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74阅读
  • 0回复

[原创]从舍溪宗祠名称、碑记、墓铭看其源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一宾
 

发帖
1117
铜币
1182
威望
984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2-23
作者:江苏  胡恒俊

    最近,在外地工作的舍溪人胡秋华,从网上看到一篇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贵州按察使胡尧时墓记》,惊喜地发给宗亲共享。据介绍,此《墓记》碑石,系江西泰和县1982年修泸源水库时,从胡尧时墓中出土,被有关方面收藏于泰和县博物馆。《墓记》明确地记述:“舍溪胡氏之先,本建州人五峰先生之后,其仕宋江西提举讳成、字美之,卒于官,因家泰和,葬蟠龙山”。五峰先生,即胡安国季子胡宏,因终身不仕,长期隐居于南岳衡山五峰(祝融、天柱、芙蓉、紫盖、石廪)之下,陪侍安国公著书、讲学,被学者称为“五峰先生”,为湖湘学派的著名旗手,卒谥“明”。由此,则舍溪胡氏之源,非常明白无误。
    而2013年,笔者考察舍溪,分析舍溪胡氏《家藏方册》时,一方面,舍溪胡氏无人知道有此《墓记》出土,另一方面,笔者仅仅局限于《方册》中的内容,予以分析、考证,忽落了《舍溪胡氏族谱》中的其他《墓铭》,以致耗费了那么大的精力,才厘清舍溪胡氏的来源(见拙作《宋高宗敕赞胡安国像真迹与舍溪胡氏家藏方册的惊世之谜》)。这是族源、世系考证中,值得记取的一大教训。
    现将部分舍溪胡氏的《碑铭》、《墓记》,与元、明时期家庙、书屋名称等,摘录如下,汇报给广大宗亲,供赏鉴《方册》时参考。
    一、《贵州按察使胡尧时墓记》1562年)
胡尧时(14991558),字子中,号仰斋,江西泰和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历淮安府推官、兵科给事中、泰州知州,官至贵州按察使。《明史·刘安传》中有记,光绪《江西通志》有其《传》。胡尧时墓,在离舍溪三四十里的泸源,墓前原有石人、石马、神道碑和名家撰写的《碑记》、《墓铭》等。此《墓记》,是胡尧时之子、邑庠生胡舜举所作,特别藏于尧时墓中,“用垂不朽”的。其文云:
    先大夫讳尧时,字子中,别号仰斋,世居舍溪。舍溪胡氏之先,本建州人五峰先生之后,其仕宋江西提举讳成、字美之,卒于官,因家泰和,葬蟠龙山提举之后,十二承事生国宝,始开基舍溪。宝传十一世为齐芳,齐芳子惟学。惟学子弘洁,号好古。好古生月冈府君讳元让,是为大夫曾大父,大父父也。月冈府君以大夫贵,初封文林郎,加赠奉政大夫、兵部车驾清吏司郎中。母肖氏,出庐陵曲山肖大魁裔孙,初封孺人,加赠宜人。大夫以弘治乙未1499年)八月二十六日寅时降生,治《诗经》,中嘉靖元年1522年)江西乡试,登丙戌1526年)龚用卿榜进士,观刑部政。初任直隶淮安府推官。二任兵科给事中。三任以言事,谪主湖广长沙府攸县簿。四任浙江杭州府海宁县知县。五任直隶扬州府泰州知州。六任,再谪新兴令。七任工部营缮清吏司主事。八任虞衡清吏司员外郎。九任本司署郎中事,聘同会试考官,寻丁月冈府君忧,接丁肖氏太宜人忧。乙巳1545年)起复,补兵部车驾清吏司署郎中事。十一任实历郎中俸,授奉政大夫。十二任云南副使,奉敕提督学校。十三任转本省参政,再奉敕提督粮储带管盐法。十四任贵州按察使。壬子1552年)冬入觐,便道过家,展扫遂行,至湖广黄梅县,病作,上书乞休。家居六年,戊午1558年)三月初十日辰时殁于正寝,享年六十。娶肖氏,出南坑仕族,封宜人。子三:舜举、舜咨、舜言。举,邑庠生;咨、言,早夭。孙男二:则禹、景禹。则禹,邑庠生。女一,适南坑肖晴,先卒。孙女四。墓在本县六十四都泸源田湖莲花形,首坤申,趾艮寅。乙未1559年)十一月作内圹,壬戌1562年)十月启视之,吉。是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寅时,奉大夫柩葬焉。先是,舜举既叙述大夫履历。编为年谱,丐诸名公为《铭》、为《表》、为《传》、为神道碑,官爵行谊,俱载之矣。此石,特本其世系,纪其生卒,志其丘陇之所在,纳之圹中,用垂不朽云。
         明嘉靖四十一年岁次壬戌1562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壬寅吉旦
孤子舜举泣血谨志

     此《碑记》发布者加的按语是:“贵州按察使胡尧时墓记一通,1982年出土于泰和县。志高48、宽48厘米。楷26行,满行27字。志尾署‘邑人刘明拜刊’。志石藏泰和县博物馆。”
   《碑记》中,胡成之后,“十二承事生国宝,始开基舍溪。”十二承事,是谁?
    舍溪胡氏家藏《方册》中,有胡宏之子胡大壮嘉定庚午(1210年)亲笔书写并加盖印章的《重修崇安胡氏族谱序》。文中介绍:“吾门世居建州,而近日迁徙者不可胜记。有自此而徙居江西、江南者”,其下分两行加注曰:“胡成,字美之,江西提举,卒于官,因家泰和。娶金氏,子四。葬蟠龙山。此为泰和派。胡忠,字报夫,会稽职驾,因家焉。妻郭氏,子五。藏于永山。此为会稽派。”“又有自江南而转徙姑苏者”,其下注释为“胡理,字一之,尚志不仕,游虎丘而家焉。此为姑苏派。”“又有自江西而转徙杭州、徐州者”,其注释为“胡恕,字应龙,此皆因官而家焉。此为杭徐派。”
    而《崇安谱》中,安国公的子、孙、曾孙情况如下:
    胡寅一子名大原;大原有子六:里仁、绛、纬、璟、力仁、求仁。
    胡宁子一名大常;大常有子二:知仁、得仁。
    胡宏有子四:大经、大本、大壮、大时。大经(胡成)子四;大本子空缺;大壮一子名钧;大时一子名镒。
    在安国公十几个曾孙里,只有一人留居泰和,排行第十二,应是胡成最小的儿子,被称为“十二承事”、“十二承事郎”。说明当时,福建崇安与湖南衡山、湘潭,浙江会稽、杭州,江苏姑苏、徐州,仍保持联系。否则,排行不会如此清楚。
   “十二承事生国宝”,说明国宝是胡成(大经)的第三代,开基于舍溪。泰和派一直把“当大事”的“承事郎”排行“十二”,沿用至今,却没有直书其名讳,尊祖敬宗之情,可见一斑。再看以下诸《墓铭》、《墓表》等,舍溪胡氏之源,会更加明了。


    二、胡尧时祖父《明故好古处士胡公弘洁墓志铭》1520年)
    此《墓志铭》,为明代南京陕西道监察御史贺宽,1520年所作,其文曰:
   舍溪胡氏,于泰和为旧家。起先来自闽之建州,讳安国、仕宋谥“文定”公之后。迄今,而得处士讳清,字弘洁,匾所居曰“好古堂”,乡人称为好古处士。……家庙圯隘,处士独捐己资,拓其址而大新之,复先世所题“种德堂”额。又增田以膳时祀……正德乙亥1515年)冬,祖坟在邑之桂源,被盗墓者数穴,处士且老,亟命子诉于官,犹自举笔为约……讼果得直……处士多英气,横逆不能加,威武不能屈……殁正德丙子1516年)二月初七,享年七十有三岁。……子男七:元温、良、恭、俭、让、敦、睦……孙男七:尧臣、尧时、尧凤、尧命、尧宾、尧服、尧道……奉藏于本里月岭,卯山酉向……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岁在庚辰腊月之吉
              赐进士出身文林郎南京陕西道监察御史  永新贺宽撰

    三、胡尧时祖父《明故乡饮大宾好古先生墓表》1548年)
    此《墓表》,系明代翰林院国史修撰杨慎,1548年应胡尧时之请而作。其文曰:
       胡氏出宋文定公之后,有仕于江右者,移建州之籍,复家泰和,谱牒蝉嫣昭如,载在家乘,传于攻梓矣,兹弗乱缀也。好古生以正统甲子1444年)孟夏上旬,终归以正德丙子1516年)仲春之七日,既年七十有三岁。而先生之孙云南提学按察司副使讳尧时,以贺御史宽《志铭》,示逸史氏杨慎,而表其大者于于墓羡首焉。其辞曰:公讳清,字弘洁,颜所居宇曰“好古堂”,乡人以好古先生称之……虑子业之废,则延名师,而承上世之书香益芳……拓家庙,以己槖而美轮,又增祭田以膳时荐;讼盗葬,以固先丘……而提学公语慎曰:“尧时之志,学吾祖砺之;尧时之成,业吾祖荫之……今尧时之成,秋毫皆吾祖之遗也。”……慎上世亦出庐陵,与公同里,閈谊不得以不文辞也。
皇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十二月望日
                    赐进士及第翰林院国史修撰  成都杨慎顿首拜撰
    此《墓表》中,“胡氏出宋文定公之后,有仕于江右者,移建州之籍,复家泰和,谱牒蝉嫣昭如,载在家乘,传于攻梓矣”,说明胡尧时时代,舍溪的《家乘》、《谱牒》完整,来源清楚,才“蝉嫣昭如”。


    四、胡尧时父亲的《明故封郎官月冈胡公元让墓铭》1543年)
   《墓铭》作者欧阳铎,号右江,泰和县马市蜀口州下坪村人,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官至吏部右侍郎致仕,与胡尧时稔熟。尧时父亲去世时,其次女刚被聘于欧阳铎季子,两家即为姻亲。1543年,主动作此《墓铭》。其文曰:
    ……公享年六十有六。讣闻,子中以虞部正郎,陆奔来归。又二年十二月丙申,奉柩袱葬桂源母坟之左,从治命也。予季子初聘子中君次女,斯文亲戚,殊异他姓。方幸公晚遇,而又悲其不待,且念其平生贻谋之劳,不忍公之无传,谨志之曰:公讳元让,字谦夫,别号月冈。胡之先,本建州人五峰先生之后,有讳成者,字美之,江西提举,卒于官,家为泰和。蟠龙山其上,盖有冢云。月冈所藏,又有绍兴八年1138年)手敕,文定、致堂、五峰三先生影像、若遗墨存焉提举之后,十二承事生国宝,徙舍溪……祖坟在桂源,为豪家所侵,讼于官……祖坟竟获完复……丙戌1526年)子中中进士科,出卒淮安,每遗家书,必以钦恤为勉,岁一再致米于淮邸,曰“以助尔廉。” ……其卒,讣于京,乡士大夫、六省旧僚部曹,自尚书而次,皆临吊,皆自牲礼,为文奠之,可谓哀且荣矣。娶肖氏,即母族子,有淑行,后公数月卒。子三:长尧时,次尧命,三尧道。尧命先公卒……孙男舜举。尧道、舜举,皆邑庠生。……铭曰:
    舍溪流沿建溪(注:即建州崇安籍溪)长,中有“種德”之高堂。仁耕义获发月冈,肌肤玉润性同藏。三世遗像葆幽光,百年山茔复故疆。明经岂不堪为郎,何如教子承龙章。酒中仙客里中藏,倏忽乘云天茫茫。桂源夜月满松篁,依稀潘与生前脟。
            明嘉靖二十二年岁癸卯1543年)十二月甲午之吉
            赐进士第通议大夫吏部右侍郎致仕
            前两京督察院右副都御使  姻生欧阳铎撰
    此《铭》中,特别强调了舍溪与建州崇安籍溪的渊源,及家藏方册中的敕赞、遗像、手迹(遗墨)。足见对舍溪胡氏渊源了解至深。


    五、胡尧时夫妇《明故宪长仰斋胡公偕配肖宜人合葬墓志铭》1574年)
    作者郭应奎,泰和县马市蜀口高坪村人,胡尧时同学、姻亲,进士、嘉兴府知府。
    书丹者郭子章(15421618),字相奎,泰和县冠朝乡冠朝村人,隆庆五年(1571年)进士,历任福建建宁推官、广东潮州知府、四川提学签事、浙江参政、山西按察使,湖广、福建布政使等。
    文曰:
    贵州按察使胡公仰斋谢世十有七年,厥配肖宜人继逝,卜合葬焉。大孝螺溪,自述其考妣行实,而请合葬志铭于予。予谢文事久矣,然与仰斋胡公,同业合志,恶得以不文辞。按公姓胡,讳尧时,字子中;仰斋,其号也。其先出自胡文定、五峰先生后,有讳成者,仕宋江西泰和……公生而颖异不群,六岁能为偶对……行辈分推先,与予及前川曾都谏,切磨快阁武山之间,以意气投合,至嘉靖壬午1522年)荐乡书,犹从予叔中州先生研究经旨……丙戌1526年)登甲第,授淮安推官……进文林郎,封月冈翁如其官,母肖氏封太孺人……丙午奉敕擢云南提学副使……升贵州按察使……男三,长即舜举,为邑庠生,能世公之学;次淮、攸,俱早夭。……公生距殁,享年仅六十;宜人生距殁,享年七十有五。先是舜举卜公宅,兆得六十四都泸源之地,首坤趾艮,于嘉靖壬戌十月二十一日奉空公焉,虚其右以俟。今以润十二月十四奉宜人合葬,从古同藏之义,而以《铭》属予,因得详公之素履而叙述之如此。忆昔安国先生尝云:“立志当以明道,希文自期待。”而五峰也有所谓“今之儒者,移学文艺,干仕进之心,以收其放心而美其身,则又何古人之不可及哉!”此公之世训也。予尝两度居衡山,而公方羁于宦辙;迄公归自粤,而予则已出山也。公曰:“何相左耶?”予曰:“衡山非远,而予非滞于行迹者。”其后欲与公同往,而公亦已病矣。然而往来究未已也。则公之志,岂不有可见乎?铭曰
    学萃一家,世所稀有。父子兄弟,自相师友。安国开源,继以五峰。契悟实深,伊洛浑融。历世既远,乃迁舍溪。仰斋杰出,玉润金辉。英风懋著,大任不远。胡不永年,以究厥蕴。泸源之原,风气葱郁。双璧辉煌,百世无斁!
          赐进士第嘉兴府知府致仕,诏进亚中大夫,前礼科给事中,工部都水司郎中,同学、邑姻,平川郭应奎撰
                     万历二年1574年)十二月十四日    吉日
          赐进士出身,福建建宁府推官,姻晚生郭子章    书丹
          赐进士第贵州按察司签事,前工科给事中  龙遂  篆额
    郭应奎作为胡尧时的同乡、同学,不仅对舍溪源流了如指掌,还对尧时渴望到衡山,瞻仰先祖安国公与五峰著书讲学之地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跃然石上,并慨叹“则公之志,岂不有可见乎?”


    六、胡尧时子舜举夫妇《螺溪处士胡君偕配刘孺人墓志铭》1576年)
    胡尧时之子舜举夫妇墓志铭,系舜举子则禹、景禹之师,同乡、同族人胡直所作。胡直,字正甫,号庐山,长舜举五岁,嘉靖进士,曾任四川参议、广西参政、福建按察使。明代著名学者。隆庆元年(1567年),则禹、景禹拜读其门下。此《墓志铭》,系万历丙子(1576年)秋,应舜举二子之请而作。其文曰:
    昔吉水罗文恭公语某曰:“子之里胡仰斋先生为给舍时,雅善予。后给舍以言事谪归,敕其子汝賢从予学。子归,可朝夕助之。”又,某五从兄,为汝賢君经师,遂因通家往返,称莫逆云。隆庆改元(笔者注:1567年穆宗即位,改嘉靖,为隆庆元年) ,予归自蜀,君率乡士,敦予问学,挈二子游余门……万历……丙子1576年)……秋长逝……君冢嗣则禹、景禹,卜是岁十二月廿一日合葬君与元配刘孺人,得雍江坤山艮向吉壤,手予门人胡以兆《状》,来征《铭》曰:“非师,莫悉知吾父者。”予奚忍辞?按《状》,君讳舜举,字汝賢,号螺溪,晚号东臬居士。其先世建州五峰先生后名成,提举江西,家泰和蟠龙山……父即仰斋先生讳尧时……邑侯祝公多君,表其闾曰:“敦睦之门”。……始病,稍艰食,已而更数医,竟弗起,时九月二十三日也。得年才五十五,岂不悲哉!……子五:长邑庠生,即则禹……;此庠生景禹……;三命禹……;四承禹……;五缵禹……女五……为之铭曰……
族末  正甫直撰

   七、舍溪《正学书院记》1763年)
    此《记》为1763年“族末,定国撰”。定国(17151797),邑庠生。其文曰:
    古者家必有塾,所以成菁莪棫朴之才也。舍溪旧有书屋,额曰“养正”。宋征士郎国宝公所建也,在宗祠“大经堂”后。前,高于公之门;后,敞李尤之堂;左右楹府,如翼之布焉。堂额曰“希圣”。上建层楼,额曰“瞻星处”……洎元司训仁轩公、明承务郎以立公、儒林郎齐轩公,恢拓增饰,历久风雨飘摇、垣摧瓦裂,嘉靖廉宪仰斋公解组归,率族人重新之,崇宏壮丽,加于往昔……廉宪公著有《六如懋修记》、《崇礼集》,皆崇尚正学,为易其名曰“正学书院”,楼额题曰“达天”。……崇祯末年1644年),王室板荡,画栋雕梁毁于兵火,数百年之营构,空余焦土……雍正辛亥1731年)……稍移旧址,备材构造,经始于乾隆庚辰1760年)桂月,逾年仲夏落成。门堂墙廊庑规模已具……翔书院自宋始,开创以来……癸未1763年)秋……诸君嘱予记其颠末,是为序。
                                族末 定国

    此文所“记”的“书院”,溯其源,竟然是近500年前的“书屋”,地址在“宗祠大经堂后”。
    宗祠始建于何时?为何名为“大经堂”?
    对此,《舍溪胡氏族谱》的记载是:舍溪胡氏家庙、书屋,建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当年,国宝公开基舍溪第七年,家庙、书屋,双双落成,又恰值六十大寿,乃名家庙曰“大经堂”,书屋曰“养正”。
    为何将家庙命名为“大经堂”?是否与纪念胡宏长子“大经”(胡成)公有关?
    据胡寅《先公行状》记载,安国公诸孙,除了胡寅子大原,都是安国公逝世五年后“始生”,依序是大经、大常、大本、大壮、大时。
    而从胡宏1147年《与秦会之(秦桧)书》中自称43岁,“去年复哭子,而今年又丧妇”看,胡宏的一位夫人当年离世,之前已经有儿子夭折。
    再从胡寅绍兴十七年(1147年)《祭季弟妇唐氏》中“相其夫君,克有诸孙”看,“季弟”,显然是胡宏;“季弟妇唐氏”,无疑胡宏当年去世的夫人姓唐。而且,这位唐氏夫人,虽然有子夭折,仍然可望有“诸孙”,则明确告诉我们:胡宏之子大经、大本,应生于11431145年。1147年,唐氏因“复哭子”悲伤过度而去世时,大本幼小,只有两三岁,所以湖南湘潭《涌田谱》中,才有胡宏的另一夫人何氏“抚常愷(即大本),生常原(即大壮)、常惺(即大时)”。
    胡宁子名“大常”,显然是胡宁1148年因讥讽秦桧而迁“太常丞祠部郎官”,所以名“大常”。
    中华古代典籍之最,素有“四书五经”之称。而孔子所著的《春秋》,正是“五经”之一,历来被统治者视为“经国安邦”的“大经”。胡安国的《春秋传》,不仅宋高宗赞叹为“甚得圣人之旨”,赐胡安国谥号“文定”,而且被元、明、清三代颁令为科举取士的教科书,沿用数百年。为纪念其不世之勋,安国公去世五年后出生的第一个孙子,被胡宏等以“大经”入《谱》,名“成”,顺理成章。
    胡宏终身未仕,所以宋高宗的敕命、敕赞和文定公画像等珍贵文物,都由他保管。胡宏逝世后,作为长子的大经,受荫被派“提举江西”时,这些文物才被随身带往江西泰和,珍藏成《方册》的。
    由此可见,胡成“提举江西,卒于官,因家泰和”后,“十二承事郎”之子国宝,迁居舍溪,六十大寿时建家庙(后称祠堂、宗祠)供奉列祖列宗及祖公大经夫妇、父母十二承事郎夫妇的神主牌位,以始迁泰和的祖父胡成的“谱名”“大经”为堂号,既有纪念从崇安徙泰和的始迁祖胡成(《崇安谱》名“大经”)之义,更有不忘文定公胡安国重大历史贡献的尊祖敬宗之情。其大孝之心,天地可鉴。同时,在“大经堂”后建“书屋”,以“养正”名之,耕读传家之训,涵养天地浩然正气,对后世子孙的厚望,可谓深且至矣。
    可惜,舍溪最初的家庙《大经堂》、“养正”书屋,后虽屡经扩修、易名。规模恢弘,雕梁画栋,却与《族谱》等珍贵文物一起,都被明末的兵火,化为灰烬,只有此《记》与《方册》,藏于家中,侥幸留存。
    至此,舍溪家藏《方册》中,宋高宗的敕命、敕赞,安国公、胡寅、胡宏公画像,胡宏、大壮的《序》等等珍贵史料,为何会一直保存在舍溪,即使历代名家不言“非安国、胡宏后裔莫属”,亦已水到渠成,真相大白。
    行文至此,不得不说:将《墓铭》、《碑记》、家庙名称,与古旧族谱资料对比分析,以相互印证,甄错纠误、去伪存真,少走弯路,对族系源流尚存考证空间的宗亲们,也许不无借鉴之义。        
                    2019218日)
欢迎关注:胡氏资讯(zhhusw)微信公众平台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