胡问遂不单是书法家也是书学教育家。

胡问遂草书

胡问遂楷书

    展览的第二部分“胡问遂学生书法作品展”呈现了胡问遂学生的作品,他们遍及国内及欧、美、亚三大洲八个国家和地区,现在都是中国和国际书坛上的杰出书法家,或在书法家协会担任领导职务。如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著名画家陈逸飞等都曾是他的学生。
    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至今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经胡问遂推荐拜访沈尹默先生并求教两次。他认为,胡问遂先生为海派书法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更怀着一片赤子之心将自己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弟子、乃至所有书法爱好者。“我们今天纪念先生,不仅是缅怀他的人品、书品,也是对他的书法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书法应当为人民服务,传统艺术应以时代精神为指引,濯古来新,为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贡献一份力量。”

周志高作品

刘小晴作品

丁申阳作品

陆康作品

    展览的第三部分为“国际书法展” 通过国内外2800多份作品中经过初评、复评、终评中选出的优秀作品共200多幅组成,其中金奖作品6件、银奖作品10件、优秀奖作品29件,入展作品79件。在评选结束后,评委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言恭达表示:“这次征稿入选的书艺水平不比小型国展水平低,大展征稿是成功的,是十分令人高兴的。”

“国际书法展”获奖作品

国际书法展展厅

    在展览现场,曾经作为胡问遂先生的弟子,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会员的刘小晴告诉澎湃新闻,“胡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楷模,这个楷模就是“正大气象”。书坛上研究楷书,书写楷书,有扎实基本功的人比较少,希望胡老师在上海的影响力能为书法艺术在“碑学”和“帖学”中开创一条道路。”
    除书法展览外,胡问遂先生百年诞辰系列纪念活动还包括出版《正大气象——纪念胡问遂诞辰100周年书法文集》,以及把把胡问遂先生几年来出版过的字帖汇编成《胡问遂十一帖》出版等。

胡问遂影集

    当天下午和明天,“纪念胡问遂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也在展览期间举行。近百位与会专家学者将从胡问遂对传统书法的继承和发扬、中国书法教育的开创、书法理论的发展和书法活动的组织等四个方面全面评价胡问遂对中国书法界的贡献。

研讨会现场

    此次系列活动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指导,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文汇报社等联合主办,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上海中国书法院、上海市政协书画院、上海中国画院、中华艺术宫,协办单位:阳光城集团、上海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新世界集团等承办。
    延伸阅读:胡问遂年表
    1918年1岁
    7月24日(农历六月十七日),生于浙江绍兴覆盆桥。因祖父早年置下祖宅,与镜吾先生“三味书屋”仅一墙之隔(为此先生有方闲章“家邻三味书屋”)。父朴斋公,于上海经营安定烟草公司。伯父胡之光,浙东名书家。兄姐皆擅书。
    1922年5岁
    入私塾,始临习柳公权《玄秘塔碑》。7岁入县立第二小学读书,课余习字。
    1934年17岁
    由胡之光亲授,改习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记》。遂习褚遂良《伊阙佛龛碑》,渐入书法堂奥。1935年随全家移居上海。在坚持练字的同时兼习油画,师从浙东名画家孙月川
    1937年20岁
    至长沙,独自谋生。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认为男儿不能只问笔墨而不问国土沦丧,重新思考人生,寻找报国之门。1938年投笔从戎,在汉口加入国民军陆军第一〇五师政治宣传处宣传队,绘制抗战宣传画等。
    1939年22岁
    因擅书能画,以优异成绩考入卫生局战时卫生员训练班,并被派至贵州从事医疗急救工作。业余时间,从湖南胡卓晨学习书法,得其“封管执笔法”。1941年战火蔓延,赴缅甸腊戌,在国民政府所设运输处当机务员,参加修建二战中的重要国际通道滇缅铁路,后不幸染病,寄住当地人家。
    1942年25岁
    缅甸沦陷,被迫回国,住贵阳。为生计,于贵阳小十字开馆,从事设计商标和广告制作及印刷业务。应贵州茅台酒厂赖永初之请,书写厂名和设计最早的茅台酒商标。
    1943年26岁
    遂在贵阳创办“时轮”印刷厂。是年,结识于右任外甥、国民党贵州党部主任委员周伯敏,常与书画家宋吟可、王渔父、朱大可、王得一、石涤吾等人切磋交流,画技书艺绕有长进。
    1944年27岁
    与宋玉琴于贵阳成婚。1945年12月,长子胡考出生。1947年3月,次子胡炜出生。
    1948年3月,三子胡贤生出生。
    1950年33岁
    新中国成立后,时轮印刷厂以让售方式上交给国家。
    当月,女儿娟娟出生。后举家北上,定居上海。
    1951年34岁
    到处寻师访友,托柳非杞向沈尹默转达了拜师学书之愿。
    沈尹默对胡问遂的书法作品到经历、品行等几经考核,终于答应胡问遂的请求,并亲订授课时间。遂成沈尹默书法方面的第一位入室弟子。
    此后,师从沈尹默达二十余年。
    1952年35岁
    成为沈尹默正式入室弟子后,每周一赴海伦路沈宅上课,风雨无阻,达四年之久。
    结识张充仁、哈定、俞云阶等艺友,并为永安百货公司绘制油画领袖像。
    1955年38岁
    6月,为沈尹默在《新民晚报》连载的《书法漫谈》一文,作多幅执笔、运腕插图。
    1956年39岁
    所撰《介绍中国书法》一文发表于《新闻报》。
    受陈毅市长委托书写书法作品,赠送给印度总理尼赫鲁。
    1957年40岁
    参加上海市工商联开展组织的整风运动的学习。之后停止领取国家发放的资本定息。工商联整风运动结束,和夫人宋玉琴一同被分配到上海大隆机器厂工作。稍后二人又同时被调入浦东通用机器厂。
    1960年43岁
    上海中国画院成立。
    在魏文伯的大力支持下,于11月被调入上海中国画院,协助沈尹默筹建“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上海书法家协会前身)。
    1961年44岁
    上海书法篆刻研究会成立,成为驻会专职干部,主持日常工作。
    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教,在上海工人文化宫举办书法辅导班。
    任《辞海》书法辞目撰稿人,至1965年。
    1962年45岁
    2月,《大楷习字帖》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后重印十余次,发行二百多万册。
    书刻会与上海青年宫合办书法辅导班,每期三个月,前后办了三年,共八期,学员达四千余人,盛况空前。作为该项目负责人,秉承师意,参与拟定教学大纲,安排教务,担任主讲教师。上海电视台转播了上课实况,成为在电视屏幕上教授书法的第一人。
    1963年46岁
    1月,筹办“沈尹默书法展览”,并撰序言。是月13日,所撰《穷变态于毫端——欣赏沈尹默书法》发表于《新民晚报》。1964年1月,上海市书法篆刻展览》在朵云轩二楼举办,以魏碑条幅参展。
    1966年49岁
    “文化大革命”开始,书刻会并入上海中国画院。
    受到政治冲击,与丰子恺等同住“牛棚”,接受审查。逆境中发愤练习书法,每日临池八、九小时,临遍北魏各碑,不顾当时压力,仍与沈尹默来往,坚持学习,同时照顾沈尹默身体,恪守学生之道, “造反派”逼迫其揭批沈尹默,答曰:“老师学问深,学生不懂没法批。”
    1971年54岁
    6月1日,沈尹默去世,享年89岁。
    11月,韶山毛泽东故居纪念馆铜像落成,馆前广场六面体“毛主席诗碑”中五面均是原作手迹,有一面,因要区别于其他面的行书,拟用楷书书写。经毛泽东同意请人重写。受此重任,以《始平公造像》笔意作径尺大字书写毛泽东《七律•到韶山》,以铜铸字,每字重数公斤,笔力沉厚端庄,气势雄伟。
    1972年55岁
    11月14日,郭绍虞所撰《学一点书法》一文发表于《文汇报》,受邀书写鲁迅《七律•自嘲》行草作品以配文,从此书法界开始复苏。1973年第一期《人民中国》杂志首次向日本发表中国的现代书法作品,上海入选七幅作品,六幅为其学生所书。
    1974年57岁
    1月,“文革”期间首次上海市书协篆刻展览于上海美术馆开幕,参与筹备工作并草书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六尺中堂参展。
    1977年60岁
    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书写大幅行书赵朴初《金缕曲•怀念周恩来》张贴于淮海路围墙,字大二尺,长达百米,一时观者云集。
    1978年61岁
    7月,所撰《试谈颜书艺术成就》发表于当年《书法》杂志第2期。
    12月,参与编写《常用字字帖》(第一、二册)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1979年62岁
    4月,草书中堂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参加“上海大阪友好城市五周年书法交流展览会”。
    5月,被选为上海市书法家首次访问日本代表团成员,出访大阪、横滨等七座城市。书法作品一件由横滨市书道联盟收藏。
    1980年63岁
    出任第一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会评委。
    所撰《对临习〈始平公造像〉的评析》一文发表于《书法》当年第1期。
    1981年64岁
    所撰《对临“九成宫”习作的评析》一文发表于《书与画》当年第1期。
    3月,《常用字字帖》第三、四册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书写其中行书部分。
    5月,参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大厅举行的中国书法家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0月,赴绍兴参加首次中国书学交流会,发表论文《论入帖和出帖》。
    12月,编写楷书《小学生字帖3》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1982年65岁
    3月,参与编写《常用字字帖》(第三、四册)由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
    11月,行书中堂蔡襄七绝《访陈处士》参展“纪念中日邦交恢复十周年上海大阪书法篆刻展览”。
    12月,《小学生字帖3》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1983年66岁
    7月,《米芾书翰墨迹简介》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郑重、张晓明所撰《采千古之遗韵 熔百家于一炉——介绍胡问遂先生的书法艺术》发表于《书法》第2期,刊登胡问遂书法作品六幅。
    是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84年67岁
    所撰《什么叫中锋、筑锋》发表于《书法》当年第4期。
    4月,行书中堂“临兰亭”参展《上海大阪友好城市十周年书法篆刻展览》。
    6月,任“文汇书法竞赛”评委。
    9月,作品参展《第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国美术馆)。
    1985年68岁
    3月,所撰《论入帖和出帖》发表于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书法论集》。
    7月,《欧体大楷——少年儿童模范字帖》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楷书《小学生描红本》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9月,日本《书道艺术》“现代中国著名书家”专栏发表专题文章介绍胡问遂书艺成就,并刊发书法作品八幅。
    是年,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二届理事。
    1986年69岁
    4月,获“上海市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是月,被聘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
    10月,出席中国书协在山东省掖县举办的首届全国书学讨论会。是月,受程十发创办的上海中国画院业余进修学校邀请开办“胡文遂书法班”。
    获上海首届文学艺术奖。
    1987年70岁
    5月,为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常用字字帖增补本》书写行书部分。
    10月,任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法书墨迹大观》编委。
    12月,参与编撰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辞典》,任书法碑帖分科主要撰稿人。是月,《水写纸楷书习字帖》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作品入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 书法集》。
    1988年71岁
    2月,被评为一级美术师。
    3月,当选上海市第七届政协委员。
    10月,为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书法墨迹大观五 宋代卷》撰序文《宋元书势》。
    11月,《胡问遂行草字帖》由上海书店社出版。
    1989年72岁
    8月,应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邀请,赴香港举办个人书法展,历时两周。是年,集1950年代以来52幅代表作品的《胡问遂书法选集》在香港出版。
    应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邀,作为12位70岁以上的书法篆刻家之一,参与摄制《书坛老宿》系列电视片。
    参加“全国文史研究书画联展”,同时作品被选入《全国文史研究馆书画藏品选》。
    1990年73岁
    3月,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胡问遂临魏碑四种》。
    7月,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常用字字帖 袖珍本》。
    1991年74岁
    4月,中共绍兴市委、市政府、市文联举办“首届绍兴国际书法节”,并与上海市政协、上海市文史馆、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举办“胡问遂书法展览”,展出历年精品一百件。上海电视台随行拍摄专题片《家邻三味书屋——记著名书法家胡问遂》。
    1992年75岁
    年初,日本书道杂志《墨》3、4月号(总第95期)刊载日中邦交恢复20周年纪念“上海著名书法家十人展”,胡问遂作品入选。受聘日本书画篆刻协会顾问。
    12月,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胡问遂临九成宫》。
    1993年76岁
    9月,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胡问遂书法集》。
    10月在上海美术馆举办“胡问遂从艺六十年书法艺术回顾展”,展览作品一百二十余件,其中有八尺高巨幅通景屏草书,为沪上书展所仅见。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参观展览并题词祝贺,陈至立等市领导出席开幕式,龚学平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致贺词。
    六尺中堂行草毛泽东词一件由毛主席纪念堂收藏,并收入《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全国著名书画家作品集》。
    1994年77岁
    在北京中国美术馆联合举办“胡问遂从艺60周年回顾展”。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布赫等出席开幕式。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专程前往参观,
    六尺对联一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收藏。
    六尺中堂草书毛主席词一件由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并收入大型书画集出版。
    行草一件由中国美术馆收藏。
    1995年78岁
    10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胡问遂行书字帖》。
    是年,荣获上海第三届文学艺术奖。
    经国务院批准,作为杰出高级专家暂缓退休。
    1997年80岁
    4月,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7月,为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当代书家五体千字文》负责书写草书部分。
    1998年81岁
    7月,上海画报出版社出版《上海中国画院画家作品丛书•胡问遂》。
    1999年82岁
    2月19日下午,因感冒转肺炎送上海华山医院,22时30分不停咳嗽,经医生抢救无效,不幸逝世。
    2月25日,上海市书法家协会转胡问遂先生治丧委员会唁电:“胡问遂先生是我国德高望重的著名老书家,他书法教育和书法创作的卓越成就,得到国内外的很高赞誉,推动了我国书法事业的发展。我们谨对胡问遂先生的不幸逝世,致以深切的哀悼,并向胡问遂先生的家属表示慰问。”
    吴邦国、黄菊、巴金、钱伟长、陈至立、赵启正、徐匡迪、陈铁迪、王力平、罗世谦、蒋以任、韩正等送了花圈。市领导孟建柱、龚学平、金炳华、宋仪侨、沙鳞、周慕尧、陈正兴和老领导杨堤等出席前往吊唁。
    (本年表为简缩版。钟正修、郑中荣、徐旭峰对本年谱的编写有贡献)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