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77阅读
  • 0回复

胡老师,您现在还好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9-12
— 本帖被 胡宁生 从 胡氏故事 移动到本区(2017-03-20) —
来源: 《重庆晚报》(2013年5月10日)  王晓林(四川)

    再过两天,就是汶川大地震五周年祭。回忆起那场惨痛的灾难,我的脑海里不由闪现出一个清晰的影像,那就是远在北川县小坝羌族藏族乡的忘年交胡宗裔老人。他那和善的容颜,智慧的双眸,豁达乐观的谈吐,总是让人难以忘怀。地震的无情浩劫,使他饱尝痛苦,不知昔日的阴影随时光的流逝是否冲淡,我不由地从心底里道一声:胡老师,您现在还好吗?
    我与胡宗裔相识纯属偶然。2000年4月下旬,当时还在乡镇工作的我,有幸应邀参加四川农村日报社举办的首届新闻培训班。报到完毕,我急匆匆地朝房间奔去,刚放下行李,只见一个中等身材、略显清瘦、衣着朴素的长者快步走了进来,一脸写满了笑意,我还未开口,他就主动搭话:“老师,你来自哪个县?”我随即作答,很快我俩消除了距离感,攀谈起来。不一会儿,到了吃晚饭时间,步入宴会大厅,不时有报社领导和编辑老师跟他打招呼,问长问短,显得格外亲切。我心里嘀咕:“这位不起眼的老人怎么赢得如此的尊重?”
    时年63岁的胡宗裔,原籍四川遂宁,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举家迁往北川,从此与大山朝夕相伴。他账务精通,是当地出了名的“铁算盘”。1980年,他被县农业局聘为会计,工作之余,他试着爬格子,耕耘“方格田”,处女作《局长送种》见诸报端后,更加激发了写作热情。24年里,不论是在县城谋事,还是返乡务农,胡宗裔始终没有扔掉手中的笔。特别是在10多年的村支书任职期间,方圆近20平方公里的土地留下他坚实的足迹。他对村情了如指掌,大到规划发展,小到纠纷调解,无疑为他提供了丰富的新闻素材,那一本本厚重的剪贴本上,收藏的几千篇作品,是他辛勤付出后的回报。
    短短几天的相处,胡宗裔对写作的执著追求无时无刻不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每次上课,他总是挑最靠前的座位,笔记做得十分认真。我打心眼里敬佩他,以至于彼此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他勤于奉献,不求享受,这样的品性使得他在村支书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十余载。他对群众怀有深厚的感情,从而赢得了百姓的“口碑”,在我面前的他,岂止是一个长者,分明是一个良师,令我肃然起敬。
    返回工作岗位后,胡老师的形象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我一气呵成,以《老骥伏枥 笔耕不辍》为题,反映了他在漫漫写作路上的感人事迹,很快就见报。时隔四年,我和胡宗裔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在蓉城相聚,又是一次久别后的畅谈。我得知他因身体原因,不久前主动辞去职务,把位置让给了年轻人,但他表示,新闻这个行当还要继续干下去:“除非自己走不动了,脑子不听使唤了。”
    自那以后,我们就再没相见。“5·12”汶川大地震发生,我被组织上派往平武县进行抗震救灾宣传。在灾区的15个日日夜夜里,我时刻挂念着胡老师的安危。尽管我离北川不远,但由于道路阻隔,通讯中断,他仍是音信杳无。我怀着惆怅的心情回到了单位,心中满是不安和遗憾。返程后的第三天,我正在办公室忙碌,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想起,我拿起话筒:“喂,你是王老师吗?我是北川的胡宗裔呀!”由于对方信号不好,反复几次后我才听清楚。他在电话那头哽咽地说起地震造成的家庭不幸,目前面临的处境以及生活物资的匮乏。他的讲述令我感同身受,但我除了说些安慰的话语,一时也是不知所措。
    搁罢电话,我立即与四川农村日报社领导取得了联系,希望通过他们把我捐赠的1000元现金及早转给胡老师。同时我也得知报社也正积极发动各地通讯员捐款,帮助他渡过难关。不久,他就给我回了电话,告诉我钱已如数收到,并连声道谢,还诚挚邀请到他家做客,我满口应允,真盼望有朝一日能如愿以偿。
    一转眼功夫,又一个五年过去,不知胡老师的家园重建好没有?日子过得还好吗?心里的创伤抚平了吗?我在遥远的小城祈愿:胡老师,您一切安好!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