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99阅读
  • 0回复

胡耿军:工匠精神应是“99分都算不及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20-02-13
来源:南方日报(2019年09月25日)

胡耿军。受访者供图

  在本次出征俄罗斯喀山的参赛队伍中,胡耿军是为数不多的“00后”选手。今年2月刚满18岁的他,于2016年入读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方向)五年制专业。
  他与来自云南技师学院的代表选手联手参加移动机器人项目,一举摘得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移动机器人项目金牌,以763分的高分,打败此前五连冠得主韩国队,实现了中国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
  “最早的鸟儿,最晚的夜猫”
  如何从一个技术“小白”变身世赛移动机器人金牌选手?胡耿军给出的答案是——最纯粹的热爱,不服输的拼搏。
  胡耿军来自揭阳市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亲是一名维修电工。年幼的他依葫芦画瓢,把自家的音响、电扇、电视从头拆了个遍,依然无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初中毕业后入读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在机电一体化(自动化方向)专业上了第一堂课时,他第一次接触到多轴加工机床、智能交互移动机器人、无人机等“高大上”时智能制造设备,便敏锐地察觉到机器动作背后蕴藏的无限可能。
  在他的教练庞春看来,胡耿军的沉稳与成熟令他影响深刻,“在平时训练过程中,有时候遇到困难和意外时,我们教练团队一时还没反应过来,他已经找出解决方法了。”
  能让教练放心,胡耿军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00后”的他,是最晚进入学校世赛集训队的种子选手。为了尽快赶上进度,他严格要求自己“做最早到的鸟儿,最晚归的夜猫”。
  在训练备战期间,胡耿军每天最少训练12个小时,甚至为了练习一个基本步骤练到凌晨两三时,对于移动机器人各个环节操作要领烂熟于心。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就应该是‘99分都算不及格’。起步晚,就在别人休息的时候恶补;零基础,就要不断虚心请教。”胡耿军自始至终都把这个作为座右铭严格要求自己。
  默契配合从容应万变
  与胡耿军一并组成队友参赛的是来自云南技师学院的郑棋元,他们面对的是由韩国队制霸长达5届之久的移动机器人项目。
  据教练庞春介绍,该项目要求参赛选手围绕机器人的机械和控制系统,考核设备设计、生成、装配、组建、编程、管理和保养机器人内部的机械、电路、控制系统的能力,既要求有过硬扎实的机器人硬件组装、软件编程的技术功底,还要沉着冷静、随机应变。
  “所以我们设定的主要对手就是韩国代表队,每一届他们都会带来不同于所有参赛队伍的技术或者设备。今年他们准备机器人轮子就比其他所有国家准备的尺寸都大,这让他们的机器人在行动方面更占优势。”胡耿军说。
  对手的强大让他在现场感到“有点挑战”,不过更大的挑战来自于自身。
  “赛程总共设置6个已知场地图,每天还会新增加2个未知场地图,我们每天早上都要从这8个比赛图中抽取1张作为当天比赛项目。”胡耿军和他的队友除了第一天抽选到已知场地图外,剩余3天赛程里,每天都面对的是全新的未知场地图。
  “现场还是出现了一些操作失误,整个过程回想起来还是险之又险。”胡耿军坦言,克服困难的关键在于两个人的配合默契,“平时积累方面已经做到极致,临场关键看心态调整和配合程度。”
  最终,胡耿军与队友设计的移动机器人在稳定性、组装速度和工作效率上优势突出,一举摘得该项目金牌。
  对于胡耿军的夺冠,在庞春看来可谓志在必得。“广州拥有实力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技术型企业开展智能化转型,有大量的机器人、智能化需求,产业环境催生对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的需求,这种大环境下高端、高素质技术人才的诞生也是自然而然。”(撰文:李欣)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