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承霖,男,汉族,192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徽合肥人,安徽农业大学教授,从事小麦生产研究数十年,他跑遍了皖北小麦主产区。2005年发起小麦高产攻关行动,推动安徽省小麦总产提高118亿斤,累计增产600.74亿斤,创造了粮食高产“安徽模式”。他推广的扩大行距、降低播量关键技术,使小麦亩播种量平均下降约10斤,为农民节约成本数亿元。提出的分次施肥、氮肥后移新思路,推动小麦每亩增产75公斤,全省粮食增收7.5亿公斤,增加产值10亿元以上,为全国粮食生产作出巨大贡献。荣获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安徽改革开放40年风云人物等称号。
胡承霖,男,192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安徽农业大学教授,从事小麦生产研究数十年,他跑遍了皖北主产小麦的30多个县和上百个乡镇。2005年发起小麦高产攻关行动,推动安徽省小麦总产提高118亿斤,累计增产600.74亿斤,创造了粮食高产“安徽模式”,为全国粮食生产作出巨大贡献。荣获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标兵、安徽改革开放40年风云人物等称号。
农民心中的“丰收使者”
2005年4月,面对安徽省小麦单产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现状,有着多年科研和实践经验的胡承霖给省政府“上书”,提出通过实施增产计划,实现全省粮食5年增产50亿斤的目标,并随信附了一份3600多字的攻关方案。这一建议,引起时任安徽省省长王金山等省领导的高度重视。随后,省政府成立了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组,由分管副省长任组长,胡承霖任副组长,一场农业生产大会战在安徽省9个小麦主产市拉开序幕。
经过1年的努力,2006年,安徽小麦总产即达193.4亿斤,比2005年增产31.8亿斤,增幅达19.7%,单产首次突破600斤,单产、总产双双超历史最高纪录,带动农民人均增收74元。2007年,在遭受严重洪涝灾害的情况下,全省小麦平均亩产达到640斤,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总产量209.6亿斤,比2006年增产9.6亿斤。
在胡承霖等的精心指导下,经过8年努力,安徽省小麦单产提高了97.4公斤,总产提高118亿斤,累计增产600.74亿斤。单产和总产增幅全国领先,小麦总产增量占安徽省三大粮食增量的80%以上,创造了粮食高产的“安徽模式”,为全国粮食生产作出巨大贡献。
小麦高产攻关的“实践者”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到现在,胡承霖几乎跑遍了安徽省北部主产小麦的30多个县。每到小麦生产的关键期,他都在田间地头,顶风冒雨查看苗情,脚踏热浪指导生产,满腿泥巴传授科技,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泥腿子教授”。
作为小麦高产攻关行动的设计师,他全程参与小麦高产攻关行动,对省、市、县技术骨干队伍进行培训。在小麦生长的各个重要阶段跟踪苗情变化,进行苗情考察和现场指导。关注指导省农委专家联系大户工作,通过省农村广播台金色田园节目向农民宣讲小麦栽培技术、田管注意事项,回答农民电话中提出的技术问题。在安徽日报农村版撰稿,帮助农村干部和农民提高科学种麦认识。抓超高产示范,他所指导的涡阳、蒙城、太和等多个超高产示范区,亩产突破600公斤,最高的亩产达到739公斤,创下安徽小麦单产的新记录。
在高产攻关行动中,他推广的第一项关键技术就是改变农民“大播量”的播种习惯,扩大行距、降低播量。他主动联系学校其他学院,联合研制了集灭杈、旋根、施肥、播种、镇压等五种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农业机械。仅此一项技术,安徽省小麦亩播种量平均下降约10斤,为农民节约成本数亿元。为解决小麦后期脱肥严重的现象,他提出分次施肥、氮肥后移的新思路,先后40余次在省广播电台节目中宣讲和实地指导,使氮肥后移技术得以广泛应用,推动小麦每亩增产75公斤,全省共增收粮食7.5亿公斤,增加产值10亿元以上。
科学种田的“贴心人”
胡承霖干过农活,下放过农村,对农民有着很深的感情,对农业有着执着的追求,心始终和农民在一起、和田里的小麦在一起。怀着对“三农”事业的无限热爱、怀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每年胡承霖都要和他的同事们一起下乡做播种示范,早上5点多就从宾馆出发往麦田里跑,一整天都在麦田里现场开会、做示范播种、检查农业机械等,经常是早饭没吃,中午也就凑合着对付一下,下午再接着示范。跟他同去的同事都觉得受不了,可他却说农时不等人。他常年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学校、省农委、广播电台等之间。每次出差,都要求只住几十元的小旅馆,给农民讲课指导从来分文不取。2010年,感动于他的精神和品格,小麦区的干部群众为他集体向省政府请功。目前,安徽省第二轮小麦高产攻关计划正在深入实施,90岁高龄的胡承霖依旧奔波在江淮大地,为了小麦高产、农民增收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