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050阅读
  • 0回复

安徽泾县溪头都“龙坦胡氏”人氏:福建台湾道胡君别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9-12
原文:福建台湾道胡君别传
原文作者:胡培翬

    君姓胡氏,讳承珙,字景孟,号墨庄。先世自徽州婺源,迁泾之溪头都。二十五传至尚衡,顺治壬辰进士,官至湖南布政使司参议;是为君之高祖。曾祖之棅,河南新安县知县。祖兆殷,邑庠生。父远龄,多隐德懿行;生君稍晚,奇爱之。然君自幼驯谨,不烦约束。五岁就传,即颖悟,诵读倍常儿。十岁,能文章。十三,入庠;十八,食饩。岁、科试,联冠其军。嘉庆六年辛酉,君年二十六,膺选拔;其年,即中式江南乡试。乙丑,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庚午,为广东乡试副考官。
    寻迁御史,转给事中。自以为身居言路,当周知天下利弊,陈之于上,方不负职;故其数年中陈奏甚多,多见施行。而其最切中时病者,则有条陈亏空弊端各条:『一日冒滥宜禁。各省司库支发钱粮,向有扣除二、三成之弊。故藩司书吏,外而授意州县、内而怂恿本官,将不应借支之款冒支滥借。此在领者便于急需,不敢望其足数;而在放者利于多扣,不复问其合宜。至于动项兴修工程,多有署印人员辄行支借,离任后归款无期;则虽应放而仍与浮冒无异。一日抑勒宜禁。州县交代,例限綦严;一切铺垫、衣服、器皿等项均不准充抵。近日仍多以议单欠票,虚开实抵者。在新任之员岂肯甘心承受,自贻伊戚;总由上司多方抑勒,逼令担承。一日糜费宜省。各省摊捐、津贴名目纵为办公,岂尽必不可省!闻州县所解各上司衙门饭食、季规等银,逐岁增加。而无益之费如邸报一事,州县多出己赀取阅钞报,而各省又有刻报一分。闻安徽省此项费用,每年通派各属竟及万金!窃思刻报即不可少,亦何须捐费如此之多!一省如此,他省可知;一事如此,他事可知。一日升调宜慎。部选人员多系初任,或尚能谨守管龠;前任有亏,不敢轻易接受。惟佐杂题升及调补繁缺二者,其中固不无结实可靠之员;然每多久历仕途,习成狡滑。于升调之时,或诩担承之力以自见己长,或托弥补之名以巧合上意;上司不加体察,轻易受其欺朦。在题升者急于得缺,明知此地之多累,不复顾后而瞻前;在调补者迁就一时,转因原任之有亏,希图挪彼以掩此。究之担承、弥补,皆属空名,不过剜肉补疮,甚且变本加厉』。其言深切著明。又如奏漕船积弊,谓『舵工、水手习教敛钱,纠结党与,江苏、浙江等帮最甚;恐酿成事端』!后数年,果有浙江漕船滋事重案;足见君于天下利弊,访求者熟也。在科道任内,巡视仓廒、东城,皆弊绝风清。
    己卯,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是冬,授福建分巡延建邵道。莅任,编查保甲,设立「缉捕章程」八条,通行各属;匪徒敛迹。上官廉其能,调署台湾兵备道。至即缉获洋盗张充等多名,均置于法。旋即实授;道光甲申,以病乞假调理。台地背山面海,幅源辽阔,民多犷悍,素称难治;君在台三载,力行清庄弭盗之法,镇之以静、感之以仁,民番安肃,率属清慎。事无钜细,悉心综理;用有积劳成疾。然自君去后,逾年而彰化、淡水即以械斗起衅,扰及全台,至动大兵剿定;则君绥辑之功不少矣。
    君自少工词章;通籍后,究心经术。遇有请求实学者,必殷勤造访,引为同志;人有投以撰著者,必细加考核,别其是非,不为虚文酬应。解经多心得,不苟同前人;以牵于公事,未就。至是,归里调愈,遂专力著作。君初精研「小学」,熟于「尔雅」、「说文」;谓惠氏栋「九经古义」未及「尔雅」,遂补撰数十条。「小尔雅」原本不传,今存「孔丛子」中,世多谓为伪书;君初亦疑其伪,后乃断以为真,作「义证」。其言曰:『「小尔雅」者,「尔雅」之羽翼、「六艺」之绪馀也;「汉书」「艺文志」,与「尔雅」并入孝经家。扬子云、张稚让、刘彦和之伦,皆以「尔雅」为孔门所记以释「六艺」之文者;然则「小尔雅」犹是矣。汉儒训诂,多本「尔雅」;公毛传「诗」,郑仲师、马季长注「礼」,亦往往有与「小尔雅」合者。特以不著书名,后人疑其未经援及。然如「说文」所引「尔雅」之「〈儿京〉」,则固明明在「小尔雅」矣。其中如金舄之解、公孙之偁、请命之礼、属妇之名,合符「诗」、「书」,深裨经谊。沿及魏、晋,援据益彰。李轨「作解」今虽不存,而所注「法言」曼无邵美,即用雅训;是固足以名其学矣。唐以后人,取为「孔丛子」第十一篇,世遂以「孔丛」之伪而并伪之。而郦氏之注「水经」、李氏之注「文选」、陆氏之「音义」、孔贾之「义疏」、小司马之注史、释元应之译经,其所徵引,核之今本,粲然具存;此可见「孔丛」本多刺取古籍,而所取之「小雅」犹系完书,未必多所窜乱也』。又取戴氏震所疑四事,一一辨释;具载本书。嘉庆甲戌,培翬在都,馆于君邸;时方草创「仪礼疏」,昕夕与君谈论。君见郑氏注中引古、今文异字,贾疏多略不及,笑谓培翬曰:『吾当专为书以助子全疏之一矣』。其后在闽渡台,以书笥累重难携,「仪礼」一经,每日公事毕,辄纂一、二条,成「古今文疏义」。其言曰:『郑注所谓「今文」者,乃小戴本,出于高堂生;所谓「古文」者,则「前汉书」「艺文志」云「古经出于鲁淹中」者也。郑君作注,参用二本。从今文者,则今文在经、古文出注;从古文者,则古文在经、今文出注。然今文、古文,各有一字两作者。如「膱」为今文、「胾」为古文,而又云今文「膱」或作「植」;「缫」为古文、「璪」为今文,而又云古文「缫」或作「藻」。且有不言今、古文,但云「某」或作「某」者。殆当时行用更有别本,典籍流传,字多通借。「周礼」故书、「礼记」他本、「论语」异读,凡皆审定声义,务存折衷。此经之注,亦同斯旨。
    其略例,盖有数端。有必用正字者,取其当文易晓、从「甒」不从「庑」、从「盥」不从「浣」之类是也;有即用借字者,取其经典相承,从「辩」不从「遍」、从「膉」不从「嗌」之类是也;有务以存古者,「视」为正字,「示」乃俗误行之而必从「视」是也;兼以通今者,「升」当为「登」,「升」则俗误巳久而仍从「升」是也;有因彼以决此者,则别白而定所从,「乡饮」、「乡射」、「特性」、「少牢」诸篇是也;有互见而并存者,可参观而得其义,「士昏」从古文作「枋」、「少牢」从今文作「柄」之类是也』。又尝撰「春秋三传文字异同考证」。然其毕生精力所专注者则在「毛诗」,所撰「毛诗后笺」一书,采集甚富,后儒说诗之是者录之、似是而非者辨之;而其最精者,在能于「毛传」本文前后会出指归,又能于西汉以前古书中反覆寻考贯通诗义,证明毛旨:此则君所独得者。同时长洲陈奂亦治「毛诗」,君数与书讲论;奂著书惟毛之从,君尚有别择,然亦从毛者多。尝与培翬书曰:『承珙「后笺」,专主发明毛传;为之既久,然后知笺之于传,有申毛而不得毛意者、有异毛而不如毛义者。盖毛公奏人,去周甚近。其语言文字、名物训诂,已有后汉人所不能尽通者;而况于唐人乎、况于宋人乎!姑以一事言之:「召南」「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传:「兴也。厌浥,湿意也;行,道也。「岂不」,言有是也」!笺云:「我岂不知当早夜成昏礼欤!谓道中之露太多,故不行耳」。案此诗首章三语初读之,似与「王风」之「岂不尔思,畏子不奔」、「小雅」之「岂不怀归,畏此简书」文法相类;故笺语云云。「正义」即用以述传:「但此女方被讼不从,而开口乃云「岂不」,欲之作此婉辞不合语意;且他处言「岂不」者下皆言有所「畏」而不敢,此则是谓「非畏」。盖此「谓」字与下章「谁谓」之「谓」,一律皆讼者诬蔑之辞;众不能察,而欲归于召伯之听之者也。故此云「厌浥」者,道中之露。然必早夜而行,始犯多露;「岂不」早夜者而亦谓多露之能濡己乎?以「兴」本无「犯礼不畏强暴」之相诬者也。毛于他诗,「岂不」无传;而独于此言之,明其词旨不同。「岂不」言「有是」者,谓「有是早夜而行者,乃可谓道中多露」;经反言之、传正言之耳」。故不熟读经文,不知传文之妙;不细绎传文,不知笺说之多失传旨。郑学长于徵实、短于会虚,前人谓其「按迹而语性情」者以此。唐人作疏,每欠分晓;或笺本申毛而以为易传,或郑自为说而妄被之毛。至毛义难明,不能旁通曲鬯,辄以「传文简质」四字了之而已。拙著从毛者十之八、九,从郑者十之一、二。始则求之本篇;不得,则求之本经;不得,则证之他经;又不得,然后泛稽周、秦古书:于语言文字、名物训诂往往有前人从末道及者,不下数十百条。拟俟通录一本后,乃摘出别钞,以便就正』。又与魏源书曰:『承珙于「诗」,墨守毛传;惟揆之经文实有难通者,乃舍之而求地证。如「弗躬弗亲,庶民弗信」;「传」谓「庶民之言不可信」;而「左传」、「国语」、「淮南」、「说苑」引此诗,皆谓「民不信上」。此「笺」说之所本,而于经文尤顺;故宜舍「传」从「笺」。然似此者,才十之一、二而已』。此君「后笺」之大旨也。撰稿屡易,手自写定。至「鲁颂」「泮水」而疾作,未卒业;陈奂补之。君诗,亦积生平精力以为者。同邑朱侍讲臶序其集,谓『音节悉本唐贤,使典尤熔其膏液、弃其渣滓。体安以雅、辞丽以则,寄托遥深。诗之正声,庶几弗坠』。盖不诬也。所著「仪礼古今文疏义」十七卷、「小尔雅义证」十三卷,皆手自付梓;「毛诗后笺」三十卷、「尔雅古义」二卷、「求是堂诗集」二十二卷、「奏摺」一卷、「文集」六卷、「骈体文」二卷,卒后子先瀚、先頖次第梓以行世;其为之而未成者,又有「公羊古义」、「礼记别义」二书。
    君操行淳笃。归田后,家居九载,足不出里门,不预外事;惟与二、三故旧,间为诗酒之会。注经常至夜分,寒暑罔辍。平居自奉极俭;然遇修邑城、兴书院及族中平粜等,多乐捐资助成。生于乾隆丙申岁三月十四日,卒于道光壬辰岁闰九月十四日,年五十七。
    论曰:世之沈潜经义、精于考订者,往往拙于文词;即或工文矣,而诗未必工:盖兼之者,难也。又如闾巷憔悴,专壹之士文章学问负一时重名而终其身坎坷不遇者,多矣。君经学、诗文卓然,均可传后,而早登甲料、陟历清要,中岁拥旄海外,宦绩伟然;岂非生有夙慧,得天者厚欤!然君练达时务,貌虽若不胜衣,而虑事周详慎密,心力有过人者;馀又以惜其设施之未竟也!
    ——见「续碑传集」卷七十二「儒学(二)」。
注释:
    1、台湾道:台湾道为1684年-1887年台湾的行政区划名称、最高地方政府官署、或实际地方统治者官职简称。前身为1684年-1723年的台厦道。1887年台湾道升格为省,然仍保留该官署,并计划加设一道,因割台而未实现。虽说台湾省脱离福建省且分省而治,但因为福建与台湾仍有相当密切的行政体系关系,因此台湾省的正式名称仍为福建台湾省。
    2、台湾道除了为台湾清治时期的行政区划名称外,也是台湾地方统治者的官职简称。在此官职方面,台湾道属于道员一级之正四品文官。除了统管台湾政学经建内政外,也制约管辖台湾镇总兵,为台湾地方的实际军政领导人。而其官职全名,依沿革先后为福建分巡台湾厦门道、福建分巡台湾道、福建分巡台湾兵备道、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除此,台湾道官职名称亦称为台湾巡道或分巡台湾道。
    3、福建分巡台湾道:福建分巡台湾道分设置於1727年,此官职与前身台厦道最大不同是台厦道道署设於厦门,升格之后的台湾道则直接设署於台湾台南,也派实赴任。不过在几乎同时期,清朝亦增设巡视台湾监察御史来制衡渡台设署之台湾道。此外,台湾清治时期的这阶段,台湾仍为福建省所管辖,主官皆为外地轮调。1767年,张珽任职期间,福建分巡台湾道升格为福建分巡台湾兵备道,而此次升格后不久,拥有监察台湾军政权责的巡台御史也为之裁撤
    4、别传:古代为人作传,列于家谱的称"家传",列于史乘的称"史传",这都是"本传";本传以外的传记或对本传的补充记载,一般称为别传,以别于"本传"。如《赵云别传》,佚文见《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
    5、胡培翬(hui):胡培翚(1782~1849),字载屏,号竹村,安徽绩溪人。胡匡衷之孙,胡秉钦之子。培翚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举进士,后官至内阁中书,转户部广东司主事。浮沉郎署,因无知遇而拔擢之者,故不得大显。然其居官勤且处事密,故时人有称其治官如治经者,一字不肯放过。其为人廉直,"绝不受胥吏财贿;而扶隐指弊,胥吏咸惮之"[1]。后假照案发,司员失察者数十人,胡培翚及蔡绍江虽无所污,终因随同画诺,被镌级归里。后为东南大吏所延聘,胡培翚历主博山、皋比、钟山、惜阴、云间、娄东、泾川诸书院,又自立东山书院,汲汲以引翼后进为己任。士饫其教,从学者百数十人,成材者不乏其人,汪士铎即其佼佼者,甚为曾国藩所器重。培翚不仅引翼后进,且笃于友谊。郝懿行、胡承珙之遗书,即赖其为之付刻。培翚一生虽不得大显,但其于学却孜孜以求,自少至老,研几探微,励学不倦。胡培翚幼既得祖父礼学熏陶,及其从学凌廷堪,邃精《三礼》。他又曾问学夏郎斋、汪莱,其学力益深。他如江筠、方体、胡承珙、朱兰坡,亦对培翚多所启益。
    6、溪头都:“溪头都”地处泾县东乡,泾县最高峰黄子山南麓,原是有五、六百人家的村落。丹溪水穿村而过,“丹溪”发源于“黄子山”的“白马崖”,“白马崖”是传说一条犯了天条,被玉帝惩罚的龙禁锢化身为白马的地方。由于是龙水,当地流传“一天一暴(下雨),稻米没人要”,是片富庶之地。
    7、湖南布政使司:湖南布政使司为清朝时期湖南省的行政机关名称。布政使司源于元朝设置的地方行政官名。明初,沿用元制,全国府、州、县分属之,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1人,与按察使同为一省的行政长官,基本完善了布政使制度。清朝沿用了明朝布政使制度。明于布政使下设左、右参议从四品,无定员,分守各道,并分管粮储、屯田、清军、驿传、水利等事。清沿置,乾隆十八年(1753)废。
    8、新安县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部,地处北纬34°36′至北纬35°05′,东经111°53′至112°19′之间。北临黄河,与济源县及山西省垣曲县隔河相望;南与宜阳县接壤;西与渑池县及义马市为邻;东与孟津县及洛阳市毗连。
    9、知县, 官名。秦汉以来县令为一县的主官。唐称佐官(县里的其他正式官员)代理县令为知县事。也就是"知县"一词的起源。宋常派遣朝官为县的长官,管理一县行政,称"知县事",简称知县(意即不任命正式地方官,地方官职权由中央派遣的官员代理,所谓"知事",与县令不同),如当地驻有戍兵,并兼兵马都监或监押,兼管军事。元代县的主官改称县尹,明、清以知县为一县的正式长官,正七品,俗称"七品芝麻官"。
    10、邑庠生:邑庠生:即秀才。古代学校称“庠”,故学生称“庠生”,为明清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庠即学校,明清时期叫州县学为“邑庠”、“郡庠”,所以秀才也叫“邑庠生”、“郡庠生”,或叫“茂才”。秀才向官署呈文时,自称庠生,生员等。
    11、隐德懿行:隐德:施德于人而不为人所知,谓之“隐德”。懿行:美德善行。懿 : 懿 yì 美好,多指德行
    12、驯谨:和顺谨慎。
    13、不烦约束:不烦:无需烦劳。约束:有缠缚,束缚,按照约定(特定)条件限制,管束等意思。
    14、颖悟:聪慧过人;极其聪明的(多指少年)。
    15、食饩:指明清时经考试取得廪生资格的生员享受廪膳补贴。亦即成为廪生(明清两代称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又称廪膳生。)
    16、中式:指科举考试被录取,乡试中式者为举人。
    17、乡试: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
    18、翰林院庶吉士:庶吉士,亦称庶常。其名称源自《书经?立政》篇中"庶常吉士"之意。是中国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是为明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明 清 时翰林院设庶常馆,新进士朝考得庶吉士资格者入馆学习,三年期满举行考试后,成绩优良者留馆,授以编修、检讨之职,其馀分发各部为给事中、御史、主事,或出为州县官,谓之“散馆”。
    19、编修:官名。明、清属翰林院,编修正七品职位次于修撰,与修撰、检讨同称为史官。明、清翰林院编修以一甲二三名进士及庶吉士留馆者担任,无实职。
    20、寻迁:不久就迁升为。
    21、给事中:清初沿明制,亦置给事中,无员额限制。顺治十八年(1661年),设都、左、右给事中,满、汉各一员,满员为正四品,汉员为正七品;又设汉给事中二员,正七品。康熙年间改都给事中为掌印给事中,满、汉各一员,均为正七品;给事中,满、汉各一员,也均为正七品。雍正初为加强皇权,六科并入都察院,与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同为言官,有进宫谏诤之现,职掌抄发题本,审核奏章,监察六部、诸寺、府、监公事,其封驳之权有名无实,职权较明为轻。雍正七年,升为正五品。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革官制,省六科,只设给事中二十人,仍隶都察院,分掌原六科公务。
    22、言路:1、旧指人臣向朝廷进言的途径。2. 指向政府或上级部门提出建议或批评的途径。3. 指言官。(监官和谏官,古代并称台谏,通称言官。监官是代表君主监察各级官吏的官吏(耳目)。谏官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
    23、陈奏:臣子向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出自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24、时病:社会上的一些弊端。
    25、条陈:1.分条陈述。2.指分条陈述意见的呈文。 3.指一般的意见书。
    26、亏空:指财用入不敷出,以致负债;挪用公款无法弥补。
    27、冒滥:不合格而滥予任用。假冒浮濫。
    28、司库:指掌兵器卤簿的部门或机构;后指存放和支付汇集资金的地方,如金库和国库。
    29、藩司:藩司衙门相当于省政府办公厅、民政厅、财政厅
    30、书吏:清内外各官署吏员总称,在朝廷各机构者称部办。秉承主官意旨,承办公事。属雇员性质。往往父子师徒相传为业。他们凭借着对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的垄断与控制,大肆营私舞弊,不仅为害百姓,甚至还危害到清代的政治,成为清代的一大弊政。书吏为害是历代封建官僚机构的积弊和不治顽疾,书吏之弊害有增无减,贯穿始终,伴随清王朝至覆灭。
    31、署印:指代理官职。旧时官印最重要,同于官位,故名。
    32、辄行:擅自行使。
    33、浮冒:出自《圣武记?卷九》,意思是虚报冒充。
    34、抑勒:在文言文中共有两层含义,一是强逼,压制,二是勒索,克扣。
    35、例限:条例,限制
    36、綦严:极为严格。
    37、议单:大家一起议定的公约。
    38、欠票:即欠据。借债的字据。即今之借条、欠条。
    39、自贻伊戚:贻:遗留;伊:此;戚:忧愁,悲哀。比喻自寻烦恼,自招忧患。
    40、靡费:奢侈浪费;过度地消耗费用
    41、摊捐:清代的摊捐,是指地方政府以强制摊扣官员(尤其是州县官)养廉银的方式,筹措无法"作正支销"的公务经费。嘉道之际,州县的摊捐负担已经普遍超过养廉银,繁重的摊款直接导致了州县养廉银制度的名存实亡。摊捐的出现,既因财政结构无法应对社会经济变动,也源于财政管理中的摊派机制。嘉道以降,摊捐被普遍"滥用",不仅欠解摊款成为常态,州县也多以亏空、浮收来转嫁财政压力。摊捐因此成为清代财政中的弊政。
    42、邸报:也叫邸抄、邸钞。中国古代抄发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和有关政治情报的抄本。宋代起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明末开始发行活字版本,到清代称京报
    43、部:特指一个国家设在本国首都的中央政府(我国为国务院)旗下的分管某一方面工作任务的机关单位。
    44、管龠(拼音:guǎn yuè,):亦作"筦籥",也是锁匙的意思,因此比喻事情的关键,指用锁加以锁住。《晏子春秋?杂上一》:"管籥其家者纳之公,财在外者斥之市。"
    45、佐杂:清 代州县官署内助理官吏佐贰、首领、杂职三者的统称。
    46、题升:犹提升。
    47、调补:谓调任官职。《九尾龟》第八一回:"调补了 直隶 天津 道,不到一年的工夫,升授了 河南 按察使。"
    48、繁缺:指政务繁忙的官职。旧时,外任官员的繁缺,其辖区广,收入丰,故实为肥缺。
    49、挖肉补疮: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50、变本加厉:厉:猛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51、深切著明(成语):深刻而显明。【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52、漕船:用于漕运的船只。漕,读作:cáo。汉字基本字义指通过水道运输粮食:漕运|漕粮。
    53、积弊::积久相沿的弊病。
    54、习教敛钱:习教:训练,敛钱:,[口语]指向大家收取应交的钱或捐款。或指自动凑集或募捐钱财。
    55、滋事:生事,惹麻烦,制造纠纷。
    56、巡视:指巡行视察。
    57、仓廒,亦作" 仓敖 "、" 仓厫 "。出自《水浒》--《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章,指储藏粮食的处所。
    58、科道:即科道官,明 清 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统称"科道官"。
    59、弊绝风清:(成语)弊:坏事;清:洁净。贪污、舞弊的事情没有了。形容坏事绝迹,社会风气良好。
    60、顺天:即顺天府。是指明清朝两代北京地区,顺天府的辖区在清初多有变化,乾隆八年(1743年)开始固定了下来,共领五州十九县。即通、蓟、涿、霸、昌平五州和大兴、宛平、良乡、房山、东安、固安、永清、保定、大城、文安、武清、香河、宝坻、宁河、三河、平谷、顺义、密云、怀柔十九县,又混称为顺天府二十四州县。
    61、乡试同考官:属清代乡试考官的组成人员之一,主要负责乡试阅卷工作。
    62、福建分巡延建邵道:清代在省与府之间设分巡道,简称道。其长官负责监督、巡察其所属府(州)的政治和司法等方面的情况。福建省共设四道:福宁粮储道、兴泉永道、延建邵道、汀漳龙道。
    63、延建邵道于康熙九年(1670年)设置,驻延平府(今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领延平府、建宁府、邵武府。1912年废。
    64、授:授权、授命。道员(道台)是省(巡抚、总督)与府(知府)之间的地方长官。
    65、莅任:莅任试事,出任职官;上任。<书>动词,(官员)到职。《晋书》卷七十六:"得贤之道,在于莅任;莅任之道,在于能久;久于其道,天下化成。"
    66、保甲:古代(宋王安石始创)的一种户籍编制制度。若干家编作一甲,设甲长;若干甲编作一保,设保长(沿用至解放前)。
    67、福建分巡台湾兵备道:福建分巡台湾兵备道升格设置於1767年。该官衔与前身分巡台湾道最大不同在予明确加授台湾军权,也就是统领台湾镇,负责总兵亦受该官职制约,之后更免受巡视台湾监察御史制衡。1791年,万钟杰任职期间,福建分巡台 湾兵备道再度升格为按察使衔分巡台湾兵备道。
    68、旋即:不久;一会儿;马上;立即;随即
    69、实授:指的是以额定之官职,正式除授实缺。
    70、幅员辽阔:指疆域辽阔。幅员:地域面积,宽窄叫幅,周围叫员。
    71、犷悍:粗野强悍。
    72、逾年:1.亦作"踰年"。 2.谓时间超过一年。 3.一年以后;第二年。 4.经历年岁。
    73、彰化:属台湾省,彰化市,彰化县位于台湾中部,西临台湾海峡,东以平缓的八卦山脉和南投相邻,北以大肚溪和台中相接,南部则和云林县以浊水溪相隔。面积1,074.3960平方千米。地形上以平原为主,属于彰化平原。而彰化县也是台湾本岛面积最小的县。
    74、淡水:淡水区,位于台湾省新北市西北沿海,位于淡水河的出海口北侧,北邻三芝区,南邻台北市北投区,西滨台湾海峡,西南与八里区以淡水河一水之隔。
    75、械斗:指携带致命性武器进行打斗、斗殴的群体性事件。
    76、起衅:1.亦作“起衅”。 挑起事端;寻衅。2.见“起衅”。
    77、绥辑:安抚集聚。
    78、词章:词章 同"辞章"。诗文的总称。语出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
    79、通籍:做官。"籍"是二尺长的竹片,上写姓名,年龄,身份等,挂在宫门外,以备出入时查对。"通籍"谓记名于门籍,可以进出宫门。因此后来便称做官为"通籍"。
    80、撰著:1.写作;著作。2.指修史的职司。
    81、尔雅:《尔雅》,儒家的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词典,是辞书之祖。收集了比较丰富的古代汉语词汇。事实上,《尔雅》并不是经,也不是某一部经书的附庸,它是一本独立的词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尔雅》是现已知的第一部词典,"尔"是"近"的意思(后来写作"迩"),"雅"是"正"的意思,在这里专指"雅言",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82、说文:《说文》:即《说文解字》。是古代汉族文字学著作。东汉许慎撰。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成于安帝建光元年(121年)。原书十四篇,叙目一篇,正文以小篆为主,收9353字,又古文、籀文等异体同文1163字,解释十三万余字。此书在流传中叠经窜乱,今本与原书颇有出入。本书首创部首编排法,为后世字书所沿用。本书对古文字、古文献和古史的研究贡献极大。在清代研究《说文》成为专门学问,给它作注的就有数十家 。
    83、九经古义:十六卷。清惠栋撰。此书所解,包括《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十经。
    84、惠栋:(1697年11月18日~1758年6月27日)清代汉学家。汉学中吴派(苏州学派)的代表人物。字定宇,号松崖,学者称小红豆先生。江苏元和(今江苏苏州)人。祖周惕,父士奇,皆治《易》学,三世传经,赞为一代佳话。生于1697年十月五日(11月18日),死于1758年五月二十三日(6月27日)早年,随其父至广东提督学政任所,父卒归里,课徒著述,终身不仕。其学沿顾炎武,一生治经以汉儒为宗,以昌明汉学为己任,尤精于汉代《易》学。
    85、小尔雅:书名,训诂学著作。仿《尔雅》之例,对古书中的词语作了解释。原本不传,今所谓《小尔雅》是《孔丛子》的一篇。汉代训诂书。班固《汉书?艺文志》著录一篇,无撰人名氏。《艺文志》本于刘歆《七略》,西汉时当已有此书。不过,现存的<小尔雅>是从<孔丛子>第十一篇抄出别行,已经与<艺文志>不同。《隋书?经籍志》有李轨《小尔雅解》一卷,日本藤原佐世《日本见在书目》题李轨略撰。今已亡佚无存。今本《孔丛子》有宋仁宗嘉祐中宋咸注,题孔鲋撰。孔鲋为秦末陈涉博士,清人已定为伪书,可能出自汉末。《小尔雅》既见于《孔丛子》中,时代也不会很早。全书分为《广诂》、《广言》、《广训》、《广义》、《广名》、《广服》、《广器》、《广物》、《广鸟》、《广兽》、《广度》、《广量》、《广衡》共13章。前10章大体补<尔雅>所不备,对名物增益稍多。后 3章释度、量、衡,为《尔雅》所无。乾嘉时代,《小尔雅》不大为人所重视。道光以后作注的有数家。如宋翔凤有《小尔雅训纂》 6卷,胡承珙有<小尔雅义证>13卷。大抵汲取经传训解,以相参证,为世所重。其他如朱骏声有《小尔雅约注》1卷,葛其仁有《小尔雅疏证》 5卷,任兆麟有<小尔雅注>8 卷,皆有为而作,可资参考。
    86、小尔雅义证:《小尔雅义证》是由清朝作家胡承珙撰写的,以小尔雅为主要内容,分十四卷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让读者对小尔雅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是一本价值极高的文学读物。在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中载有《小尔雅》一卷,但没有作者名字,唐之后人把当时通行的《小尔雅》收入《孔丛子》一书中,作为其中第十一篇。由于《孔丛子》系伪书,故一般人也认为《小尔雅》不可靠。胡承珙初也疑其为伪,后乃断以为真,取戴震所疑四事,援以古义一一辨释,复采集经疏选注等所引,遂为《小尔雅义证》十三卷。
    87、训诂学:训诂学(“诂”音“gǔ”,同“古”)是研究中国传统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也在译解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它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阅读古典文献。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学问。偏重於研究古代的词义,尤其著重於研究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   所谓“训诂”,也叫“训故”、“故训”、“古训”、“解故”、“解诂”,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用当代的话解释古代的语言叫“诂”。“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
    88、孔丛子:《孔丛子》三卷,二十一篇,旧题孔鲋撰。内容主要记叙孔子及子思、子上、子高、子顺、子鱼(即孔鲋)等人的言行,书末又附缀孔臧所著之赋和书上下两篇,而别名为《连丛》。到宋仁宗嘉佑时,宋咸曾为该书作注。  现传《孔丛子》七卷,除卷七为《连丛子》上下篇外,其本书六卷之《嘉言》、《论书》、《记义》、《刑论》、《记问》主要记孔子言行,《杂训》、《居卫》、《巡守》、《公仪》、《抗志》主要记子思言行,《小尔雅》为训诂字书,《公孙龙》、《儒服》、《对魏王》主要记子高(孔穿)言行,《陈士义》、《论势》、《执节》主要记子顺言行,《诘墨》、《独治》、《问军礼》、《答问》主要记子鱼(孔鲋)言行。
    89、伪书:"伪书"系指一书的公认著者及时代并非这书的真正著者及时代的书,或简言之"著者不真实的书" 。
    90、义证:指释义的书证。
    91、羽翼:1:名词原意,同翅膀相同。2:比喻辅佐的人或力量。
    92、绪馀:抽丝后留在蚕茧上的残丝。借指事物之残余或主体之外所剩余者。
    93、六艺:六艺指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开始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94、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95、艺文志:中国历代纪传体史书﹑政书﹑方志等,将历代或当代有关图书典籍,汇编成目录,谓之"艺文志"。艺文志的编纂,对研究历代图书文献,考订学术源流,颇具参考价值。方志中编辑收录的诗文,亦多称"艺文志"。亦省称"艺文"。
    96、孝经:《孝经》,以孝为中心,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它肯定"孝"是上天所定的规范,"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孝经》首次将孝与忠联系起来,认为"忠"是"孝"的发展和扩大,并把"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认为"孝悌之至"就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
    97、扬子雲: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字子云,汉族。西汉官吏、学者。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都区 )人。扬雄少年好学,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游京师长安,以文见召,奏《甘泉》、《河东》等赋。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扬雄是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所谓"歇马独来寻故事,文章两汉愧杨雄"。在刘禹锡著名的《陋室铭》中"西蜀子云亭"的西蜀子云即为扬雄。是西汉后期著名学者,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其年轻时,曾一度钦慕屈原、司马相如的辞赋。
    98、张稚让: 张揖Zhāng Yī古汉语训诂学者,字稚让,东汉清河(今河北省清河县)人。曹魏明帝太和年间,官至博士。所著《广雅》十卷,共一万八千一百五十字,体例篇目依照《尔雅》,字按意义分类相聚,释义多用同义相释的方法。因博采经书笺注及《三苍》、《方言》、《说文解字》等书增广补充,故名《广雅》,是研究古代汉语词汇和训诂的重要著作。所著《埤苍》三卷,是研究古代语言文字的专著。还著有《古今字诂》。《隋书?旧唐书?经籍志》并称三卷。《埤苍》和《古今字诂》均已亡佚。还著有《司马相如注》一卷、《错误字諟》一卷、《难字》一卷。传附《魏书?江式传》。
    99、刘彦和:刘勰(xie)(约465年-约520年),字彦和,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中国历史上的文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汉族,生于京口(今镇江),祖籍山东莒县(今山东省莒县)东莞镇大沈庄(大沈刘庄)。他曾官县令、步兵校尉、宫中通事舍人,颇有清名。晚年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浮来山创办(北)定林寺。刘勰虽任多种官职,但其名不以官显,却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龙》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
    100、公毛传「诗」:毛诗,指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也就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毛诗每一篇下都有小序,以介绍本篇内容、意旨等。而全书第一篇《关雎》下,除有小序外,另有一篇总序,称为《诗大序》,是古代中国诗论的第一篇专著。
    东汉经学家郑玄曾为《毛传》作"笺",至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
    101、马季长:马融(79年—166年),字季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历任校书郎、郡功曹、议郎、大将军从事中郎及武都、南郡太守等职,后因得罪大将军梁冀而被剃发流放,途中自杀未遂,得以免罪召还。再任议郎,又在东观校勘儒学典籍,后因病离职。延熹九年(166年),马融去世,享年八十八岁。唐代时配享孔子,宋代时被追封为扶风伯。马融一生注书甚多,注有《孝经》、《论语》、《诗》、《周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书,皆已散佚,清人编的《玉函山房丛书》、《汉学堂丛书》都有辑录。另有赋颂等作品,有集已佚,明人辑有《马季长集》。他尤长于古文经学。设帐授徒,门人常有千人之多。他不拘于儒者的礼节,“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尝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卢植、郑玄等都是其门徒。
    102、郑仲师:郑玄(127年8月29日-200年),字康成。北海郡高密县(今山东省高密市)人。东汉末年儒家学者、经学大师。郑玄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书,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唐贞观年间,列郑玄于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故称“郑仲师”)。宋代时被追封为高密伯。后人建有郑公祠以纪念。《周礼》,原名《周官》,据说讲述的是周代的官制,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每官下又设若干下属,掌管国家的治教礼政刑事六典。但一般认为此书是汉代学者将周代制度理想化而撰成。《周礼》问世后,注家蜂起,门派林立,莫衷一是,东汉郑玄会通各家之说,作《周礼注》,一举取代了各家之说。唐代贾公彦又为《周礼》及郑《注》作《周礼疏》 ,成为《周礼》的又一功臣。后代读《周礼》者离不开这两家。
    103、金舄(xi):古代以金为饰的一种复底鞋。诸侯所穿。《诗?小雅?车攻》:“赤芾金舄,会同有绎。” 孔颖达 疏:“此云金舄者即礼之赤舄也。故笺云:金舄黄朱色,加金为饰,故谓之金舄。” 朱熹 集传:“赤芾,诸侯之服。金舄,赤舄而加金饰,亦诸侯之服也。”一说,黄朱色之复底鞋。
    104、请命::1、指代人请求保全性命或解除疾苦。2. 请求任命。3. 请求指示。表示愿意听命。
    105、属妇:属妇,出自《书?梓材》,指的是妾,指旧时的偏房。《书?梓材》:"至于敬寡,至于属妇,合由以容。"小妾史孔 传:"至於敬养寡弱,至於存恤妾妇。" 孔颖达 疏:"以妾属於人,故名属妇。"
    106、援据:引证。晋 郭璞 《<尔雅>序》:“事有隐滞,援据徵之。”《北史?苏琼传》:“有百姓 乙普明 ,兄弟争田,积年不断,各相援据,乃至百人。”《宋史?胡颖传》:“ 颖 博学彊记,下笔千言,援据经史,切当事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汤氏佣》:“留书千言,文词博奥,自叙悲愤,援据古今,多出意表。”
    107、益彰:yì zhāng 益:更加;彰:明显。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使双方的能力、作用和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108、李轨:李轨,《晋书》无传,《经典释文?序录》说他“字弘范,江夏人,东晋祠部郎中,都亭侯。”《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中兴书》说他:“字弘范,江夏人,仕至尚书郎。”他的生卒年不详,吴承仕先生分析为咸康(公元335—343)以后人。(《经籍旧音序录》页42)晋代的江夏郡,治
    109、水经注:郦道元(?~527年 ),字善长,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北魏时期酷吏、地理学家,青州刺史郦范之子。  幼时随父访求水道,博览奇书,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为官之后,仕途坎坷,未尽其才,历任御史中尉、 北中郎将,迁冀州长史、青州刺史 、鲁阳太守、东荆州刺史,转河南尹,封永宁伯。 执法严峻, 拜关右慰劳大使。 北魏孝昌三年(527年),为叛臣萧宝夤部将郭子恢杀于阴盘驿,赠吏部尚书、冀州刺史。  郦道元撰有《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成为中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但均已失传
    110、李氏之注文选:李善(630—689),唐代知名学者,江都(今扬州)人(一说为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史书上称他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有君子的风范和韵致。有雅行。淹贯古今,不能属辞,故人号“书簏”。李善先后任录事参军、秘书郎、崇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泾城(今安徽泾县)县令。曾因事被流放姚州,但遇赦还,寓居在今河南开封、郑州一带,以讲授《文选》为业,号“文选学”,“诸生多自远方而至”。《文选》,是由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撰的、汇集前代优秀文章的一部经典著作,曾经在历代文人中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历史上,前有研究《诗经》的“诗学”,后有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在唐代,则有研究《文选》的“文选学”。而使“文选学”真正成为一门显学,作用最大的就是李善。当时,李善曾在“文选学”的开山祖师、扬州人曹宪的指导下,为《文选》作了详细的注解。在作注过程中,李善博采众家之长,包括自己年少儿子在内的意见,他都予以采纳吸收。《新唐书 ? 李邕传》中记载了当时李善《文选注》初稿完成后,李善让其子李邕提出批评意见,“汝试为我补益之”。李邕读后,真的提出了一些变更、增删的建议,而李善见李邕提出的建议很有道理,就将相应的内容写在原稿的旁边,出现了“两书并行”的情况。显庆三年( 658年) 累擢崇贤馆直学士,兼沛王侍读,本年前后,李善将修改完善后的六十卷《文选注》上呈给唐高宗李治。高宗皇帝读后,大加赞赏,赐给李善绢绸一百二十匹,并下诏将李善的六十卷《文选注》藏于秘阁。《文选注》也因此大行于当时,而且历代流传,至今仍有极高的地位和巨大的影响。李善又撰汉书辩惑三十卷。《新唐书李邕传》并行于世。扬州旧城旌忠寺南至今尚有一条名为糙米巷的小巷,其实,它是由“曹李巷”之名讹传而来,而“曹李”两字就是纪念曹宪和李善二人的——千百年来,扬州人民一直怀念着曾经给这座城市带来光荣和自豪的历代名人。
    111、《音义》:全名:周易音义。 唐国子博士兼太子中允赠齐州刺史吴县开国男陆德明撰。本名陆元朗,字德明,因为名字犯讳,后世多称为陆德明。著名经学家,著有《周易注》、《周易兼义》、《易释文》等。两《唐书》有传。
    112、孔贾:唐 代经学家 孔颖达 、 贾公彦 的并称。
    113、《义疏》义疏,古书的注释体制之一。起源于南北朝,内容为疏通原书和旧注的文意,阐述原书的思想,或广罗材料,对旧注进行考核,补充辨证,如南朝梁皇侃的《论语义疏》。
    114、小司马:司马贞(679年-732年),字子正,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唐代史学家,开元中官至朝散大夫,宏文馆学士,主管编纂、撰述和起草诏令等。著《史记索隐》三十卷,世号"小司马"。司马贞以《史记》旧注音义年远散失,乃采摭南朝宋徐广《史记音义》、裴骃《史记集解》、齐邹诞生《史记集注》、唐刘伯庄《史记音义》、《史记地名》等诸家的注文,参阅韦昭、贾逵、杜预、谯周等人的论著、己见,撰成对后世很有影响的史学名著《史记索隐》,该书音义并重,注文翔实,对疏误缺略补正颇多,具有极高的史学研究价值,与南朝时期的宋国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合称"史记三家注"。后世史学家誉称该书"价值在裴、张两家之上"。
    115、释元应:【唐】释玄应《众经音义》:以对佛经中感到困惑之字词录出作为词目,注音训于下,并广引字书传说以证之。所释凡佛教经律论四百四十二部。至于训释所资,释典之外,征引群籍百数十种。如郑玄《尚书注》、《论语注》,三家诗,贾逵、服虔《春秋传注》,李巡、孙炎《尔雅注》,以及《仓颉篇》、三仓、《字苑》、《字林》、《声类》、《通俗文》、《说文音隐》诸书,皆久佚之秘籍。故清儒之治小学、斠雠、辑佚者,视为瑰宝。玄应书,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编有引用书索引。
    116、粲然具存:粲然,汉语词汇。拼音:càn rán。形容笑容灿烂的样子。出自《荀子?非向》、《荀子?荣辱》等古文中。具存:犹具在。 《汉书?扬雄传赞》:「自雄之没至今四十余年,其《法言》大行,而《玄》终不显,然篇籍具存。」《后汉书?王允传》:「又集汉朝旧事所当施用者,一皆奏之。经籍具存,允有力焉。」
    117、刺取:刺探、掘取,采取,选用。
    118、窜乱:读音是cuàn luàn,指修改变动。
    119、戴震:戴震(1724年1月19日-1777年7月1日),字东原,又字慎修,号杲溪,休宁隆阜(今安徽黄山屯溪区)人,清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哲学家、思想家。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被召为《四库全书》纂修官。乾隆四十年(1775年)第六次会试下第,因学术成就显著,特命参加殿试,赐同进士出身。卒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享年五十五岁。
    120、昕夕:朝暮。谓终日。 宋 沈括 《贺年启》:"祈颂之诚,昕夕于是。"《明史?雒于仁传》:"﹝于仁﹞《酒箴》曰:'耽彼曲糵,昕夕不辍。'"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巫娥月妹》:"故寓其旁,昕夕歌舞。" 叶圣陶 《倪焕之》十七:"合并以后,昕夕相亲,灵心永通。"
    121、引古:应用古代的史实或文献
    122、今文:汉 代称当时通行的隶书为今文,以别于籀书的古文。
    123、今古文经之争:从战国到西汉,中国文字(汉字)有过两次大变化。战国时流行的是"籀书"(大篆),但各国所用差异甚多,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书同文",将籀书规整为小篆。汉代又通行简化小篆为隶书。因此,汉代人用隶书书写的书籍成为"今文"(即当代的、当时的文字),汉以前用籀书写或小篆写下来并流传到汉代的则成为"古文"。汉代的今古文经之争,虽和书写所用文字的今古有关,但实际争论的问题,却在文字背后,涉及的问题很多。古文经是用秦统一以前的大篆抄写的经典。始皇帝焚书坑儒的时候,据说民间有人将一些经典埋藏起来,西汉前期相继发现,主要有古文尚书、周礼、春秋左传等。今文经则是焚书之后,凭老儒记忆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和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文字隶书记录下来的经典。西汉前中期,今文经学派是占据上风的,醉客记得那个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么?他所属的公羊学派就是今文经的系统。汉武帝时期设立的五经博士就是学今文的,古文经学大约都是在民间学术界流传。司马迁年轻时是学过古文尚书的,可见当时也是有古文在流传了。到了差不多王莽时期的前后,有一个大儒叫刘歆的,他建议应该设立古文经学博士,以排斥今文经学。今文学派当然不干了,然后就是大论战,刘歆被暂时踢出京师。这就是今古文二派之争的开始。顺带我提一句,刘歆他爹刘向是今文派的,刘歆自己是反今文的,梁启超说过刘歆有些不孝。而且梁任公之前清儒好多说刘歆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或者学术地位什么的,篡改过春秋左传。这个,醉客你自己翻翻相关的记载吧。你问古今文哪个更符合原著什么的,除掉古文经学的伪书之外(今天也很少有人捍卫这些书本了吧?),我觉得两家都是取一面。今文学一般是求致用,要求从微言中得大义,然后能联系实际。古文则比较脱离现实环境,接近纯学术派,偏重的是训诂和考据,比如我们今天的文字学和考古学就该算是古文学派。顺带我再提一句,古今文经有传本内容上的相争,古今文经学则更多是治学方向和经义解释上的区别。今文学因为被汉武帝列为指导思想,后来又有谶纬之类的东西加进去,所以王莽之后东汉中前期就式微了。再到了东汉后期,儒家注书之风大盛,马融、郑玄这些大家,参采今、古文经学相结合的方式解释经义,经学上的流派就渐渐趋向统一。再到了清代,古今文经学又开始了岔道。不过著名的乾嘉学派和常州学派,虽然各自研习古今文经学,但是其实只是侧重点问题,很少有相互攻击一说,就是我之前说的一个实干一个学术罢了。
    124、疏:疏指对古书的旧注作进一步解释。
    125、仪礼注疏:《仪礼》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先秦时代有关社会习俗和礼制的资料总汇,对研究儒家思想和古代社会生活极具价值。历代为之作注解者很多。唐代编《五经正义》,将郑玄注和贾公彦疏作为钦定的《仪礼》注释,编成《仪礼注疏》,成为后世最权威的《仪礼》读本,与其它唐代钦定儒家经典注疏统称为《十三经注疏》
    126、贾公彦: 贾公彦(生卒年不详,活动期公元7世纪中叶)中国唐代学者。铭州永年(今河北永年县)人,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发现指纹的特征及用途。他官至太学博士。撰《周礼义疏》50卷、《仪礼义疏》40卷。指纹是手指远端掌面的凹凸花纹。由长短、形状、粗细、结构不同的纹线组成,分弓、箕、斗三种基本类型,具有终生不变、各不相同的特点。因此,指纹被广泛用作侦破案件、人身保险、研究遗传疾病和人的自然素质的依据,成为法医学和遗传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据德国R?海因德尔撰写的《指纹鉴定》 (1927年)一书中指出:“世界上第一个用作鉴定的指纹的著作者是中国唐朝的贾公彦,他是唐代的著作家。他的作品大约写于公元650年,他是着重指出指纹是确认个人的方法的第一人”。撰有《周礼义疏》、《仪礼义疏》,均收入《十三经注疏》 。唐朝儒家学者,经学家, 《三礼》学专家。
    127、书笥:书箱
    128、累重:负担重,沉重。
    129、辄:总是,就,
    130、小戴本:《小戴礼记》亦称《小戴记》,即《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131、高堂生: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二十一位先圣前贤配享孔子庙堂,与孔子一起接受祭祀。这二十一人的名单里,就有新泰人高堂生。高堂生,复姓高堂,名伯,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战国末至西汉初,出生在今山东省新泰市龙廷镇苗庄村一带,高堂生也称为“高堂伯”。高堂生一生的最大、最了不起的贡献就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礼”的传承和发扬光大,被称作礼学宗师,后人称之为礼圣。
    132、郑注《仪礼》:汉唐时期“三礼”最权威的注本是郑玄注。郑玄(一二七—二〇〇年),字康成,东汉末年北海高密(在今山东)人,事详《后汉书?郑玄传》。郑玄生性不喜为官,曾拜今文家第五伦、古文家马融为师,兼得今古文之长。后四处游学,并广收门徒。郑玄遍注群经,囊括大典,是汉代经学之集大成者。郑玄注经立足古文,会通今古,其《仪礼注》也是如此。《四库全书总目》卷二十《仪礼注疏》提要云:“二戴尊卑吉凶杂乱,故郑不从之也。其经文亦有二本。高堂生所传者,谓之今文。鲁恭王坏孔子宅,得亡《仪礼》五十六篇,其字皆以篆书之,谓之古文。玄注参用二本。其从今文而不从古文者,则今文大书,古文附注……从古文而不从今文者,则古文大书,今文附注。”郑玄治学态度严谨,经文之讹脱衍倒处皆能一一指出,然而绝不妄行篡改,只于注中标出;其解经,或权衡本经前后文,或参校他书,或证以汉代风俗,力求周全完备,成为汉代礼学之最高成就,至今仍极具价值,是了解与研究《仪礼》的重要依据。
    133、膱:(音:zhi)干肉条。臭。
    134、胾:(音:zhi)切成大块的肉。
    135、缫:(音:sao)缫丝。
    136、殆:大概
    137、别本:未刊稿的誉写本或某书籍的其他版本,副本、其他版本。
    138、通借字:语 言 学 中 的 一 种 术 语 。原 文 ( 文 言 文 ) 本 应 当 用 的 字 叫 本 字 。临 时 用 来 替 代 本 字 的 那 个 字 叫 通 假 字 或 通 借 字 ( 简 称 借 字 )
    139、故书:古人所著的书。“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是东坡先生的名句。[解读]古人所著的书不要满足于反复地读,熟读了,再加上深入地思考,你自然会领会其中的意思。
    140、声义:一个字的发聲和含义
    141、甒:(音:wu):古代盛酒的有盖的瓦器,口小,腹大,底小,较深:"君尊瓦~。"
    142、盥:(音:guan)1.浇水洗手,泛指洗 :~洗。~漱。 2.洗手器皿 :“承姑奉~”。
    143、膉(音  yi):1. 脖子上的肉 .2、肥。
    144、嗌:1、[:ài] 1.〔~~〕笑声,如“一幸得胜,疾笑~~”。2、...[yì] 咽喉。
    145、乡飲:古代嘉礼之一。指乡饮酒礼。《后汉书?李忠传》:"春秋乡饮,选用明经,郡中向慕之。"  《北史?邢卲传》:"更明古今,重遵乡饮,敦进郡学,精课经业。"   清《睢阳尚书袁氏(袁可立)家谱》:"九世桂,字茂云,别号捷阳,三应乡饮正宾。忠厚古朴,耕读传家,详载州志。"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 :《牛浦郎牵连多讼事 鲍文卿整理旧生涯》:黄老爹道:"他是做过福建汀州知府,和我同年,今年八十二岁,朝廷请他做乡饮大宾了。"鲍文卿道:"像老爹拄着拐杖,缓步细摇,依我说,这乡饮大宾就该是老爹做!"   清 赵翼 《重游泮宫》诗:"举觞应唤新先辈,乡饮惭叨旧大宾。"《乡饮酒礼》是周代流行的宴饮风俗。主要目的是为了向国家推荐贤者。由乡大夫作主人设宴。后演为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此宴为"乡饮酒"
    146、乡射:古代射箭饮酒的礼仪。乡射有二:一是州长春秋于州序(州的学校)以礼会民习射,一是乡大夫于三年大比贡士之后,乡大夫、乡老与乡人习射。
    147、少牢:古代祭祀燕烹用羊、豕各一者,叫做"少牢"。少牢是诸侯、卿大夫祭祀宗庙时所用的牲畜。少牢在祭品的规格中低于"太牢"。
    148、别白:1. 分辨明白。2. 辩白;辩说。
    149、士昏:即士昏礼。《仪礼?士昏礼》是我国关于婚礼的最早记载,但并非仅适用于士这一阶层,上层统治者的婚礼与之类似。《仪礼?士昏礼》记载一套完整的婚姻礼节有六个步骤,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和亲迎,后世称之为"六礼"。
    150、枋:[fāng] 1.古书上说的一种树,木材可做车。 2.方柱...   [bìng] 古同“柄”,权柄。
    151、春秋三传: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称为春秋三传。
    152、陈奂:陈奂(1786-1863),一作陈焕,字硕甫,号师竹,晚自号南园老人,江苏长州(今苏州)人。咸丰元年,举孝廉方正。先后师事江沅、段玉裁,又曾问学高邮王念孙、王引之学,与闻经学家法。毕生殚精竭虑,专攻经学,于《毛诗》用力最勤。著有《毛诗传疏》《毛诗说》、《毛诗九谷考》、《毛诗传义类》、《郑氏笺考征》及《公羊逸礼考征》,另有《三百堂文集》。他笃嗜古学,补胡承珙所撰的《毛诗后笺》,而于《公羊传》、《周礼》、《管子》等书亦有论及。
    153、毛传:西汉初年,传授诗经的主要有四家。鲁国人申公,齐国人辕固,燕国人韩婴。但是,这三家著作除《韩诗外传》,都已不存。另外一家就是毛诗。即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所传。现存的毛诗每篇都有一个题解,叫做"小序"。其作者大部分已不可考。现在一般都认为解说文字除少数几篇可信以外,大部分都不可信。但是毛诗序对后人的影响非常大。古人做诗、写文章用典都爱用里面的解释。 所以《毛诗》就是《诗经》的《毛传》。研究《诗经》的著作,即《毛诗故训传》。简称《毛传》,30卷。其作者和传授渊源,自汉迄唐,诸说不一。现代一般根据东汉末年的郑玄的《诗谱》和三国吴国的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定为鲁人毛亨(大毛公)所作。《毛诗故训传》是现存最早的完整的《诗经》注本,全书以解释字义为主,其章句训诂大抵取自先秦群籍,保存了许多古义。东汉末年,郑玄为之作《笺》,唐代孔颖达又进一步疏解《毛传》、《郑笺》而作《毛诗正义》,遂使《毛传》在经学研究领域地位不断提高。但毛亨解诗,常以封建伦理观点歪曲诗的主旨,语多附会,是否真实反映原意还有待考证。通行版本有《十三经注疏》中的《毛诗正义》等。  《毛诗正义》是《诗经》研究著作。简称《孔疏》,40卷。唐贞观十六年 (642)孔颖达(574~648)等奉唐太宗诏命所作《五经正义》之一,为当时由政府颁布的官书。孔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历任国子博士、司业、祭酒等职。其时撰《五经正义》,孔颖达以年辈在先,名位独重,受命主持其事,诸儒分治一经,《毛诗正义》出于王德韶、齐威等人之手,而孔颖达总其成。  《毛诗正义》是对于《毛传》及《郑笺》的疏解,"传"、"笺"被称为"注","正义"被称为"疏",合称《毛诗注疏》。《四库全书总目》说:"其书以隋天文学家刘焯《毛诗义疏》、隋经学家刘炫《毛诗述义》为稿本,故能融贯群言,包罗古义,终唐之世,人无异词。"说明此书内容取材之广和在唐代影响之大。其中包括了汉魏时期学者对《诗经》的各种解释,汇集了两晋南北朝学者研究《诗经》的成果,有的地方并能提出一些新的看法,如对于《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孔子删《诗》之说表示怀疑等,但其书遵循"疏不破注"的原则,未能越出《毛传》、《郑笺》的范围,对二者的分歧也不敢加以判断,因而不可避免地承袭了《毛传》、《郑笺》的某些错误;在疏解方面此书颇多烦言赘语,这是唐人义疏的共同缺点。
    154、毛诗后笺:《毛诗后笺》30卷是胡承珙倾尽心血的一部书。此书卷轶浩繁,征引博赡。释义深入完备,通过对音韵的转变,字义的引申和假借、名物考古、训诂、世次、地理等与《诗经》解释有密切关系问题的考证,对每篇诗祥加疏解,纠正了《毛诗》中的许多错误与失误。作者间也串讲句意、段意,往往发前人所未发。可惜因其工程浩大,因病而废,终未完成其业。
    155、名物::1、指事物的名称、特征等。2. 名目与物产。3. 名誉与物类。4. 给事物命名;辨明物理。5. 有名的物产。6. 犹事物。语出《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
    156、训诂:解释古文字义。
    157、名物训诂:对名物的内涵和名物的得名的由来进行解释。
    158、召南:国风?召南,《诗经》十五国风之一,为先秦时代召南地方民歌,共十四篇,召南指召公统治的南方地域 。
    159、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出自先秦的《行露》)
行露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道上露水湿漉漉,难道不想早逃去?只怕露浓难行路。
    谁说麻雀没有嘴?怎么啄穿我房屋?谁说你尚未娶妻?为何害我蹲监狱?即使让我蹲监狱,你也休想把我娶!
    谁说老鼠没牙齿?怎么打通我墙壁?谁说你尚未娶妻?为何害我吃官司?即使让我吃官司,我也坚决不嫁你!
注释
    厌浥(yì yì益益):潮湿。行(háng),道路。
    谓:可能是畏之假借,意指害怕行道多露,与下文的“谁谓”的“谓”意不同;一说奈何。
    角(jiǎo旧读jué):鸟喙。
    女:同汝,你。无家:没有成家、没有妻室。
    速:招,致。狱:案件、官司。
    家:媒聘求为家室之礼也。一说婆家。室家不足:要求成婚的理由不充足。
    墉(yōng拥):墙。
    讼:诉讼。
    160、岂不:难道不的意思。
    161、昏礼:昏礼,读音hūn lǐ,汉语词汇,指婚娶之礼。古时于黄昏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称。古代昏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在《礼记?昏义》篇对中国古代的昏礼的形式及意义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
    162、王风:《国风?王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之一,共十篇
    163、正义:《诗经正义》共二十七卷。明朝许天赠撰。天赠字德天,黟县人。嘉靖乙丑进士,官至山东布政使参政。是书不载《经》文,但标章名节目,附以己说,颇为弇陋。如於《采苹》章云:"大夫妻讲中不可说出,此就说《诗》者言,非诗人口气。"书中大率如此,盖全为时文言之也。经学至是而弊极矣。
    164、濡:拼音rú,意思有沾湿,润泽:濡笔。濡湿。濡染。耳濡目染。停留,迟滞:濡滞。含忍:濡忍。出自《说文》:"濡,濡水,出 涿郡故安,东入 涞。"《史记》:"病方今客肾濡,此所谓"肾痹"也。"《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海内称之曰濡术之宗。"
    165、毛诗郑笺:西汉时期的毛苌,毛亨父子所收集的《诗经》叫做《毛诗》。之后,郑玄对《毛诗》所做的解释叫《郑笺》。
    166、分晓:1.以逻辑或推理为根据所达到的东西2.解答;一个问题的答案、结果3.知道,明白
    167、旁通曲鬯:(páng tōng qǔ chàng):普遍通达。同“旁通曲畅”。【出处】郑观应 《盛世危言?训俗》:"所讲以圣谕要言为主,而以孔孟之道、 程朱之学旁通曲畅,务求有当於人心。"
    168、简质:简约质感的风格,以简单,自然,质感为特点,体现成熟的气质和优雅大气的风度。合适的剪裁,得体的穿着,以及细节上的体现,类似于英伦风正装,休闲中透着稳重,稳重里又含着青春。
    169、泛稽:稽:查核,稽考。泛:广泛。
    170、魏源:魏源(1794年4月23日-1857年3月26日),名远达,字默深、墨生、汉士,号良图,汉族,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司门前(原邵阳县金潭)人 。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道光二年( 1822年)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始成进士。官高邮知州,晚年弃官归隐,潜心佛学,法名承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魏源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
    171、墨守: 1. 战国 时, 墨翟 善于守城。后因称善于防守为 墨翟 之守,简称“墨守”。2. 谓固执保守,不思进取。
    172、臶:  1.再到;重到。2.再;重:“烦枯~加,焦怼益侈。”
    173、膏液:指半凝固态的液体。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引申为:心血。
    174、庶几:拼音是shù jī,释义是差不多;近似;希望,但愿;或许,也许;有幸;贤人。出自《易?系辞下》:"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175、付梓:拼音为:fù zǐ,本意是指书稿雕版印行。梓:刻板。该词语在吴应箕的《答陈定生书》和俞樾的《春在堂随笔》等文献均有记载。
    176、次第:读音为cì dì,指依次 ,按照顺序或以一定顺序,一个接一个地。出自《战国策?韩策一》:"子尝教寡人循功劳,视次第,今有所求,此我将奚听乎?"、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上》:"以种类为篇章,持优劣为次第。"。
    177、操行:操守、品行。
    178、淳笃:质朴厚重。《后汉书?儒林传下?许慎》:"﹝ 慎 ﹞性淳笃,少博学经籍, 马融 常推重之。"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李卫公 慕其淳笃,结果亲家,以女适 路 氏。" 清 恽敬 《外舅高府君墓志铭》:"府君性淳笃,未尝以声色加人。"
    179、里门:意思是闾里的门或称乡里。
    180、故旧:故旧是"故人"和"旧人"的合称(不严格区分时的统一称呼),表示"旧相识,老熟人"(the old acquaintance)之意。
    181、罔:1.蒙蔽,诬 :~民(陷害人民)。~己(受人诳骗)。欺~。 2.无,没有 :~极(a.没有定准,变化无常;b.无穷,久远)。置若~闻。 3.古同“惘”
    182、辍:辍是一个汉字,读作chuò,本意是指中途停止,废止,放下,舍弃,撤销,撤除,取出,拿出等,《荀子?天论》和《史记?陈涉世家》均有记载。
    183、注疏:注与疏是不同的概念。解释古书意义的叫注,"注"有传、笺、解、章句等名。对注文进行疏通解释的叫疏,"疏"有义疏、正义、疏义等名。
    184、孔颖达:(574年-648年),字冲远 (一作仲达 、冲澹),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唐初十八学士之一,唐朝经学家,孔子的第31世孙。生于北齐后主武平五年(574年),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授河内郡博士,补太学助教。隋末大乱,避地虎牢(今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入唐,任国子监祭酒。曾奉唐太宗命编纂《五经正义》,融合了南北诸多经学家的见解,是集魏晋南北朝以来经学大成的著作。卒于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终年75岁。
    185、沈潜:1.亦作"沉潜"。亦作"沈渐"。亦作"沉渐"。 2.谓地德深沉柔弱。 3.指地。 4.指人性深沉柔弱。 5.喻深入。 6.指沉浸其中。谓深入探究。
    186、考订:  1. 考核订正。2. 考据订正。
    187、拙于:不善于
    188、文词:文章词语
    189、闾巷:里巷。泛指乡里民间。
    190、憔悴:1. 黄瘦;瘦损2. 枯萎;凋零
    191、专壹:(专一)指一个人对事物和感情的一心一意,无论肉体还是精神都从一而终,绝不会改变。
    192、拥旄:(yongmao)古代武官持旄节专制一方。持旄。借指统率军队。
    193、宦绩:政绩,为官的成绩。
    194、伟然:政绩十分突出。
    195、夙慧:1. 早慧。2. 生来就有的悟性。3. 佛教语。指前世所作的善业。
    196、得天独厚:天:天然,自然;厚:优厚。 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
    197、弱不胜衣:弱不胜衣是一个成语,读音是ruò bù shèng yī,意思是形容人很瘦弱,连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起,出处《荀子?非相》。
    198、周详:周到细致
    199、缜密:细致精密;谨慎周密
    200、未竟:未竟是指没有完成,未达到,未终结。
译文:福建省台湾道道员胡承珙先生别传
译文作者:胡升明

    我的先生,姓“胡”名“承珙”,字景孟,号墨庄。先祖从古徽州的婺源(今江西婺源县)迁来泾县的溪头都,历经二十五世,传到尚衡公,他是顺治朝壬辰年(公元一六五三年,清顺治十年)的进士。官当到了湖南省省政府的参议员,他就是胡承珙先生的高祖父。承珙公的曾祖父之棅公,是河南省新安县的县太爷。祖父兆殷公,是本县的秀才。父亲远龄公,一生多行善事而不张扬,承珙公是秋儿晚子,所以父母特别喜欢他。而他从小就和顺谨慎,基本上不需要多加管束。五岁就上学,极其聪明,背诵文章都比一般的孩子快的多。十岁就能写文章,十三岁进入县立中学读书,十八岁成为学校里的免费生。每年每科的考试都是第一名。嘉庆六年(公元1801年,辛酉年)先生26岁,在江南贡院考试及格,成为举人。嘉庆十年(1805年,乙丑年),考中进士而成为翰林院庶吉士,留馆学习,成绩优良,毕业后被选为编修。庚午年(公元一八一零年,清仁宗嘉庆十五年)成为广东省乡试副主考官。
    不久就迁升为御史,后又转为给事中,他自己认为身为一个言官,就应当体察各地情况,及时向皇上汇报,才是一个称职的官员。所以,在他任职期间,向皇上反映了很多民间的情况,也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很多建议都被采纳施行。其中有最能反映社会上的一些弊端的折子,就是遏制各地多有亏空的情况:
    第一条:要禁止举荐不合格的人为官任职。像现在有些省执掌钱粮的部门,向下划拨物资钱粮时,向来都有当发十成的,只发七、八成,而克扣了两三成的惯例。所以各个部门的经办人,在外串通各州、府官员,在内怂恿自己的主官,将不应该发出去的钱款,假借各种名义,巧立各种名目,随便给人借出,而借款人为了解自己的燃眉之急,不望得到全部借款,任其借款人从中扣去一部分再给自己,也不问是个什么道理。至于启动一项工程,好多地方代行管理项目之人,擅自行使借款职权,借款人一离任,就没有归还之期。这样,虽属可借支款,但也和冒领虚报没有两样。
    第二条:要禁止强制命令,勒索克扣。本来,对各州、县有极其严格的条令限制,一切铺垫,衣服,器皿都不准抵扣下发款项。而现在却有很多官员与新上任的官员进行交接时,多以一些什么人的签字,或一些什么人群签的空白字条,来进行抵款搪塞。而新来的官员有岂肯善罢甘休,但又怎敢自寻烦恼,自招忧患!而这时总有上司出面进行压抑,逼着接任者将其亏空承担下来。这怎么行呢!?
    第三条:要大力控制铺张浪费。各省各种摊派项目,各种津贴,虽然好像都是为了公用,但是,并不是都是不可省的。听说各地给上峰朝贡的银两,每年都有增加。像毫无意义的一些费用,如邸报一事,本来各州县都自己出钱买了,而省府又搞出一个刻报。这岂不是浪费!听说安徽省的刻报费用,摊派到各州县的每年就有上万两的银子。我就想啊,“刻报”就是在一个省必不可少,也不至于要这么多的银子啊!一个省是这样,其他的省份也可想而知。一件事是这样,其他的事也可想而知。
    第四条:选拔人才,升调官员要谨慎。经过朝廷各部门选拔起来的官员,大多是初涉官场,尚能遵守规矩,对前任有所亏空的,都不敢轻易接受。但是,像那些以前的副职,工作人员,升为正职官员的,还有那些平调或升调的官员,虽然他们当中,大部分都是忠实可靠的,但有不少人,在官场上的时间混长了,就变得十分滑头,在考察升迁的时候,或文过饰非,自表功積,或高谈阔论,以迎合上峰的心意。若去考察的官员,不明辨是非,就会信以为真,而被欺骗,被蒙哄。急于升官的人,不管去的地方有多难,都先满口答应下来。急于调任的人,只希望挪个地方以掩饰原来任上的亏空,他们的夸夸其谈,高谈阔论,都是子虚乌有,其真实目的就是,只顾当前,尽快脱身,将自己以前的亏空掩饰过去。像这样的人,怎么能将其委以重任呢!!】
    这几条建议,阐述的是多么的深刻,观点是多么的显明啊!
    又如他启奏的关于水上粮运的一些陈年累积的问题,【船上的舵手,水手以聚群习武为名,各自拉帮结派,形成不小的地方势力,像江苏、浙江显现的最厉害,这样,恐怕闹出乱子就不好了。】没有过去几年,果不其然,在浙江就出现了粮运寻衅滋事的重大案件。足以见证君王对天下的利弊,只有派官员下去了解,才能知晓。胡公在给事中任职期间,在他巡行视察的地方,都坏事绝迹,社会风气都十分良好。
    己卯年(公元一八一九年,清仁宗嘉庆二十四年;)胡公任北京地区乡试的阅卷考官。这年冬天,升任福建延建邵道的道台。到任后,修编、查实保甲制度,制定了缉拿匪盗的八条《缉捕章程》,在所属的几个州府认真执行,从此,匪患绝迹。上司看到他精明强干,廉洁从政,又将他调任台湾兵备道负责,一到任,他就将海盗张洋等人捕获,将他们绳之以法。随即便将他正式委任为兵备道道台。
    道光甲申年(公元一八二四年),他因病请假。回家进行调理。
    台湾岛,背山面海,地方比较大,那里的人多半都粗野强悍,历来都认为是难于治理之地。而胡公在台湾为官三年,努力施行清匪患,安民心的施政方针,镇压强暴,以求安定;施以仁政,感动百姓;这样,那里的各民族民众都能和睦相处,过上了安宁的生活,他的部属都能清正廉洁,洁身自好。而他却因为事必躬亲,身体力行,殚精竭虑去进行综合治理,而积劳成疾。自他离任后不久,彰化、淡水等地就出现了大规模的打架斗殴事件,其事件一直影响到整个台湾岛的安宁,直到派出大兵进行清剿,才得以平息。这更看出了胡公为官一任,注重安定民心是功不可没的。
    胡公自小就善于记事作文。在当官期间,喜欢研究《诗经》。遇到有同样志趣的人,他必登门造访,结为同志好友。发现有这方面的文章,他必定会潜心研究,辨别好坏,绝不人云亦云。他理解的诗经含义,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并不和前人的尽皆相同。但是,因为,任上公事繁忙,并没有研究出多大的成果。直到他请病假回家,病愈后,他才专心一意的开始写作。开始精心研究《小学》。对《尔雅》《说文解字》等辞书都烂熟于胸。他说,汉学家惠栋的《九经古义》没有将《尔雅》包含进去,于是他便为这本书补写了几十条。
    《小尔雅》这本训诂学的古籍,原来的版本没有流传下来,只在《孔丛子》一书中有一章记载,所以,社会上就说它是一本著者不真实的书籍,胡公开始也这么认为,但后来确定不是这样的,于是便撰写了《小尔雅义证》一书。在其中写道:“小尔雅一书,不是伪书,它是《尔雅》一书的姊妹篇,是《六艺》之作的延续。可以把它与《汉书》、《艺文志》,还有《尔雅》,一并收集到《孝经》的系列。西汉时期的大文学家杨雄(字:子云),东汉训诂学家张揖(字:雅让),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字:彦和),都认为《尔雅》是孔子的门生所撰写的。是用来解释《六艺》的。那么,《小尔雅》更是这样一本书。后来汉朝的儒家学者,考证古代文字词义,多以尔雅为依据来进行佐证。就是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及他的老师马融在为《周礼》做注释时,也往往是与小尔雅的内容相通的。不能因为找不到作者的名字,就指认其为‘伪书’。像《说文》所引用的《尔雅》(儿京),明明就是出自《小尔雅》一书。其中,对金舄的解释,对公孙之偁,请命之礼、属妇之名的解释,都和《尚书》《诗经》中的相关阐述深相吻合”直到魏晋时期的训诂学家,都离不开小尔雅一书中的解释内容。东晋时的语言学家李轨,虽然其《作解》一书没有流传下来,但他对杨雄的《法言》一书的注解还是妙不可言的。而其依据就是《小尔雅》。以上这些足以证明《小尔雅》一书,绝不是“伪书”。而唐朝以后的一些人,以《小尔雅》是登录在《孔丛子》一书的第十一章的,因为《孔丛子》一书为伪书,而就说《小尔雅》也是伪书,这样的推断是不成立的。且郦道元的《水经注》、李善的《文选》注,陆德明的《周易音义》,孔颖达,贾公彦合著的《义疏》,司马贞撰写的《史记索隐》,以及释元应的《众经音义》,这些经典著作中的引经据典,与现存的《小尔雅》中的内容都是一一相符的。由此可见,虽《孔丛子》一书,大多是从一些古典中断章取义,凑合而成,而所载之《小尔雅》的内容,却是十分完整的。是没有做过修改变动的。
    胡公还将戴震所提的四个疑问,一一作出解释,并一并载入了《小尔雅义证》这本书中。
    嘉庆甲戌年,我在京城,就住在他的家里,当时我的《仪礼疏》刚刚开始起草,他整天谈起这部书的写法,他见郑玄的注释对古文、今文所注释的文字各不相同。而贾公彦的注释,更是对古文、今文忽略不提。于是,他笑对我说:看来,我必须写一本书来助你写成一本新的注释论著了。
    其后,他调任“台湾道”因为书箱十分沉重,于是,他就在公干之余,一天坚持将《仪礼》注释写那么一、两条。最后,写成了《古今文疏义》一书。其中写道:郑玄的《仪礼疏》用的《今文》是“小戴本”,出自高堂生。用的《古文》是鲁淹中的《前汉书》、《艺文志》。是以这两本书为依据,郑玄写出的注解,有的条款以今文为主,则以今文作为依据,而以古文作为解释。有的条款是以古文为主,则以古文作为依据,而以今文作为解释。而有的条款,古文、今文各有解释的,如:“膱”为今文写法,而古文写法为“胾”。可是另有一种说法却是:“膱”是“植”的意思。又如:“缫”这是“古文”中的写法,“今文”中的写法是:“璪”,而又有一说古文的“缫”在今文中却是这样写的:“藻”。更有甚者,有的字不讲什么古文、今文,而是说某个字就是某个字。大概当时,流行使用的版本很多,各种典籍的流传,都用通假字,所以,阅读《周礼》、《礼记》、《论语》等各种古籍的不同版本,都要先审定一个字的发声和含义。采取折中的办法,来确定是哪个字。我写的这本注释的宗旨也是这样的。例子就从略了。
    还有几种情况。有必须用正字的,应当要取其容易理解的去用。像“甒”字,就不要写成:“庑”字;“盥”字就不要写成“浣”字等等。即使要借用其他字的,借用的字也要和以前的经典密切相连的字。像“辩”字,就不要写成“遍”字,“膉”字就不要写成“嗌”字等等。有必要保存古文的,像本来是“视”字,误写为“示”字而流传下去就不行。还是必须写成“视”字。古文,今文要兼顾的,像“升”字当做“登”字解释,这在民间误传已久,那就仍然依照旧习,作为“升”字吧。有需要一种版本来决定另一种版本的时候,首先必须看清哪一个版本可以为基本标准的版本,其他的版本就要跟着这个版本来进行勘订。像《乡飲》、《乡射》、《特性》、《少牢》都是这样定下来的。有需要《古文》《今文》,都可取舍的,需仔细斟酌之后再定。像《士昏》上的“枋”念作:“方”;而在《少牢》则念作“柄”就是这一类。
    先生还撰写了《春秋三传文字异同考证》。但先生倾注其毕生精力还是在于对《诗经》的注释。他所著的《毛诗后笺》,收集的证据是十分丰富的。对《诗经》问世后的学者文士解释诗经,正确的,就收入了毛诗后笺,对似是而非的,就进行了辩解修正。先生此书最精辟的是:将诗经的词条出处明确地指出来。并且能在西汉以前的古籍中找出多处证据,来说明诗经的含义。这就是先生的独到之处。
    同一时期,江苏苏州的陈奂先生也正在注释《诗经》。先生曾数次与之讨论。陈奂的注释,完全是依据《诗经》的内容来进行的,而先生的则是择其所用。当然,还是以《诗经》的内容为主。陈奂先生曾写信对我说:承珙的《毛诗后笺》,主要是穷究经学而专注于《毛诗》本义,并简别于郑《笺》,故取书名为《毛诗后笺》、他申毛宗毛的例子在书中可谓比比皆是。而郑玄的《笺》,和毛传相比,有的地方想按照毛传解释,而根本没有领会毛传的意思,有的根本不依照毛传的解释,而自己发明新意,其发明的词条,还比不上毛传对诗经的解释。本来,大毛公毛亨、小毛公毛苌都是战国末期、秦朝初期的人,距离《诗经》形成的周朝就年代较近,对周朝的语言文字,及其当时名物的得名、内涵的了解,解释,都是漢朝以后的人所无法相比的。更何况是唐朝、宋朝的人呢!就以一事来说明一下:《诗经》“召南”篇的“行露”诗中,首句是:“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毛传的解释是:厌浥是“湿”的意思,行是道路的意思,“岂不”是有是的意思。而郑笺却说:“岂不”是“岂不知”的意思。对这首诗的前面三句初步读一下,好像与「王风」的:「岂不尔思,畏子不奔」、「小雅」中的「岂不怀归,畏此简书」的写作方法是相类似的。所以,郑玄的解释就这样说。于是,《正义》就跟着对《毛传》进行解释:这是女方被提起诉讼,不服,于是,开口就说“岂不”。像这样委婉托词,似乎也不符合语义。而且,其他地方解释“岂不”带有畏惧不前的意思,而这里却解释为并非畏惧不前的意思。关于“谓”字,和下面“谁谓”的谓,都是指的那个去告状的人的污蔑之词,可是大家都没有理解到这一点。而以为是召伯听到的一些话。所以这里说,厌浥的的意思是指路上的露水,必须早点动身,才不至于让湿润的露水打湿衣裳。“岂不”:是不是说早行的人也会因露水而沾湿自己的衣裳呢?以“兴”本的说法是:女方没有违反礼节,反而还要遭到威胁。所以,这都是一些污蔑之词。毛传在其他的篇章中,都没有“岂不”的相关记载,而只有在这个地方,解释的词义不同。将“岂不”解释为“有是”的,是指的之所以在夜晚要早些赶路,是因为怕有了露水,沾湿自己的衣裳。而另外一种说法,则是反衬来说明正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从古至今,都一直争论不休。
    所以说,不熟读《诗经》原文,是不可能知道《毛传》的精妙之处的。更是不可能精细的翻译《毛传》。也不知《郑笺》的解说,好多都不符合《毛传》原来的意思。郑玄的学问特点在于实词多,而虚词方面的解释还缺乏一些。正如有人说的是“按照形迹去理解字义”。到了唐朝,有些注疏往往更缺乏一些逻辑和条理,有的以为是以《郑笺》作为依据来解释《毛传》,结果却曲解了《毛传》的词义。而变成了郑玄自己的意思,代替了毛传的意思。致使毛传的词义越讲越糊涂,不能顺畅通达的进行解释。于是便以《毛传》的意思过于简略四个字而一掠而过。
    《毛诗后笺》其中的释义,有十之八九出自《毛传》,而只有十之一二来自《郑笺》。开始是在这两部书中寻求答案,没有的则在实际中去求证,再没有的,又到其他经典中去求证。还没有的,就去周朝、秦朝的一些古籍中去查考。而在语言文字,名物训诂方面的字词,有很多是古人没有进行任何解释的,这样的情况,不下于数百处,只好将通本书写完后,而去将这些词条逐一录出,再去一条条搞明白。他在给大文学家魏源的书信中说:承珙对于诗经的解释,只想尽量的遵循《毛传》的意思,只有遇到实在解释不通的地方,才会找其他的经典去求证。就如“弗躬弗亲,庶民弗信”;「毛传」讲的是平民百姓讲的话不可信;而「左传」、「国语」、「淮南」、「说苑」引用这首诗时的解释都是:平民百姓不相信官府。郑笺应用的后面一种说法,很符合《诗经》中的词义。于是就没有依照《毛传》的解释,而是采用了《郑笺》的解释。不过,像这样的例子,也只有十之一二而已。这就是我的《毛诗后笺》的根本宗旨。
    先生写《毛诗后笺》多次进行修改。亲自进行定稿。可只写到「鲁颂」「泮水」时,先生因病卧床不起,直至无药可救而仙逝。未写完的部分,是陈奂先生为之补齐的。先生研究《诗经》是耗尽了毕生精力的。同一个县的朱侍讲为他作序说:《毛诗后笺》的字词释义,本来是以唐朝学士们的解释为依据的,但更难能可贵的是能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释义得体,辞藻华丽,寓意深远。《诗经》中字的声韵纯正,应当是可以传世的经典。我看这个评价是实在的。
    先生撰写的「仪礼古今文疏义」十七卷、「小尔雅义证」十三卷,都是自己写完的。而「毛诗后笺」三十卷、「尔雅古义」二卷、「求是堂诗集」二十二卷、「奏摺」一卷、「文集」六卷、「骈体文」二卷,则是先生去世后,由他的儿子先瀚、先頖先后交付刻板印刷成书后发行于世的。而先生还有两本没有写完的书就是:「公羊古义」和「礼记别义」。
    先生的操守朴质厚重。自从辞官回到老家九年,没有走出老家到外面去过,从不干涉外面的任何事情。偶尔与两三个旧相识、老熟人一起饮酒作诗,聚会聚会。先生专注于写作,不分日夜,不畏寒暑,笔耕不辍。平常的生活极为简朴,然而遇到县城维修,兴办学堂,及族中接济贫困的事,大多都积极捐输,尽己所能。大力支持。
    先生生于乾隆丙申年三月十四日,殁于道光壬辰年闰九月十四日。享年57岁。
    《论语》中说:世上能深入研究《诗经》的本义,精通考据订正的人,往往不善于文辞的修饰。即便是对文章有所研究,但对诗词却未必精通。文章诗词都能精通的人,是很难找到的。虽然,在乡里民间,也有一生坎坷,贫困凄苦,对诗词文章能潜心研究,在外久负盛名,但终身怀才不遇的饱学之士,这样的人也是很多的。但却只有先生诗词文章样样精通,专著书稿,均可传世流芳。并且他青年时期就中举人,成进士,跻身朝廷要员之列。中年时期又成为台湾的军政一把手,政绩十分突出。这难道不是先生他天生聪慧,知识渊博的结果吗!?先生虽然身体十分瘦弱,而考虑问题却是十分的周全,处理事情更是十分的慎重沉稳。他是一个有超凡能力的人。只可惜,他没有将自己的著作写完就仙逝了。
    注释翻译:胡升明
完成:2019年9月4日 星期三
收录:2019年8月31日 星期六


【相关阅读】徽派朴学大师胡承珙传略
来源:安徽省图书

    胡承珙(1776——1832),字景孟,号墨庄。安徽泾县溪头都“龙坦胡氏”人。自幼颖悟,十三岁入邑庠生,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官授编修。十五年(1810),历任广东乡试副考官、御史、给事中。“自以身居言路,当周知天下利弊,陈之于上,方不负职。数年中陈奏甚多,多见施行。”(《清史稿》)二十四年(1819),授福建分巡延建邵道,编查保甲,设立缉捕章程八条,匪徒敛迹。调署台湾兵备道,缉获洋盗张充等处置于法。之后请假回原籍。台湾素称难于治理,胡承珙大力推行清庄弥盗之法,整肃有道。自胡承珙离任后,彰化、淡水即发生械斗之事。
    胡承珙是徽派朴学阵营中的知名学者,潜心于经学,尤其专意于《毛诗》。回归乡里后闭户著书,与陈奂交往甚好,互相往复讨论切磋,将其毕生精力倾注于所著《毛诗后笺》之中,主要用自已所注疏的语言文字、名物训诂处申述毛公本义。自从唐、宋、元诸儒之说,及当时治《诗》经之学者,无人能于《毛传》本文前后会出指归,又能从西汉以前古书中反复寻考。贯通《诗》经旨义,证明毛公传注本意宗旨,采集甚为丰富。曾先后三四次易稿,手自写定。写至《鲁颂·泮水章》时,不幸旧疾发作,遗言中嘱托陈奂为其校补。
    胡承珙将训诂考据的方法应用在治学当中,如在探研郑笺所注《仪礼》时参照古文与今文二种文本,文字上有些使用正字,有些使用的是假借字,有些是一定要依照古字的,以及“读如”、“读为”、“当为”各条,排比梳栉,考其训诂,明其假借,参稽旁采,疏通而证明之,著成《仪礼古今文疏义》。又因惠栋《九经古义》一书未及《尔雅》,于是补撰了数十条,《小尔雅》单本失传,只于《孔丛子》中收录,被世人称作伪讹之作,胡承珙通过研究考证,判断为真本原书。(《小尔雅义证》)。
    胡承珙生平著述有《毛诗后笺》、《求是堂诗文集》、《小尔雅义证》、《仪礼古今文疏义》、《骈体文》。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