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359阅读
  • 2回复

[网络转载]江西庐陵胡氏:从宋朝到元明清,名人辈出,成为江西一大望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2-02
来源:快资讯(2020年1月22日)
文:黄勇

    在江西旴江河畔的吉安市(古称庐陵,汉朝为庐陵郡,唐朝为吉州,宋朝置吉州庐陵郡军事,包括今江西吉安市、吉水县、新干县、太和县、永新县、遂川县等地),从五代以来,生活着一支胡氏家族,被称为庐陵胡氏,又被称为旴江胡氏。
    到宋朝时,庐陵胡氏涌现出胡铨、胡衍、胡文可、胡文静等人,使得声名大振,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名人辈出,繁播四方,成为江西一大望族。南宋宰相周必大曾说:“江西多名士,吉(州)为冠。自吉(州)言之,庐陵胡氏为大族是也。群从数百,多通经,工文章,守礼典。”庐陵胡氏在科举上更是相继承递,“秋榜殆无虚榜,它姓莫敢争衡。”

胡铨画像(资料图片)

    胡氏三大宗派统称为庐陵胡氏,奉胡贇为共祖
    追溯庐陵胡氏的渊源,还得从三国时曹魏的荆州刺史胡质说起。
    到五代时,胡质的后裔胡贇(yūn)在南唐政权官至卫国公。胡贇有3个儿子(一说为3个孙子):胡杲,字公霸;胡暹,字公贞;胡昊,字公阳。
    胡氏家族先是居住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市),后来曾经迁居到长沙。据说因胡公霸出任吉州刺史,所以胡氏家族又陆续迁到吉州。
    胡公霸3兄弟繁衍为三大宗派:胡公霸定居在庐陵县芗城镇(今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值夏镇),被称为值夏胡;胡公贞定居在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县)南城镇,被称为南城胡;胡公阳定居在太和县禾溪镇,被称为禾溪胡。
    胡氏三大宗派统称为庐陵胡氏,奉胡贇为共祖。三大宗派都人才济济,一直延至现在,而且其间又不断分衍成更多的支派。
    在庐陵,后来不断有别的胡氏支系迁入定居。胡氏在庐陵集聚的支系之多,范围之广,对庐陵胡氏成为名门望族起到了巨大作用。
    宋高宗曾想让胡铨当状元,被人改为第五名
    在庐陵胡氏中,最为有名的是值夏胡这一宗派。
    据明朝大才子解缙撰写的《旴江胡氏族谱序》中说,胡公霸后来为宋朝效力,被追赠为庐陵郡开国侯,被奉为庐陵值夏胡氏始迁祖。
    胡公霸有个儿子叫胡胜(一说为胡盛),官至白银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洒、殿中侍御史,北宋乾德年间迁居到庐陵县芗城镇。
    随着北宋政局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胡胜的子孙繁衍不衰,人丁日盛。到北宋末年,出了一个光耀史册的人物——胡铨。
    胡铨的曾祖父胡琏是胡胜的孙子,祖父胡恺,父亲胡载,3代人都没有做官的,以耕读为业。胡载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但第一次考试没有中榜,就弃学归农了。
    胡铨,字邦衡,号澹庵,南宋爱国名臣、文学家,庐陵“五忠一节”(欧阳修、杨邦乂、胡铨、周必大、杨万里、文天祥)之一,与李纲、赵鼎、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
    胡铨自幼潜心学问,强记博览。靖康元年(1126),胡铨考中举人。建炎2年(1128),宋高宗赵构在淮海(今江苏扬州市)开科取士,亲自出题:“治道本天,天道本民。”
    胡铨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从民本思想出发,主张“君主治政,应听于民而不迷信于天”,“商汤、周武王听民而兴,纣听天而死”,“今宰相非晏殊,枢密、参政非韩琦、杜衍、范仲淹。”
    宋高宗非常惊异,想把他列为状元,但有人忌恨胡铨在试卷中对权贵的批评,把他改为了第五名。
    胡铨考中进士后,被授职为抚州(今江西抚州市)军事判官。因父亲去世,胡铨回家守孝,没有赴任。
    胡铨上疏《斩桧书》,轰动全国,遭到秦桧迫害
    建炎3年(1129),侥幸逃脱未被北掳的宋哲宗的孟皇后,为躲避金兵追击,逃至吉州。正在家中守孝的胡铨闻讯后,招募子弟,组成义勇军,协助官军抵御金兵,保卫家乡。
    金兵退后,胡铨抗敌有功,被起用为承直郎(正六品文职散官)兼吉州军事判官。绍兴5年(1135),胡铨出任枢密院编修(掌管全国军事文件)。
    绍兴8年(1138),金国派遣使者携带国书,到南宋都城临安府和谈。金国使者态度傲慢,目中无入,对南宋当局百般侮辱。但宋高宗和宰相秦桧只想苟且偷安,对金国使者卑躬屈膝。
    朝中大多数大臣与全国军民义愤不已,纷纷反对议和。胡铨反对最为激烈,他上书宋高宗,揭露金国议和的阴谋,要求宋高宗斩掉秦桧等人的脑袋。胡铨还在奏疏说,如果不这样做的话,他宁愿投东海而死,也决不在小朝廷里求活。
    胡铨这篇名为《戊午上高宗封事》、史称《斩桧书》的奏疏传出后,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进士吴师古把胡铨的这篇奏疏刻印成书,大家争相购买传诵,时人称为“中兴第一,可与日月争光”。
    金国听说后,急忙派人买到这本书送回金国。金国君臣读后,大惊失色,连称“南朝有人”、“中国不可轻。”25年后,金国使者再次来到临安府,仍在打听胡铨的情况。
    尽管这样,胡铨的奏疏还是给自己带来了灾祸。秦桧认为胡铨“狂妄上书,语多凶悖,意在鼓动,劫持朝廷”,诏令除名,贬送到昭州(今广西平乐县)管制,永不叙用。
    朝中一帮正直的大臣纷纷想方设法营救胡铨。秦桧迫于舆论压力,只得改派胡铨去广州监管盐仓。第二年,胡铨改任签书威武军判官。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20-02-02
【相关阅读】庐陵胡氏的基本情况
来源:胡氏宗亲网  作者:胡琼芬(江西遂龙律师事务所)

    庐陵胡氏为三国时胡质的后裔,传至唐末的胡贇,先是居于金陵,后一度居长沙。五代马殷之乱,胡贇的后裔胡杲(字公霸)、胡暹(字公贞)、胡昊(字公阳)兄弟三人居于吉州。胡杲居庐陵值夏,宋资政殿大学士胡铨为其后裔;胡暹居泰和南冈,宋朝奉大夫胡衍为其后裔;胡昊开始居住在泰和禾溪,再迁居黄漕,宋南城县丞胡笺是其后裔。三族皆繁衍茂盛,且都以文学德义重于当时。庐陵胡氏的后代,明朝学者胡直,在其撰写的《胡氏世叙》中说:“胡氏之先卫国公贇自金陵避地来吉,伯公霸居庐陵,至资政殿学七铨而著;仲公贞、季公阳,居泰和,至屯田员外郎衍,南城县丞笺而著。”
    梁潜在《庐陵胡氏族谱序》中记载:胡盛,又作胡胜,即胡公霸的儿子,因父亲仕南唐为吉州刺史,便从居庐陵芗城,并占籍于此。其子孙数传之后,随着北宋政局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繁衍不衰,丁口日甚。北宋时便已出现析家、迁居他地而各自发展的趋势,以寻求更大的家族生存空间。有胡观,徙县邑滩下厦米,其一子又迁居儒林乡上头山、胡家苍;有胡杞,先是迁居南半,后迁南城,成为健胡之祖。
    到两宋之交,胡公霸的值夏之胡出了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论家胡铨,他以力主抗金复仇,反对妥协投降,上疏乞斩奸相秦桧而名动一时,结果被贬琼州(今海南),受尽折磨,但其忠义刚直之气却名扬天下。胡铨官至资政殿学士,死后谥忠简。
    胡铨的曾祖父胡琏,为胡公霸的曾孙。祖父胡恺,父亲胡载,生母曾氏。从曾祖到父亲,胡氏三代不仕,而以耕读为业。胡载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但一试不中就弃而归农了。自胡铨开始,胡氏大振,其子孙多以忠义自勉,并逐渐成为世家大族。胡铨以后,其族人或仕于朝廷,或教于乡里,或以诗文自娱,或力耕自给。当时庐陵胡氏与南宋的一些名家如张拭、李光、杨万里、周必大等人都有较多的交往,因而在这些名人的笔下或多或少能找到胡氏家族的影子。周必大于南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为庐陵胡氏裔孙胡昌龄写的墓志铭中写道:“江西多名士,吉(州)为冠。自古言之,庐陵胡氏为大族。”其族在科举业上相继承递,“秋榜殆无虚榜,它姓莫敢争衡”,尤其是胡铨,“益宏厥家”。
    胡铨有兄弟多人。兄胡铸,自幼读书力学,师从名儒萧楚。曾与胡铨一起在乡里洞岩筑精舍,自号蓬山居士。铸子胡浦,字几道,居家以孝友闻名乡里。南宋乾道九年以叔父胡铨的恩荫授迪功郎,监潭州衡山县户部赡军酒库,病故于任所。胡铨的堂弟胡锷,字廉夫;从弟胡镐,字从周,绍兴十五年进士及第,历任新淦县尉、靖州判官、赣县县丞、大理寺主簿等,后出任荆湖南路参议官。
    胡铨有5个儿子:胡泳、胡澥、胡浃、胡焉、胡冲。胡冲早夭。胡浃、胡焉官承务郎。长子胡泳,字季水,小字苏郎(取过姑苏而生之意)。6岁时随父亲贬谪新州,记忆力过人,能背诵《春秋》,诗人陈元忠目之为春秋生。后胡铨被流放到琼州,他又随父渡海到贬所,为被贬放琼州的名臣李光所看重,把孙女许配给他为妻。胡铨在海岛聚徒授业,胡泳也受到熏陶。奸臣秦桧死后,胡铨的冤案得以平反昭雪,全家返回内地。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胡泳回到庐陵故里。孝宗隆兴初因奏荐为右承务郎,后调淮西江东总领。次子胡澥,号伯图,以父荫 人官,为承务郎,监南岳庙,转任奉议郎,为沿海制置司干办公事。大诗人杨万里称他修洁博习,能世其家。
    胡铨的孙子有10余人。胡槻,胡永长子、胡铨长孙,宋宁宗嘉定十二年以右文殿修撰经略安抚使知静江,在任4年,有政绩。胡榘,字仲方,胡泳次子。曾任枢密院编修官,累官至工部、兵部尚书,出知福州。宝庆二年,被任命为焕章阁学士、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其他孙子有胡代、胡桯、胡杋、胡楛、胡梃、胡机、胡校、胡價、胡构、胡桦、胡檖、胡椅等。
    在胡铨家族中,他的叔祖父胡谅一派也较为显赫。胡谅有2个儿子:胡登臣、胡方中。登臣字正平,在其家族同辈中排行第十九,故胡铨称呼他为十九叔。登臣从学于宋代著名学者刘龠门下,后来因生病和父母亲去世,便归家闲居,把教子力学作为自己的追求,而不去参加科举。儿子胡汾,字兼美,3岁丧母。以孝顺继母而为时人称道。宋徽宗重和元年(公元11 18年),释褐授临江军刑曹,有循吏之称。在任澧州教授期间,大力发展学校,使原本只有十多个生员的澧州学宫,成为四方求学者辐凑、闻名远近的地方。后任靖州通判,转官秩为奉议郎。他采取安民政策,使靖州边境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去世,终年70岁。著有《书解》、《文集》共80卷。有4子,次子胡昌时曾考中进士,季子胡昌言,官右迪功郎、澧州石门县主簿。
    胡方中为乡贡进士,娶欧阳氏,生有2子,即胡宗左、胡仔。胡仔字承之,为胡铨族兄。为人坦诚,好善嫉恶,不阿权贵。子胡昌龄,字彦长,曾师从萧楚学习《春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以特奏名进宫静州司户,为政廉洁,受到帅守张拭的赏识。胡宗左有子胡箕,字南斗。年少时便卓尔不群,学贯经史,尤精于《春秋》之学。为文有神,下笔往往数千言,文思如泉涌,曾任迪功郎监南岳庙。著有《春秋三传会例》30卷。
    此外,胡铨还有两位侄子胡季怀、胡之武以文学闻于当时。胡季怀,年幼而孤,但能发奋苦读,学业有成,著述十分丰富,有《训子书》(号《明儒方》)、《左氏类编》、《周官类编》、《春秋类例》、《诗集》、《文集》等。胡公武,字莫彦,约生活在南宋高宗、孝宗时期,13岁时即成为《春秋》弟子员,成绩名列前茅。他嗜好文学,尤其擅长作诗,晚号学林居士。著有《论语集解》。
    宋以后,胡铨的子孙不断繁衍迁徙,散居四方。五世孙胡存与,元初为吉水州判,遂家居吉水东门,自辟一房,称吉水东门胡氏。湖南汝城县三塘胡氏,始迁祖胡国仕,为胡铨的十世 孙。先是宋朝末年,胡铨的七世孙胡深斋,从吉安芗城徙居郴州沤东草塘。深斋传3世至胡国仕,再迁居桂阳汇头湖上宅。国仕又3传至觐玉。觐玉有6子,除第3子早夭外,其余5子各为支派,散居邑内各地。胡关一郎徙三塘,关二郎徙石泉,关四郎徙秀溪,关五郎徙奖溪,关六郎徙星岸。从宋末至民国600余年中,胡氏共传34世,丁口达5000余人,为汝城大族。明清及民国,三塘胡氏家族涌现出了不少人才,明代有举人胡源、胡廷芳,有拔贡和岁贡生胡孔易、胡元蒿、胡仕通等。官至教谕、训导一级的有胡天秩、胡满清、胡友文、胡孔相等,担任过知府、府知事一级官职的有胡垲、胡璇。清代比明代更盛,至民国,则出了不少军事、科技人才,如有中将军官胡风璋,少将军官胡湘,有毕业于日本大学的胡昭林,北京大学的胡昭洛,法国政法大学的胡宗腾。三塘胡氏家族是一个耕读、仕宦相结合的典型。  
2007年11月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辞海》卷3“中国历代名臣”,《现代汉语辞海》编委会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修订版。
    2、《百家姓书库-胡》,任崇岳著,陕西人民出版社、远东出版(新加坡)公司出版,2002年4月第1版。
    3、《胡氏史话》,黄启昌编著,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8月第1版。
    4、《中华姓氏通史-胡姓》,黄启昌著,东方出版社出版,2000年12月第1版。
    5、《姓氏探源与取名艺术》,王大良编著,气象出版社出版,1996年1月第1版。
    6、《中国大姓寻根与取名》,王大良、程有为编著,气象出版社出版,1999年9月第1版。
    7、《取名查典》,阎海清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1988年12月第1版。
    8、湖南《桂东东门胡氏族谱》,2001年第8次续修版。
    9、《新林胡氏十修族谱》,1998年第10次续修版。
    10、《中国人名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11、《泊庵集》卷5《庐陵胡氏族谱序》,明代梁潜著。
    12、《文毅集》卷8《胡氏族谱序》,明代解晋著。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20-02-02
【延伸阅读】分析家谱得知贵州胡氏的源头在江西庐陵
来源:家谱档案馆

    胡公正节是吾支系入黔始祖,正节公系江西吉安府(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大桥头金竹林(又一说是江西吉安府泰和县信实乡五十三都金竹林大桥头:还有一说是泰和县金溪大桥头)人,于明朝万历年间由祖籍地因从军而来贵州(古谱原文:吾祖胡正节于明时随征来黔,官以指挥之职,因而落业于大定府之老塘铺),落业于大定(今毕节地区一带),然具体时间不可考也。
    正节往上属哪支哪房的问题,我们在修谱期间曾先后三次到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在当地胡氏宗亲特别是《世界胡氏通谱江西庐陵分谱》(以下简称《分谱》)相关编修人员的大力帮助下,深入相关乡镇实地考证,查阅大量古谱及相关资料,然年代久远,物是人非,再加之历史、文化等各种原因,详情已不可考也,就连“大桥头”、“金竹林”等地名今人已不知。然寻根溯源、知祖知宗乃是我辈强烈之心愿。经过大量艰苦的努力,通过多方面分析,对于胡公正节的祖源,我们基本认定如下:正节公是公满第一百零二代孙,根据《分谱》记载,将公满以下、正节以上单线支系表摘录如下,以供参考:公满一申一厘一武一夷一平一文一桓一厉一莊一利一宣一穆一共一灵一成一哀一惠一怀一闵一澄一贵一麟一弘一武一槐一支一鎰一源一景一昭一建一涵一文一崇一刚一玄成一聪一善一贤一贡一广一平一班一辛一敏一质一威一奕一遵一奋一喜一哲一彬一履一怀宁一藩一镇一宏一苑一直一熙一颖一禄一湛一秉一晟一琛一玑一文肃一诱一钲一灏曼一克礼一宠一端一一晔一学古一挡一令赞一邺一公霸一胜一雄一茂一浞一超一澄一牟一铧一洛一白一铺一武修一文节一玄初一广翊一汉兴一如器一应龙一兆贤一正杰(有的支系谱中为“正节”,疑为笔误)。我们这样认定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一、名字:《庐陵分谱》中名叫胡正节(杰)的仅此一人,而且《庐陵分谱》中对胡正杰的后人没有记载,我们疑为已离开祖籍地。
    二、祖籍地:据《庐陵分谱》记载,正节共有兄弟七人,正节居长,而兄弟中只有正邦一支有后人记录,正邦后人多数任居原地,而居住地泰和枧溪据我们考证与我们谱中所述“泰和县信实乡五十三都”接近。(还有一疑:有谱记载我祖胡正节祖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金溪大桥头,“金溪”和“枧溪”是否因口误而同为一地,我们妄自揣测,然巧合之处实在让人生疑。)
    三、字辈排行:遍查《庐陵分谱》,以“正”为子辈的仅此一支,而据推算,该“正杰”与我谱中记载的“正节”辈份、所处年代基本吻合。
    四、我们的推断得到了该支亲亲的基本认同。
    以上推断虽无确凿证据支撑,推理也非无懈可击,然我们也并非无中生有、牵强附会,况且自吾祖胡正节入黔后,近四百年来,由于经济、交通、信息落后而从未到祖籍地追朔过祖源,而今我辈身逢盛世,族中热心之人胡昌刚、胡文刚、胡文尧、胡良华、胡良才、胡良俊、胡鼎昌、胡英勇、胡英江、胡英超、胡坤等自己出资先后三次深入江西泰和县寻祖追源,经过多方努力而得到祖讯,使吾族不至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实乃功德一件,吾族后世子孙如无确凿证据不可随意改之,也不必苛求严实。更重要的是我们如此认定得到了泰和宗亲的认可,这让我们倍感欣慰,漂泊近四百年而今第一次感觉终于回到了家!
    自吾祖胡正节入黔后,落业于大定府之老塘铺,娶妻明氏而生高、海、成(臣)三公,高公入籍云南镇雄簸箕小平坝,而后又辗转来到毕节长春堡等地,由长春堡而迁徙于大方、水城、毕节、纳雍、云南昭通等地;成公一支世居大方而世代相传;海公入籍遵义(又一说入籍四川内江),遗憾的是至今仍无海公一支任何信息。正节至今,我族已传一十七代,人丁兴旺,人口遍布贵州各地及全国部分省份。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