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881阅读
  • 1回复

江城“泥人胡”20余载潜心传承泥塑艺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2-17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9年2月13日)
胡作林制作的“福猪”泥塑贺新春 受访者供图
  中新网武汉2月12日电(兰艳)一块泥巴,经过在手中捏、搓、补、雕,呈现出清晰的五官,惟妙惟肖。近日,被誉为“江城八怪”之一的“泥人胡”胡作林塑造憨态可掬的“福猪”,以“泥猪闹春”的形式增添节日气氛。

  武汉民间艺人胡作林1959年出生于黄陂泥塑之乡,早年间受父辈影响爱上泥塑艺术。20余载以来,他潜心从艺、创办“泥人胡肖像雕塑工作室”,致力于泥塑艺术创作。他将泥塑技艺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其泥塑艺术被列入武汉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人物塑像 受访者供图

   在泥人胡肖像雕塑工作室,陈列着泥塑、水泥、玻璃钢、石膏、青铜、汉白玉等各种材质的肖像雕塑。胡作林介绍,每年他都制作了百余个各式的塑像。
  胡作林在塑像时,会反复观察人物的外貌特征和神态衣着。“塑像是先塑整体,再塑局部。”他表示,要刻画人物的特点,精雕细琢,做到“形神兼备”。通常情况下约2个小时,胡作林就能塑造出一个逼真传神的雕像。

人物塑像 受访者供图

  胡作林的塑像作品中,有雷锋、牛顿、马云等名人雕像,这些作品都是他对着照片仔细观察和塑造而成。2010年以来,他向武汉市的六所小学捐赠雷锋雕像。此外,在武汉解放公园内,他也经常现场为普通百姓创作雕像,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求像。
  为了将泥塑技艺传承下去,他免费教授慕名而来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塑像,和更多人分享泥塑艺术,并招收了40余名学徒。

胡作林为市民塑像 受访者供图

  由于塑像技艺精湛,他经常作为艺人代表到国内外参加展演。2010年,他在“上海世博会”湖北馆现场进行泥塑肖像展演。2016年,他的《自塑像》获第八届中国轻工博览会金奖。2018年,他应邀赴尼日利亚进行文化交流。
  春节期间,胡作林走进市民中间,为他们进行技艺表演。他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和市民加强民互动,让更多人感受“非遗”泥塑文化的魅力。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9-02-17
【早期报道】八岁时砸了一座泥菩萨 胡作林没想到会与泥塑相伴18年
来源:凤凰网.湖北综合(2017年10月16日) 作者:刘毓琳

    中华历史上下数千年,各类文献众多;然有关中国传统技艺的记载,除春秋末年《考工记》外,现存于世的所剩无多。
    对于大部分民间技艺而言,只得通过艺人间口传心授而得以代代承续,流传于世。
    这些民间艺人,即谓之传承人。
    今天要讲的,便是一个传承人的故事。

一件事做了一辈子

    一个人入一行,或是机缘巧合,或是为求生计。
    而对胡作林来说,这门手艺做了一辈子,爱了一辈子,其中缘由却早已很难道清。
    “湖北省工艺美术家(泥塑一级)”“湖北省民间工艺技能传承人”“传统美术(武汉泥塑)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出了众多作品,获了不少荣誉,胡作林做泥塑已辗转数十年。花甲之年再回首,这段与泥塑的故事竟开始于儿时的一件轶事。

    胡作林出生在湖北黄陂,这里素有泥塑之乡的称号。归元寺罗汉堂500罗汉像所采用的“脱胎塑漆”工艺,便为黄陂农民泥塑匠王氏父子所创。
    说到黄陂泥塑的起源和兴盛,不得不提当地宗教活动的发展。
    据《木兰山志》载,“隋大业初年(公元613年),有名僧张良真来今木兰山东泉庵修建庙宇,设坛传戒。”此后1000多年里,黄陂李集、泡桐一带佛、道两教迅速发展,寺庙观庵星落棋布,鼎盛时期有“七宫八观三十六殿”。供奉尊神众多,且“多为泥塑木雕,最盛期达千余尊”,它们“或坐或立,或读或骑,千姿百态,工艺精绝”。
    而神像的雕塑者,大多是土生土长的黄陂人。其后的修复、重建等工程也为黄陂泥塑技艺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胡作林临摹的归元寺500罗汉第一尊罗汉

    那一年,胡作林也才七八岁。脚不慎患上关节炎,老不见好。家里人为求小儿康复,便常带着他上庙里烧香,小小的胡作林既惊讶又敬畏,“这座佛像,怎么能让我的脚不疼呢?”就这样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脚上的关节炎仍未好。
    菩萨不灵!于是,在一次拜佛时,胡作林一气之下把菩萨砸了。这下村里的人不高兴了,“怎么能把菩萨砸了呢?”。身为泥匠的父亲,不得不自己去修复这座佛像。胡作林便也跟着去,活泥巴,粘泥巴。就这样,“玩泥巴”在他的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而后多年,胡作林也常随父亲去修葺庙堂里的神像雕塑。只是,当时的他还未曾想过,有一天会以此为生,相守一辈子。
两小时入手成像
    胡作林说,他要感谢两个人。
    一个是高中老师李世钟,一个是入行师傅项金国。没有老师,他进不了这行;没有师傅,他学不成手艺。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黄陂泥塑的红火期。政策支持下,当地居民创作了大量反映时代特色的作品,创作者们口耳相传、互教互学,泥塑作者的队伍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各种类型的培训班也给不少泥塑爱好者提供了机会。
    胡作林就是在这样的契机下,被推荐进黄陂文化馆“黄陂泥塑骨干培训班”学习。1975年,他还在上高中。当时有个说法,叫“开门办学”,学生要走出校门学军、学工、学农,上学期间会被分去工厂或者农场学习。
    在农场劳动期间,胡作林又接触到了泥巴。“觉得泥巴很好,很黏。”于是,晚上没事时,他又开始捏泥巴,主要是捏人物。
    后来,班主任李世钟发现了他的这个爱好,“小伙子不错,有天分”。刚好黄陂文化馆有泥塑培训班,胡作林便被推荐到了那里,利用寒暑假学习泥塑技艺。
    “我真的很感谢班主任,没有他,我可能根本走不上泥塑这条路。”多年以后,胡作林回忆当年种种,心怀感激。
胡作林在军队服役期间

    而在黄陂泥塑馆,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二个“贵人”——项金国。
    “他比我大七八岁,也是农民出身,是我的启蒙老师,当年就是跟着他一起活泥巴。”去公社走访,观察人的生活,然后回来创作。直到现在,他仍然称项金国为“我的老师”,抽空仍会去看望老师,探讨业内问题和行业发展。
    就这样,胡作林学了一年,而这也算是胡作林接受的,为数不多的几次专业泥塑技艺学习。高中毕业后,胡作林便参军了。直至1991年退役转业,泥塑仍然只是他的一个业余爱好。
    2000年,各种因素促使下,他重拾泥塑并开始以此为生。
    从一个从未受过系统训练的业余爱好者,到两小时就能速塑人像的工艺大师。这条路,胡作林走了18年。
    “我的泥塑主要是人物塑像,注重写实。判断一个作品好不好,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像不像’。”
    怎么像?核心就是要“心灵手巧”。看得到那个人的特色,并能在手上表现出来。“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坚持。”有的时候,胡作林可以从早到晚,什么都不想,只对着一个泥巴人像,看看照片,再看看塑像,这个地方再修修,那个地方再改改。“要有耐心和热爱,这个活需要静下心,然后从时间中锤炼经验。”

胡作林制作的马云泥塑

    多年的习惯,以至于现在看到一个人,他就会去分析其五官构造和长相特点。
    为了锤炼手艺,他把自己作为了“模特”,“隔一段时间,我就塑一个自己的人像,看看自己的变化。”并不大的工作室里,摆满了各个时期的“他”,从年少时,到参军,再到花甲之年。
胡作林捏的自己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考工记》用这样一段话讲述了一个好的作品的影响因素。除了泥巴等材料的选取外,胡作林最大的“巧”就是那双手。怎么能入手成像,怎么去把握那些细微的差异,“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靠的就是多年的磨炼。多思考、多练,找到感觉。”
三个标准收徒弟

    2013年,湖北省委组织部与省人社厅等九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集中实施人才工作重心下移“六个一百”项目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要扶持100名大师级民间工艺传承人才。
    经审定,胡作林被列入百名传承人才名单,为70名民间工艺技能传承人之一。
    知得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所谓传承人,除了要守住这份手艺,最重要的就是延续。

    十几年前,胡作林开始收徒弟,不过他有三个标准——确实喜欢、有悟性、能坚持。
    为什么要强调喜欢?“艺术无止尽,走这条路,是个持久战,如果不是真的喜欢,没办法走下去。”
    至于悟性,胡作林觉得,“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他可以教授观察方法、制作方法,但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的悟性,要动手。民间艺人之“民间”,在于他们少有学院派的系统学习,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己琢磨”,个人的领悟就显得尤为关键。
    “拖泥带水”,这是业界给胡作林的一个称号。干这行,出去展览总得拎个箱子,装着泥巴和水;工作室里,除了泥巴就是各式各样的工具;严寒或酷暑,不能闲的是那双手。“干我们这行,要耐得住寂寞,一个好的作品需要长时间的专研,不坚持怎么能行?”
    38个徒弟里面,有六十多岁的退休老人,也有为了生计的年轻人。
    不管他们为什么去学习这门技艺,胡作林都希望他们能享受这个过程。
    “非遗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的独一无二。手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每一件都是不可复制的。武汉(黄陂)泥塑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展现了一个艺人对作品的理解,更包含了这门技艺百年、千年的沉淀,它承载的是中华灿烂文明。”
    数据显示,我国现有39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52处世界遗产,13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86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自2004年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来,短短十几年间,我国的非遗保护已从滥觞走向成熟,成为名副其实的“非遗大国”。然而,对于不少民间艺术来说,仍然是人在艺在,人走艺亡。
    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就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而这也是胡作林一直在思考的。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