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735阅读
  • 0回复

乡贤胡宗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8-17
文:胡宁生   图:潘孟智、胡宁生
一、宣潭胡氏与胡氏宗祠
宣潭胡氏宗祠(正面)
    有“中国教授第一村”美誉的胡湾村坐落于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白沙圩,地处江南水乡,荷叶青青、荷花满塘,水荷之景画面优美,风光旖旎,胡湾村就是镶嵌于其间的一颗明珠,以其独特的魅力,点缀其间。
宣潭胡氏宗祠(内部)
    胡湾村并不大,民居建筑与周边建筑并没有多大区别,而伫立在村中的“宣潭胡氏宗祠”,以马头墙、高脊飞檐、曲径回廊,采用木构架,建筑原料为砖、木、石,粉墙黛瓦,其中砖、木、石三雕,独具一格,与周边平原圩区民居有很大差别。
胡湾村宣潭
    缘由村口的水塘叫“宣潭”,这支胡氏称为“宣潭胡氏”,系南宋名臣胡铨的后裔,为避战乱,于元朝末年自祁门金岭辗转迁到胡湾村定居,始祖是心正千一公。
二、闻名遐迩的“教授村”
    六百多年来,胡氏族人休养生息,子孙兴旺。受徽州文化熏染,秉承祖辈尊师重教传统,胡湾村胡姓族人日耕夜读,尊师重教,文风昌盛,人才辈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建国五十年间,由该村学校毕业后外出深造,先后毕业于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学子多达百余人;其中取得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者多达67人,任国内外大学教授者亦有19人,从事现代科技研究工作者有36人,授博士、博士后学位者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五人,胡湾村被誉为“教授村”而闻名遐迩,因此“宣潭胡氏”成了望族。“宣潭胡氏宗祠”徽派元素凸显,宗祠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后遭遇兵燹被毁,于清朝光绪年间重修,尽管经历了五百多年的沧桑,至今基本仍保留完好,并于2012年12月胡氏宗祠被列为省级保护单位,2018年由国家立项资助修缮。现在正着手打造成国家3A级景点,这都主要得益于历代爱家、爱族,宗亲族人的接力呵护。
三、乡贤胡宗泮
胡宗泮
    笔者多次去胡湾村,曾参与了胡湾胡氏宗亲活动,与胡湾胡氏族人接触面广,浓郁文化氛围感受深刻,胡湾村的村情民风投射出人文气息品位,其中耄耋长者胡宗泮是一位为家族事业默默奉献的好乡贤。
芜湖市“胡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全体合影
    初见胡宗泮老先生是在2017年6月24日,受邀去胡湾村参加芜湖市“胡氏宗亲联谊会”成立会议。2017年12月17日,广东惠东召开“第三届世界胡氏宗亲恳亲大会”期间,芜湖市“胡氏宗亲联谊会”会长胡才道告知,胡宗泮在其儿子胡朝锋陪同下,也来到惠东。
芜湖胡宗潘、胡朝锋父子在惠东
    我们在安徽代表团下榻的“四海酒店”再次与他们父子见面,并合影留念,留住异地相聚的瞬间。这次与胡宗泮接触时间较长,期间,很关注胡宗泮、胡朝锋父子,在1500多代表合影现场,胡宗泮老人也异常激动,并感慨道:这么大的场面呀,这次来对了!这个瞬间定格于脑海之中,也被热心宗亲事业的胡宗泮所感动,他们浓浓的父子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文化的场景的真实展现。回来后我们又一同赶赴天长和合肥进行参观、考察。
2018年胡宗泮当选为新一届“宣潭胡氏宗亲联谊会”常务顾问
    曾有幸见证了在新一届的“宣潭胡氏宗亲会”中,他被推选为常务顾问,并共同参加了“胡氏宗祠修缮竣工”暨“优秀学子奖学助学”庆典。
    出生于1937年的胡宗泮老先生经历曲折,自幼家境贫寒,只读过两年私塾,很早弃学务农, 1958年至1962年期间,在芜湖县白沙担任粮食管理员,并兼任前六房村会计;1963年任芜湖高桥土湾生产队队长,在他的领导下,三个生产队在农业学大寨中成绩凸显,他也被评为学大寨先进个人,并受邀到芜湖县各地巡回介绍先进经验,后考虑到他身患腰疾,当地公社党委安排其在优秀企业保沙公社东南窑厂任后勤管理员,并于1973年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4年调任白沙乡农科站当会计,因为责任到户土地承包他由此返乡,继续担任生产队长,六十多年风风雨雨,他在每个岗位都兢兢业业,同时,积极参与村里公益事业,不计个人得失,身先士卒,先后主持修建了全村水泥马路和篮球场场地,为丰富村民精神和物质生活做出了贡献;他搜集资料,努力奔波,为生长在村中数百年之久的一颗老朴树申报名古树保护名录,获得防护;他平时生活艰苦朴素,可在2008年汶川地震时积极踊跃的捐款1000元,获得组织部门认可,展现了一位农村老党员的优良品质。
    他热衷于宗亲事业,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延续一直都在默默奉献。
    在1992年他牵头组织修缮“宣潭胡氏”宗谱,在面对资金紧张,宗亲热情度不高的前提下,他暗下决心,竭尽全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带领修缮组人员走家穿巷,风餐露宿,自掏腰包,节约开支,不计得失,并以身作则,安排的工作餐也很简单,面条、豆干、蔬菜对付就行,历经三年,于1994年完成一稿。2008年又组织修订“宣潭胡氏”宗谱二版工作,完善了谱志,并举行了隆重的颁谱仪式,扩大了影响力,增加了凝聚力,使得许多长期工作在外地的胡氏宗亲前来认祖归宗。
    胡宗泮心系“胡湾祠堂”,年逾八旬的他,2018年5月13日在儿子胡朝锋陪同下率家人关切宣潭胡氏宗祠修缮工程工程
    “宣潭胡氏宗祠”凝聚了他的毕生心血,由于历史久远,历经沧桑,胡宗泮老先生看着在文革中遭受冲击,后又作为胡湾学校使用的“宣潭胡氏宗祠”因年久失修,出现了破烂不堪,屋顶漏雨,顶梁柱腐朽、墙面倾斜、裂缝(1999年裂缝竟达一米多)等各种问题,宗祠塌毁在即,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牵头召集宗亲开会商谈,提出修缮建设,在一群热衷宗族事业的族人共同努力下,确定维修方案,面对七万余元的工程预算,除胡氏族人人均每人10元,共计收交贰万元外,缺口很大,当时村民经济状况普遍不好,筹措资金十分困难,为此胡宗泮老先生不顾旅途劳累,多方奔波,先是向当时的保沙乡政府求援,最终以校舍维修名义争取补贴贰万元,不足部分,他自我加压,并以身作则,通过宣传发动宗亲向亲朋筹措,共让其亲属总捐资近万元,最终在各位宗亲的不懈努力下,筹足了资金,才使得风雨飘摇的宗祠得以在2000年6月份修缮完工,从而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并获得文物保护单位称号,功不可没可歌可泣。
四、家和万事兴
任菊芝与家人留影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胡宗泮一心扑向宗亲事业,得益于老伴任菊芝的倾力支持,从乡邻和儿女口中得知任菊芝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她是旌德蔡家桥人,自小双亲早逝,被人收养,抗战期间,襁褓中的她在日寇空袭中曾被流弹片击中负伤,可谓命运多舛。就是这位地道的农家女,集中国传统美德于一身,她贤惠豁达、通事理,她温柔体贴、相夫教子,堪当楷模。
    对于丈夫热衷的修续宗谱和“胡氏宗祠”修缮事项,她都给予了积极支持和配合,任劳任怨。她把胡家事当成自己事。胡宗泮为宗祠修缮筹资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困难时刻,她主动找亲戚筹资。凌姓姑姥表、章姓外甥,让他们各自捐款1000元,连侄女婿也经不住他的死缠,捐款500元,汪姓亲家捐款100元。她了解到胡姓亲戚儿子搞航运,经济宽裕,当他来家走亲戚时,利用此机会,她对亲戚说:“你的根在胡家。修宗祠也是你的事,捐资你责无旁贷。” 在她的工作下这位亲戚捐资1000元。演绎了“夫妻同心,其利断金”的佳话。
2018年的孙辈胡慧颖、胡慧雯双双被大学录取
    尽管自己目不识丁,家境贫寒,但她十分注重子女的培养,竭尽全力供每位子女上学读书。对于子女的教育,她言传身教,要求子孙们要以善良,友爱,团结和谐为做人准则。她与乡邻和睦相处,善不欺,恶不怕,关心身边每一位亲友,甚至连每个媳妇的口味爱好都熟记在心,能照顾的面面俱到,使这个大家庭形成了和睦相处的家风,让众人啧啧称羡。
胡朝锋、胡朝烈兄弟和父亲胡宗泮的合影,传颂“宣潭胡氏”现代“孝道”佳话。
    正因为有这样一位善良,聪慧的“胡门”媳妇,尽管在2011年因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可至今,胡氏一门三十多口人员的大家庭,仍然保持着相亲相爱,尊老爱幼,团结奋进的传统美德,事业上相互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每个春节期间全家人都能在老宅欢聚一堂,几十年如一日,在当地已传为佳话。
2017年春节胡湾团聚合影
    现所有子女皆生活在江城芜湖,经营钢材贸易,水路运输,船舶建造,船用设备供应及保养维修服务等,为芜湖等地的物流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近年来孙子辈们也有多位在外高校就读,已有一部分学业有成,纷纷走向各自的岗位。
    人丁兴旺,家门繁荣,愿乡贤胡宗泮美好家风永世传承。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