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160阅读
  • 0回复

[网络转载]“六桥老人”胡祖德(1860—1939)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一宾
 

发帖
1117
铜币
1182
威望
984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8
— 本帖被 胡一宾 从 上海胡氏 移动到本区(2015-10-18) —

胡祖德(1860—1939),字云翘,又字筠翘、筠桥,上海县陈行镇(今属闵行区浦江镇)人。祖籍安徽省绩溪县,是明万历年间徙居陈行镇的徽商胡少刚的十世孙。

胡少刚的子孙在陈行镇上经营米业,家业传了一代又一代。传到第九代胡汝璋手里,开始变故了。清咸丰十年(1860),胡汝璋20岁时,生下了胡祖德,并从父辈手里取得—笔资金开始独立经商。可惜胡汝璋生性太忠厚,轻易出资托人进货,结果出师即败,资金损尽。他就此认定商海太无情,拒绝再涉足。38岁时,妻子去世,小儿子又夭亡,胡汝璋伤心至极。这一切,对胡祖德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师承秦荣光,胡祖德陪伴鳏居的父亲一头扎进了书堆,于光绪九年(1883)成为补县学博士弟子。有一次,胡祖德去杭州,途中见到农田里有头水牛,肩胛受了伤并已溃烂, 但还在默默地耕田。这情景使他深受感触,特意在灵隐寺进香许愿,决心一生埋 头苦干,多做善事。 陈行镇上的秦荣光(1841—1904),初名载瞻,字炳如,号月汀,谥号“温毅 先生”,人称“浦东大师”,是“上海县城隍”秦裕伯的后裔,又是清末上海地区兴学的知名人士,博学能文,潜心讲学40多年,斥空言,期实践,博学能文,鼎力育人,又勇于赴义,仁于爱民,创设6所私塾和三林书院。

胡祖德外柔内刚,多谋善断,秉性俭啬,善于计算。在重修武庙和筹建汇善堂时,秦荣光充分发挥了他的才干,带领他走上了为民办实事的道路。因此,胡祖德长期随同秦荣光为地方公益而奔波,深受其影响,视其为恩师。 1904年胡祖德送别恩师秦荣光,时年已45岁。在同族长辈们的催促下,他建造好胡氏宗祠,然后,他决意为陈行人办一件大事,同时也了却恩师的一大心愿,这就是改建陈行市桥。陈行市中心的木桥,俗称大桥。木桥横跨周浦塘,又高又长,自明万历年起,因木头易腐朽,几年必大修,数十年需翻造,一修就耗资千金,实为一大漏厄。不修又不行,桥高过屋檐,登上桥顶,脚下桥摇,桥上人晃,如此垒卯之势令人心惊肉跳,到了风雨之夜,更苦了过桥人。

道光、咸丰年间,两次想筹款翻造,都因资金不足而作罢。同治年初,虽重建了木桥,可惜仍不坚固,没几年又摇摇晃晃了。胡祖德暗下决心,为一劳永逸,要将木桥改为石桥。他与秦锡田等好友们一起 发动筹款,镇上所有商店、摊贩也积极响应,每月主动捐款。人们捐了两年多,胡祖德一算,仍只有所需资金的五分之一。 群情沮丧,欲改前议。但他不甘心,主张除继续发动本镇商界捐款外,还应到乡村去,到邻乡、邻县去筹集捐款。于是,他与好友们四处奔波,一路呼吁。

同时,胡祖德秉承师命,积极投身平民教育,提倡平民文化。在兴办教育的过程中,他看到贫困的中国能上学的终究是少数人,一般农工大多因贫困而失学,要“造就我爱国之大国民”,就不能忽视他们。于是,他在协助开办当地学堂时,慷慨出让家屋,一再编写通俗的乡土读物,开发民智,造就一批地方人才。 受命负重清宣统三年(1911)二月,正式实行地方自治,当地设陈行乡。经选举,产生了陈行乡议事会,秦荣光的长子秦锡田任议长。

秦锡田(1861—1940),字君谷,号砚畦,光绪十九年(1893)与兄弟秦锡圭同科中举。曾协助杨斯盛创办浦东中学,承父命改三林书院为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题桥创办课勤院,为赤贫人家谋出路。他与胡祖德自幼相处,怀有共同理想,崇尚维新思想。乡议会设立董事会,推举52岁的胡祖德担出任乡董,负责本乡七图的行政事务。实施的第一件大事是改建市桥。秦锡田和胡祖德为筹建石桥募集资金已忙了数年,此时终于基本凑足。胡祖德曾主持重修陈行镇东首的东砖桥和西首的计家石桥(又名西砖桥),知道造桥的关键在招募石匠。听说有位叫杨桂生的松江石匠最善于造石桥,他就匆匆赶到松江城去求教。杨桂生被他的一片真情所打动,报出了一长串工料清单。胡祖德仔细笔录记清,盘算着资金,可算来算去,资金还缺三分之一。他决定先将私款垫进去,购足石料确保动工再说。石匠们一鼓作气,只用了8个月建成了石桥。令杨桂生吃惊的是,石料竟一块不缺一块不多,他明知自己的清单是随口开出的,大有余地,而现在用料竟如此精确,不得不佩服胡祖德的精明善算。他们更想不到的是,胡祖德手中尚有余款银币8720元。全桥完工正巧时逢清王朝垮台、中华民国建立,陈行人便将这座大石桥取名为度民桥。六桥老人陈行镇上的度民桥建成以后,胡祖德的精明能干更为人们所信服,周浦塘沿塘各地凡要建石桥都来请他。由于胡祖德信用卓著,供料的石铺不敢居奇抬价,施工的石匠也都不敢作弊偷工了。

在以后的20多年里,胡祖德又主持兴建了几座石桥,其中有将陈行镇北的荷花木桥改建为石桥,易名称新民桥;在桥头镇(今题桥)的周浦塘上,民国七年(1918)将原有大木桥改建成了环洞式石级桥,因这里是秦裕伯的故土,桥名为裕民桥;在苏家桥镇上,改建了苏民桥;后又将列船桥改建,易名为粒民桥,并在徐家渡废渡建桥,造起石桥后定名齐民桥。 建成齐民桥后,胡祖德已经70岁了。他因连续造桥而累出了一场大病,身体日衰,不得不在家休养,转为以编书为乐。但是没过几年,他又在塘口镇主持改建了桥身六节 的平面石桥,称寿民桥。此外还分其余力,协建了润德桥、牌楼桥、叶家桥等。令人惊奇的是,由于胡祖德的不懈努力,在宽阔的周浦塘上,陈行地区竟有五座新建的拱形环洞石级桥和一座六节平面石桥。六桥一齐横跨,场面十分壮观, 而且六座石桥桥名相连,自成一体,当地民众都为之自豪。为此,陈行乡民尊称他为“六桥老人”,而胡祖德自己也以桥为荣,把字号改为筠桥,晚年著书时也自题“六桥老人”。

特立独行 在同族前辈中,对胡祖德影响最大的是胡式钰(1781—1849)。他是陈行胡氏家族第一个进府学读书者。祖母凌氏十分疼爱他,见孙子自幼聪明,就命其父母竭力供读。他于嘉庆五年(1800)补诸生,能文工诗,负有才气,不肯淹没在偏僻的家乡,外出历游河北、山西等地,前后近20年。游览万里江山后,诗情溢发,可惜怀才不遇,道光三年(1823)再次应试,仍补诸生。这时,父母已去世,祖母要他再考,他已失望,隐居在长寿寺西的南杨家宅(今三友村境内),建了个腥园。 腥同癌,清瘦之意。可见此园不大,且窄长。园中植了不少梅花和葡萄,又集了些奇石,他自得其乐,以园中12景各题七言绝句。在此他觞咏自娱,将当地明清五百年间的见闻写成诗篇,汇集成《寸草堂诗 集》十二卷。更有价值的是,他花了三年多时间,将所阅杂录编辑成书,题名《窦存》。从此,“癯园拜石”成了陈行地区的胜景之一,真可谓“圃小谥以癯,石丑尊为丈;圃荒石不言,高人惬幽赏”。

胡氏子弟眼看胡式钰出游19年无功而归,最终隐居家乡,因此便认定“物离乡贵,人离乡贱”。他们就此大多足不远涉,一心扎根在周浦塘畔。胡式钰的人生遭遇和家族传统,对胡祖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秦锡圭在《沪谚》序言中评价胡祖德时说:“先君教人之旨,大抵谓人生百年苟无裨于社会,则虚此生耳。故于能力之所及,必自任焉。君独能深信而力行,助先君任地方事。”胡祖德可称是“浦东乡绅”的典型之一。他是具有生员功名的城镇知识分子,个性鲜明,特立独行,办事风格与众不同,其“一姓之私产供一乡之公用”的做法,在当地被人们广泛称道。他继承了徽商从商和做人的传统准则,一生布衣蔬食,俭以自奉,耕读传家,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不吝投巨资于地方公益,人称慈善家。他也形诸歌咏,演诸新剧,言语不多且通俗幽默,更可贵的是正如秦锡田所撰《胡云翘先生家传》中评价的, 他“外柔而内刚,多谋而善断,能耐劳苦,不避艰难,不畏疑谤,不喜与人合作,故不乐受人之干涉,亦不愿受人之赞美,特立独行而不露圭角。其思想之新颖,适合世界之潮流,假使君能遍游天下名山大川,广交天下奇人杰士,日聆其惊人之议论,亲见其经天纬地之规模,其所成就当更伟大。惜其襟怀未广,目光未远,建设仅囿于一乡也”。然而,依胡祖德的思想,他如此特立独行,愿将毕生献给家乡,襟怀亦广和目光亦远。因此他无怨无悔。

喜读书著述,能诗画,留意地方掌故、文化,搜阅众籍外又遍访耆老,故又自署为“问俗闲翁”。编著《沪谚》暨《沪谚外编》各二卷,收录沪谚近2000则,又有里巷歌谣、俚曲、俗话、新词、隐语、行话等,富有地方情趣。方言部分列举字形、读法,保存上海地区语言特色,反映风俗民情,是第一部结集的纪录上海方言的著作,开近代俗文学研究先声。增订胡式钰《胡氏宗谱》,编校梓行《胡氏家乘》及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陈行竹枝词》,参与《陈行乡土志》编写并绘图,辑刊《胡氏杂钞》初编。

资料来源:百度搜索

欢迎关注:胡氏资讯(zhhusw)微信公众平台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